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290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docx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

说明

为了使广大通用技术教师正确把握《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通用技术部分)精神,切实落实《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要求,有效进行教学活动,根据全省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实际,特制定《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供全省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参考使用。

《要求》分模块编写,每个模块设有“内容标准”、“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三部分内容。

“内容标准”是从课程理念出发,依据通用技术的特点和教育现状提出的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要求的基准。

每个条目明确了学生应学习的内容及应达到的要求;“学习要求”主要是对每个模块中学生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教学建议”主要根据我省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学习要求中的内容为教师提出实现课程目标、突破教学中的重点、把握教学的内容范围等方面的参考建议。

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要求》使用了体现不同水平的行为动词。

这些词语有些是对学习结果目标的描述,有些是对学习过程目标的描述,并分别指向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性目标。

现说明如下:

各水平的要求

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

知识性目标

了解水平

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说出、知道、了解、认识、熟悉

理解水平

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新旧知识之间能建立联系;新旧知识之间能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说明、理解、解释、比较、权衡、找出、选择、识别、调查

迁移应用水平

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中的合理联系等。

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确定、判断、优化、改进

技能性目标

模仿水平

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模仿、尝试

独立操作水平

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的基础上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会、能、学会、进行、完成、制定、识读、绘制、画出、检测、安装、操作、运用、使用、选择

熟练操作水平

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掌握、实现、灵活运用

情感性目标

经历(感受)水平

从事并经历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获得感性认识。

感受、参与、经历、体验、交流、讨论、观察、调查、参观

反应(认同)水平

在经历基础上获得并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

关注、提出、获得、确认、欣赏、发现、判断

领悟(内化)水平

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化的价值观等。

养成、形成、具有、树立、确立、发展、保持、增强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划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实现以上目标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目标上的独特追求:

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必修模块:

技术与设计1

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设计又是技术发展的关键。

对设计过程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学生认识技术的本质,形成创新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为未来进入高度技术化的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本模块由“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和“设计的评价”四个主题组成。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增强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设计的交流和评价,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本模块的各个主题应该融会贯通,不能机械割裂,特别是“技术及其性质”主题的基本思想应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始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机械理解过程,应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交流与评价既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功完成设计的途径、方法和保证,应贯穿于设计教学的全过程。

(一)技术及其性质

[内容标准]

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3.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能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4.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5.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6.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学习要求]

1.技术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知道并能举例说明技术的产生与人的需要的关系,理解技术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知道并举例说明技术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认识人类要与自然保持和谐友好的关系,树立保护自然、与自然做朋友的意识。

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的调查和研究,理解技术的两面性。

2.技术的性质

认识到技术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学习内容。

知道技术的性质包括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等几方面,能够通过案例分析、交流、讨论等理解技术的性质。

通过交流、讨论,养成技术意识,破除对技术的神秘感,能够自觉地开展各种技术活动。

3.技术与发明和革新

知道技术的本质在于创新,同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发展自己。

知道创新的形式包括发明和革新,并能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理解发明和革新的意义和区别,并能举例说明技术革新对技术发展的作用。

认识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4.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知道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设计,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感受技术进步对设计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了解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的重要影响。

理解设计的内涵、分类,并能够分析进行技术设计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理解技术世界中的设计,其核心是技术设计。

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能对生活中常见的人机关系进行分析,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能够列举要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并能提出合理设计的意见。

5.技术知识的综合性

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并能识别技术活动和科学活动。

理解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6.技术的专利性

知道知识产权的内容以及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知道专利制度的含义和重要性,说出专利申请的一般过程。

增强法制观念,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加强技术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了解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建议]

1.学生第一次接触这门新课程,因此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既要使学生对这门课有所认识,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技术探索的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技术的情感。

例如,在讲授“技术的价值”时,可通过让学生观看录像,感受技术的魅力;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实例说明技术的价值。

2.对技术的概念,课程标准没有给出一个严格确切的定义,所以建议教师在讲授技术的概念时,可以把不同时代,较为典型的对技术含义的诠释罗列出来,让学生在分析和比较基础上加以理解。

3.技术因人而生,因人而变,为人服务。

人是技术产生的目的,也是技术发展的动力。

在阐述这个问题时,要用生动而具体的案例使学生能亲身体验和感受。

4.技术的两面性主要是指技术的应用具有两面性,建议教师要用客观的、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正确的判断。

5.关于技术的创新性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

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案例或者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技术产品加以分析,让学生理解技术的创新性。

6.为了让学生理解技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从一些既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例入手,比如可以通过自行车、洗衣机、电话的发展史,让学生理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让学生感受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推动作用。

7.人机关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理念,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人机关系事例,对其进行分析,并尝试找出不合理人机关系的改进措施。

8.知识产权问题建议不要展开去讲,只要求学生知道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意义,树立产权的法律意识和尊重知识的意识,了解专利申请的常识即可。

(二)设计过程

[内容标准]

A发现与明确问题

1.通过对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能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2.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包括应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

