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1367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docx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1-3

(总分:

59.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

59,分数:

59.00)

1.室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包括

A.左心房,左心室扩大

B.二尖瓣开放幅度增大

C.肺动脉增宽

D.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增大

E.左心室壁明显增厚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室间隔缺损的直接征象是室间隔局部回声失落,间接征象有左室容量负荷过重,表现为左心房,左心室扩大,肺动脉扩张,二尖瓣开放幅度增大及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增大等。

而左室压力负荷无明显加重,所以正确答案为E。

2.先天性心脏病不可能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疾病是

A.室间隔缺损

B.动脉导管未闭

C.房间隔缺损

D.肺动脉口狭窄

E.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室流出道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先天性心脏病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室流出道均有血液的左向右分流,可能并发肺动脉高压。

而肺动脉口狭窄时,肺动脉瓣口流量减少,肺动脉压力不会增高的。

3.法洛四联症的病理改变中,不包括

A.肺动脉瓣环狭窄

B.肺动脉主干狭窄

C.漏斗部狭窄

D.三尖瓣狭窄

E.周围肺动脉狭窄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4.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不包括

A.房间隔缺损(继发孔)

B.房间隔缺损(原发孔)

C.室间隔缺损

D.二尖瓣裂

E.三尖瓣裂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是指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伴发二尖瓣裂及三尖瓣裂。

5.彩超检查动脉导管未闭时,能显示导管分流的最佳切面是

A.胸骨旁长轴

B.胸骨旁四腔心

C.胸骨上窝主动脉弓短轴

D.胸骨旁五腔心

E.主动脉短轴或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6.主动脉弓离断时的主要血流动力学改变是

A.房、室水平出现分流

B.动脉、室水平出现分流

C.冠状动脉、肺动脉分流

D.房水平分流

E.腔静脉、肺静脉分流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主动脉的近端与远端之间无血液直接连通,降主动脉的血液通过动脉导管由肺动脉供给,均伴有室间隔缺损,因此主动脉弓离断时,动脉、室水平均出现分流。

7.在下列部位中,哪个不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病变部位

A.卵圆窝部位的房间隔

B.下腔静脉开口处附近的房间隔后下方

C.三尖瓣口附近的房间隔下部

D.上腔静脉开口处附近的房间隔后上方

E.冠状静脉窦口附近的房间隔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三尖瓣口附近的房间隔下部为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的病变部位。

而卵圆窝部位的房间隔、下腔静脉开口处附近的房间隔后下方、上腔静脉开口处附近的房间隔后上方及冠状静脉窦口附近的房间隔均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病变部位。

8.心内膜垫缺损有许多名称,但不能称为

A.共同房室通道B.房室间隔缺损

C.房室管畸形D.原发孔缺损

E.继发孔缺损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9.不属于共同动脉干的病理改变是

A.一条大动脉

B.三尖瓣狭窄

C.一组半月瓣

D.高位室间隔缺损

E.正常部位无主肺动脉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共同动脉干时,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有一组半月瓣,瓣叶可为二叶瓣、三叶瓣或四叶瓣,均合并室间隔缺损。

10.单纯室间隔缺损一般不可能造成

A.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

B.左心室扩张

C.主肺动脉扩张

D.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

E.室间隔回声失落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解析]室间隔缺损的直接征象是室间隔局部回声失落,间接征象有左室容量负荷过重,表现为左心房,左心室扩大,肺动脉扩张等。

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而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指的是房间隔缺损。

11.属于主动脉左室隧道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

A.舒张期左室流出道内可探及来自主动脉瓣口的反流

B.主动脉右冠窦根部与左室流出道之间有异常交通口

C.左心室内径明显减小

D.右心室内径明显增大

E.右心房内径扩大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由于先天主动脉窦部弹力纤维发育不良所致,在主动脉瓣周与左心室之间出现异常交通,形成隧道样变化。

