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0707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扬州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扬州市“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送审稿)

扬州市教育局

二〇〇六年三月

“十一五”期间是扬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快教育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先导。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我市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依据《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苏省《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意见》,结合扬州教育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运行质态不断改善。

(一)“十五”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1、义务教育普及巩固水平高位稳定

进入“十五”以来,全市义务教育普及巩固水平稳步提高,反映义务教育普及巩固状况的各类指标一直在高位运行,并逐步趋于稳定。

目前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年巩固率为100%,初中入学率为99.73%,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为99.26%,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2%,全市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75%,均位列全省前列。

2、高中阶段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1)规模迅速扩大,普及程度提高。

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由2000年的7.59万人,增加到2005年16.54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72.9%,提高到93.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59.84%提高到82.22%,在苏中、苏北处于领先地位。

(2)教育结构明显改善,普职比更趋合理。

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比例逐步趋于合理,2005年普职招生比为47.6:

52.4,在校生比例达到48.7:

51.3。

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对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2.8%和17.2%,职业教育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

3、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全市高等学校数由“十五”初期的4所,增加到2005年的7所,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比2000年增加了139%,达7.59万人。

另有29.5万余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8.9%提高到35.3%,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高校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促进了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占地1473亩,总投资15亿元的扬子津科教园的建设,不仅实现了高等教育的科学规划、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而且为三所高职院提升办学层次提供了必要的平台。

4、优质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十五”期间,全市以布局调整为切入点,以扩大配置优质资源为动力,以教育信息化拉动教育现代化,努力构建优质教育体系。

(1)学校布局日趋合理。

各地根据义务教育学龄人口的变化,结合小城镇建设、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进行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全面完成了“十五”布局调整的任务。

全市共撤并小学380所、初中29所,通过布局调整,学校布局逐步趋于合理,中小学规模效益显著提高。

现有小学364所,校均730人,每校服务人口1.25万人;初中153所,校均1198人,每校服务人口2.96万人;普通高中60所,校均1345人,每校服务人口7.57万人。

 

布局调整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危房改造成绩显著,2001-2002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56亿元,改造中小学危房20.3万平方米,各县(市、区)均达省无危房县(市、区)标准。

以“新课桌、新板凳、新讲台、电灯亮”为标志的“三新一亮”工程成效明显。

2005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74亿元,奋力推进,全面完成了“六有”工程,其中:

新建改建食堂、宿舍、厕所项目691个,建筑面积17.66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2)优质教育资源效应放大。

目前,全市省实验小学数由“十五”初期的8所增加到43所,省示范初中数由11所增加到62所,有国家级示范高中5所,省三星级以上高中21所,省重点职业学校11所。

在省实验小学学习的学生比例已达到26.6%,在省示范初中学习的学生比例已达到44.9%,在省三星级以上高中学习的学生比例已达到55.6%,在省重点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比例已达到70%。

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分布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分布比例由2000年2.1:

1,调整为2005年的0.8:

1,义务教育均衡进展明显。

(3)积极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十五”以来,市教育局共投入2.4亿元,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倾斜,逐步实现了城区初中的办学条件均衡、师资队伍均衡、生源分布均衡、教育质量均衡,初步形成了初中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全省和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教育信息化工程迅速推进。

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提前一年半完成省“十五”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2005年,已建成校园网357个,占应建网学校总数的100%,配备各类计算机56100台,学生数与学生用机比例达13:

1。

面向全社会开放,具有现代远程教育功能、高宽带传输的市、县、校三级教育信息网已初具规模,全市中小学基本上实现了“校校通”。

教育信息化建设在苏中、苏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市直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已与苏南发达地区相当。

5、教育服务社会与经济的功能明显增强

(1)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步伐加快。

全市已建成2个国家级,5个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通过深化课程改革,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基本适应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2002-2005年,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等社会需求旺盛的科类招生数显著增长。

