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8162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docx

城市gis管理平台技术方案

.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

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地理空间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地理信息

系统目前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因此,整合城市的

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构建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保障城市各方面对城市基

础空间地理数据的需要,已经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1.1项目背景

目前,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空间数据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

性。

现势性的数字化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地下管线现状数据和城市影像数据是城

市空间数据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构建城市空间信息平台的核心内容,可以

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设计与科学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合肥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持有国家甲级测绘资质证书与ISO国际质量体系认

证证书,多年来一直为合肥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测绘保障与地理信息

服务,建立了信息化的测绘保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与技术优势,为建

设“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2项目建设目标

①建立以基本地形图、影像为主体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并开发具有数据

检查、入库、查询、检索、输出、管理、更新、维护、发布和丰富的数据转换、

数据叠加等功能于一体的地理信息管理平台。

②实现城市地理信息数据的无缝管理、更新维护、查询分析、制图输出等基

本功能,提供地理空间数据的高效、有机、安全管理和应用,为城市的建设提供

.

更多、更好的数据支持与应用支撑。

③从数据“测绘生产—录入—检查—编辑—转换—入库—修补测—更新—维

护—对外提供—发布”的整个数据链条实现城市数据生产流程和伴随数据生产过

程的业务流程的信息化。

④建立有效的数据更新机制与系统应用保障机制,保持地理信息的现势性,

保障地理信息管理平台的稳定、高效运行,为政府决策提供空间信息支持。

1.3项目建设任务

①空间数据标准化是决定空间数据可持续更新、应用以及实现数据共享的关

键与必要的条件。

项目应按照国家、部、省、市信息化测绘标准规范和相关技术

规程,制定“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及管理平台”的标准体系,包括数据采

集、建库、更新、管理、共享以及质量控制、数字化产品验收等方面的标准;

②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成果资源,建立以基本地形图、影像为主体的基础地

理信息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的整合地下管网、规划、土地、市政交通、

人口分布等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源,建立专题信息数据库。

③在空间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的空间信息资源,开发与建立设“城

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城市空间数据的科学管理与有高效应用,为

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地理信息服务;

④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采集、管理、发布及动态更新机制,确保地理信息数

据库及管理平台的动态更新与稳定运行。

二、需求分析

1

2.1数据需求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项目的数据需求包括:

多比例尺的基础地形

数据,地下管线数据,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等。

表1数据需求

数据库名称数据库描述比例尺年份

包括测量控制点、居民地、道1:

1000基础地形数比例尺最新数据

路、河流等基础地理要素据库

包含电力、排水、给水、地下管线数燃气、1:

1000比例尺最新数据

路灯、通讯等城市综合管线据库

遥感影像、航片、卫片多种比例最新数遥感影像

据库

2.2规范与标准需求

根据国家现有地形图标准补充、完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相关标

准。

《合肥市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分层规程》

《合肥市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数据分类编码规程》

《合肥市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数据结构规程》

《合肥市1:

5001:

10001:

2000数字地形图测量技术规程》

《合肥市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数字化产品检查验收及质量控制规

程》

空间数据建库作业规范

空间数据更新作业规范

2

空间数据管理作业规范

数据建库质量控制规范

数据更新质量控制规范

2.3地理信息数据建库需求

将测绘好的地形图数据转入到ArcSDE空间数据库中。

数据入库前应进行库

结构、元数据、数据字典的设计,初始数据入库时要经过多次数据检查、处理,

以保证入库数据的质量。

建库工作要严格按照《建库作业规范》进行操作,使整

个建库流程可管理、可控制,同时按照《建库质量规范》进行质量检核。

2.4数据质量检查与控制需求

实现对检查的过程管理、跟踪检查信息、记录、统计检查结果、管理质量检

查报告、质量验收报告、质量统计表的功能,并对质量检查工作的具体情况能够

实现自动的提供相应的检查工具程序

2.5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需求

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实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针对

数据采集-数据更新-数据交换-导出与出库这一数据库管理主线,提供系统的

一系列管理功能,主要功能包括:

数据入库、地图浏览、数据检索、数据查询、

图层管理、图形编辑、数据输出、专题图制作、数据更新、历史数据管理、数据

分发、元数据管理、系统维护等。

2.6性能需求

可靠性:

具备检错和容错能力,系统恢复能力。

可操作性:

界面设计友好,联机帮助方便,操作合理、简便。

可维护性:

有完备的系统维护方案。

3

2.7系统架构需求

采用WindowsNT架构的操作系统平台(Windows2008或XP服务器);

