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集合九篇Word文件下载.docx
《说课稿集合九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集合九篇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用集体读,分组读,男女生赛读,老师引读等多种方式来朗读儿歌,达到了情感朗读的效果,也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风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
4、“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法”--------激发想象力,锻炼口语表达。
“培养低年级学生积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
在本节课中,仿照诗歌续编诗歌环节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媒体辅助法”——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音频有效辅助教学,使教学活动多样化。
五、说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通过谈话,设置悬疑,引起学生兴趣。
学生在欣赏图片、找朋友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体,并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初读感知,认识字词。
通过自读诗歌,运用已经积累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词语,如拼读法,加偏旁、减偏旁,问同桌,听读法等,很好的完成了这项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习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品读诗歌,体会感情。
这个环节我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感受风来时带给大地的变化,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味,提高了语文素养。
而且在读的基础上,以风娃娃为情景激发学生表演风、找风,从而体会风的调皮、可爱。
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仿写儿歌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通过视频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风的形成过程和原因,而且对自然现象产生了很大兴趣,滋生学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作业超市。
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形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
而且作业贴近生活,真正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被蚌钳住了嘴,双方都不肯相让。
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阐明了一个深刻道理:
双方争持不下,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别人从中获利。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由低向高发展的关键的阶梯,语文教学,应该
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根据大纲目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教材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弱”,理解词语意思.
3.懂得什么是寓言,明白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过程和方法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要在读的过程中知道寓言所讲的故事。
本课的难点是启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二、说教法、学法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书读好了,就能变成自己的语言。
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方法,要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要读字当头。
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第一是读,第二读,第三还是读。
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在读中感知,大致理解文意;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的境界。
下面我主要讲讲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及指导思想。
三、说教学过程:
猜谜导入
1.猜谜导入,积累成语:
课件分别出示“对牛弹琴、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的图画,让学生猜成语,猜对就大声地读出来。
猜画谜的导入方式,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调动脑中相关的知识储备,借助已知去预测未知,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积极、能动地进入阅读。
积累是创新的前提,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
2.创设情境,引出所学:
都猜对了,电脑博士奖励一本书,学生发现上有“寓言”二字,引出今天所学内容,板题书空。
3.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什么是寓言?
学完故事你们就会明白了。
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初读感知。
1.师讲故事,学生听,要求:
这是个什么故事?
讲了一件什么事?
然后提炼故事名:
鹬蚌相争识字形:
“鹬”是一种鸟,所以它是鸟字旁。
出示“鹬、蚌”图,初步认识。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3.打开书本,大声地读读课文,把解释课题的句子的话找出来。
第二学段的学习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出示词语:
鹬蚌啄夹毫不示弱筋疲力尽得意洋洋喜笑颜开,读一读三年级学生对于生字、词语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因此,在学生自由读词语、快速浏览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选择几个词填空,来说说课文内容。
可谓一举多得:
既检验了字词的音、义,又是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
精读感悟说课稿篇3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道乡村生活的美好。
1、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示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
1、师描绘引入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喧嚣的都市,步入乡村,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
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
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们今天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
2、出示课文插图,指导看图。
通过看图,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从图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整体给你什么感觉?
3、导入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
我们一齐来学习第2课乡下人家。
二、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师: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呆会告诉老师乡下人家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作者的感受和你一样吗?
他是怎样说的?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
那作者写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
请找出一处你认为最美的风景读一读。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A、直奔要点,勾画美景。
指名读、自愿读。
理解“别有风趣的装饰”。
比较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再指导朗读。
你知道作者为什么会说可爱多了吗?
师:
现在让我们用朗读来把乡下人家的可爱表现出来吧。
B、图文结合,拓展想象1)读一读描写花的句子,拓宽花的颜色及香味。
启发学生想象“雨后春笋”的画面。
抓住“探”指导朗读。
这个”探”字让你联想到什么了?
你能边读边做做这个动作吗?
多可爱的一群小笋芽啊,告诉老师你探出头来想干什么?
你用充满好奇/调皮地读读。
于是它们不停地往外冒,多富有情趣的一幅画面啊!
我们一起读读。
C、品读第三自然段师:
植物们生气勃勃,富有情趣,动物们也不甘示弱,你们看那是一群怎样的鸡?
师;
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把他们说得更具体、生动了?
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那么我们来看看水中的鸭子又是怎样的?
谁来读读。
D、品读第四自然段师: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见过水中嬉戏的鸭子吧?
看看插图,想象生活中的情景,谁能把这一情景写下来呢?
三、总结师: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下人家的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很多有名无名的作者诗人都曾用优美的词句来描绘乡下人家,你们看,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诗歌,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把诗歌和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记到本子中去,积累起来。
屏幕出示: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
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蜜。
说课稿篇4
一、设计意图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标志。
而且会询问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
那个标志代表什么?
