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29394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docx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思考题

1.状态函数的性质之一是:

状态函数的变化值与体系的始态与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

在U、H、S、G、T、p、V、Q、W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U、S、G、T、p、V。

在上述状态函数中,属于广度性质的是U、H、S、G、V,属于强度性质的是T、p。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

⑵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状态函数均发生了变化。

⑶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

这表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起止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⑷因为物质的绝对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种化学反应的△S大大增加。

⑸△H,△S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G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2.⑴错误。

强度状态函数如T、p就不具有加和性。

⑵错误。

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肯定有状态函数发生了变化,但并非所有状态函数均发生变化。

如等温过程中温度,热力学能未发生变化。

⑶错误。

盖斯定律中所说的热效应,是等容热效应ΔU或等压热效应ΔH。

前者就是热力学能变,后者是焓变,这两个都是热力学函数变,都是在过程确定下的热效应。

⑷错误。

物质的绝对熵确实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反应物与产物的绝对熵均增加。

化学反应△S的变化要看两者增加的多少程度。

一般在无相变的情况,变化同样的温度,产物与反应物的熵变值相近。

故在同温下,可认为△S不受温度影响。

⑸错误。

从公式△G=△H-T△S可见,△G受温度影响很大。

3.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

3.标准状态是指0℃,1atm。

标准态是指压力为100kPa,温度不规定,但建议温度为25℃。

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

试说明之。

4.这三者的概念不同。

热力学能是体系内所有能量的总和,由于对物质内部的研究没有穷尽,其绝对值还不可知。

热量是指不同体系由于温差而传递的能量,可以测量出确定值。

温度是体系内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5.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⑴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⑵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⑶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⑷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⑸同一体系:

①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②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5.⑴错误。

热量是由于温差而传递的能量,如果没有因温差而传递就没有意义。

⑵错误。

原因同⑴,温度高,但不因温差而传递能量就无热量意义。

⑶错误。

原因同⑴。

⑷正确。

⑸①错误。

状态确定,热力学值也确定了,各热力学值都是唯一的数据。

②正确。

对于不同状态,某些热力学值可以相同,但肯定有不同的热力学值,否则是同一种状态了。

6.分辨如下概念的物理意义:

⑴封闭系统和孤立系统。

⑵功、热和能。

⑶热力学能和焓。

⑷生成焓、燃烧焓和反应焓。

⑸过程的自发性和可逆性。

6.⑴主要是系统内外的各种交换不同,封闭体系也是密封的,与系统外也无物质交流,但不绝热,系统内外有能量交换。

而孤立体系是绝热的,体系内外物质和能量均无交换。

⑵功、热都是交换的能量。

由于温差而产生的能量交换为热,其他原因引起的能量交换为功。

⑶热力学能是体系内所有能量的总和,焓是导出的热力学函数,无物理意义。

⑷都是化学反应的焓变。

由指定单质在标准态下生成1摩尔物质时的焓变为该物质的生成焓;在标准态下物质完全燃烧时的焓变叫燃烧焓。

⑸自发是指不需外力就能自动进行的,是向吉氏自由能减小的方向进行,直至吉氏自由能达到最小值。

可逆是指能向正、逆两个方向同时进行。

7.一系统由状态

(1)到状态

(2),沿途径Ⅰ完成时放热200J,环境对体系做功50J;沿途径Ⅱ完成时,系统吸热100J,则W值为-250J;沿途径Ⅲ完成时,系统对环境做功40J,则Q值为-110J。

8.判断以下说法的正确与错误,尽量用一句话给出你作出判断的根据。

⑴碳酸钙的生成焓等于CaO(s)+CO2(g)==CaCO3(s)的反应焓。

⑵单质的生成焓等于零,所以它的标准熵也等于零。

8.⑴错误。

反应物不是指定单质。

⑵错误。

标准态是的指定单质生成焓为零,但标准熵不为零。

9.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在自然条件下并非都可发生,说明热力学第一定律并不是一个普遍的定律,这种说法对吗?

9.热力学第一定律叙述的是能量变化,不是过程进行的方向。

一个定律不可能把所有都包括上。

10.为什么单质的Sm

(T)不为零?

如何理解物质的Sm

(T)是“绝对值”,而物质的△fHӨm和△fGӨm为相对值?

