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334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docx

金版学案高中语文必修5同步练习粤教版第四单元第19课报任安书节选

语文·必修5(粤教版)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

悲士不遇赋

司马迁

悲夫!

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

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而无闻。

谅才韪而世戾,将逮死而长勤。

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

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

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

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

天道微哉,吁嗟阔兮;人理显然,相倾夺兮。

好生恶死,才之鄙也;好贵夷贱,哲之乱也。

炤炤(同“昭昭”,明亮的样子)洞达,胸中豁也;昏昏罔觉,内生毒也。

我之心矣,哲已能忖;我之言矣,哲已能选。

没世无闻,古人唯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

逆顺还周,乍没乍起。

理不可据,智不可恃。

无造福先,无触祸始。

委之自然,终归一矣!

译文:

我悲叹士人的生不逢时,自愧顾盼身影孤独一人。

时常约束自己,使言行合于礼,唯恐志向与行为默默无闻。

自信才质很高而世情不正,将至死都永远辛勤。

虽有形相但不能彰显于世,空有才能却不得展示于人。

为何困厄与通达容易使人迷惑,美与恶确实很难辨清。

时光悠长而没有穷尽,我将只能屈而不能伸。

让那些公心为国的人都和我相同啊,私心为自己的人自己去悲哀吧!

天道那么精微啊,哎呀又那么疏阔;人间事理显而易见,只有互相倾轧和侵夺。

贪生怕死,是品质的卑贱;爱贵轻贫,是智虑的混乱。

明白透澈,是胸中豁达开朗;糊涂迷乱,是内心生了毒害。

我的心意,明智的人已能猜想到;我的言论,明智的人定能把它入选。

终身默默无闻,古人当作羞耻。

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就死去,谁能说不该如此。

逆与顺循环往复,忽而没落忽而兴起。

没有人事先就造下洪福,也没有人起始就遇到大祸;委身于自然,最终还是归为一体啊!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曩者(nǎnɡ)   缧泄(xiè)   怯懦(què)

B.鄙陋(bǐ)倜傥(tǎnɡ)贪生恶死(wù)

C.草创(chuànɡ)愠色(wèn)放失(yì)旧闻

D.轩辕(xuān)剌谬(cì)虽万被戮(lǜ)

解析:

A项,“怯”应读qiè;C项,“愠”应读yùn;D项,“剌”应读là,“戮”应读lù。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意义、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当春乃发生D.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解析:

A项,“却,竟然”,与例句相同;B项,“才”;C项,“就”;D项,连词,“于是,就”。

答案:

A

3.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C.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D.放失旧闻

解析:

A项,“摩”通“磨”;B项,“底”通“抵”;D项,“失”通“佚”。

答案:

C

4.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  )

A.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B.恨私心有所不尽

C.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D.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解析:

A项,下流:

句意指负罪受辱的处境;今义:

指卑鄙龌龊。

B项,私心:

句意指自己内心;今义:

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D项,文采:

句意指文章;今义:

文学方面的才华。

答案:

C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曩者辱赐书      辱:

使对方受辱

B.若望仆不相师望:

希望

C.积威约之渐也渐:

浸渍、渐进

D.恨私心有所不尽恨:

遗憾

解析:

B项,望:

怨恨。

答案:

B

6.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仲尼厄而作《春秋》

B.重为乡党所戮笑

C.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D.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解析:

A项不是被动句。

答案:

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②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B.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②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①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①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解析:

A项,①通晓,②四通八达;B项,①于是,②却;C项,①思想观念,②说;D项,都是结构助词,“的”。

答案:

D

8.选出加点字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  )

①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③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④仆窃不逊

⑤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⑥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③⑤⑥D.②④⑤

解析:

①倜傥:

洒脱,风流。

②非常:

句中指“不寻常,不一般”;今多指“十分”。

③发愤:

句中指“抒发愤懑”,今指“决心努力”。

④不逊:

不谦虚。

⑤网罗:

句中指“从各方面搜寻招致”,今一般用于搜寻人才。

⑥句中特指“腐刑”,今指“死刑”。

答案:

C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马迁“愤而著书”的思想的一组是(  )

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②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④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⑤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②③④D.④⑤⑥

解析:

