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9133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社会教案15篇.docx

中班社会教案15篇

中班社会教案15篇

中班社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水被污染了,生物就不能生存;

  2、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

  3、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活动重点:

萌发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活动难点:

能正确协调地钻

  活动准备:

掌握初浅的环保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当鸭妈妈,小朋友当小鸭,鸭妈妈带领小鸭听音乐锻炼身体。

复习游戏“长高了,变矮了”(“长高了”起立两臂上举;“变矮了”马上蹲下;“谁长得最高?

”叉腰原地双脚向上跳数次)。

  二、基本部分

  1。

学习新动作

  ①幼儿自由地在松紧带下玩耍后,说说在玩时遇到的问题。

  ②启发幼儿进行讨论:

怎样才能从松紧带下顺利经过?

  ③得出动作要领:

“双膝弯弯,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进行两次;

  ④幼儿边念儿歌边自由来回练习钻;

  ⑤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讲解重点:

钻时低头弯腰,尽量不碰到松紧带;

  ⑥幼儿继续练习后,请幼儿成四列纵队站在起跑线后;

  2。

游戏“快快逃出污染区”

  ①讲解游戏玩法:

游戏开始,每队的第一位幼儿出发,依次钻过两条松紧带后,跑到河边抓一条鱼,然后钻回来将小鱼放入各组的脸盆内,等到把小鱼抓完后,小鸭自由自在地跳下水去游泳,等到教师敲小铃发出警报声:

“不好了,遇上污染区了,快快逃离!

”小鸭马上从原线路钻过障碍物逃回到起点。

  ②幼儿游戏,教师强调游戏规则:

小鸭必须从原线路返回,要求不能碰到松紧带;逃离时不推不挤,不和同伴碰撞。

  三、结束部分

  1。

师:

“能干的小鸭们逃离了污染区,要是不及时逃离,会发生哪些后果呢?

为什么会有污染区?

  2。

幼儿自由讨论。

  3。

教师小结:

“小鸭们逃出了污染区,真是很幸运,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携起手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的小鸭在清清的水里快乐地长大。

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好吗?

  4。

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跳欢庆舞。

中班社会教案2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服从规则遵守纪的行为。

  2、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萌发环保意识。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人物木偶一个。

  活动步骤:

  1、利用木偶描述公园美丽的景色,激发幼儿春游的愿望。

  我是"公园精灵"。

春天的公园可美了,花儿开了,湖水蓝了,小蝌蚪在湖里游泳,小燕子在树上舞蹈,小鸟在林中唱歌……、我想请大家到公园去春游,大家想去吗?

  2、师生共同讨论出游的特点,春游前应做的准备以及春游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大家准备到什么地方去春游呢?

  2)春游前我们应准备些什么?

  3)春游时应怎样乘车?

  4)游玩时应怎样和大家一起游戏?

  5)吃过食物后,应将装食品的袋子、垃圾扔在哪里?

  小结;春游前应准备好干粮、水、穿适于活动的衣服和鞋子。

春游时,乘车应注意安全,不降手、头伸出车窗;游戏时,应与大家一起活动。

不乱扔装食品的袋子和包装纸,注意爱护环境。

  3、1)小朋友是怎样春游的?

  2)春游中,谁的行为好,谁的行为不好,为什么?

  4、角色游戏"春游去"。

  幼儿分别扮演司机、公园管理员、游客等角色,玩"春游去"的游戏,体验春游的愉快。

  活动建议

  1、该活动应在春游前开展。

  2、活动适应结合幼儿在春游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增强其教育的针对性。

  活动反思:

  整堂课始终在老师预设的情景中进行活动,始终让学生兴趣带领学生活动,虽然整个过程紧凑,但学生和老师都没有很累的感觉,充分体现出了快乐学习,快乐锻炼的宗旨。

同时,能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老师或学生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中班社会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多种切菜的方法。

  2、尝试用四二拍的节奏表示"切菜"的过程。

  3、发挥想象,尝试根据节奏改编歌词。

  4、感受劳动节奏的韵律美。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6、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双响板、碰铃、小鼓、沙球等打击乐器。

  2、歌曲《扮家家》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节奏谱。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切菜表演:

  1、看切菜的动作,菜被切了以后变成什么形状。

  2、听厨师说什么?

