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655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docx

新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单元1春课后习题含一套期中模拟

1 春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朗润(rùn)  稀疏(shū)  水涨船高(zhàng)

B.抖擞(sǒu)黄晕(yùn)捉迷藏(cáng)

C.应和(hé)蓑衣(suō)戴着笠(lì)

D.撑伞(zhǎng)酝酿(niàng)欣欣然(xīn)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互联网酝酿下一场革命,多个细分领域走向融合。

 

(2)为烘托节日气氛,众多商场举办猜灯谜活动。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

4.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全文围绕一个“    ”字,写了“    ”“    ”“    ”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

开头部分写的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中间部分描写了美好的春景画面;结尾部分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    ”“    ”“    ”,深化了主旨。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6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批注①:

春草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象。

]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批注②:

 ] 

…………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批注③:

 ] 

5.给文章加批注,是读书的好方法。

请你仿照第一段后的批注,结合你对语段的理解,给第二段和最后一段加上恰当的批注。

6.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1题。

享受春雨

厉彦林

①也许是刚经历了冬天太多的郁闷和压抑,也许是寒风、残雪在记忆的底片上留下太多的沧桑与悲凉,万物掐灭生命的色彩与声音,孤独地萧条着,沉默着。

一夜微风,唤醒早春三月的晨曦,也吹来了北方第一场春雨。

山川、河流、乡村、房屋、树林、花草、庄稼、庄稼人,都在翘首春的惠风拂面,享受春雨的滋润,感觉春天那年轻的心跳……

②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

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的约定,悄无声息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摩一遍,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佳句。

一会儿工夫,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密密匝匝的雨窝。

春雨从不埋怨土地肥沃或贫瘠,总是执着地投入,迅速渗进地下,形不成水流,只让土地守候和感动,让世人留恋和感叹。

③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

此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

我记得在老家院中赏雨的情景。

雨点噼里啪啦掉下来了,洒在头上,落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

我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服被打湿,可心里高兴,脸上绽放着笑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

院里的梧桐树耸立雨中,紫红的小芽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

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小喜鹊躲在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瞥一眼外面新奇的风景,又叽叽喳喳地把头缩回去。

树下有一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呱呱地交流着什么。

那鸟鸣声、鸭叫声,伴随风声雨声,滋润,清雅,恬淡,宁静……

④春雨贵如油,老天爷也十分小气。

雨刚下了一会儿,就停了。

雨虽然不大,却滋润着乡间万物,悄然改变了山乡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

……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土地松软了,生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在繁衍,传承,轮回。

前两天还光秃秃的山冈,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真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地是藏梦、长梦的地方!

萌生绿色的地方就舒展生命,就有开花的渴望,就有歌声在酝酿!

每人都种植一份鲜嫩的心境,收获一缕成长的愿望。

⑤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

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的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或嫣然,或惆怅,或温柔,或冷寂,或清丽,或婉约……可谓千种心情,万种雨境。

7.选文是以              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8.请根据示例分析春雨的其他特点。

示例 第②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朦胧,多姿,无私奉献。

第③段让我们感受到  。

 

第④段让我们感受到  。

 

9.请结合选文内容或个人生活体验,说说你对“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的理解。

 

10.选文中的“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和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相比,你更喜欢哪一句?

请说明理由。

 

11.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感受,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夏雨”的感受。

 

􀳇综合性学习

12.春天是美丽的季节,它给人带来欣喜,带来希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1)认识春天:

人们对春天的称呼特别多,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几个。

 

(2)赞美春天:

春天历来是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请写出描写春天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

 

􀳇体验中考

13.(2016山东潍坊)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了文字编辑工作。

请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

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家,商贾云集,生意兴隆。

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

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筝成为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二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

先用竹材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

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版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语脉贯通,请你改写“材料一”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的句式一致。

 

(2)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

不超过20字。

知能演练·活用

1.B 解析A项,“涨”读音应为“zhǎng”;C项,“和”读音应为“hè”;D项,“撑”读音应为“chēng”。

2.