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骨干专业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共有20个骨干专业成为省级示范专业,47个骨干专业成为市级专业。

 

注:

其他科类为综合中专专业,去向分二类,一是对口单招,二是入学第一年打基础,第二年确定专业方向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效显著。

“十五”期间,全市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8万人,培训后转移输出4万人,2004-2005年,自建或与农业、科技部门联合创建各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131个,推广致富项目271项,直接经济效益达3.82亿元。

6、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十五”期间,全市先后启动并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工程。

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切实加强新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

大力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师德建设,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2005年,全市在职特级教师43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达646人。

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专职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8.6%、99.7%、95.3%、88.8%和76.4%,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38.6%,均达到或超出省均水平。

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普遍提高,全市幼儿园、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由2000年的16.1%、29.7%、20.7%提高到2005年的47.3%、56.38%、42.22%。

7、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我市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

全市民办学校自有总资产约12亿元以上,利用社会资产5亿元以上,民办学校自建校舍已达60万平方米。

到2005年,全市有民办小学7所,民办中学34所,民办职业学校3所,民办高职院1所,在校生数分别为12744人、35679人、1433人和8012人。

民办教育的发展,改变了单一的办学体制,更新了办学理念,拓宽了办学渠道,增加了办学经费。

8、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

特困生学杂费减免政策落到实处,义务教育阶段杂费的15%用于助学,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杂费、课本费、市特殊教育学校还免收寄宿费。

“十五”期间,全市共减免特困生学杂费7920.3万元,受益学生达20余万人次。

从2003年开始,全市逐步实行向特困生发放助学券制度,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2005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宏志班,形成集群式帮扶品牌,近2000名寒门学子进入宏志班就读。

来扬务工子女读书同样享受市民待遇。

天海职业技术学校采取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办学形式,走出了一条为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业学校缓费、减费、免费的扶贫新路。

(二)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扬州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时期。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还有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1、教育投入仍然不足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的保障水平较低;普通高中发展资金缺口大;职业教育投入少,机制不活;政府出台的教育投入政策未能全部落实,部分县(市、区)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小学每生每年30元,初中每生每年50元)、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定额从人均0.25元提高到0.5元)均未落实,导致办学经费短缺,学校正常运转难以进行。

2、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任重道远

区域、城乡、学校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制约着全市高标准、高水平实施基础教育。

农村教育发展仍然面临困境,农村教育体制仍然比较脆弱,学校办学条件仍然处于较低水准,村办小学问题更加突出。

3、师资队伍建设尚须进一步加强

全市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分布不均,骨干教师无序流动现象较为严重。

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素质城乡差异显著,目前小学大专及以上比例城乡差距为29.6个百分点,初中本科及以上比例城乡差距为32.8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师资水平城乡差异较大,是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

4、办学体制改革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和规范

近年来,全市教育体制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由于缺乏政策规范,部分学校在改制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政策不够配套、操作不够规范,人员分流、身份置换、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措施不够健全等等。

二、“十一五”期间,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增长为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巨大的需求

“十一五”期间,全市处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美元向3000-4000美元过渡的时期,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期、城市化快速推进期和经济国际化的提升发展期,全市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由同时依赖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型转向主要依靠劳动力质量型的重大转变,对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将成为全市人力资本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处于通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驱动人力资本需求的历史阶段。

(二)人口变化的因素给教育发展带来压力

“十一五”期间,全市少儿人口(0~14岁组)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呈继续减少的趋势,小学和初中学龄人口逐年下降,高中阶段教育学龄人口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相对于学龄人口而言,中小学生源变动总体呈下降趋势。

在“十一五”初期,全市将逐步迎来高中阶段学龄人口高峰和高等教育学龄人口高峰,入学压力巨大。

根据户籍资料预测,高中学龄人口由2005年的17.81万人,逐年上升,在2007年达到最高峰,为20.02万人,高等教育学龄段人口在2008年达到最高峰,为27.63万人。