幼儿的这种兴趣及好奇。
正是我们向幼儿介绍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一个突破口。
常用的标志活动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幼儿通过找一找,认一认,画一画等了解标志的外形及含义,从而发展幼儿的’想想力、创造力,本次活动综合了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的内容,运用了多种手段,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难点是:
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意。
二、活动目标通过教材内容和设计意图,吸取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为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纲要》涉及的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确定本次教学目标为:
1、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兴,认识常用的标志,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对各种标志理解的含义。
2、在认识常用标志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作创造,设计标志。
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
请家长带领幼儿到公共场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种标志,并想办法通过查询、查资料等办法理解标志的意图。
。
2、教具、学具准备:
为体现学具、教具是幼儿学习的教科书,在本次活动中,要求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常用标志的资料作补充。
同时为幼儿提供各色彩纸、彩笔笔等制作用品等。
教具的提供主要有:
各种标志的卡片,有代表性的录像片断,如:
禁令标志:
禁止通行、禁止进入、禁止鸣喇叭、禁止停车、、警告标志:
注意危险、交叉路口、铁路道口、、军人的标志、电视台得标志等
3、心理环境准备:
为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下学习,在幼儿园墙壁上设置一块展览版,把幼儿找到的标志拿到幼儿园放在展览版上进行展示。
四、活动过程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
以《新纲要》为指导,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及做中学思想。
从“寻找标志――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意――标志小游戏――讨论设计图标――制作图标――”五大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体验到创造,使原有的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
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从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创造力。
各环节的具体教法、学法及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环节:
带来幼儿观看展览版,“请小朋友看看展览版上都是什么”?
将幼儿引到“标志的世界”。
目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此环节在1分钟以内。
第二环节:
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
这部分是重点,需8钟左右。
建构主义理论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孩子在“标志”情景中,与标志零距离接触,通过看、摸、听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
“你认识哪些标志?
它有什么含义?
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
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第三个环节:
标志小游戏,加强对标志认识的环节,需4左右分钟,教师准备各种标志的图片,让幼儿快速认出是什么标志?
是什么意思,看看谁的反应快。
这环节是难点。
在游戏中幼儿对常见标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保持了浓厚的持续探究的愿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第四个环节:
过渡环节,需1分钟,讨论设计图标,请幼儿想一
想,我们幼儿园什么地方需要挂上标志?
设计什么样的标志?
同时把幼儿引到坐位上。
第五个环节:
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幼儿自选材料,尝试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创造、设计常用图标。
如:
班标、卫生间标志、园长室标志、厨房标志、节约用水标志、活动区标志等。
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我们:
要发展智能优势,开发智能弱势,要面向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有差异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适合不同的孩子,在这里,我们让孩子按自己对标志的认识,体验创造和设计常用图标。
教师始终参与与幼儿的活动,及时地给予支持、引导、帮助。
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协商、创造性、动手能力、由次也增强了。
这部分也是重点,需10分钟左右。
结束部分:
1—2分钟。
幼儿设计后大家分享。
并把标志贴到相应的地方。
由此得到升华。
五、评析活动设计的各个环节都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大班所设定的活动目标,并且教师没有把活动仅仅视为过去心目中上课,而是将教育真实地渗透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
不难想像,如此的师生互动,对孩子,对教师都会是自然的,毫无压力的。
说课稿篇5《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
《藏戏》之后又一篇展示壮丽多彩的民风风情的阐明性散文。
内里先容了客家民居和傣族的竹楼。
文章分两部门,有各自的标题,独立成文,用词正确,语言柔美,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形貌了独具特色的民居。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其中3: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为教学重难点。
本文是一篇非常故意见意义的阐明性散文,在先容客家人的住宅时,用了数字、打比喻等阐明要领。
以是在讲授时,可以接纳门生自主探究、小组互助的要领,老师点拨引导。
计划公道的表格,让门生在阅读中完成表格。
、民居展示,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
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
、了解民居特点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我知道的民居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
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
指名说,互相补充。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
、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自读《傣家竹楼》部分,根据前面课文的学习,自己完成表格后半部分。
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
说拓展阅读:
下面这篇文章在先容永定土楼的特点时用了哪些阐明要领。
近五六年来,天下上有30多个国度和地域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慕名前去闽西永定县,观光观察被称赞为“中国古修建奇葩”的闽西土楼。
团结国教科文构造照料史蒂汉斯安德烈老师观光了土楼后称赞道:
“这是天下上唯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修建模式。
”永定土楼,分外是圆形住宅,以久长的汗青,弘大的,精良的布局,奇特的气势派头扬名于世。
柔美而壮观的永定圆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有如从地下冒出来的天然生长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玄色“飞碟”,环形的屋顶飘浮在烟雾中。
仅以永定县苦竹乡井头村的深远楼为例,楼里三圈,直径80米,周长250米。
外圈四层,屋子260间;
中圈二层,屋子60间;
里圈一层,屋子8间。
共有屋子328间,里头住迫害80户500人。
尤其令人不行思议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峻修建,不消一根钢筋,一包水泥,一块砖石,全以一担担黄土聚集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终齐备如新。
永定圆楼由于土墙环拱,又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易于防卫,便于办理。
闽西土楼为什么能长期不毁,成为我国古修建艺术的一个奇葩呢?
