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1233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docx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部分

第1章哲人智慧

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所有的文化载体,都在追寻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哲学,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也是中国哲学。

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

古代儿童首先要读的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书。

孩子识字用《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思想。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流,但各有侧重互有长短。

儒家思想在历史上是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在社会政治思想、伦理道德观念、教育理论等方面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道家思想则在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特别是哲学方面往往占据主导地位。

儒家、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给予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且长久的影响。

本篇主要论述儒家的政治智慧和道家的人生智慧。

第一节:

儒家的政治智慧

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主干。

儒家学派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享有独尊的地位,研究分析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其基本内容,有助于了解儒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诸方面的影响,也有利于我们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一、儒家思想发展概述

(一).儒家的产生

儒是从事教育的人,《周礼》有:

“儒,有六艺以教民者”。

所以儒和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六艺”:

礼、乐、御、射、书、数。

儒者是否按“六艺”从事教育活动,目前尚无其他佐证。

孔子是以“六经”为教本,“六经”大约是孔子对自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后选编的教本。

“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中没有《乐》,所以又称“五经”。

儒是先于孔子而存在的。

儒除从事于教育外,还从事于相礼的活动。

周人特别讲究礼,人们的一行一动都有一定的礼仪规定。

一般人有时弄不清楚礼的仪式和程序,于是有专门的人来掌礼,儒便是专门从事掌礼的人。

孔子在成名之后仍从事相礼的活动,墨子曾挖苦儒者:

“富人有丧,乃大说,喜曰:

‘此衣食之端也。

’”由此可知儒者掌相礼之事。

在春秋中叶以前,儒大概是官吏中的一种成员,后来逐渐流散在社会上,以教育和相礼为业。

孔子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孔子以儒为业,但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因循者,他在儒这个职业上作了特殊的表演,概括言之,主要有如下三点:

第一,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弟子。

学在官府这种局面到春秋时逐渐走向衰败,应运而起的是私人招收生徒。

孔子是私人办学的猛将,他把眼光转向整个社会,不拘一格广招弟子。

孔子收纳弟子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有教无类”。

另一条是“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招收的学生很多,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有的很富,有的很穷,有犯过罪的,有做过强盗的,还有流浪汉等等,多达三千人,这是一个奇迹。

孔子招收的学生虽然又多又杂,但他的教育教学活动都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孔子面向整个社会招收弟子,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二,孔子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孔子对殷周以来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教学又需要一定的教本,于是对西周以来的传统文献进行了整理,选编。

后世所说的“六经”,大约是孔子选编的教本。

选编和整理文献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性工作,其中有删存的标准问题,孔子的标准与他的思想理论显然有密切关系。

如他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文化成果在散漫的形式下是难于持久保存的,只有经过集中才能提高浓度,也便于保存和流传。

但是要筛选又难免没有偏颇。

第三,提出了系统的理论。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

这是自谦。

就实而论,孔子不仅述中有作,而且创造出了成系统的理论。

一种事物在自发状态中是不能充分显示它的价值的,只有从理论上给予论证,才能使人们理解它的价值与意义。

孔子对西周的传统文化给予了理论上的说明与论证,把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由于孔子做了以上三方面的事情,创立学派就是必然之事了。

这个学派以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生存的基础,以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加之以孔子深邃的哲理,所以一诞生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

这个学派所以称之为儒,显然与儒这种职业有关。

不过孔子以后的儒与以前的儒大不相同了。

除了职业以外,主要表现为理论派别。

另外,儒者在外表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服装,称之为“儒服”,一望便知是儒生。

(二).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1.孔子、孟子与荀子——奠基者

孔子,(前551——前479),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思想的主要奠基人。

思想家与教育家。

孔子是儒家主要典籍的著作者。

提出儒家思想的主要模型,“仁”、“礼”、“孝”,主张仁政政治。

仁之思想在仁者爱人、厉行恕道、克己复礼、孝道治国。

孟子,名轲,邹人,字子舆,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前372),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289),终年84岁。

邹、鲁相近,孟子对孔子应该说比较了解,也十分敬服。

曾云:

“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亦云: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轲祖上乃鲁国贵族孟孙氏,是鲁桓公三庶子之一,有“三桓”之称(另二是叔孙、季孙氏)。