①是讲拥有财富、尊贵而姓名埋没的人很多。

⑤是讲《史记》的创作目的。

⑥是讲俗人不能理解自己。

答案:

C

10.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受辱的事例,说明受辱者能在逆境中发愤图强,获得成功。

B.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身受腐刑却能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C.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同时又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D.从上述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隐忍坚强的性格和沉郁悲痛的感情,进而想见他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掬同情之泪。

解析:

B项,从文中“则仆偿前辱之责”可知,“不以为辱”的说法是不恰当的。

答案:

B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桓彝,字茂伦,谯国龙亢人。

彝少孤贫,虽箪瓢,处之晏如。

少与庾亮深交。

时王敦擅权,嫌忌士望,彝以疾去职。

尝过舆县,县宰徐宁字安期,通朗博涉,彝遇之,欣然停留累日,结交而别。

先是,庾亮每属彝觅一佳吏部。

及至都,谓亮曰:

“为卿得一吏部矣。

”亮问所在,彝曰:

“人所应有而不必有,人所应无而不必无。

徐宁真海岱清士。

”因为叙之,即迁吏部郎,竟历显职。

明帝将伐王敦,拜彝散骑常侍,引参密谋。

及敦平,以功封万宁县男。

丹阳尹温峤上言:

“宣城阻带山川,频经变乱,宜得望实居之,窃谓桓彝可充其选。

”帝手诏曰:

“适得太真表如此。

今大事新定,朝廷须才,不有君子,其能国乎!

方今外务差轻,欲停此事。

”彝上疏深自捴挹,内外之任并非所堪,但以坟柏在此郡,欲暂结名义,遂补彝宣城内史。

在郡有惠政,为百姓所怀。

苏峻之乱也,彝纠合义众,欲赴朝廷。

其长史裨惠以郡兵寡弱,山人易扰,可案甲以须后举。

彝厉色曰:

“夫见无礼于其君者,若鹰鸦之逐鸟雀。

今社稷危逼,义无晏安。

”乃遣将军朱绰讨贼别帅于芜湖,破之。

彝寻出石硫,会朝廷遣将军司马流先据慈湖,为贼所破,遂长驱径进。

彝以郡无坚城,遂退据广德。

寻王师败绩,彝闻而慷慨流涕,进屯泾县。

时州郡多遣使降峻,裨惠又劝彝伪与通和,以纾交至之祸。

彝曰:

“吾受国厚恩,义在致死,焉能忍垢蒙辱与丑逆通问!

如其不济,此则命也。

”彝固守经年势孤力屈贼曰彝若降者当待以优礼将士多劝彝伪降更思后举彝不从辞气壮烈志节不挠城陷为贼所害年五十三。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四》)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拜彝散骑常侍         拜:

拜见

B.可案甲以须后举须:

等待

C.但以坟柏在此郡但:

但是

D.会朝廷遣将军司马流先据慈湖会:

会见

解析:

A项,拜:

授官;C项,但:

仅,只是;D项,会:

适逢。

答案:

B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助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助词,“为……所”表被动;B项,都是介词,“和,跟,同”;C项,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D项,语气助词,与“乎”照应,表反问/代词,“自己的”。

答案:

B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彝在弃官离任的途中,与舆县县宰徐宁相识,后来得知好友庾亮要寻找一位贤能的吏部人选,便积极推荐了徐宁。

B.丹阳尹温峤建议明帝派桓彝平定宣城叛乱,明帝认为桓彝在处理外务上缺乏经验,便改派桓彝任宣城内史,负责治理当地。

C.苏峻叛乱时,桓彝兵少力弱,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说服部下积极征讨,又亲自率军赶赴芜湖进行征讨,打败叛军。

D.桓彝忠于朝廷,在各州郡多派人向叛贼表示投降,长史裨惠也劝他假降时,他不为所动,没有与叛军谈判,坚持守卫县城。

解析:

A项,“后来”有误,原文为“先是”;B项,“明帝认为”有误,是恒彝上疏表明自己不能胜任内外重任;C项,“亲自率军”有误,应是桓彝派遣将军朱绰到芜湖征讨乱贼偏帅。

答案:

D

14.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彝固守经年势孤力屈贼曰彝若降者当待以优礼将士多劝彝伪降更思后举彝不从辞气壮烈志节不挠城陷为贼所害年五十三

答案:

(1)彝固守经年/势孤力屈/贼曰/彝若降者/当待以优礼/将士多劝彝伪降/更思后举/彝不从/辞气壮烈/志节不挠/城陷/为贼所害/年五十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因为叙之,即迁吏部郎,竟历显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①(桓彝)于是对庾亮讲述徐宁的学识品行,(徐宁)马上升任吏部郎,最终担任显要的职务。

(注意“因为”“竟”“显职”的翻译)

②寻王师败绩,彝闻而慷慨流涕,进屯泾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不久朝廷军队大败,桓彝听说后慷慨流泪,派兵驻守泾县。

(注意“寻”“败绩”“进屯”的翻译)

(3)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桓彝“不失志节”的三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虽箪瓢,处之晏如。

②彝以疾去职。

⑥焉能忍垢蒙辱与丑逆通问。

(其他事例,符合要求亦可)

【参考译文】

桓彝,宇茂伦,东晋谯国龙亢人。

桓彝从小孤苦贫困,即使饮食不足也能坦然处之。

年轻时桓彝与庾亮有深厚的往来。

当时王敦独揽政权,嫌恶忌恨有声望的人,桓彝称病离开任职。

曾经路过舆县,舆县县宰徐宁,字安期,豁达开朗,知识广博,桓彝遇到他,欣然停留数日,彼此结为好友而辞别。

在此之前,庾亮多次嘱托桓彝寻找一为贤能的吏部人选,待来到京都,桓彝便对庾亮说:

“为你找到一位吏部人选了。

”庾亮询问人在何处,桓彝说:

“人所应有而不一定有,人所应无而不一定无。

徐宁真是海岱的一位清士。

”于是对庾亮讲述徐宁的学识品行,徐宁马上改任吏部郎,最终担任显要的职务。

晋明帝即将讨伐王敦,任命桓彝为散骑常侍,引荐他参与密谋。

平定王敦之乱后,桓彝因功被封为万宁县男。

丹阳令尹温峤进言:

“宣城地势险要,山环水绕,境内常有变乱发生,应找一位名实相符的人去任职,我私下认为桓彝是可以担任那个职位的人选。

”明帝亲手写诏称:

“正好得到太真如此进言,目前大事刚定,朝廷急用人才,没有君子,怎能有国家!

如今你在外事务略轻,可留居宣城。

”桓彝上书深表谦抑之志,说内外的重任并非自己所能承担,仅因宗族墓地在此郡,想结交名人义士。

于是补任桓彝为宣城内史,桓彝在宣城施行仁政,得到百姓爱戴。

苏峻作乱,桓彝集结义兵,想赶赴朝廷。

长史裨惠认为本军兵少力弱,山区之人容易侵扰,可以按兵不动来等待时机后发制人。

桓彝神色严厉地说:

“见到对自己君主无礼的人,如同鹰鹯追逐鸟雀,眼下国家危急,没有偏安一隅的道理。

”于是,派遣将军朱绰征讨乱贼偏帅,打败敌方。

不久桓彝从石硫出发,恰逢朝廷派将军司马流抢先占据慈湖,被乱贼攻破,接着又长驱直进,桓彝认为本郡没有可坚守之城,于是退兵据守广德。

不久朝廷军队大败,桓彝听说后慷慨流泪,屯兵驻守泾县。

当时各州县多派人向苏峻表示投降,裨惠又劝桓彝假装与苏峻通和,以缓解纷至沓来的祸患。

桓彝说:

“我蒙受国家的重恩,义在以死相报,怎能忍垢蒙辱与叛贼通和,如果不能渡过灾难,这是命运的安排。

”桓彝固守一年多,势孤力单,叛贼劝降说:

“桓彝如果投降,会给他优厚的待遇。

”将士多劝桓彝假装投降,再考虑日后发兵,桓彝没有听从,言辞壮烈,表现出不屈的意志和气节。

城池沦陷,桓彝被叛军杀害,时年五十三岁。

四、语言运用

15.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

要求:

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少于50个字(含标点符号)。

磨盘围绕着磨心不停地转动着,一圈,又一圈……

终于有一天,磨盘忍耐不住了,冲着磨心大发脾气:

“我受够了!

我这么大个儿,凭什么要以你为中心,一天到晚围着你团团转?