10.只要不是绝对零度,即0,组成该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都有一定的混乱度,故Sm

(T)不为零。

11.比较下列各对物质的熵值大小(除注明外,T=298K,p=pO):

⑴1molO2(200kPa)<1molO2(100kPa)

⑵1molH2O(s,273K)<1molH2O(l,273K)

⑶1gHe<1molHe

⑷1molNaCl<1molNa2SO4

12.对于反应2C(s)+O2(g)====2CO(g),反应的自由能变化(ΔrGθm)与温度(T)的关系为:

ΔrGθm∕J·mol-1=-232600-168T/K

由此可以说,随反应温度的升高,ΔrGθm更负,反应会更彻底。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2.正确。

ΔrGθm∕J·mol-1=-232600-168T/K=-RTlnKO

T增加,ΔrGθm更负,KO越大,反应越完全。

13.在298.15K及标准态下,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⑴H2O(l)+1/2O2(g)→H2O2(l),(ΔrGθm)1=105.3kJ·mol-1>0

⑵Zn(s)+1/2O2(g)→ZnO(s),(ΔrGθm)2=-318.3kJ·mol-1<0

可知前者不能自发进行,若把两个反应耦合起来:

Zn(s)+H2O(l)+O2(g)→ZnO(s)+H2O2(l)

不查热力学数据,请问此耦合反应在298.15K下能否自发进行为什么

13.反应Zn(s)+H2O(l)+O2(g)→ZnO(s)+H2O2(l)的ΔrGθm为两耦合反应之和

ΔrGθm=ΔrGθm1+ΔrGθm2=105.3-318.3=-212.7kJ·mol-1<0

在298.15K下能自发进行。

习题

1.在373K时,水的蒸发热为40.58kJ·mol-1。

计算在1.0×105Pa,373K下,

1mol水气化过程的ΔU和ΔS(假定水蒸气为理想气体,液态水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1.解:

Qp=△rH0M=40.58kJ,

W=-P△V≈-△nRT=-1×8.314×373.15×10-3=-3.10kJ

△U=Qp+W=40.58-3.10=37.48kJ

在373K时,水的蒸发和冷凝达到平衡,ΔrGθm=0。

ΔrGθm=H0M-TΔS

ΔS=

=

=108.8J·mol-1•K-1

2.反应C3H8(g)+5O2(g)=3CO2(g)+4H2O(l)在敞开容器体系中燃烧,测得其298K的恒压反应热为-2220kJ•mol-1,求:

⑴反应的△rH0M是多少?

⑵反应的△U是多少?

2.解:

⑴△rH0M=-2220kJ•mol-1

⑵△U=△rH0M+W=△rH0M-P△V=△rH0M-△nRT=-2220-(3-5)RT

=-2220-(-2)×8.314×298×10-3=-2217.52kJ•mol-1

3.已知CS2(l)在101.3kPa和沸点温度(319.3K)气化时吸热352J·g-1,求  

1molCS2(l)在沸点温度气化过程的ΔH和ΔU,ΔS。

3.解:

Qp=△rH0M=352×76×10-3=26.752kJ,

W=-P△V≈-△nRT=-1×8.314×319.3×10-3=-2.655kJ

△U=Qp+W=26.752-2.655=24.097kJ

在373K时,水的蒸发和冷凝达到平衡,ΔrGθm=0。

ΔrGθm=H0M-TΔS

ΔS=

=

=83.78J·mol-1•K-1

4.制水煤气是将水蒸气自红热的煤中通过,有下列反应发生

C(s)+H2O(g)===CO(g)+H2(g)

CO(g)+H2O(g)===CO2(g)+H2(g)

将此混合气体冷至室温即得水煤气,其中含有CO,H2及少量CO2(水蒸气可忽略不计)。

若C有95%转化为CO,5%转化为CO2,则1dm3此种水煤气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燃烧产物都是气体)

已知

CO(g)            CO2(g)          H2O(g)

Δf

 kJ•mol-1 -110.5                  -393.5                 -241.8

4.解:

由C(s)+H2O(g)===CO(g)+H2(g),第一步反应产生的CO(g)和H2(g)为1:

1,

反应产率为95%,可认为生成CO(g)和H2(g)各为0.95/2体积。

C有5%转化为CO2,C(s)+2H2O(g)===CO2(g)+2H2(g),可认为生成CO2(g)和H2(g)各为0.05/2体积。

这样,各气体体积比,CO:

H2:

CO2=0.475:

0.5:

0.025

n(CO)=

=

=0.0194mol

n(H2)=

==

=0.02104mol

CO(g)+1/2O2(g)==CO2(g)

CO燃烧放出的热量Q=0.0194[-393.5-(-110.5)]=-5.492kJ

H2燃烧放出的热量Q=0.02104×(-241.8)=-5.0875kJ

1dm3此种水煤气燃烧产生的热量Q=-5.492-5.0875=-10.58kJ

5.在一密闭的量热计中将2.456g正癸烷(C10H12,l)完全燃烧,使量热计中的水温由296.32K升至303.51K。

已知量热计的热容为16.24kJ·K-1,求正癸烷的燃烧热。

5.Q=-16.24×(303.51-296.32)=-116.77kJ

HC0M=

=

=-6275.9kJ•mol-1

6.阿波罗登月火箭用联氨(N2H4,l)作燃料,用N2O4(g)作氧化剂,燃烧产物为N2(g)和H2O(l)。

计算燃烧1.0kg联氨所放出的热量,反应在300K,101.3kPa下进行,需要多少升N2O4(g)

已知

N2H4(l)         N2O4(g)          H2O(l)

Δf

 kJ•mol-1      50.6          9.16            -285.8

6.解:

反应方程式为2N2H4(l)+N2O4(g)→3N2(g)+4H2O(l)

Hr0M=4Hf0M(H2O,l)-2Hf0M(N2H4,l)-Hf0M(N2O4,g)

=4×(-285.8)-2×50.6-9.16=-1253.56kJ•mol-1

Q=

×Hr0M=

×(-1253.56)=41785.33kJ

n(N2O4)=n(N2H4)/2=1000/30=33.33mol

V(N2O4)=n(N2O4)RT/p=33.33×8.314×300/101.32×103=0.8205m3=820.5L

7.若已知12g钙燃烧时放出190.8kJ的热;6.2g磷燃烧时放出154.9kJ的热;而168g氧化钙与142g五氧化二磷相互作用时,放出672.0kJ的热。

试计算结晶状正磷酸钙的生成热。

7.解:

Ca(s)+1/2O2(g)→CaO(s)

(1)

2P(白磷)+5/2O2(g)→P2O5(s)

(2)

3CaO(s)+P2O5(s)→Ca3(PO4)2(s)(3)

方程式

(1)×3+

(2)+(3)为:

3Ca(s)+2P(白磷)+4O2(g)→Ca3(PO4)2(s)

正好是由指定单质生成Ca3(PO4)2的反应方程式,其热效应就是Ca3(PO4)2的生成焓Hf0M。

Hf0M(Ca3(PO4)2,s)=3Hr0M

(1)+Hr0M

(2)+Hr0M(3)

=3×

×(-190.8)+

×(-154.9)+(-670.0)

=-4127.0kJ•mol-1

8.已知下列数据

(1)Zn(s)+1/2O2(g)====ZnO(s)Δr

= -348.0 kJ•mol-1     

(2)S(斜方)+O2(g)====SO2(g)     Δr

= -296.9kJ•mol-1

(3)SO2(g)+1/2O2(g)===SO3(g)   Δr

= -98.3 kJ•mol-1  

(4)ZnSO4(s)===ZnO(s)+SO3(g)Δr

= 235.4 kJ•mol-1   

求ZnSO4(s)的标准生成热。

8.解:

方程式

(1)+

(2)+(3)-(4)为:

Zn(s)+S(斜方)+2O2(g)→ZnSO4(s)

正好是由指定单质生成ZnSO4(s)的反应方程式,其热效应就是ZnSO4(s)的生成焓Hf0M。

Hf0M(ZnSO4,s)=Hr0M

(1)+Hr0M

(2)+Hr0M(3)-Hr0M(4)

=-348.0-296.9-98.3-235.4=-978.6kJ•mol-1 

9.常温常压下B2H6(g)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B2H6(g)+3O2(g)===B2O3(s)+3H2O(l)Δr

= -2165 kJ•mol-1 

相同条件下1mol单质硼燃烧生成B2O3(s)时放热636kJ,H2O(l)的标准生成热为-285.8kJ·mol-1,求B2H6(g)的标准生成热。

9.解:

由2B(s)+3/2O2(g)→B2O3(s)Hr0M=2×636=-1272kJ•mol-1

Hf0M(B2O3,s)=-1272kJ•mol-1

B2H6(g)燃烧反应Δr

=Hf0M(B2O3,s)+3Hf0M(B2O3,s)-Hf0M(B2H6,g)

Hf0M(B2H6,g)=Hf0M(B2O3,s)+3Hf0M(B2O3,s)-Δr

=-1272-3×(-285.8)-(-2165 )=35.6kJ•mol-1

10.已知反应

3Fe2O3(s)===2Fe3O4(s)+

O2(g)

试计算Δr

,△f

在标准状态下,哪种铁的氧化物稳定?

10.解:

Δr

=2Hf0M(Fe3O4,s)+1/2Hf0M(O2,g)-3Hf0M(Fe2O3,s)

=2×(-1118.4)+0-3×(-824.3)=236.1kJ•mol-1

△r

=2Gf0M(Fe3O4,s)+1/2Gf0M(O2,g)-3Gf0M(Fe2O3,s)

=2×(-1015.4)+0-3×(-742.2)=195.8kJ•mol-1

该反应的△r

>0,为非自发,故Fe2O3更稳定。

11.分析下列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

(1)2N2(g)+O2(g)→2N2O(g)Δr

=163kJ/mol

(2)Ag(s)+

Cl2(g)→AgCl(s)Δr

=―127kJ/mol

(3)HgO(s)→Hg(l)+

O2(g)Δr

=91kJ/mol

(4)H2O2(l)→H2O(l)+

O2(g)Δr

=―98kJ/mol

11.解:

⑴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小,ΔrS<0,而ΔrH>0,根据公式

ΔrG=ΔrH-TΔrS>0,即该反应在任何温度时都不能自发进行。

⑵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小,ΔrS<0,而ΔrH<0,根据公式

ΔrG=ΔrH-TΔrS,该反应在低温时能自发进行。

⑶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增加,ΔrS>0,而ΔrH>0,根据公式

ΔrG=ΔrH-TΔrS,该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

⑷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增加,ΔrS>0,而ΔrH<0,根据公式

ΔrG=ΔrH-TΔrS,该反应在任何温度时都能自发进行。

12.已知下列数据

CaSO4(s)           CaO(s)         SO3(g)

Δf

/kJ•mol-1  -1432.7               -635.1          -395.72

/ J•mol-1 •K-1  107.0                39.75           256.65

通过计算说明能否用CaO(s)吸收高炉废中的SO3气体以防止SO3污染环境。

12.解:

用CaO(s)吸收高炉废中的SO3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s)+SO3(g)→CaSO4(s)

ΔrHmO=ΔrHmO(CaSO4,s)-ΔrHmO(CaO,s)-ΔrHmO(SO3,g)

=-1432.7-(-635.1)-(-395.72)=-401.88kJ

ΔrSmO=SmO(CaSO4,s)-SmO(CaO,s)-SmO(SO3,g)

=107.0-39.75-256.65=-189.4J•mol-1 •K-1

若反应发生T≥

=

=2121.86K

在2121.86K的高稳下都能自发进行,该反应在高炉中能进行。

13.已知下列键能数据

键        N

N N-C1N-H C1-C1     C1-H  H-H

E∕kJ·mol-1 945    201    389     243     431     436

(1)求反应2NH3(g)+3Cl2(g)===N2(g)+6HCl(g) 的Δf

 ;

(2)由标准生成热判断NCl3(g)和NH3(g)相对稳定性。

13.解:

⑴Δr

 =6E(N-H)+3E(Cl-Cl)-E(N

N )-6E(H-Cl)

=6×389+3×243-945-6×431=-468kJ·mol-1

⑵①1/2N2(g)+3/2Cl2(g)→NCl3(g)

ΔrHmO

(1)=1/2E(N

N )+3/2E(Cl-Cl)-3E(N-Cl)

=1/2×945+3/2×243-3×201=234kJ·mol-1

②1/2N2(g)+3/2H2(g)→NH3(g)

ΔrHmO

(1)=1/2E(N

N )+3/2E(H-H)-3E(N-H)