 

注:

小学学龄人口(6-11周岁),初中学龄人口(12-14周岁),高中阶段学龄人口(15-17周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18-21周岁)

2005-2010年中小学招生预测表

单位:

万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小学

3.54

3.69

3.54

3.78

3.41

4.05

初中

5.63

5.43

5.03

4.54

4.13

3.54

高中

2.95

3.06

2.86

2.62

2.53

2.34

职业教育

3.23

3.18

2.97

2.73

2.63

2.44

随着学龄人口高峰的移动,幼儿及义务教育普及压力有所减缓,但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巨大压力。

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需要比普及初中阶段教育筹措更多的资源,准备更多的办学条件和合格师资。

面对高中学龄人口高峰的巨大压力,教育资源(主要是经费和师资)短缺,扩展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的任务十分艰巨。

“十一五”期间,要达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将大幅度增加,预计至2007年,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数将由2005年的16.54万人,增加到18.5万人,增幅为12%。

其中:

职业教育在校生将有更大幅度的增加,如果保持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则职业教育在校生将由2005年的8.5万人,增加到9.7万人,增幅为14%,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需要实践性教学、动手能力培训等环节,对职业教育的师资、办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职业教育投入成本远高于同层次的其他教育。

由于我市已经进入低生育率阶段,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使群众的生育意愿转变为以孩子的质量替代孩子的数量,从而刺激对教育尤其是高质量、高层次优质教育的期望和投资需求,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将成为“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

(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教育布局提出新的要求

根据扬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至2010年全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5%,全市城镇人口将由2000年的196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86万人,老城区人口向新城区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非沿江地区人口向沿江地区转移,是全市人口合理再分布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仅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了巨大的需求,也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特别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提供了机遇。

中小学向城镇聚拢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合理的中小学布局(特别是中心城市教育布局)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全市的城市化进程,但布局调整对教育经费投入将造成巨大压力。

宏观调控背景下,资金和土地供应两方面双管齐下的紧缩措施猛烈冲击了房地产行业,开发商用地趋于谨慎,住宅小区开发面积达不到配建整建制中小学的要求,零星开发使得配建学校经费难以落实,可能会成为城市布点中小学配套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区域间竞争压力

“十一五”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加快,但区域间招生科类同构现象严重存在,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目前,扬州与苏南大多数地区的招生科类结构相似系数达0.92以上,与南通、泰州的相似系数高达0.94以上,这表明区域间的科类结构趋同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扬州、南通、泰州的科类结构更是高度趋同。

几乎所有地区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科类的招生数占中职招生数的比例较大。

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的情况下,区域间招生科类结构趋同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地区间产业结构的高度同构。

正如产业结构高度趋同会导致过度竞争的局面一样,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在“十一五”中后期,高中阶段教育将面临生源大幅减少的局面,由于科类结构同构现象的存在,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将会过剩,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实施错位发展、优化专业布局、打造专业品牌、加大专业建设,特别是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将是“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

三、“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全局,以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体制创新、协调发展、分类指导的原则。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方针。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区环境学习化、教育合作国际化。

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素质全面提高,教育结构明显优化,学校布局科学合理,教育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优质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水平居苏中前列,到2007年,全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到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2006-2010年主要目标

(1)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

——普及幼儿教育。

逐步把幼儿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城乡基本建立和完善以示范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的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网络。

2010年,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稳定在90%以上。

——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

在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的同时,努力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使全体少年儿童享有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达到区域内基本均衡。

2010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保持100%;小学年巩固率保持在100%,初中年巩固率接近100%。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97%以上。

按照先困难家庭、后普通家庭,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欠发达地区、后经济发达地区的原则,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实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加快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

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

大部分县(市、区)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45%以上。

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9万人左右,其中市属高校在校生规模达3万人左右。

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3年以上。

年参加自学考试人数不低于5万人。

——初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基本满足社会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需求。