听厨师的声音、节奏有什么变化?

  3、请幼儿模仿厨师切菜。

  

(二)出示节奏谱让幼儿熟悉。

  1、辨认音乐节奏:

播放乐曲,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想想要切什么菜,要用什么样的节奏来切。

  2、模仿"切菜"的节奏:

鼓励幼儿选用打击乐器,根据音乐模拟"切菜"节奏。

  3、节奏表演:

引导幼儿尝试将自己想要切的菜编入歌曲中间的说唱部分,并用不同的切菜动作进行节奏表演。

  4、配乐表演:

出示相关教育挂图,选择几种幼儿共同喜欢的菜,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共同进行配乐表演。

  (三)活动延伸:

将节奏谱投放到音乐区,鼓励幼儿继续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是靠这几个活动是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的是与日常生活能够有机的相结合和渗透。

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的内容有机的结合,不仅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像这节课,让他们当心厨房里的安全问题,首先是让大家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厨房里有哪一些东西,你觉得哪一些是危险的东西。

孩子们都说得非常好,这也说明了,现在的家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性,家长的积极配合让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开展,让孩子们对危险的东西不是惧怕,而是如果碰到这样的事情不会因为无知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让我们勇敢的面对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并能够迎刃而解。

中班社会教案4

  设计思路: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过两天马上就是中秋节了,希望借此契机能够给孩子们一个近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机会。

《静夜思》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我们班的幼儿基本都能够背出,但是并不知道里面的含义。

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诗歌的大概意思,感受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

聊一聊幼儿一起说一说体会思念远方亲人的的情感。

  第二环节:

说一说学习了解诗歌的大概意思,感受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第三环节:

演一演分组对古诗的内容进行表演,进一步体会诗中得思乡之情。

  活动目标:

  1、朗诵诗句,了解诗歌的大概意思,感受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

  活动准备:

  打印的古诗一首,《静夜思》图片两张

  活动过程:

  一、聊一聊幼儿一起说一说体会思念远方亲人的的情感。

  1、农历八月十五是个什么日子?

中秋节有什么意义?

(中秋节家家都要团团圆圆)。

  2、可是总有一部分人因工作或上学等原因远离家乡不能回家,你们想想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他们会有什么心情呢?

  小结:

当我们远离家乡时,我们都会很想念自己的家乡、亲人。

  二、说一说学习了解诗歌的大概意思,感受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1、有一位古代诗人————李白,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诗人看见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所以写了一首静夜思古诗来寄托他的思乡之情。

  2、是怎样写的呢?

出示图片,教师朗诵古诗。

  1)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说说自己听了诗后有什么感觉?

  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误以为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

抬起头,遥望天边的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离别的故乡。

  3)幼儿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小结:

李白的古诗,是他在离开家乡过中秋节所写的,里面的内容都是他对家乡的思念。

  三、演一演分组对古诗的内容进行表演,进一步体会诗中得思乡之情。

  1、怎么样才能表现出诗人的伤感的心情呢?

谁愿意来演一演?

  小结:

忧伤的表情、动作都能够表现出我们四年家乡的感情,中秋节的到来,就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团聚、回家的快乐,所以中秋节是中国一个传统的大节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吧。

中班社会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微笑有很多含义,知道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欢乐,处处有微笑。

  2、积极参与活动,愿意用微笑给别人带来快乐。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过程:

  一、游戏变脸,导入主题。

  1、师: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变脸。

请你自己变化表情让你的好朋友笑一笑。

你是用怎么样的表情让你的好朋友笑的?