=1/2×945+3/2×4363-3×389=-40.5kJ·mol-1

NH3(g)比NCl3(g)相对稳定性。

14.已知

(石墨)=5.740J·mol-1·K-1,Δf

(金刚石)=1.897kJ·mol-1,

△f

(金刚石)=2.900kJ·mol-1。

根据计算结果说明石墨和金刚石的相对有序程度。

14.解:

反应C(石墨)→C(金刚石)

Δr

(金刚石)=

=

=-3.364J•mol-1 •K-1<0

金刚石更有序。

15.已知下列数据:

SbCl5(g)             SbCl3(g)

Δf

/kJ•mol-1     -394.3                      -313.8

△f

 /kJ•mol-1     -334.3                      -301.2

通过计算回答反应 SbCl5(g)===SbCl3(g)+ Cl2(g)

⑴在常温下能否自发进行?

⑵在500℃时能否自发进行?

15.解:

⑴ΔrGmO=ΔrGmO(SbCl3,g)-ΔrGmO(Cl2,g)-ΔrGmO(SbCl5,g)

=-301.2+0-(-334.3)=33.1kJ>0

在常温下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⑵ΔrHmO=ΔrHmO(SbCl3,g)-ΔrHmO(Cl2,g)-ΔrHmO(SbCl5,g)

=-313.8+0-(-394.3)=80.5kJ

ΔrSmO=

=

=159.0J•mol-1 •K-1

ΔrGmO(500K)=ΔrHmO-TΔrSmO

=80.5-(273.15+500)×159.0×10-3=-42.4kJ•mol-1<0

在500K时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16.已知反应:

CO2(g)+2NH3(g)===(NH2)2CO(s)+H2O(l)

试计算Δr

,在标准状态下反应是否自发进行使反应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为多少

16.解:

⑴ΔrHmO=ΔrHmO((NH2)2CO,s)+ΔrHmO(H2O,l)-ΔrHmO(CO2,g)-2ΔrHmO(NH3,g)

=

⑵ΔrGmO=ΔrGmO((NH2)2CO,s)+ΔrGmO(H2O,l)-ΔrGmO(CO2,g)-2ΔrGmO(NH3,g)

ΔrSmO=SmO((NH2)2CO,s)+SmO(H2O,l)-SmO(CO2,g)-2SmO(NH3,g)

要反应自发进行,ΔrGmO=ΔrHmO-TΔrSmO<0

T>

=

17.有人拟定如下三种方法生产丁二烯。

试用热力学原理分析一下,这些方法能否实现选用哪种方法更好

⑴C4H8(g)→C4H6(g)+H2(g)

⑵C4H8(g)+O2(g)→C4H6(g)+H2O(g)

⑶2C2H4(g)→C4H6(g)+H2(g)

已知

项目

C4H8(g)

C4H6(g)

C2H4(g)

H2O(g)

H2(g)

O2(g)

ΔfHO/(kJ•mol-1)

1.17

165.5

52.3

-241.8

0

0

SO/(J•mol-1•K-1)

307.4

293.0

219.5

188.7

130.6

205.0

17.解:

根据公式ΔrGmO=ΔrHmO-TΔrSmO

⑴ΔrHmO=ΔrHmO(C4H6,g)+ΔrHmO(C4H6,g)-ΔrHmO(C4H8,g)

=165.5+0-1.17=164.33kJ•mol-1

ΔrSmO=SmO(C4H6,g)+SmO(C4H6,g)-SmO(C4H8,g)

=293.0+130.6-307.4=116.2J•mol-1•K-1

T>

=

=1414.2K

⑵ΔrHmO=ΔrHmO(C4H6,g)+ΔrHmO(H2O,g)-ΔrHmO(C4H8,g)-ΔrHmO(O2,g)

=165.5+(-241.8)-1.17-0=-77.47kJ•mol-1

ΔrSmO=SmO(C4H6,g)+SmO(H2O,g)-SmO(C4H8,g)-SmO(O2,g)

=293.0+188.7-307.4-205.0=-30.7J•mol-1•K-1

T<

=

=2523.5K

⑶ΔrHmO=ΔrHmO(C4H6,g)+ΔrHmO(H2,g)-2ΔrHmO(C4H8,g)

=165.5+0-2×1.17=163.16kJ•mol-1

ΔrSmO=SmO(C4H6,g)+SmO(H2,g)-2SmO(C4H8,g)

=293.0+130.6-2×307.4=191.2J•mol-1•K-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