孟孙嫡系称孟孙氏,其余支子则称孟氏。

春秋以后,三桓子孙均已衰微,孟轲之祖即从鲁迁邹。

孟轲一生境遇与孔子相似,“讲道德,说仁义”。

壮年以后从事教学,弟子很多,中年以后游说齐、梁各国诸侯,“王之师”,20多年不见重用,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与著述,成就非凡。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生前名气很大,受到各国诸侯的礼遇,“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十分显赫。

但却学说却被时人讥为不合时宜的“迂远而阔于事情”之论,更有斥他为“守旧术,不知世务”的老叟。

孟子死后虽门徒甚众,但经秦始皇“焚灭经书,坑杀儒生”,徒党几尽。

汉武帝罢黜百家,《孟子》博士位亦被取谛,至唐中叶,均未受到特别的尊崇。

及至韩愈、宋王安石,《孟子》才入官场大雅之堂,成为科举考试科目,与《论语》并列。

后更将“亚圣”位专供,成为儒生须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孟轲所处时代,奴隶制崩溃,封建制逐渐建立,已是不争的事实。

春秋时代大大小小百余国家,经长期战乱,已逐渐融合为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

魏李悝、楚吴起、秦商鞅变法,均在此前后蓬勃发生,成就斐然。

孟子面对战祸频仍、急剧分裂的社会现实,开始提出其“仁政”学说。

同时,诸子百家,并起争鸣,学说空前活跃。

墨家、杨朱、儒学三足鼎立,成为“显学。

孟子提出“人性善论”,解决哲学、思想形而上最重要命题,心性修养论,将儒学归入道德天定的先验论,以之为与禽兽的分界;提出“王道政治论”、民贵君轻论、先知觉后知的精英治国论和“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历史循环论。

儒学再度中兴成为显学的核心人物,争议颇多,民本主义的最重要人物。

荀子,名况,赵郇人人。

本姓孙。

约生于前325——235年间。

早年在齐度过,曾三度为稷下学宫的“祭洒”。

后一度应聘入秦,不见用,复至楚,春申君委为兰陵令,至死。

战国四公子:

齐孟尝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魏信陵君。

“荀卿嫉浊世之故,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不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今之学者,得孙卿子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所存者神,所过者化。

观其善行,孔子弗过。

学生中有两大法家:

韩非和李斯。

处于战国未期,天下一统、君主专制之势已成。

荀子并非独守儒家,兼放并蓄,自成一派。

学者品质:

“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期,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

讲求胜道,礼法并用,子夏传人。

解决性情分离的困境,以人性本恶及可以向善以圆其说;礼法之国思想以解决孝治不足,制度与道德的结合;王道与霸道的治国路线,企图调解力与德的矛盾;明分使群的社会观,儒学异数。

2.董仲舒与韩愈——承继者

董仲舒(前179—104),广川人,汉初《春秋》公羊学大师。

曾为江都王相、胶西王相,后辞官家居。

是一位国师式人物。

有《春秋繁露》问世,其《举贤良对策》为汉武帝治国哲学基础。

董之思想,以儒学为主,揉以阴阳五行、法、墨诸家,形成天人合一政治论,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极重要地位。

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讲求天人相与之际、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措行。

董之时代,郡国争雄,天下正趋于大一统,武帝有为,遂建立汉武之治。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理论;德主刑辅理论;君权神授理论;三纲五常理论;独尊儒学理论;奉天法古理论;性分三品、三统循环的人性论与历史论。

董仲舒是儒学一代宗师,是汉一代思想文化模式的设计者,中国封建社会思想文化形态的奠基人。

后世治国者与知识阶层行动的圭臬。

韩愈,河南孟县人(768—824),“非三代西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排佛树儒、谏阴唐宪宗、被贬潮州。

仿照禅宗佛学世系,建立儒家道统。

代表作:

《原道》、《谏迎佛骨表》。

儒学道统,儒家传道的统系,相对于道家的祖统、佛家的法统,排斥佛道之“谱系”。

3.新儒学——理学与心学

程朱理学,为了振兴儒学,唐宋儒学家不断进行思考与探究,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是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到了宋代,出现了实质为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三位:

程颢,北宋河南洛阳人,世称明道先生;程颐,北宋河南洛阳人,世称伊川先生。

朱熹,南宋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婺源,出生于福建。

理学的集大成者。

什么是理学家笔下的“理”呢?