B制定设计方案

1.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设计产品有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

2.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或标准件。

3.能制定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

4.通过比较和权衡,能在多个方案中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集中各种方案的优点来改进原有方案。

C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2.了解1~2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学会一种材料的1~2种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3.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D方案优化

1.了解1~2类产品的常用测试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简单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测试。

2.能在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或更换方案。

3.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E产品的使用说明

1.了解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与一般结构,能编写简单的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

2.了解产品常用的维护方法和服务途径。

[学习要求]

1.发现与明确问题

·理解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知道发现与明确问题是设计工作的开始;说出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人们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在充分认识、正确评价自己能力的基础上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增强自己对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选择和决策能力。

·在分析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能针对设计对象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明确设计要求包括达到的标准和受到的限制两部分,理解标准和限制的含义。

·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设计应达到的标准,如所设计产品在功能、大小、安全、外观、耐用性等方面要到达到的标准。

·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设计可能受到的时间、成本、环境、知识和技术能力水平等方面的限制。

·在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之后,能针对具体情况详细列出设计要求和设计计划。

2.制定设计方案

·知道制定设计方案包括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等几个步骤。

·理解在设计中,选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理解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熟悉常用的收集信息的方法和渠道,了解与产品有关的信息的种类,会使用常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学会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进一步体会获取全面、准确、有用的信息对完成一个好的设计的重要性。

·了解材料选择是设计方案中的重要因素,学会认识一些常见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工作性能、美学品质、市场形态、成本,以及常用的加工方法等。

·了解标准件的含义和标准件的优越性以及适用范围,学会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标准件。

·知道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等,并能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了解方案的几种构思方法,如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等,知道在进行方案构思时可以选择多种方法进行。

·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能制定符合一般技术原则和相关技术规范的完整的设计方案。

·了解进行方案比较和权衡的重要性,学会对已有方案进行比较、权衡的一般方法。

通过比较和权衡,能在多个方案中选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方案或集中各种方案的优点来改进原有方案。

3.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知道模型和原型的含义及其功能,理解模型制作是技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技术处理方法,通过模型可以研究技术活动的规律和特征。

·知道模型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分为草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展示模型等多种形式,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

·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了解工艺选择中所需材料的性质和加工方法,加工工具(或设备)的性能、用途和限制,什么样的加工时序最有效、最经济,等等。

·了解1~2类常见的工具、设备及其用途,掌握它们的操作要领并学会使用。

·了解常用的加工方法,并学会一种材料的1~2类加工方法,如金属材料中的划线、锯割、切削等工序。

·能根据设计方案和技术条件,选择恰当的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培养对工艺的选择能力以及合乎规范地使用加工工艺的意识。

·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制作出模型或原型,如多功能笔筒或者其他。

4.方案优化

·结合产品设计,知道测试是检验产品能否正常工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措施。

·了解1~2类产品的常用测试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简单的方法对自己设计的产品(例如小凳子)进行测试,通过自我体验,树立质量意识。

·运用技术试验测试产品是否正常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达到精度要求。

·知道优化的作用,理解优化的过程往往需要进行反复的试验和改进。

·在测试的基础上,学会对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全面评估,在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产品设计的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

·知道产品外观设计的重要性,设计产品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增强审美情趣,发展美学能力。

5.产品的使用说明和维护

·知道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作用,知道产品说明的一般结构包括标题、正文和产品标记组成,能看懂日常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或用户手册,并能根据说明书有效使用产品。

·知道产品说明书的形式包括条款直述式、自问自答式等几种形式,了解不同产品说明书的特点。

·掌握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要求,并能结合自己设计的作品,编写简单的使用说明书,体验编写使用说明书的过程,增强创作意识。

·知道产品的日常维护是产品使用的重要环节,了解产品常用的维护方法和服务途径,增强自我学习能力。

·熟悉使用和维护技术产品的基本原理,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如看说明书或在互联网上查找产品信息的方法,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对待技术产品的理性态度。

[教学建议]

1.本主题分将设计过程大致分成了5个阶段。

这是一个普遍的过程,但不是一个规定的程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这种次序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产生反复。

“设计过程”是《技术与设计1》的重点内容。

本部分可以通过一个载体,例如,便携式小凳、学生使用的台灯、多功能笔筒等的设计和制作,让学生学习和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实践的基本方法。

2.在学生具体接触设计知识之前,先对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概述是非常必要的,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概述详细化,只要让学生了解到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即可。

3.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发现与明确问题对技术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和明确问题的各个环节,注重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自己的设计项目。

通过案例的讲解、视频资料的观看、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4.本课程所讲的“问题”是指技术世界中的问题,是技术问题,教学时要突出“问题”的技术特征。

5.在教学中,应强调常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体会到获取全面、准确、有用的信息对完成一个好的设计的重要性。

