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2560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QL-0405-2011)

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廖文华刘涛

1前言

工艺工法概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为: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

日本建筑学会的标准是:

“结构断面尺寸在80cm以上,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综上,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根本特征是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水化热使结构物产生温度和收缩变形,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温度变形引起的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是桥梁基础施工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对于桥梁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如何制定合理的裂缝预防和控制措施,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准确评价并加以合理利用,将关系到整个桥梁基础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全面深入地开展桥梁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全套技术研究可为桥梁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并对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工程安全度、节约工程投资都具有重大意义;为了防止大体积承台混凝土产生裂缝,在满足大体积混凝土耐久性要求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养护条件、温控措施五大方面提出控制原则和具体技术指标,用于指导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

工艺原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法是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和外加剂的优选,在满足设计指标的前提下,降低水泥用量,采取综合温控措施,在计算混凝土内部温度场和应力的前提下,对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全过程进行控制,防止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2工艺工法特点

采用综合温度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温差应力产生的裂缝以及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

采用综合温度控制措施,减少了浇筑混凝土的分层次数,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本施工工艺,减少了施工工序之间的交叉,取消了各种施工缝的处理工作,从而简化了施工程序,加快了施工进度。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桥梁等建筑中的筏板基础或箱形基础、人防及地下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的基础底板,桩基础的承台、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等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4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F80/1)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076)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

5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开裂主要是水化热使混凝土温度升高引起的,所以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混凝土温度升高和温度变化速度,具体措施有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设计、分层浇筑、冷却管的埋设及通水冷却,最后混凝土浇筑完毕待其初凝后进行保温养护。

6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施工工艺流程

 

 

图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流程图

操作要点

6.2.1施工准备

1浇灌混凝土的模板,钢筋及管线等应事先全部安装完毕,检查合格。

2原材料经检查符合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3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经检查度量准确,振捣棒经检查试运转合格。

4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原则除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条外,尚应符合如下原则:

1)混凝土配制强度等级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执行,不宜超强,否则对温控不利,而且要尽可能利用后期强度,水泥宜采用中低水化热水泥,如矿渣硅酸盐类水泥。

2)混凝土的水灰比宜在~,砂率宜为35~45%,建议砂率取39%以上,初凝时间宜在4小时以上,坍落度在12~16cm。

3)为了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可泵性和延长缓凝时间,可掺加优质粉煤灰和抗裂、防渗、减水、缓凝等外加剂。

4)为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应掺一定数量的UEA膨胀剂。

5)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其通过0.315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应少于15%,含泥量不得大于1%。

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含泥量不得大于1%。

5混凝土水化热试验。

1)大体积混凝土水泥水化发热量是温度裂缝控制最关键的一个参数,因此,在进行配合比试验时必须同时进行水化热试验研究。

2)胶凝材料的水化热试验必须进行,并测量3天、7天、14天、28天的发热量。

7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50kj/kg。

3)有条件时应尽可能进行混凝土的水化热试验,避免由胶凝材料的水化热推算混凝土水化热带来的误差,以提高试验的精度。

6输送管道设计

1)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工程和施工场地特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配管,应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

为减少压力损失,少用弯管和软管。

输送管的铺设应保证安全施工,便于管道清洗和故障排除。

2)输送管道布置要求横平竖直。

在同一条管线中,就采用相同管径的混凝土输送管;同时采用新、旧管段时,应将新管布置在压力较大处。

3)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粗骨料最大料径、输送距离等确定。

当粗骨料最大料径为40mm时,混凝土输送管最小管径为125mm。

6.2.2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材料措施是选择混凝上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即尽量使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较小,抗拉强度及极限抗伸变形能力较大。

原则是在选材的基础上通过优化配比,以获得“低温(低浇注温度)”、“低热(低水化热温升)”混凝土,借以缩小温差,减少或避免裂缝,达到裂缝控制的目的。

其具体做法如下:

1水泥

为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一般采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了解水泥熟料中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及铁铝酸四钙等矿物成分含量。