逐步建立以就业、创业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逐步提供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各类开放式教育培训。

加快发展社区教育,2010年,全市社区教育覆盖面达80%以上。

(2)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坚持“质量兴校”,全面建设优质教育体系。

建立教育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以高升学率和中职学生高就业率带动教育事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2010年,高中毕业生升学率和学科均分在全省位次有明显进位,职教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努力构建优质教育体系,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十一五”期末,全市在一类园以上接受教育的适龄幼儿达60%以上,在市素质教育先进校和省实验小学学习的学生达70%以上,在省示范初中学习的学生达80%以上,在省三星级以上高中学习的学生达90%以上,在省重点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占中职学生的90%以上。

(3)结构目标

——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

“十一五”期间,全市规划撤并小学81所、初中21所、高中及完全中学15所。

2010年,全市定点小学283所、初中132所、高中及完全中学45所,校均覆盖人口分别达1.5-2万、3.5-4万、10万人左右。

小学、初中、高中校均规模分别稳定在800-1000人、1000-1200人、2000-2200人左右。

原则上新建小学按不低于4轨,初中按不低于10轨,高中按不低于12轨建制建设,形成规模办学优势。

——优化教育层次结构。

至2010年,高等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层次结构按在校生计算由2005年的1:

1.93调整为1:

1.79,本(含研究生)专科比例调整为59:

41。

层次结构重心继续上移,教育总体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4)师资专业化水平

——学历水平全面提高。

至2010年,全市幼儿园和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100%、98%、95%,90%;幼儿园、小学专任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70%和90%;初中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80%,普通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比例达到8%以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比例达到5%以上,市属高校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比例达到50%以上。

——职称结构更趋合理。

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中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比例均达省规定的结构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60%以上的实习指导教师具有高级工水平,10%以上具备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

重点职业学校高、中级职称比例分别达25%、45%。

(5)投入水平及支出结构

——政府财政拨款逐年增长。

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增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年均增长0.5个百分点,到2010年达到4%左右。

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人民币300、500元。

——调整教育财政支出结构。

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比例不低于80%。

四、“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继续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

适应大城市构建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要求,综合考虑人口密度、人口年龄结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科学合理的规划学校布局。

加强城市中小学控制性保护和新区配套学校的规划性保护。

制定城市建设配套教育设施的实施办法,从制度上解决城市布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障碍。

以项目为抓手,通过实施扬中西区校、京华城中城定点学校、扬州职业教育发展基地等重点项目工程,加快市区规划定点学校的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市区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促使老城区人口向新区转移,带动市区城市化进程。

逐步推进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尽可能向城镇集中,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向城市和县城集中。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标准化建设。

继续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中的战略地位,以合格学校创建为抓手,坚持分类指导,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努力缩小教育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差距。

到2007年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江苏省小学和初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全面实施扶贫助学工程。

建立以“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为主要模式、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帮扶体系,确保全市大中小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继续实施残疾儿童免费义务教育,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免收杂费工作,对困难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除免收杂费外,还免收课本费,并给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

继续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宏志班”,打造集群式帮扶品牌。

落实政府在教育帮扶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教育帮扶的经费投入,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把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范围,全面推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

开展经常性助学活动,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

——认真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按照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把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

充分发挥常住地政府和公办学校的主力作用,同时积极支持民办学校招收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面向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公益性学校。

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应纳入流入地政府的正常财政预算。

(二)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发展水平

——积极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

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乡镇为基础,以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为重点,以县(市、区)教育现代化评估为手段,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

坚持“分步实施、分类指导、以评促建、连续推进”的工作方针和“硬件从实、软件从硬、管理求精、质量求高”的发展要求,鼓励条件较好的县(市、区)率先参加教育现代化评估,建设一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县(市、区),带动全市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制度健全、体系完备、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师资一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区域教育发展格局。

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