采用ESRI公司提供的ArcGIS平台作为空间数据管理软件;

选用Oracle10g关系型数据库统一管理图形和属性数据,支持网络并实现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

采用三层结构、使用C/S技术、组件式技术,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用户视图和

二次开发的环境和能力。

2.8对外服务需求

向城市相关的业务部门提供基础地形图、遥感影基础空间数据访问服务

像访问服务;

各类专题数据访问服务:

未来在建成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后,向各政府部门提

供业务办理需要的专题数据访问服务与空间信息服务。

三、总体设计

由于本系统的复杂性,在考虑系统稳定性、适用性和易用性的基础上,强调

速度和扩充性,最后形成一个健壮的、高效的、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

3.1设计原则

全局性和整体性原则

实用性和稳定性原则

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原则

开放性与标准化原则

4

可扩展性原则

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

易使用性要求

地方性原则

现势性原则

3.2总体结构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包括前期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建库、

数据应用等多个方面。

为了保证数据库建设和系统开发的顺利进行,整个项目的

推进必须遵照“三个先行、一个贯彻”的方针,即资料搜集与分析先行、实验研

究先行、标准制定先行,在数据的生产过程中坚决贯彻质量控制和保障制度。

究合理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产品模式、应用服务模式,并制定先进、优化、

高效的组织实施方案,坚持系统设计原则,尽量采用国际标准标准作为系统的通

讯、交换协议。

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如下图1:

地专属影政行公

众府业性形题像

服决数数信数应

务策用据据息据

数据标准、建库、监理信息发布与服务绘

入5

更.

数据应用接口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

询数

、城一地数据数

分市下体字字统综

==布影高合线管化计

式线程划、管建像

图部分模信库理数

息署据型析模与

式专更

题新

3.2.1C/S系统体系结构

还要实现信根据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既要对大量的图形数据进行处理,

息发布,以及对系统平台安全性、稳定性、用户使用的方便性考虑,本系统采用

(C/SClient/Server)结构模式。

已经成熟的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3.2.2

采用根据系统建设的目标,系统的设计框架基于业界标准的三层体系结构,

便于调均是一个结构灵活,这种体系结构无论从平台的角度还是从开发的方面,

整的应用体系。

如下图。

6

图2系统体系结构图

3.2.2.1数据层

数据层指明了数据的来源,包括各类数据在数据库中的存储内容,组织方式

和存储机制。

整个“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都存储在Oracle数据

库,主要包含图片库、地理编码库、多媒体数据库、基础地形数据库、地下管线

数据库等与相关的专题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采用GeoDatabase数据模型,实现图

形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

3.2.2.2核心组件层

7

核心组件层由“核心组件库”构成,这套组件库抽象了前端应用系统和空间

信息发布平台的业务规则,并封装了对数据层的空间数据的交换接口。

除了继承

ARCGIS强大的GIS管理和应用体系外,“核心组件库”还对具体的功能进行了整

合。

特别针对测绘业务要求,围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流程化的数据采

集、维护、更新机制,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和加工。

并实现后台对数据库的日

常管理,如数据的备份、恢复,性能优化、用户管理、网络监控、安全管理等功

能,为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2.2.3表现层

表现层则反映了图形用户界面以及所有的显示逻辑,它是应用的客户端部

分,由它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

在本项目中主要是指用户将来要建设的电子政务

系统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整个系统架构采用C/S架构,通过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将数据管理的任

务细化为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输出、安全管理、数据备份等多几个模块。

3.2.3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是一个全要素的基础地理信息库,作为城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需要为城市各个部门提供基础的空间数据信

息支持,系统分为:

地理信息数据监理系统、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地下管

线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交换系统等子系统,每个系统都不是独立的,

数据层面上,各个系统的数据要统一管理,能够共享调用。

功能层面上,各个系

统之间的功能也要互相嵌入,所以,这些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的,

一起构成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框架。

3.3技术路线

8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的开发将采用ESRIARCGIS作为GIS平台,

采用新版Oracle作为数据的物理存储介质,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NET

作为开发平台,利用ESRI公司提供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存储和管理空间数

据,利用C#和ArcEngine开发核心组件库,并以此组件库来搭建所有应用系统。

对于互联网用户采用ArcGISServer发布各类空间数据。

图3技术路线

3.3.1基于ArcSDE的数据存储模式

数据的存储设计包括ArcSDE应用服务器和RDBMS服务器以及地理数据库实

体(GeoDatabase)。

ArcSDE起中间件作用,它和后端的数据库服务器一起构成

多用户空间地理数据库(Mutiuser-GeoDatabase)。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