使用前应进行水化热分析,并检测其碱含量及化学成分;水泥中C3A含量不宜超过89/6,水泥细度(比表面积)不超过350m/kg,游离氧化钙不超过5,氯离子含量不宜超过水泥质量的%,水泥含碱量不宜超过水泥质量的%。

混凝土内总含碱量不应超过3.0kg/m3。

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最小用量应大于300kg/m。

,最大用量不宜超过400kg/m。

,最大水胶比为。

2粉煤灰

所选用的掺和料必须品质稳定、来料均匀、来源固定。

矿物掺和料中不应含放射性物质、可溶性有毒物质或其他对混凝土品质有害的物质,应有相应的检验证明和产品合格证。

掺人优质粉煤灰取代水泥,进一步降低水化热,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并进行碱含量试验,粉煤灰烧失量应尽可能低,三氧化硫含量不大于3%,需水量比不宜大于105%。

取代量应不少于胶结材料总量的20%,当掺量超过30%以上时,水胶比不宜大于。

3外加剂

外加剂应具有减水、保塑、缓凝、泵送、等复合功能;使用前检测其碱含量。

外加剂供应商提供推荐掺量与相应减水率、主要成分的化学名称、氯离子含量、含碱量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掺和方法和成功使用证明。

当混合使用多种外加剂时,应事先专门测定,确保它们之间的相容性。

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量的0.02%,高效减水剂中硫酸钠含量不宜大于减水剂干重的15%。

氯化钙不能作为混凝土外加剂、防冻剂使用,不能使用亚硝酸钠类阻锈剂。

4粗骨料

采用5~31.5mm连续级配碎石,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内部密实度。

骨料要求:

1)质地均匀坚固,粒形和级配良好、吸水率低、空隙率低(粗骨料堆积空隙率不超过40%;对不同细度模数的砂子,控制4.75mm、O.6mm和0.15mm筛的累计筛余量分别为O~5%、40%~70%和≥95%)。

粗骨料的压碎指标不大于7%,吸水率不大于2%,针、片状颗粒不宜超过5%。

2)粗、细骨料中含泥量应分别低于%和1%;粗、细骨料中的水溶性氯化物折合氯离子含量均不应超过骨料质量的%。

3)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直径应小于钢筋间最小净距和保护层厚度的2/3。

4)不得使用鄂式破碎机生产的粗骨料,严禁使用海砂。

使用骨料前应了解骨料有无潜在活性,并通过专门验证。

5)水:

混凝土拌和用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200mg/L。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殊性,温控防裂常常是其配合比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总要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放热量,以减少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6.2.3混凝土浇筑施工

1)混凝土浇筑方案应根据结构平面位置、混凝土工程量、混凝土供应能力、预期浇筑时间等确定混凝土泵的数量和平面位置以及搅拌运输车的台数等。

2)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层厚度应根据所用的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300-500mm。

(2)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应缩短间隙时间。

并应在前浇筑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层间最长的间隙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

当层间间隙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3)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同时浇筑。

(4)混凝土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1)混凝土浇筑顺序的安排,以薄层连续浇筑以利散热,不出现冷锋为原则,分层厚度以50cm为宜,并采取斜面分层、一个坡度、自然流淌、一次到顶、步步推进的浇筑方案。

(2)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

(3)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的泌水应予以及时排除。

(4)根据土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和施工经验,实测的混凝土内部中心与表面温度差,宜控制在25度之内,在混凝土浇筑24h后,进行通水冷却,冷却水优先采用河水,连续冷却7天,并要随时测量水温。

(5)冷却水管顺承台长向布置,预先做成一定长度的直段,配合U型弯管,尽量减少弯头和接头的数目,减少漏水的机会,在安装水管时管与管的接头用橡皮管作为套管,套管的两头用铁丝缠紧,水管用铁丝与承台架立筋绑扎牢固,浇筑混凝土到水管高度时,应放慢震捣速度,避免水管受到剧烈震动而遭致破坏,安装水管时应及时检查水管和接头质量,安装完毕后及时压水测试,以防漏浆。