别在这里碍事,没有你,我会做得更好!

磨心无法再呆下去了,只好走开。

磨盘心想,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

它铆足劲地转,但转不了几圈,就一骨碌滚到地上去了。

这时候,磨心平静地对磨盘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你做事有干劲,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件好事,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人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如果没有你磨盘,我这个磨心又有什么用呢?

16.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给徐志摩的信

方令孺

这几天秋的使者来了,绵绵的小雨像是谁的泪?

今早云中漏出日光,颜色惨白,街上水车同短笛的声音都呈现颓丧的情调,我心里凄凉。

我叹息炎夏的消逝,夏,有时会烧灼我的心,让我忘掉生命的冷寂。

漫哉,我不愿一位精神奕奕的年青人受一点病的磨难,我哀怜,如果在这荒漠里能掇得一朵花我愿意献给这受磨难的人。

这几天因为贪看Flaubert'sMadameBovary①,疏忽了给你写信。

这是一本名著,是一个不幸的故事,我所赞美的是作者的艺术,他把全书的情节用一根巧妙的线索连贯着,好像一串珍珠,珠子的形色不一样,但是提起来,有次序也有色彩。

我晚上看到眼睛不能睁的时候才把书合上,带着书里的忧愁入梦,早上在鱼白的光里,我坐起读,今天看完了,这一种紧张的心,也像秋蝉一样,带着尾声,在绿叶里消失。

但是这松懈的心情使我觉得异常无味。

我发现生活是不能悠闲,要忙,要复杂。

小小的园林,养花饲鸟,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人所能满足,那里没有创造,没有喜悦,所以CreationandRecreation②这两个字,同人的生命是织在一起的,少一,都教生命有缺陷。

为这思想我常常痛苦,常常同环境起冲突……

傍晚,我一个人走上这园后的高台,静默地看那深红的晚霞,横陈在一丛黑树的后面,河里的水平静到一点细纹都没有,树叶在我耳边发生温柔的叹息。

在台下,来了人说话的声音,他们说什么,我是不管,只是那声音太笨重,像人在石子路上走,没有韵律,没有变化,我不忍,就离开。

说也奇,我能忍受极复杂强烈的声音,可是不能忍受一成不变的单调。

有一次我在一个大城里过年,除夕夜半我走进剧院,人是拥挤得教我不能吐气。

他们不管老少就像疯了一样,吹号筒,响口笛,奏各种不同的乐器,他们要使空间充满着喧嚣,好像这喧嚣能把时间抓住。

我坐在一个角上,心理同他们完全不同,比平时更清醒,更寂寞,听他们做出的声音,像是在另一个世界上。

那些胖的,黑的,长的,短的戏子在台上舞,笑,唱;但是在我看来,他们都是绸子做的傀儡,头上同四肢都有一根看不见的线在那里扯着他们动——可怜,驯服地被动着!

我信,他们的心,一定同我一样,冰冷。

还有,几年前,我生病睡在医院里,我的房在第六层楼上,窗外正在建造一座新屋,土匠用机器挑土,那一声声尖锐的音挤进我的心灵,我每天一到破晓就哭,我厌恨那恼人的单调。

我对于人生也就有同样的感想。

说起生命,是一个不可解的谜!

我们爱它,却又憎恶它,到底为什么爱,又为什么憎?

记得Stevenson③说:

我们看戏以种种意义解释生命,直等到厌倦为止;我们可以用所有世界上哲学的名词来讨论,但有一个事实总是真的——就是我们不爱生命,在这意义上我们太操心于生命的保存——再干脆我们不爱生命,只是生存。

是的,我们爱的不是这固有的生命,我们爱的是这生存的趣味。

我想,生存的趣味是由于有生命力。

有一位哲学家解释生命说:

Lifeisapermamentpossibilityofsensaton④。

自然,我们爱生命绝不是为这肤浅的感观上的愉快,要不是这生命力驱策我们创造,勇敢的跨过艰难的险嶂,就是生,又有什么趣味!

迟钝生命,就像一湾浊水,不新鲜,又不光彩。

八月二十三日晚

注:

①Flaubert'sMadameBovary: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②CreationandRecreation:

创造和再创造。

③Stevenson:

斯蒂文森。

④Lifeisapermamentpossibilityofsensaton:

生命是感觉的永久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