左心室内径明显扩大,异常血流束起源于主动脉窦的根部。

12.关于肺静脉畸形引流超声特征,错误的是

A.分为完全型和部分型

B.右房、右室增大

C.左房后方可见共同静脉干

D.心内型冠状静脉窦扩张

E.心上型可见增粗的下腔静脉或门静脉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13.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Ⅱ型是指

A.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端,夹层可累及降主动脉

B.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端,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

C.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端,夹层可累及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及其分支

D.内膜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夹层常向下扩展至胸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

E.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端,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常根据内膜撕裂的部位和夹层血肿所波及范围进行分型,临床常用DeBakey分三型。

DeBakeyⅠ型:

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端;夹层可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及其分支,亦可累及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瓣。

DeBakeyⅡ型:

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端;夹层局限于升主动脉,亦可累及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瓣。

DeBakeyⅢ型:

内膜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夹层常向下扩展至胸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

14.真性主动脉瘤主动脉扩张,局部内径增大,常为相应正常部位内径的多少倍以上

A.2B.2.5C.3

D.1.5E.1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15.马方综合征心血管病变主要病理为

A.主动脉内膜组织破坏

B.主动脉外膜组织薄弱

C.主动脉瓣病变

D.主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组织明显断裂、消失

E.继发于心内膜炎症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马方综合征为全身结缔组织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引起骨骼系统(肢体过长、蜘蛛状指、脊柱后侧曲及漏斗胸)、眼部(晶体异位、视网膜脱落或近视)及心血管系统异常。

主要表现为主动脉根部中层弹力组织明显断裂、消失,中层囊性坏死、平滑肌破坏和胶原纤维增生。

16.主动脉右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时,右室流出道可探及

A.收缩期室水平出现红色五彩镶嵌高速血流

B.主动脉窦与右心之间出现双期连续性高速血流

C.主动脉窦与右心之间出现收缩期高速血流

D.肺动脉与右心之间出现双期连续性高速血流

E.主动脉窦与右心之间出现舒张期高速血流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由于主动脉窦收缩期与舒张期压力均高于右室流出道,故主动脉右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时,在主动脉右窦与右室流出道之间出现的是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连续性高速血流。

分流部位在主动脉右窦与右室流出道之间,而不是心室间。

17.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表现,错误的是

A.动脉外侧出现无回声包块

B.有明确囊壁回声

C.包块与动脉之间有狭小的通道

D.病灶区内可见点状沉积物或血栓回声

E.彩色多普勒显示通道内为五彩镶嵌血流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假性动脉瘤表现为正常位置的主动脉壁某一部位出现细小的连续中断,其外周有一液性暗区的腔室包绕。

腔室通过主动脉壁上的连续中断处与主动脉腔相通,腔室内常可见云雾状影或附壁血栓,腔室壁与主动脉壁不延续,由血栓和周围组织所构成,厚度和反射特征明显异于正常的主动脉壁。

18.不是真性动脉瘤的超声特点为

A.病变动脉段呈梭形或囊状扩张

B.动脉外侧出现无回声包块

C.瘤壁上可附着血栓

D.彩色多普勒可见动脉瘤膨大部位有红蓝两半的旋流或涡流

E.远端动脉流速减慢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动脉外侧出现无回声包块是假性动脉瘤的超声特点。

19.关于主动脉窦瘤的特点,错误的是

A.又称乏氏窦瘤

B.主动脉窦呈瘤样扩张,窦壁增厚

C.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D.主动脉窦壁发育薄弱

E.可自行破裂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主动脉窦瘤(rupturedaneurysmofaorticsinus,RAAS)又称乏氏窦瘤,发病率占全部先心病的1.4%~3.6%。

主动脉窦呈瘤样扩张,窦壁变薄称为主动脉窦瘤。

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大多数属于先天性畸形。

由于胚胎时期主动脉窦壁先天性发育薄弱,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良,与主动脉瓣纤维环融合不全,其薄弱部位长期承受主动脉高压血流的冲击,囊内压愈来愈大,囊壁变薄,形成囊状瘤体突向心腔,又因在某种外因作用下导致窦瘤破裂、穿孔。