(6)大体积承台施工中,需要进行温度控制的项目主要有:

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原始温度,混凝土搅拌的拌和温度、入模温度、浇筑温度、冷却水水温和混凝土浇筑后内部水化热温度的测定,温度测定采用铜-铜康热电偶,Jdc-2混凝土测温仪,热电偶固定在承台架立筋上,安装后要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干扰能力,测温点在浇筑高度范围内分浅层、中层、深层布置,在平面范围内分中间和边缘布置,混凝土浇筑后第一周每隔2h测一次,第二周每隔6小时测一次,连续测温15d。

(7)利用测温技术进行信息化施工,全面了解混凝土在强度发展过程中内部温度场分布状况,并且根据温度梯度变化情况,可定性、定量指导施工,控制降温速率,控制裂缝的出现。

6.2.4结构措施

1合理配置钢筋。

配筋是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手段,对于由荷载引起的裂缝及其裂缝宽度上要依靠配筋控制。

主要的控制指标有:

最小钢筋面积、钢筋最大直径、钢筋最大间距等。

除了依据设计规范按结构承载力进行配筋外,还要考虑通过配筋控制收缩裂缝,以减少或抑制收缩裂缝的出现。

2确定合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会使水泥用量增加,从而导致泥凝土内部温度过高,造成内外温差过大,从而引起结构物的开裂。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应在满足抗弯及抗冲切的计算要求下,尽可能采用C20~C35级的混凝土。

6.2.5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温控计算分析

在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浇注前,应根据方案确定的承台混凝土分层浇注的顺序、混凝土配合比、通水冷却方案、混凝土养护方案,进行承台混凝土热传导分析和温度应力分析。

估算混凝土浇注及养护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管冷效果、最大温度收缩应力。

并根据温控计算结果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浇注和养护工艺。

混凝土温控分析包括热传导分析和热应力分析两个过程。

热传导分析是通过考虑胶凝材料水花反应时产生的热量、对流、传导等因素,计算混凝土温度随时间变化过程;热应力分析是利用计算得到的不同时间的温度,考虑随时间和温度变化的材料特性、干缩、随时间和应力变化的徐变等,计算大体积承台混凝土各施工阶段的应力。

水化热计算方法:

参考《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表2-5-2中查得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系数Q0=330kJ/kg,根据水泥水化热计算得承台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水泥绝热温升;

—水泥水化热;

W—水泥用量;

k—折减系数,对于粉煤灰取;

F—混合料用量;

C—混凝土比热;

—混凝土密度;

6.2.6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与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即进行冷却水循环,有效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峰值,并将承台内部产生的热量随时带走,降低承台的内外温差。

冷却循环水持续15d,以保证将承台内部产生的大部分水化热散出承台,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温差裂缝的产生。

温控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实测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计算温度收缩应力,预测混凝土温度应力发展趋势,调整温控措施,以确保将内外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筑完毕待其初凝后在其顶面蓄水保温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混土的内外温差。

7劳动力组织

大体积承台施工工艺方法包括基坑开挖、钢筋绑扎、架设模板、浇注混凝土和基坑回填等工序,其施工所需劳动力如表1所示。

表1大体积承台施工劳动力表

序号

岗位

人数

职责

1

作业队长

4

负责各工班人员管理

2

钢筋工

80

钢筋、冷却水管、支撑骨架加工、安装

3

电焊工

4

钢筋、支撑骨架焊接

4

电工

1

现场临时用电

5

模板工

20

负责模板安装

6

混凝土工

20

负责混凝土浇筑振捣

7

装吊工

6

现场起吊作业

8主要机具设备

混凝土承台施工所需的常规机具和设备外,尚应考虑测温需要的元件(铜-康铜热电偶)及冷却水管及水泵。

9质量控制

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9.1.1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混凝土供应中断,出现施工缝。