你喜欢哪个表情。

  2、小结:

原来我都喜欢微笑,原来微笑带给我们开心的心情。

  二、感受微笑的不同,生活中处处充满欢乐。

  1、对比情景表演(嘲笑、帮助后的微笑)

  提问:

看到这两种笑容你喜欢哪个?

为什么?

  小结:

第一种笑声是嘲笑是非常不礼貌的;第二种是微笑带给我们开心的心情大家都非常的喜欢。

所以我们要多露出让人开心的微笑。

  2、生活中的笑容

  

(1)提问:

那你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会看到这样让人开心的微笑呢?

  

(2)播放图片,交警、服务员等等。

你觉得这些人的微笑美不美呢?

你们喜欢吗?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美丽的笑容呢?

  (3)小结:

原来有的微笑有不同的含义,有的是开心,有的是帮助别人后的笑,有的是幸福的笑等等。

  三、欣赏故事,感受微笑能够带给他人快乐。

  1、提问:

你们的微笑都很美丽,我看到了非常的快乐,可是有一只小蜗牛,他心里有心事?

为什么呢?

  2、教师讲述故事故事

  3、提问:

故事里的小蜗牛是怎么样才把自己的微笑送自己的好朋友的呢?

  4、小结:

原来它把美丽的笑容画下来,送给自己的朋友。

让他们也看到甜甜的微笑。

  四、制作微笑卡,带给别人快乐

  1.出示微笑卡

  师:

原来微笑力量那么大,给人带来快乐,让自己心情好,还能交到更多的朋友,那你们想交更多的朋友嘛?

那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张属于自己的微笑卡吧,然后送给你的好朋友。

  2、组织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微笑卡。

提出操作要求:

把自己的开心的微笑画出来。

  3、提问:

送微笑卡的时候可以和朋友怎么说?

  4、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的送出微笑卡。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比较以自我为中心,都比较欠缺怎样给别人送去微笑。

所以我觉得上这节课很有必要,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体会到朋友之间的友爱之情。

根据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音乐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

(1)故事的名称;

(2)有那些角色;(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在第二环节中我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层层递进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

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不足的是幼儿的倾听习惯不好,有小朋友在讲故事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听的不认真,接下来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就《微笑》活动,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

  1直观演示法:

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进行表演示范,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

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

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

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3讨论法:

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

如:

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

小蜗牛为什么不快乐?

  4提问法:

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

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社会活动中我经常用以下模式:

  欣赏模式:

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帮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发现模式:

教师提供适于幼儿进行发现活动的教材,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过程,发现知识。

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讲述模式:

主要教会幼儿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恰当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中班社会教案6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们避暑的各种方法,引导幼儿探寻一些使人凉快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掌握夏天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探索降温的正确方式,提高自我防暑能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各种纸张、采笔,能使人防暑、凉快的图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幼儿探索讲述,夏天的天气给人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2、引导幼儿想出:

“在夏天生活的舒服一些的方法。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进行小结:

洗澡、喝凉开水、适当吃冷饮、少运动、适当吹空调、扇风扇等。

  4、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简单画出使自己凉快的方法。

  5、师幼一起探索:

“凉快过度会带来那些危害?

  教师小结:

吃水果过多会闹肚子、吃冷饮过多会肚子疼、闹肚子、开空调温度很低回感冒……

  6、让幼儿了解夏季保健的许多知识,例如把空调温度调到26度;在家长的指导下适量吃冷饮,不能吃的过多;我们这儿没有游泳的设备,小朋友不能强行游泳,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活动交流

  1、你找到的让夏天变凉快的方法是什么呢?