(1)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比喻事先考虑。

(2)这里是“衬托”的意思。

3.

(1)拟人 

(2)比喻、排比 (3)引用、比喻

4.春 盼春 绘春 颂(赞)春 新 美 力

5.示例

批注②:

春花图,着力描绘春天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景象。

批注③:

春雨图,着力描绘春雨迷蒙的安静和平的景象。

6.

(1)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春草顽强的生命力。

(2)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春雨轻柔、闪亮、细密的特点。

7.“享受春雨”或“喜爱春雨”

8.与春雨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 春雨的宝贵,对乡间万物的滋润,生命的律动

9.春雨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的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它滋润了万物,点燃生命的期待与呼唤;它萌生了绿色,舒展了生命,让万物充满生机。

10.示例

(1)我更喜欢选文中的句子,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轻、柔、细,还给人朦胧的梦幻感,有诗一般的意趣。

(2)我更喜欢《春》中的句子,因为它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的轻柔、闪亮、细密的特点。

11.示例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奋斗的畅快;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12.示例

(1)三春、九春、芳春、阳春。

(2)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13.

(1)①1988年,潍坊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风筝都。

或:

②2006年,国务院批准把潍坊风筝制作工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①历史悠久;②工艺精湛;③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黄晕(yùn)蝉蜕(tuì)憔悴(qiáochuì)酝酿(yùnniànɡ)

B.斑蝥(máo)确凿(záo)菡萏(hàndàn)长妈妈(zhǎnɡ)

C.静谧(mì)高邈(miǎo)油蛉(lín)人迹罕至(hǎn)

D.莅临(lì)秕谷(bǐ)吝啬(lìnsè)咄咄逼人(duō)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嘹亮宛转呼朋引伴花技招展

B.发髻澄清翻来复去各得其所

C.分歧烂漫人声鼎沸混为一谈

D.戒尺云霄花团景簇美不胜收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放学了,同学们都各自回家了,真是各得其所。

B.为了克服这一难题,他不求甚解,努力刻苦钻研。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被老师讲得很有趣味,大家都听得很有精神,众目睽睽。

D.他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几个鸡蛋,紧张的心情使他流下豆大的汗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冬天的济南是一个温情的季节。

B.做手术的是他的一位故人。

C.电视节目《放开我北鼻》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D.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县很多学校都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

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B.《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

“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孔乙己》。

D.莫怀威的小说《散步》讲述了中年人在这个社会所承担的重任。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

“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7.下面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点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D.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8.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从地理环境、人们的表情与幻想和对小山、小雪、绿水的描写几个角度来写,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美景。

B.这篇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无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C.第⑥段写济南冬天的水,着力渲染济南冬天水的温暖。

D.作者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束全文,点题,又扣住标题“济南的冬天”,还体现了语言的变化美。

9.对第④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及加点的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

B.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

C.描写济南冬天的温和,有水蒸气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

D.“秀气”这里的含义是玲珑秀美,用“秀气”一词写济南山的小巧秀美,是为了突出济南雪小的特点,使山的“秀气”与雪的“小”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和谐之美。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那一串血的殷红

李汉荣

①想起小时候的事情。

②那天,我病了,受凉,发高烧,半死样躺在被窝里,胡话不断,尽是被鬼死死捏住似的可怕发音。

夜深了,医院又远,救儿要紧,母亲急忙摸黑跑到河边采来柴胡、麦冬、车前子,放上生姜,熬了浓浓的草药姜汤让我喝。

捂上三床棉被,出了几身透汗,只觉得身体里面洪水滔滔,要把多余的东西冲走。

③天亮时,我从汗津津的被窝里出来,看窗外天那么蓝,不像以前的天,是新造的天吗?

于是欣喜极了,模仿梁上燕子数了一串“一二三四五六七”,跑到门外院子晾晒的青草上连打了三个滚,对着换了一身蓝衣衫的老天高喊:

“我好了,我好了!