9.1.1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问题;保护层不满足设计要求。

保证措施

9.2.1派专人负责记录混凝土运送到工地的时间和出机坍落度、浇注时间和浇注时的坍落度、浇注时气温与混凝土浇注温度、施工缝划分、混凝土浇注高度的控制以及混凝土的养护方式和养护过程,包括养护时开始时间、混凝土养护中的表面温度与降温速率、拆模时间与拆模时气温等。

如果出现裂缝,要记录裂缝出现的时间、部位、尺寸和处理情况。

9.2.2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尺寸及钢筋定位的准确性,宜采用工程塑料制作保护层定位法或定型生产的纤维砂浆块。

当使用一般的细石混凝士垫块定位保护层的厚度时,垫块的尺寸和形状必须满足保护层厚度和定位的允差要求;垫块的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水胶比不大于。

浇注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定位夹或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应至少4个/m。

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9.2.3为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混凝土的搅拌宜采用卧轴式、行星式或逆流式搅拌机并严格控制拌和时间。

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过大以避免离析和泌水。

插入式振捣棒需变换其在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竖向缓慢拔出,不得放在拌和物内平拖。

泵送下料口应及时移动,不得用插入式振捣棒平拖驱赶下料口处堆积的拌和物。

9.2.4混凝土养护应保证模板连接缝处不至于失水干燥。

水养护或湿养护在整个养护期内不得间断。

对于水胶比低于的混凝土和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施工浇注基础承台等大面积构件时应尽量减少暴露的工作面,浇注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紧密覆盖(与混凝土表面之间不应留有空隙)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待进行搓抹表面工序时可卷起塑料薄膜并再次覆盖,终凝后可撤除薄膜进行水养护。

9.2.5当新浇的结构构件有可能接触流动水时应采取防水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注后7d之内不受水的直接冲刷。

9.2.6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外,还应考虑到拆模时的混凝土温度可能过高,以免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干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

9.2.7在混凝土浇注后的抹面压平工序中,严禁向混凝土表面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

10安全措施

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10.1.1基坑开挖工程中,基坑边坡容易出现边坡失稳情况,可能造成人员和设备的掩埋。

10.1.2基坑开挖较深时,基坑边作业将变成高空作业,应采取相应措施。

10.1.3施工中可能突遇暴雨等不利天气,基坑可能快速积水,影响正常施工作业,甚至危害承台钢筋混凝土质量。

保证措施

10.2.1在分段开挖的区段内,泥砂层采取分层分段开挖,并按规定放出一定的坡度,对地下水要采取降水措施,防止坑壁坍塌;

10.2.2设专人对支护结构和钢支撑的变形、位移,进行观测、监控,以便采取措施,确保结构和人员安全;

10.2.3夜间施工要有充足的照明,遇有暴雨、大风、地面下沉等情况时,应停止施工;

10.2.4基坑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1-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6m,钢管打入地面-0.7m,立柱距离不得大于2m,钢管离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10.2.5基坑边5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11环保措施

在施工准备阶段,结合设计图纸,对现场各种材料拌和站的设置、弃碴场的选择、施工便道的设置等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详细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减少植被破坏,少占耕地”为原则,合理规划临时用地,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用地。

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即: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不留尾巴、不留后患,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的环境,确保环保目标圆满实现。

12应用实例

工程简介

中铁一局承建的宜万铁路渡口河特大桥主墩承台尺寸为36.7m×23.7m×5m,且为满灌承台,仅5号墩承台设计方量就为4999m3,主墩其他承台、墩身实体段一次混凝土灌注量为1500m3左右,均属于大体积,其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对温差裂缝的影响不容忽视。

施工情况

渡口河特大桥根据现场条件和气候条件等特点采取高位水池、冷却水循环、蓬布加棉被包裹及采用JMT-36C型温度传感器定点即时温度测定等措施,精确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节省了保温棚、抽水机、加温锅炉的投入,又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工程结果评价

渡口河特大桥5号墩承台混凝土施工的温控效果表明,在施工中所采用的种种措施都有效地控制了承台内部温度的升高和内外温差的降低从而有效避免了温差裂缝的发生,充分保证了承台的质量。

建设效果及施工图片

图2冷却管布置图3承台内散外蓄养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