  小结:

今天我们用了表演、画画、制作夏天的用品、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让夏天变凉快的办法。

这些方法能让我们听清楚、看明白。

其实还有很多让夏天变凉快的方法,我们再去找找、看看,然后把你的发现再和大家介绍,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凉快招数”的研究,在不断的尝试操作、探索感知、体验分享来发现热水变冷的不同方法,并进一步发现里面的科学道理,并让幼儿从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

同时也达到同伴相互合作的能力。

在活动中,老师观察孩子们的生活,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与幼儿进行讨论,让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交流,贴近幼儿生活,将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提升。

在活动中孩子以自己不同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并进行解读、交流,让孩子们自己用记录的方法来寻找答案,充分调动了孩子们探索的积极性。

但是在这同时,我也看到了自身以及活动设计重的一些不足。

  第一,教育目标的把握。

目标的制定不是对于老师而言的,而是应该更多的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孩子的角度上寻求落脚点,真真切切的为孩子的发展而服务,目标中也因此不适宜出现活动的过程性语言。

这是今后要更加认真学习的。

  第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归纳与提升。

在本次活动中,由于我没有更好的对孩子的回答进行归纳提升,以至于孩子在介绍夏天自己是如何找凉快的时候,有些散,孩子们一会说的是吃的方面,一会说的又是穿的方面,如果在这时能够很好的加以归纳,那么孩子的回答相对也有了中心,不会感到无所适从。

  第三,孩子语言发展的随机性的把握以及活动中挑战点的把握。

虽然活动的重心我把它放在了“幼儿尝试说完整话”上,但是语言的开放性不够,应该鼓励孩子多说,以孩子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他们的想法,而不是局限于一种语言模式。

同时,在操作环节“找凉快”中,我也着重了“找”而不是“说”,让孩子失去了一次可以更好发展语言的机会,如果让孩子边操作边用语言来说说,如:

小鸡小鸡,我把你送到大树下让你凉快一点等等,可能整个活动就会更丰富,也能比较符合小班年龄孩子的特点。

  这是我这次活动后的一点反思,希望自己能在这些反思中吸取经验,让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实施中能更加成熟。

  小百科:

凉快,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清凉舒适。

中班社会教案7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娇生惯养,更多的孩所以当遇到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有的孩子都不愿意说出来。

因此,我设计了这次以幼儿社会领域有关于关心尊重他人的活动《心情播报》,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大胆和身边的人来分享自己的心情,尊重别人的情绪和需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向身边的人大胆地讲述及分享自己的心情。

  2、尊重别人的情绪和需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大胆表述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PPT课件。

  1、播报台,话筒一只,骰子一个(每个面上画一个小动物的心情图)、画纸和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引导幼儿感受“小蜗牛”的心情变化。

  1、提问:

小蜗牛在干什么?

它的心情怎样?

它为什么会摔下来呢?

它的心情又是怎样?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如何帮助小蜗牛?

  3、继续播放课件,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提问:

小蜗牛为什么高兴了呢?

松鼠哥哥为什么也这么高兴呢?

  二、通过游戏:

播报心情。

引导幼儿大胆讲述及尊重别人的情绪和需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规则:

请幼儿扔骰子后,按小动物表情大胆想象进行播报。

  教师示范:

大家好!

我是小白兔,我的心情很开心,因为今天可以参加运动会,所以很开心!

  三、动手绘画,大胆和同伴们分享自己的心情。

  1、鼓励幼儿用画笔绘画出自己的心情。

  2、进行游戏“心情播报台”,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心情。

  四、结束活动:

  教师总结:

我们有时开心,有时不开心,当自己开心的时候,说出来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不开心也要说出来,让大家想办法帮助你,一起把苦难和麻烦解决,这样也会变成开心。

那么我们回家去把今天开心的事都和爸爸妈妈共同分享,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开心吧!

中班社会教案8

  一、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宝宝在实践操作中学习与朋友交换的好办法,体验交往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制作。

  2、各式玩具若干。

  3、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流程:

  

(一)故事讲述引起兴趣。

(通过故事,让宝宝积累交换的方法。

  1、师:

宝宝们,今天侯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

(边操作多媒体,讲述故事。

  2、提问:

  

(1)小兔篮子里原来只有萝卜,后来怎么又有青菜和蘑菇了。

  

(2)小兔是用了什么好办法换到青菜、蘑菇的?