后天性主动脉窦瘤多由于主动脉中层囊样坏死、多由动脉硬化、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梅毒等引起,开始窦瘤为一盲袋,随压力增高会越来越大,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可发生破裂,亦可见部分主动脉窦瘤无明显诱因自行破裂。

20.马方综合征引起的主动脉改变,其超声表现错误的是

A.主动脉根部内径扩张,主动脉窦向外膨出

B.主动脉壁变薄形成升主动脉瘤

C.主动脉瓣瓣叶变薄、过长

D.主动脉瓣反流

E.主动脉瓣狭窄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内径增宽,三个窦明显扩张,向外膨出,主动脉壁变薄形成升主动脉瘤,内径>42mm,常可达60~100mm。

动脉瘤多累及瓣环使其扩大,最常见的还是主动脉瓣发生黏液样变性,瓣叶变薄、过长、松弛,导致瓣膜脱垂,继而发生主动脉瓣反流,而不会引起主动脉瓣狭窄。

由于存在瓣叶反流,左心室会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严重者发生左心衰竭。

21.关于主动脉瓣赘生物的超声特点,错误的是

A.呈团块状、息肉状或绒毛絮状中等强度回声

B.一般活动度小

C.随血流飘摆于心腔内或大动脉内

D.早期回声较弱,陈旧的回声较强

E.可单发或多发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瓣膜赘生物形成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赘生物的直接征象有:

①赘生物呈团块状、息肉状或绒毛絮状中等强度回声,直接附着于瓣膜上、室壁上、室间隔残端上、动脉壁上或有蒂相连。

随血流飘摆于心腔内或大动脉内;②赘生物有“外来植入物感”,多突出于心脏正常结构的轮廓之外;③早期出现的赘生物回声较弱,比较均匀,陈旧的或有钙化的赘生物回声较强,后方可伴声影,赘生物的形态在不同切面或不同的时期差异较大;④赘生物可单发或多发,可同时出现在两个以上瓣膜,也可一处出现多个赘生物;⑤赘生物大小不等、大的直径为20~30mm,小的直径为1~2mm,边缘多模糊,呈蓬草样或毛刺状改变,内部回声多不均匀。

22.下列哪部分室壁由左、右冠状动脉同时供血

A.左心室前壁B.左心室侧壁

C.左心室前间隔D.左心室后壁

E.左心室心尖部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23.冠心病的病理基础

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B.老年性动脉硬化

C.冠状动脉炎症

D.冠状动脉内膜退行性变

E.冠状动脉痉挛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24.患者为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并有心室重构,心室扩大,以下哪种方法能正确反映该患者左心收缩功能

A.M型超声测心排出量

B.二维超声测心排出量

C.多普勒超声测心排出量

D.M型超声测EF值

E.M型超声测短轴缩短率(FS)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25.诊断左室血栓,应该至少在多少个切面观察到才能确诊

A.1个B.2个C.3个

D.4个E.5个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26.二维超声检查冠心病的主要根据是

A.心室肌呈不均匀性增厚

B.心室肌呈普遍性收缩降低

C.心室肌收缩幅度普遍性增大

D.左心室腔内径增大

E.左心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27.室壁运动记分法,室壁运动减弱是指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

A.≤1B.=1C.=2

D.接近0E.负数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室壁运动异常的判断,采用目测半定量法,即室壁运动记分法,室壁运动记分指数计算公式为WMSI=各节段判分总和/判分节段教。

记分标准是:

运动正常为1分,运动减弱为2分,运动消失为3分,运动反向为4分,室壁瘤为5分。

28.多普勒组织成像的脉冲波多普勒技术常用于检测的结构

A.二尖瓣B.主动脉瓣

C.肺动脉瓣D.室壁、瓣环运动

E.腔静脉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29.多普勒组织成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用途不包括