④母亲用老母鸡刚下的蛋做了一碗蛋汤,加了葱花,好香,我几口就吃完了。

撂下碗,就叫了云娃、喜娃,去到河边奔跑、钻柳林、捉迷藏,看对岸柏林寺的和尚在河边放生。

⑤忽然,在一丛荆棘下面,我看见一些血迹,点点滴滴,断续洒到河边,在半截浸入河水的一块青石上也有血痕。

而荆棘丛下,被采摘的柴胡和被挖掘的麦冬,似乎向我提醒着什么。

⑥我知道了,这是母亲昨夜为我采救命药的地方。

⑦那双手,在这里流了多少血?

母亲当时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流血了,只觉得手上有热流,有点黏糊,猜想可能是血,就到河边冲洗了。

她不能让这双染血的手,使受惊的夜晚再受惊。

⑧我想当时的河水里,漂过一缕又一缕的血红,河的温度也微微升高了,那血红和微温持续了许久,然后散了。

河,很快恢复了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的样子。

母亲也一样,很快恢复了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的样子。

⑨家乡的那条小河,在一条著名的江的上游,那条河,那条江,在流过《诗经》的时候,就被上古的女儿和母亲,用采菊的手、采莲的手、采芣苢(fǔyǐ,即车前草)的手和洗衣的手,一次次掬起、暖热,肯定也有许多泪水滴入水中。

⑩现在才知道,也有血滴入水中。

流过万古千秋的江河里,藏了多少血的殷红。

⑪我无论走过哪条河,无论到了哪个河湾,看见了殷红、淡红或鲜红的花,或枫叶,我总是想起母亲,想起那浸血的手。

⑫这些河边的花木,一直在收藏着什么,代替我们千年万载地忆想着。

(选自《散文》)

10.本文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

第①段中“小时候的事情”具体指什么事情?

11.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

她不能让这双染血的手,使受惊的夜晚再受惊。

12.本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简要分析其作用。

13.试对文章的标题《那一串血的殷红》做赏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

“儿曹何自远来?

”对曰:

“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不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

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jì):

地名。

③别驾从事:

部下官吏。

④野亭:

郊野外的亭子。

14.下面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B.相委而去(离开)

C.及事讫(完毕)D.故来奉迎(旧的)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计日告之”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友人惭,下车引之B.日月之行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择其善者而从之

16.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被编入《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

“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质。

B.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做人要守信用。

但从选材的角度来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正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郭伋不违信于儿童的反面例子。

C.从表达方式来看,甲文侧重叙述,乙文侧重描写。

D.甲文中“君”“尊君”“家君”所表示的称谓分别是“您”“我的父亲”“你的父亲”。

17.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18.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

(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四、诗歌鉴赏

(题文)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9.(小题1)“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情怀。

20.(小题2)请简要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

五、名著阅读

21.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

(1)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

(《论语》)

④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⑤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⑦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⑧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⑨“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_。

②《朝花夕拾》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

长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衍太太、先生寿镜吾。

六、字词书写

22.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渡闻。

七、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中学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调查对象名次

日本15所高中学生

1303人

美国13所高中学生

1051人

中国22所高中学生

2201人

第一名

母亲

父亲

娱乐明星

第二名

父亲

母亲

体育明星

第三名

科学家

球星

科学家

23.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4.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八、命题作文

25.“如果说人生是一首诗,那么童年是其中最耐人咀嚼的一节;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写意的一笔;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歌,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动人的音符……”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后,在深入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以“我的童年”为题写一篇的记叙文,表达童年的美好纯真及其对人生的深远意义。

要求:

①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②写自己亲身经历,感同身受的事,把事情写清楚。

③不能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A.憔悴(qiáocuì)。

B.长妈妈(chánɡ)。

C.油蛉(líng)。

D.正确。

2.C

【解析】

【详解】

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本题正确书写为:

A.花枝招展。

B.翻来覆去。

C.正确。

D.花团锦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