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2699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哈尔滨师大附中

2017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测试

东北师大附中

辽宁省实验中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民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有明显不同。

这主要反映了

A.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

B.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C.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献记载很少

D.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

25.“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

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

”古代中国,最符合近代这种政治生活特点的朝代应是

A.汉代

B.唐代

C.明代

D.清代

26.宋代徽人“族人业无所就,令可治生理财。

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者,族众或提携之,或从亲友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

”这表明当时

A.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B.血缘关系是商人集团纽带

C.徽州地区的商业发达

D.重农抑商观念已经被打破

27.中国近代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再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

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过程

B.中国人从天朝上国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

C.近代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历史必然

D.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和维新派的斗争

28.英国人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

太平天国军民每隔七天要做礼拜,由长官和书手站在正中,众人分别站立两旁,诵赞美诗;一人朗诵黄表奏章,众人跪拜,读完后,焚化黄表。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太平天国是基督教化的运动

B.传播基督教是太平天国重要内容

C.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

D.传教士为太平天国制造舆论声势

29.图6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一家股份制公司——东方家具公司售出的唯一一张股票。

这表明

A.中国股票交易制度基本成熟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改革开放使家居装修业发展

D.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已被打破

30.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

“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

”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

这个故事反映出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理念是万物本源

31.波提亚斯法官1994年由克林顿总统任命为联邦法官02007年受到联邦调查局调查,他的罪名包括收受贿赂、向国会撒谎、用假身份申请破产筹等。

如罪名属实,按照美国宪法,波提亚斯法官将

A.由联邦法院审判并解除其职务

B.由总统发布命令并解除其职务

C.由国会弹劾并解除其职务

D.自动解除职务

32.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

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

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

B.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C.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

D.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33.1926年斯大林在某报告中称:

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如果当时,在新经济政策的第一个时期,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事业是依靠农业的,那么现在它却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

对“新经济政策的第二时期”理解最准确的是

A.延续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的做法

B.为斯大林体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C.苏联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D.以工促农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

34.“资本主义”(capital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753年版的法国《百科全书》。

一直到了20世纪初,这个词忽然流行起来。

1958年版《大英百科全书》所下的定义:

“(资本主义)是一种产品生产属于个人或私有企业的经济制度。

”这说明“资本主义”一词是

A.启蒙思想家构建理性王国的创造

B.人们对近现代经济发展再认识

C.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依据之一

D.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客观产物

3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

上述材料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2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占领云南,至此,除福建厦门、金门等地还在忠于明朝的郑成功手中外,清朝已经拥有明朝的全部疆域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填投降。

次年,清朝在台湾设府、县、总兵等官,隶属于福建省。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亲征,大破噶尔丹军,收复了蒙古高原,内外蒙古完全统一于清朝。

顺治十年(1653年),册封达赖为“达赖喇嘛”。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五世班禅被封为“班禅额尔德尼”。

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得到了清朝的正式承认,清朝在西藏的统治也得到确立。

雍正六年(1782年),清朝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办事大臣衙门,统率驻藏官兵,督导地方行政。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攻灭大小和卓木,天山南路也告平定,清朝统一中国的大业至此完成。

康熙二十八年(1698年),清朝与俄国订立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是外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

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规定了东起额尔古纳河及其支流开拉哩河西至沙必乃达巴汉(原苏联西萨彦岭西北)的边界走向。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途径。

(13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统一的历史影响。

(12分)

 

41.(12分)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9

数据来源:

Maddison世界经济历史统计数据库(HistoricalStatisticsoftheWorldEconomy.2010)。

西欧包括30个国家,其中有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

单位是1990Int.GK$(InternationalGeary-Khamisdollars)

从图9提取两项有关历史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2分)

 

请从下面所给的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太祖(后周郭威)崩,养子(柴)荣继位。

是时,胡人南侵,民徙亡,田亩荒。

(955年2月)荣下诏:

“应逃户庄田,并许人请射承佃,供纳租税:

如三周年内本户来归者,其桑田不计荒熟,并交一半;二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北地诸州自藩界来归者,五年内三分交还两分;十年内交还一半。

”同时诏令拆毁佛寺,勒令僧尼还俗。

(958年)诏令:

诏左散骑常侍艾颖等三四十人分行诸州,均定田租。

诸州并乡村,率以百户为团,团置耆长三人。

浚汴口,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舟楫使通。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世宗改革的目的。

(5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周世宗改革的历史作用。

(10分)

 

46.(15分)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他(福泽谕吉)自幼生长在门阀观念极为浓厚的社会环境里,十分厌恶这种生活,希望早日离开中津,摆脱门阀制度的枷锁,另谋发展。