台”项目涉及到地形数据、影像数据、地下管线数据,测绘专题等海量数据,因

此我们选用Geodatabase用来组织和管理这些复杂的空间数据,从而很好的建立

了各类空间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图形和属性信息的统一管理,为应用系统

提供强大的数据管理平台。

3.3.2基于ArcEngine的组件开发方式

9

组件式GIS是目前最流行的GIS开发方式,ArcObjects(以下简称AO)是

目前GIS业界最为著名的组件式GIS开发产品之一。

使用AO进行的组件式GIS

二次开发是目前最流行、最灵活和最稳定的GIS开发方式。

通过AO提供的组件

GIS开发方法,开发人员可以在AO组件对象的基础上开发出强大、灵活的应用

系统,以适应用户的各种需求。

3.3.3系统的软硬件环境

为了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扩充性,必须以发展的目光

来选择合适的基础应用平台、网络设备等基础软硬件平台,这是系统运行的最基

本保证,是整个系统的骨架,对于建成的系统,合理的软硬件环境的搭建将直接

影响到系统运行的性能,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系统应用的成功与否。

本系统采

用如下系统硬件配置。

表2系统硬件配置表

硬件类硬件与系统功能对应关

空间数据库服务

备份服务

服务

应用服务

网络管理服务

网络存存储

设备磁盘阵列+光纤交换机

硬件防火墙网络

安全网闸

10

本系统采用如下系统软件配置。

表3系统软件设置

软件分类系统软服务器操作系统件GIS系统平台软件基础空间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

统业务信息数据库

数字签名、电子印章系统

软件选型

Windows2003Server

Windows2008

ServerLicense

UNIX

ArcGIS

系列软件(含开发组件)

Oracle10gEnterpriseServer

Oracle10gEnterpriseServer

国家安全部门认证产品

3.4系统设计特点

以数据为设计核心

先进的数据管理模式

开放的应用结构

灵活的应用体系

主流的软硬件平台

内置的安全机制

3.5关键技术

空间数据要素级更新技术

数据检查、监理技术

系统扩展性技术

影像金字塔技术

高速缓存技术

11

面向对象技术/UML建模技术

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

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控制技术

整合CA的权限管理技术

空间信息服务技术

XML数据技术

3.6核心组件库功能设计

3.6.1设计方案

核心组件库的设计目标是通过对核心组件的快速搭建,提高项目实施过程中

软件开发的速度和可靠性。

组件库采用的设计标准完全按照国际通用的软件开发

工业标准,采用了COM,.NET,WEBSERVICE,XML等技术。

开发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2003,开发环境为MicrosoftVisualStudio.Net2005(基于.Net

Framework2.0),支持XML2.0标准。

高可用性,高易用性,高重用性是组件库的设计特点。

组件库的整体开发架

构是在ESRIArcEngine的基础上结合.NET和COM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组件对象

主要以.NET程序集的形式发布,同时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向COM公开接口。

而一

些底层对ESRIARCEngine组件库的扩展则采用COM技术,从而实现与ESRI

ArcEngine的无缝结合。

3.6.2组件库主要内容

数据连接

数据获取

数据表现

12

数据应用

数据编辑

数据交换

数据库维护

安全管理

四、技术标准体系

为了实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数据的沟通与互动,保证系统整体

的协调性和兼容性,发挥系统的集成效应,有必要制定完整的标准化体系。

4.1设计原则

规范化

系统性

开放性

适用性

4.2标准化体系设计

数据的标准化是地理空间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和要求。

数据标准体

系建设是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要保证。

数据标准体系

的建设应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

已有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应采用;

若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应针对实际情况、系统目标

和用户需求,吸取相关行业或其它地方的标准,也可以直接引用同行业系统采用

的系统标准;

13

对具有本系统特色的标准,应组织编写适应本系统的标准和规范文件。

数据

标准体系包括数据标准、数据生产标准、数据应用标准等内容。

图4标准化体系图

五、空间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的重要关键一环。

高质量的数

据源,对数据进行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是建立起一个运行良好、稳定可靠的管理、

应用信息系统的必备条件。

5.1设计原则

标准化

开放性

完备性

独立性

14

高效性

安全性

扩展性

5.2数据库保护原则

建立数据库的保护机制,用以负责阻止一切物理破坏和读写破坏,并能以最

快的速度使其恢复工作,是数据库建设与使用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包括:

完整

性原则、并发性原则、安全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数据库备份原则。

5.3设计思想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是由基础地形图数据、城市影像数据、

地下管线数据等构成,同时整个系统具备自身的扩展机制,随着用户和应用的不

断变化,数据库的内容也必将随之变化。

所以本次设计的主导思想是:

利用SDE

技术提供的MultiuserGeodatabase模型组织复杂的空间数据,以ArcGIS提供

的ArcEngine结合.net为开发平台,建立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基础空间数据库。

5.4数据库设计分类

数据库设计至少应包括以下类型:

生产数据库设计

生产数据库是空间数据管理平台的源数据库,经过测绘、采集的数据首先进

入生产数据库;因此,生产数据库是其他各类数据库的基础。

生产数据库主要包

括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各类测绘专题数据库;未来可以将其他行业的

专题数据通过共享的方式获取,并建立市政专题数据库、管线专题数据库、房管

专题数据库等。

现状数据库设计

15

现状数据库存放的永远是唯一的、最新的数据,它的现势性由生产数据库决

定。

生产数据库是现状数据库的数据更新源,经过测绘、采集后更新的数据需要

同时更新、覆盖现状数据库中的已有数据。

历史数据库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和时间的推进,基础地形图和城市地下管线等数据都在动态的

发生着变化。

因此,提出了历史数据库的概念。

当数据库中的数据修改后,原来

的数据要保留入历史库中,供以后用。

系统能够记录历史时期的地理信息,用户

可以在服务器端或客户端调出任意时间点的地理数据,对于历史地理数据库只能

浏览显示,对当前现势库可以进行浏览显示及编辑功能。

历史数据库与现状数据库紧密相关联,现状数据库的数据更新的同时,其历

史状态的数据也被复制到了历史库中,同时在历史库中记录了历史时间等额外的

信息,方便用户进行历史查询和回溯。

其他数据库设计

测绘院是基础地理数据的拥有者,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数据比如地下管线数

据、影像数据,而这些数据也是众多政府部门需要用到的。

因此,地下管线数据

库和影像数据库也应该作为空间数据框架的一部分。

5.5数据分析

数据是系统的核心,“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管理平台”的核心数据主要由地形

图数据、影像数据、地下管线数据及元数据等构成:

5.5.1地形图数据

地形数据既包括以矢量结构描述的带有拓扑关系的空间信息又包括以关系

结构描述的属性信息。

数字地形数据库全面反映数据库覆盖范围内自然地理条件

16

和社会经济状况,它用于建设规划、资源管理、投资环境分析、商业布局等各方

面,可作为人口、资源、环境、交通等各专业信息系统建立的空间定位基础。

系统的地形图数据主要包括城市范围内1:

1000数字线划图(DLG)数据。

5.5.2地下管线数据

地下管线数据库应包含城市所有城市地下管线:

给水(饮用水和非饮用水)、

排水(雨水、污水和雨污合流)、热力、电力(电缆和控制线)、燃气、通讯(通

信线缆)、工业管线、综合管沟和不明管线等。

地下管线数据建库的主要目的是

为地下管线规划设计提供现状图和各个权属单位提供精确管线空间位置,并为管

理部门提供管线的统计、分析提供辅助决策数据支持。

本系统的地下管线数据主

要包括城市范围1:

1000地下管线数据。

5.5.3影像数据

数字正射影像生产周期较短、信息丰富、直观,具有良好的可判读性和可测

量性,既可直接应用于国民经济各行业又可作为背景从中提取自然地理和社会经

济信息;可用于评价其他测绘数据的精度、现势性和完整性。

本系统的影像数据

主要包括:

城市范围内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5.5.4空间信息元数据

在地理空间数据中,元数据是说明数据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有关特征的

背景信息。

地理信息元数据(Metadata)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元数据库包括

系统各数据库及数字产品有关的基本信息、空间数据表示信息、参照系统信息、

数据质量信息、要素分层信息等。

对于本系统,元数据主要有:

1、基础地理信息元数据

2、控制点信息元数据

17

3、地下管线数据信息元数据

5.6逻辑设计

在本系统的设计中,所有空间信息参照国标图饰对不同比例尺的空间数据的

规定进行子库——大类——逻辑图层——空间实体进行划分。

生产单位将这种逻

辑分层作为最终的入库数据标准,用户按照这种逻辑分层来提取自己有兴趣的数

据,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可以参照这种逻辑管理来针对不同的逻辑对象加以不同的

管理方式。

数据的逻辑分层和选择的GIS软件无关,虽然GIS软件不可避免的会

对逻辑分类、分层有一定的限制。

本系统按照一般地理数据库中空间数据的组织

方式,在数据库信息逻辑上按照空间位置分区、逻辑位置分类(分层)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