A.评价心室收缩功能

B.判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C.检测心肌病的心肌跨壁运动速度梯度

D.评价心室舒张功能

E.评价心肌声学密度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30.心肌梗死的合并症不包括

A.假性室壁瘤B.附壁血栓

C.室间隔穿孔D.房间隔膨出瘤

E.乳头肌功能不全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包括:

假性室壁瘤,附壁血栓,室间隔穿孔,乳头肌功能不全,乳头肌断裂及梗死扩展与室壁瘤形成。

而房间隔膨出瘤是先天性改变,与冠心病无关。

31.关于组织多普勒超声特点,错误的是

A.速度方式

B.加速度方式

C.能量方式

D.高通滤波器提取组织低速运动的多普勒信号

E.高通滤波器去除血液高速运动的多普勒信号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组织多普勒是采用高通滤波器去除血液高速运动的多普勒信号,低通滤波器提取组织低速运动的多普勒信号,测定组织的速度、位移等,有以下三种方式:

速度方式、加速度方式及能量方式。

32.心肌梗死并发乳头肌功能不全,超声心动图上一般不会出现

A.彩色多普勒新发现蓝色射流自左室反流入左房

B.二尖瓣有连枷样运动

C.二尖瓣反流加重

D.乳头肌有强回声斑点

E.M型超声可见二尖瓣收缩期CD段吊床样改变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乳头肌梗死后纤维化,收缩期无力牵拉二尖瓣,以致二尖瓣向左心房过度膨出而关闭不全。

此外也可由于左心室或室壁瘤使乳头肌向下移位,将二尖瓣向下牵拉,妨碍了二尖瓣向上行动而致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但无连枷样运动。

33.关于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不正确的为

A.室间隔上部缺损

B.房间隔上部缺损

C.A型:

瓣下腱索附着于室间隔残端的顶部

D.B型:

瓣下腱索附着于右心室的游离壁上

E.C型:

瓣下腱索无附着点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为室间隔上部及房间隔下部出现缺损,二尖瓣叶与三尖瓣叶形成一共同房室瓣,在心腔内的房室瓣环水平形成四个心腔的血流互相交通的病理解剖改变。

分为A型:

瓣下腱索附着于室间隔残端的顶部;B型:

瓣下腱索附着于右心室的游离壁上;C型:

瓣下腱索无附着点。

34.以下哪项征象可反映肺动脉高压

A.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B.肺动脉排血时间延长

C.肺动脉瓣M型超声曲线上α波消失

D.肺动脉瓣M型超声曲线上α波加深

E.极少有肺动脉内径的增宽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35.肺动脉栓塞中最为常见的栓塞为

A.血栓栓塞B.脂肪栓塞

C.空气栓塞D.羊水栓塞

E.血栓原位形成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36.急性肺动脉栓塞最常发生于

A.肺心病

B.肺结核病

C.长期卧床性疾病

D.肺动脉狭窄

E.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37.以下哪种疾病不会引起左心室腔扩大

A.心肌梗死

B.扩张型心肌病

C.动脉导管未闭

D.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E.缩窄性心包炎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缩窄性心包炎表现为心包增厚,心包的脏层与壁层互相粘连、附着、纤维化,限制左室舒张,左室腔内径正常或缩小。

而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动脉导管未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疾病均可造成左室容量负荷加重,引起左心室腔扩大,所以答案E为正确答案。

38.定量测定肺动脉收缩压值可用以下哪种方法

A.测定肺动脉瓣或三尖瓣反流压差法

B.测定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反流压差法

C.测定M型超声肺动脉瓣曲线α波深度

D.存在房间隔缺损时测定左至右分流压差法

E.测定收缩期肺动脉跨瓣压差法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39.有一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胸痛,一般不会出现

A.不稳定型心绞痛

B.急性心肌梗死

C.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D.急性化脓性心包炎

E.冠心病、心肌梗死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40.下列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激素类药物引起