二十一岁时,他如愿以偿,到长崎学习兰学(荷兰语文及学术)。

他去长崎的那一年(1854年),日本与美国缔结了和约。

兰学可说是日本人接触西学、吸收西方文化的一个发端。

当时,绪方洪庵(1810年~1863年)是一位兰学大家,他开设的家塾叫做适斋塾,是当时日本首屈一指的兰学塾。

——摘编自于楷《福泽谕吉与明治维新》

材料二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这就是人不是生来就有贵贱上下之别的。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取得天地间一切物资,以满足衣食住的需要,大家自由自在、互不妨害地安乐度日。

有学致善聪,无学致恶愚,如果大家不分贵贱上下,都爱好这些学问,并有所体会,而后士农工商各尽其份,各自经营家业,则个人可以独立,一家可以独立,国家也就可以独立了。

——摘编自[日]福泽谕吉《劝学篇》(1872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泽谕吉早年经历的时代背景。

(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福泽谕吉的主张对明治维新的影响。

(10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讲演中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

主要内容是:

第一,战后的世界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包括:

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调整殖民地,对当地进行开发应该根据门户开放原则。

第二,抵制并消除苏俄的布尔什维主义影响。

方法是由世界各国协助解决俄国问题,通过承认并援助俄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建立的临时政府,使之自由发展来肢解俄国。

第三,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

第四,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础。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

材料二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积极鼓吹创建国联的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

巴黎和会主要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相互关系,和会之后,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日趋尖锐。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想通过“十四点原则”获得哪些权益。

(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和会对美国的影响。

(6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中世史黑暗时代东方之怪魔的人物,而绝非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中有价值的人物。

袁氏以个人厉害为本位,而不知国家社会为何物。

缺乏现代国家观念,以经验治国,法律观念薄弱,不解现代政治文明之真相,不能用正人君子及有用之才。

袁氏执政四年来,政绩乏善可陈。

——摘编自梁启超《袁世凯之剖析》

材料二在中国建立共和体制的第一功臣,自然是袁世凯。

袁世凯最初也曾主张在中国实现君主宪制,而革命派反对,革命派的方法显然是二千年“农民革命”的继续,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变革不仅仅是打倒一个皇帝的问题,而是要彻底改变皇权体制,在中国实现“宪制体制”。

袁世凯时期,实际上不仅北京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共和和民主时期,也是中国共和和民主时期的开创初期。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按照和平过渡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共和制,而且民族工业此时也进入第一个真正的春天。

——摘编自于永年《重读袁世凯》

(1)比较两则材料中对袁世凯的评价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11分)

(2)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袁世凯。

(4分)

 

2017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A

B

C

C

D

C

C

A

B

B

A

40.

(1)武力推翻明朝,奠定基本疆域;消除割据政权,设立行政机构;平定分裂势力;册封少数民族宗教领袖,巩固边疆统治;反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实行政治联姻。

(13分)

(2)对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奠定了我国今天疆域的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边疆,加强了国防;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12分)

41.提取信息准确,有比较变化。

(4分)说明原因多角度,符合史实。

(8分)

示例一:

1500~1820年间西欧的人均GDP呈上升趋势,并超越中国。

西欧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民主思想的发展。

中国自然经济为主;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思想文化专制。

示例二:

2000年西欧、中国、世界GDP都出现迅速上升的趋势。

欧盟的建立;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45.

(1)巩固新皇帝统治地位;阻止少数民族侵扰;增加财政收入。

(5分)

(2)作用:

巩固了统治地位;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限制豪强兼并土地;减轻农民赋税负担;缓和社会矛盾;为北宋建立奠定了基础。

(6选5,10分)

46.

(1)摆脱门阀制度束缚;西方启蒙思想影响;民族危机出现。

(5分)

(2)福泽谕吉主张人人平等,强调自由不应妨碍他人利益,有利于废除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肯定追求财富合理性推动了日本近代经济发展壮大;提倡学习之风有利于日本文化实现文明开化;主张个人和国家独立,有利于日本重新树立国民精神。

(10分)

47.

(1)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通过门户开放,获得世界市场;通过国际联盟,取得对国际事务的干预权和仲裁权,维护战后世界秩序;分裂苏俄,消除布尔市委主义的影响。

(9分)

(2)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达到夺取世界霸权的目标;加紧对亚太地区扩张,鼓动召开华盛顿会议。

(6分)

48.

(1)材料一:

否定袁世凯。

原因:

以个人利益为本,缺乏现代国家意识和法制观念。

材料二:

肯定袁世凯。

原因:

革命前主张君主立宪制;通过和平过渡,维护共和;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11分)

(2)把袁世凯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评价,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准。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