6.在“制定方案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例与材料的相关知识,采用讲解、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制定设计方案的方法、步骤、设计要求、要考虑的因素、所选材料的性质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对设计项目的调查、分析,并自选一个简单的设计项目,亲历一个简单的设计,以此来了解制定设计方案的全过程,如设计一个简易台灯、多功能笔筒等,以此为主线贯穿于整个部分。

7.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多个值得解决同时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并进而确认一个设计任务,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设计计划。

8.比较和权衡是设计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重要的过程,教学时要加以区别。

9.设计的一般原则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图片、视频以及设计技术活动等多种方式,并能积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进来,积极地思考、分析、交流和评价,实现教学互动,尽量避免纯粹的教师讲解。

要让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且明确制约设计的手段就是这些原则。

同时,建议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以联系的观点看待各个原则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原则对技术产品进行综合评价。

10.在对方案构思进行教学时,建议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提出多个方案。

方案的构思方法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教师不要刻意突出某一方法。

11.在“工艺”教学中,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工艺的选择能力,以及会正确、安全使用工具或设备,不要过度强调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要求。

12.模型能用来交流并检验设计思想及过程,并有助于改进设计。

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制成模型或实物。

13.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因地制宜,使学生亲历自己产品测试的全过程。

但不一定要强调正规的测试手段。

14.建议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种产品,让学生写出该产品说明书,然后提供厂家的说明书,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大家共同讨论的形式领悟说明书的使用和编写方法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三)设计的交流 

[内容标准]

1.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2.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

[学习要求]

1.设计的交流

·了解设计的交流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了解几种常用的设计交流方式,如口头语言、文本、技术图样、图表、模型、计算机演示、网页等;知道不同交流方式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针对不同的内容和交流对象,能够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和设计成果,在技术设计的交流中,学会判断并提炼有价值的技术信息。

2.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

·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知道技术语言包括技术图样、图表、技术符号等,了解不同技术语言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

·知道草图的分类,掌握绘制草图的方法和步骤,学会应用设计草图来表达设计意图。

·知道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所用符号的含义及表达方法,能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如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

·掌握一般技术图样绘制所采用的投影方法,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能够标注尺寸。

[教学建议]

1.设计的交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穿插案例、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尽可能多的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鼓励学生多进行思想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创设与其他班级学生交流的机会,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校际之间的交流或请专家到学校与学生座谈等。

2.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口头语言、文本、技术图样、模型、计算机演示、网页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设计的交流。

3.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规范的技术语言。

这里针对不同的技术图样,有两类要求,一类是识读,一类是绘制。

技术图样的教学,要侧重于培养学生识读技术图样的能力,对制图部分只要求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即可。

对于学生“识读”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专业性的软件进行教学,还可以收集一些实际的图样让学生识读。

教学中,建议教师要演示讲解草图的基本画法,例如:

如何握笔、如何徒手划线到基本图形的画法等,在练习中,教师可选择一种较为典型的图形让学生动手实践。

4.这部分内容专业性较强、比较抽象,难度较大。

建议教师采用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和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设计的评价

[内容标准]

1.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2.能根据需要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并进行评价,写出试验报告。

3.能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4.能对他人的、现有的技术产品做出自己的评价,并写出比较全面的评价报告。

[学习要求]

1.设计的评价

·知道设计的评价的含义及其作用。

·知道设计的评价包括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和对最终产品的评价,在设计过程中,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及时保存相关信息。

理解对设计过程的评价要综合考虑,学会判断设计过程是否合理、有无创新等;知道对最终产品进行评价的基本依据,学会从多方面把握评价内容。

·能够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对设计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价,如设计方案、制作等各环节。

·学会根据设计要求和所受的限制对设计过程及最终产品进行综合评价,学会写出符合要求的、完整的设计总结报告,并能对自己的设计过程进行系统的回顾,找出成功与不足(甚至是失败)之处,培养发现问题和自我总结的能力。

·学会多角度地评价他人的技术产品,并能写出比较全面的评价报告。

2.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了解技术试验的含义、分类和几种一般技术试验的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如性能试验、优化试验、测试试验等;知道技术试验在技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掌握一般的技术试验实施的步骤,学会根据设计的要求和所受的限制,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

·知道一般的技术试验报告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学会撰写比较正规的试验报告,包括试验数据的采集和结论分析。

[教学建议]

1.设计的评价是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学,比如,运用多媒体手段、运用一些案例呈现教学等方法。

2.设计的评价应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要尽量使学生全过程亲身经历。

只有使学生反复体会,逐步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掌握,灵活应用。

3.技术试验的教学,教师应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技术试验项目,让学生亲自去设计、去实践、去体验、去总结。

4.教师要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讲解等形式使学生从多方面把握评价内容及其方法。

例如,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实用性、工作效率、安全性、成本、耐用性等;学会判断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如经济、社会、环境、道德影响等。

5.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价他人的技术产品,包括对古人的、目前市场上见到的等等。

如对于现有产品,可以分析它所采用的先进技术、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流行时尚的变化、它对环境造成的后果,以及它所存在的缺点和改进的可能等等问题,并能够写出比较全面的评价报告,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