  

(二)实践操作,获取经验。

(尝试经验迁移,在实践操作中获取交换法。

  1、小白兔换到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真高兴。

今天带来了许多礼物送给我们的小朋友,想不想要?

每个宝宝上来选一份,好吗?

(自由选择)

  2、我们看看,得到了什么礼物?

喜欢吗?

让我们玩一会儿。

  3、我们每个宝宝手上都有好玩的玩具,别的宝宝手上也有好玩的玩具。

你们有没有办法既能玩到自己的玩具,又能玩到别人喜欢的玩具?

(分享交换好办法,提升经验)

  (三)分享交流,体验快乐。

  1、你刚才玩了什么?

你是用了什么好办法和小朋友交换到喜欢的玩具的?

  2、刚才谁没有换到玩具?

你是怎么跟他换的?

  3、小结:

宝宝今天都用了好办法玩到了自己想玩的玩具,本领真大,真聪明!

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带着玩具宝宝一起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4、故事:

交换。

  小兔有三只萝卜,它看到小山羊有绿绿的青菜,它就笑眯眯地对小山羊说:

“小山羊,我用萝卜来换你的青菜,好吗?

”小山羊说:

“好吧。

”小白兔就用萝卜换了青菜,对小山羊说:

“谢谢,谢谢。

”小山羊说:

“不用谢!

”小白兔又看到小花猪有大大的蘑菇,它就对小花猪说:

“小花猪,我的萝卜又红又大,又甜又脆,而且不打农药,是纯绿色食品哦,我用萝卜来换你的蘑菇好吗?

”小花猪说:

“好吧,我换给你。

”小白兔用萝卜换了蘑菇,对小花猪说:

“谢谢,谢谢。

”小花猪说:

“不用谢。

”小白兔看到自己的篮子里有萝卜、有青菜、有蘑菇,高兴地笑了。

中班社会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明白插队是不好的习惯,体会到遵守秩序的重要,并了解哪些情况下是需要排队。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序数的运用。

  3、乐意遵守公共秩序,加深幼儿对文明行为的印象。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数字卡

  活动过程:

  1、师幼相互问好

  2、出示PPT图片1认识大雄师:

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小朋友认识,他的名字叫大雄,现在让他来自我介绍一下。

  请幼儿观察大雄,说说大雄长什么样。

师:

你愿意和大雄做朋友吗?

  3、出示PPT2,小朋友为什么生大雄的气?

  4、老师讲述故事前部分(出示PPT3至PPT8),找到小朋友生大雄气的原因----大雄总是插队,是个插队大王。

  师:

现在你还愿意和大雄做朋友吗?

  小结:

插队不是好习惯。

大雄不遵守秩序,不注意全,总想排在第一个老是插队,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大家都不愿意理大雄了。

  5、帮助大雄改一改插队的坏习惯(PPT9至PPT11)观察力游戏:

找大雄找到大雄提醒他"大雄,请按顺序排队"

  6、回归故事老师的好办法(PPT12至PPT17)老师的好办法:

大雄,今天所有的活动,老师都安排你在最前面"坐小火车时,大雄也坐在最前面,嗖-----嗖-----小火车飞快地跑着,大雄害怕了:

太、太快了!

坐在最前面真可怕啊!

"....老师小结:

大雄在老师和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下学会了自觉地排队,终于不再是插队大王了。

现在,大雄无论上哪儿都自觉地排队,小朋友们都愿意和他做朋友了。

  师:

你愿意和现在的大雄做朋友吗?

  7、给大雄想一个新名字。

  8、游戏:

按顺序排队(序数的运用)玩法:

幼儿分成二组,每组10人,10个小朋友分别拿好1---10的数字,听老师要求快速排好队,看看有没有小朋友是"插队大王"。

  师幼讨论:

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情况下需要排队?

这是什么地方?

  出示PPT18,结合图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9、老师总结:

在公共场所等候时,需要按顺序排队,不插队是对别人的尊重和公共秩序的遵守,是有利于安全,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