他们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那么应该如何把握“礼”呢?

方法是“格物致知”。

就是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

当然,它的最终目并非是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探索。

程朱理学也有其消极的方面,如“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言论。

陆王心学,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对程朱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表示不满,由此诞生了实质为主观唯心主义的陆王心学。

主要代表人物为陆九渊,江西金溪人,世称象山先生;王守仁,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陆九渊的主要观点是“心即理也”,认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他提出了“发明本心”的求理方法,认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这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方法产生矛盾。

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人天生具有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了人们奋发立志。

2、儒家政治智慧

(1).儒家的政治观——王道政治的外王理想与政治秩序合法性的三重基础

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是指个人内在修养与完善的道德历程。

在儒家为知识分子所设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道路中,个人的修养、修身养性始终是全部社会问题的的中心和出发点。

儒家要求知识分子以内化的道德力量来约束自己、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直至圣人的境界。

这涉及道儒家的人性论、伦理学和认识论诸领域。

“外王”是指在“内圣”的基础上的治国平天下之道。

这个治国平天下之道的“道”,是指儒家理想的政治模式,这个理想的政治模式就是儒家所谓的“王道政治”。

王道指古圣王之道,是依王者之道从事的政治,是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脉相承的治国平天下之道。

孟子认为王道政治的对立面是霸道政治,前者以义服人,后者以力服人,所以孟子又称王道政治为“仁政”,要点在于保民、爱民,行德和服民心。

“王道”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经典《尚书》,其言曰: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其义是指王道政治大公无私,正直无偏。

孔子作《春秋》为专明王道之经,《春秋》之公羊学为专明王道之学。

两千多年来,王道政治在中国历史上深入人心,影响至巨,成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一大传统,体现了儒家政治思想的特色,有别于其他思想流派的政治思想。

王道政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天下归往的为民思想——确立政治秩序合法性的民意基础

王道政治,是“为民而王”的政治,“为民而王”,不是由民作主,亦不是以民为本,而是为民众的利益而治国平天下。

荀子说:

“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董仲舒说: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天立王以为民也”。

为民众的利益的标志是得民心,即天下人心所向。

故儒家多用“音训”的方式解释“王”字,即“天下归往”为王道。

如:

“王者,往也,天下往之,善养生人者也,故人尊之。

“王者,民之所往。

故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

为民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形态上,就是孟子所主张的“仁政”思想。

仁政的核心是“以道得民”、“以德服民”、“民贵君轻”、“保民而王”。

孟子曰: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故依儒教,政治秩序欲合法,必须以民意为根本——人心所向为合法,人心背向为不合法。

林肯在他的1863年葛底斯堡演说中,说过一句关于民主特征的所有概括中最令人难忘的话:

“government0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

”这句话似乎需要准确的分析。

仔细分析起来,对于“governmentofthepeople”这个成分应当提醒说,“0f”这个介词既可以用来指一个行为的主体,也可以用来指它的客体。

就此而言,所有下列设想都是可以允许的:

(1)government0fthepeople是指自治的人民,即直接民主;

(2)相反,人民是统治的对象,人民是被统治者;(3)从统治的合法性来自人民的同意这个意义上说,统治源于人民;(4)统治是经人民选择的;(5)统治受人民的指导。

由此可见,这第一个概括涵盖了或能够涵盖政治的全部范围;它不但可以指所有能够想象到的民主形式,而且可以指同民主毫不相干的对人民的统治。

第二个因素“governmentbythepeople”(民治),则有着相反的缺陷,它过于笼统,以至不允许作具体的设想。

从什么意义上说人民在统治呢?