控其秘密,原来它以黄土为重要质料,佐以沙、石灰,拌掺少量红糖、糯米和木屑、竹条等,颠末重复揉打、研舂、碾压,然后夯打土墙,并以木柴为梁呆,瓦片为顶盖,因而非常坚固牢固。
说课稿篇6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一个数除以分数》。
一、说教材Cod《一个数除以分数》是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完成了分数乘法的学习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
本单元教材,先教学了分数除以整数,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概念。
紧接着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这其中包括了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两块内容。
在此基础上,把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概括了统一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整数除以分数。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使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形成从多角度解决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说教材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握了有关除法的一些知识:
整数除法、商不变性质、小数除法、分数与小数的互换,以及第一单元的分数乘法,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打下了知识的基础。
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有所欠缺,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发现,不习惯从多角度思考去解决问题。
本节课力图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2、教材的组织与安排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我放弃了教材上对知识的直接呈现方式,而是先通过一组复习题,为学生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做好铺垫,同时教给学生“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渗透“转化”这种数学思想;
然后通过两道习题,引导学生在这些算法中选出更“普遍”的算法,即完成算法的优化。
三、说教学方法基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探究能力,本课主要采取了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的优点在于遇到问题,让学生先猜测,先想办法,教师的引导只限于帮学生打开思路。
对学生而言,本课的主要学法是:
主动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式学习,以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倾听他人的习惯。
四、说教学手段本课的教学手段十分简洁,教学过程中只需要投影来交流学生们的算法和结果,在反馈环节方便快捷的出示习题,对于完成本节课的目标来说,已经足够。
五、说教学设计考考你
1、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
4/5=17/20=3/16=9/15=
2、竖式计算下面的除法,并说一说这样算的理由。
1200÷
5001200÷
0.5
3、计算7/10×
5/6=12/19×
11/24=100×
4/5=8/9÷
4=48×
25×
4=
新课
1、导语只有学好了以前的知识,才能顺利地学习以后的知识,也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
同学们确信已经以上“旧知”掌握好了吧!
那好,下面我就出一道更难的题挑战挑战大家,有信心吗?
出示例2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然后试着在草稿纸上画一画,用线段图表示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然后选择学生们画得好比较的线段图展示给学生们。
3、学生列式,引导思考学生列式如下:
18÷
2/5=教师引导:
一个数除以分数,大家以前没有学过,该如何计算呢?
这就用到了旧知识,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跟除法有关的知识?
相信大家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够解这个问题。
4、尝试计算,交流算法有了复习题的铺垫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如下:
①18÷
2/5=18÷
0.4=45〔运用分数化小数的知识,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小数除法〕②18÷
2/5=÷
=90÷
2=45〔运用商不变规律,将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
〕③18÷
2×
5=45〔根据图解题。
这种方法,学生们看着线段图一般都可以想出来,类似于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先算出一份有多少,再算出五份是多少。
〕这时,教师引导:
你能不能把18÷
2/5转化成一道乘法?
如果学生想不出,则提醒学生观察第③种算法,然后引导学生18÷
5=18×
1/2×
5/2=45这就把一道除法题转化成一道乘法题。
4、算法的优化请同学们运用合适的算法计算24÷
2/324÷
24/33[计算第一题,学生们发现第一种算法失效,认识到“把分数化成小数“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即这不是一种普遍的算法,此时,第
二、三种算依然有效;
计算第二题,学生们发现第二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是比较麻烦,从而认识到第三种方法是一种比较“普遍”、好用的一种算法。
这个过程就是在告诉学生,不仅要想多种办法解决问题,还要在方法挑选出更好的方法。
〕课堂练习
1、叔骑自行车上班,3/5小时行9千米,1小时行多少千米?
①学生做题。
②说一说这道题与上一题有什么想同的地方?
③知道了部分和部分相对应的分数,求整体,用什么法计算?
〔为以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基础。
〕
2、8/45÷
4/5=这道题如何计算?
也就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做出来后,自学29页例3,看一看“8/45÷
4/5=”这道题做得对不对。
六、板书设计一个数除以分数18÷
2/5①18÷
0.4=45②18÷
2=45③18÷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