B.由肾脏病变引起

C.大动脉中层逐渐增厚

D.超声心动图常见右心房增大

E.频谱多普勒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A/E>1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未明确确切病因,可能与遗传、交感神经兴奋性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有关。

而各种肾脏病变、颅内肿瘤、主动脉缩窄及激素类药物引起的为继发性高血压。

表现为小动脉及微小动脉中层逐渐增厚,病因较长的患者可产生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

41.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

A.右心室容量负荷增加

B.肺血流在肺毛细血管水平受到阻塞

C.肺血流在肺小动脉和(或)肺静脉水平受到阻塞

D.左心室肥厚、衰竭

E.肺血流在右室流出道水平受到阻塞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肺血流在肺小动脉和(或)肺静脉水平受到阻塞,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形成右心室肥厚、衰竭,心排血量降低。

42.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超声心动图改变不包括

A.左心室、左心房增大

B.右心室容量负荷增加

C.左心室心内膜呈弥漫性不规则性增厚

D.室壁运动普遍降低

E.左心功能减低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解析]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是指心内膜出现弥漫性胶原和弹力纤维组织增生,心内膜增厚僵硬,造成全心扩大和心力衰竭改变。

心室顺应性明显降低,舒张和收缩功能均受损。

43.关于正常主动脉瓣口血流的频谱多普勒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主动脉瓣口多普勒频谱幅度比肺动脉瓣口血流的频谱高

B.频谱呈窄带脉冲型

C.从心尖五腔观检查为负向多普勒频谱

D.收缩期出现

E.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出现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解析]探测主动脉瓣口的血流一般选取心尖五腔心切面,瓣口血流频谱为收缩期单峰窄带波形,负向血流频谱。

其峰值流速一般高于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

44.扩张型心肌病的二维超声主要表现为

A.室壁增厚率增大

B.心室扩大,心房变小

C.室壁弥漫性增厚,室壁收缩运动幅度增大

D.左心或全心扩大,室壁收缩运动幅度普遍减低

E.左心室正常,左心房增大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扩张型心肌病的二维超声表现包括:

以左心室扩大最为明显的全心扩大;弥漫性室壁运动幅度减低,收缩期增厚率降低;室壁相对变薄;瓣膜开放幅度减低,心内可出现血栓,多发生在左室心尖部。

45.对疑有心内黏液瘤的患者,超声诊断主要应用哪种技术进行确诊

A.频谱多普勒检测心腔与大动脉间有无异常分流

B.对心房肿瘤用多普勒技术检测收缩期血流有无异常

C.二维超声检查肿瘤的部位、大小、活动性与室壁的关系

D.彩色多普勒观察有无心内分流

E.M型超声观察心室壁的运动情况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解析]超声心动图是目前检出和评价心腔占位性病变的首选工具,其中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准确地描述病变的部位、大小、数量、形状、活动性及与相邻组织的关系,是诊断心内肿瘤的重要手段,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仅能评价病变所致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46.关于冠状动脉瘘的特点,错误的是

A.冠状动脉可瘘入任何心腔内的任何部位

B.冠状动脉瘘入右心系统,则形成左向右分流

C.冠状动脉瘘入左心系统,则形成右向左分流

D.瘘口所在的心腔变小

E.部分心肌可出现运动减弱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解析]冠状动脉瘘是指冠状动脉与心腔或管腔间存在的异常交通,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25%~0.4%。

根据冠状动脉瘘所累及的冠状动脉又可分为右冠状动脉瘘、左冠状动脉瘘和双冠状动脉瘘等。

可瘘入任何心腔内的任何部位,瘘入右心系统,则形成左向右分流;瘘入左心系统,则形成右向左分流。

瘘口所在的心腔增大,部分心肌可出现运动减弱。

47.单心室的超声特点,错误的是

A.左心室型单心室

B.右心室型单心室

C.未定心室型单心室

D.大动脉位置无异常

E.多切面探查心室腔内未见室间隔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