这种说法缺少精确的所指。

只有第三个因素“governmentforthepeople”(民享)是不含糊的,“民享”明确地是指为了他们的好处,他们的利益,他们的福祉。

但过去有许多政权从不自称民主制度,却宣布自己是“民享”的政府。

第二,法天而王的天人思想——确立政治秩序合法性的超越基础

依王道政治,政治秩序不仅需要民意的合法性,还需要超越的合法性,因民意的合法性只是一种世俗的合法性,不足以充分证成一种政治权力合法存在的理由,故需要以神圣的、超越的合法性证成之。

儒教通过对“王”字进行“行训”来表达这种思想。

董仲舒曰:

“古之造文者三划而连其中者谓之王。

三划者,天地与人也;连中者,通其道也。

故王者必法天,以天仁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

按:

王者必须参通天地人,此为天人合一思想。

天覆育化生养成万物,具有最高之仁,故具有最高的权威,王者必须法天而王以实现王道理想,即必须在人的政治活动中贯彻天道的神圣性,将人道与天道打通,才能赋予政治秩序以超越的合法性,那才能充分证成政治权力合法存在的理由。

法天而王的思想是儒教的通说,如: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唯天唯大,唯尧则之。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

第三,大一统的尊王思想——确立政治秩序合法性的文化基础

儒家有“大一统”说。

《春秋》首书记隐公元年:

“元年春,正王月”。

传文说:

“王者孰谓?

谓文王也。

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王正月也。

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

”《春秋》隐公元年的“正王月”表明鲁国记时仍然遵用周王正朔,《公羊传》作者就此阐发他们的政治主张。

大,作动词解,是“张大”的意思。

“大一统”不仅表明传文作者认为历法应当统一,悉遵周王而且表达了他们的政治理想,他们以周天子代表的王权政治为摹本,向往实现一个单一权力主宰的一统天下,即王权大一统。

大一统的核心是尊王,而尊王是尊王者所代表的文化。

儒家正是通过尊王(尊王者文化)来确立政治秩序合法性的又一基础。

依儒教,《春秋》所尊之王非俗王亦非时王,而是文王,此文王又非实指周文王(周昌),而是代表人类历史文化之王的孔子,因孔子修《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继承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相传的文化传统,即儒教所言之“文统”,堪称人类“人文化成”之文王。

大一统思想尊王,是尊孔子为王;尊孔子为王,是尊孔子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传统为王。

故大一统思想尊孔子为王实是尊中国文化为王,即确立中国文化在政治统治中的主体性、权威性和不可取代性,从而奠定中国政治秩序合法性的历史文化基础。

也既是说,凡中国的政治秩序,依中国文化传统为合法,不依中国文化传统为不合法,而中国文化的代表则是继承王道文统的儒家文化。

那么,依儒家文化为合法,不以儒家文化为不合法。

故在中国历史上,凡是背离中国文化的政治秩序,儒者必依“废弃周孔之教”判其为不合法;凡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政治秩序,儒者必依“尊奉周孔之教”许其为合法。

这种“依历史文化确立政治秩序合法性”的思想为儒家文化所特有。

(二).儒家的法律观——无讼去刑的法律思想与德主刑辅的治国原则

儒家的法律观,有两个层面,从最终的目的而言,儒家追求“无讼”的法律思想。

“无讼”是指通过教化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平,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最终实现没有诉讼的社会理想。

其实,孔子并不反对统治者用刑,他曾称赞叔向“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也说过“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曰: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王符释之曰:

“上圣故不务法民事,而务法民心。

故曰: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民亲爱则无相害伤之意,动思义则无奸邪之心。

夫若此者,非法律之所使也,非威刑之所强也,此乃教化之所致。

儒家之所以提出“无讼”的法律思想,是因为儒家认为治世必须“和为贵”,为人必须“温良恭俭让”,故儒家认为“讼”本质上是“凶”,是“险”,此即《易经·讼卦》所谓“讼,终凶”与“讼,上刚下险”之意。

正因为“讼”本质上是“凶”是“险”,故“讼不可成”,“讼不可长也。

另外,儒家还提出了“以德去刑”的治国观点,其核心是通过道德教化最终消除法律。

孔子曰: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又据《论语》载: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曰”孔子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儒家的思想可以理解为:

儒家并非一般地反对法律,而是反对弃德教专任法律。

儒家强调治国必须以德教为主,法律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鉴于此,儒家提出了“德主刑辅”的政治主张。

孔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按:

导民以德,齐民以礼,民知耻不犯,故治国当以德礼之治为上为主;反之,导民以政,齐民以刑,民虽不犯然不知耻,故治国当以政刑之治为下为辅。

孔子认为以法律治国是使人无耻不能向善,不能实现德化社会。

故孔子不满足于法律,明察法律的局限性,自觉追求德礼治国的根本原则。

(三).德治与礼治

在孔子的政治理念中,最重视人的因素,即所谓“为政在人”。

他不仅注重对小民的道德教化,更注重对统治者自身道德礼制的培养与规范,提出统治者要以德治国即所谓“德治”,以礼治国即所谓“礼治”。

其中德治是核心,要求统治者遵循道德观念,使之化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强调对统治者的内在控制;礼治是对统治者提出以礼为规范的外在控制,是德治的重要内容,两者相辅相成,都是治国的重要手段。

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的表率作用,认为如果统治者本身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那政事就能不治而平。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他认为,如果统治者用德来统治,不但能使本国人民服从,而且能使远方的人归附。

“叶公问政,子曰:

‘近者说,远者来。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如此,就可以做到“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夫何为哉?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当然,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意义是不同的。

以德治国,首先要举贤才。

孔子学生仲弓为季氏宰,问政于孔子,孔子说: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这种举贤,不是自下而上的选举,而是自上而下的“拔举”。

孔子认为应当先学习礼乐,然后才能做官,“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矣”,不能先做官再去学习礼乐。

《论语》又载,哀公问政于孔子,何为民服?

孔子回答说: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直”与“贤”是同义词,民的“服”与“不服”是统治者最关心的问题,举贤能使民服,足见举贤的重要。

所以臧文仲当政时不用贤人柳下惠,孔子便怒斥他:

“臧文仲其窃位者与!

”这种举贤思想是当时形势的反映,也反映了孔子的开明思想,这与殷商以来的世卿世禄制相比无疑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当然,孔子强调贤人的“才”,尚着重在道德品质方面,而非知识与才能。

以德治国,孔子主张“均无贫”。

他说: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朱熹解释说:

“均,谓各得其分;安,上下相安。

”这就是说,各级贵族占有土地等财产,应严格遵守礼的规定,安于自己的等级名分,不能互相侵夺,这样上下也就相安无事。

均,不是平均的意思,而是按照等级名分去占有相应数量的财产。

这表明,孔子力图在礼制的规范下,消弭各级贵族争夺土地等财产的情况,从而达到经界既正、天下相安的局面。

这种思想无疑有悖于时代,是保守的。

孔子是一个较有远见的思想家。

由于当时阶级斗争的尖锐,他初步觉察到了民众的力量,因此很重视民众的作用。

孔子曾向鲁哀公说:

“丘闻之: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复舟。

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为了避免“复舟”的危险,孔子主张减轻对庶人的剥削与压迫,提出“敛从其薄”,反对统治者聚敛财富。

他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敛财,孔子说: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还主张不能滥使民力,应当“使民以时”,“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使用民力应如祭祀那样慎重、那样有时间规定。

同时,统治者还必须“节用”,少奢侈浪费,而节用就是爱民。

再次,孔子主张对小民实行愚民政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他把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称为“民”、“小人”,认为他们“困而不学”,属于“下愚”的行列,而作为统治者的“君子”所要学的是治“民”的方法,因此,小人只能“食力”,君子则可以“谋道不谋食”。

这种论点,目的在于使统治者易于实行对民众的统治。

孔子反对战争,反对强凌弱、众暴寡的兼并战争。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这种思想为后来的儒家所继承和发挥。

以上是德治。

孔子还主张,统治者不仅要以德治国,而且还要以礼治国。

他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有关礼的思想,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只有“为国以礼”,以礼治国,国家才能稳固。

首先,孔子认为,作为统治者,首先要知礼、懂礼、守礼,“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礼,就不能当好一个统治者;相反,知礼,懂礼,就容易治政,“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因此,孔子所说的礼完全是为现实的政治服务的。

其次,孔子面对春秋末期动荡的社会、名存实亡的社会等级秩序,提出通过“正名”来建立名实相副的稳定的社会结构。

“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日:

‘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

’子曰:

‘野哉,由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指名分,即周礼的规定;正名就是指名实相副,其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君、臣、父、子之“实”要符合君、臣、父、子之“名”。

而在当时社会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