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2996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师大网络学院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docx

华师大网络学院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华师大网络学院专科、本科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010年10月)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基础》是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本、专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使用计算机技能而开设的。

本课程是一门有关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着重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同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知识的介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和一些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

实践环节是本课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中的“掌握”是指能够熟练运用和操作;“理解”表示能够进行操作但不够熟练;“了解”表示看过演示或体验过功能性的操作过程。

课程内容中带“*”的属于提高部分,同学们可以选读。

第二部分 教学媒体和教学建议

一、学时分配

建议学时为72学时,导学学时21学时。

按下表进行分配:

教学内容

CAI学时

实验学时

导学

计算机基础知识

2

2

1

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4

4

3

Word文字处理

6

6

3

Excel电子表格

10

10

6

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

6

6

3

计算机网络基础、Internet的应用

6

6

3

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

1

1

1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1

1

1

 

二、教学媒体

文字教材:

每章均包括教学内容、知识要点、例题、练习与参考答案等内容。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2章       Windows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第3章       Word文字处理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

第5章       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7章       Internet的应用

第8章       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

第9章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音像教材:

CAI教学光盘、考试练习盘

辅助教材:

网络课程

三、考核

专科层次的的学生采用闭卷、笔试的方法进行考试。

本科层次的的学生直接参加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统一考试。

考核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的形式进行。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教学内容   

1.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及现状

1.1.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1.2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2.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2.2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个部件的主要功能

1.2.3计算机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

1.2.4指令、程序、软件的概念以及软件的分类

1.3信息编码

1.3.1数值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

1.3.2字符编码。

1.4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4.1CPU、内存、接口和总线的概念

1.4.2常用外部设备的性能指标

1.4.3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配置

 

二、教学要求

掌握至少1种汉字输入方法、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和分类。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ASCII码,难点:

数制。

 

第二章 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一、教学内容

2.1Windows基本知识

2.l.1操作系统概述   

2.l.2WindowsXP概述     

2.2Windows的基本概念及操作

2.2.l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    

2.2.2Windows中鼠标的使用   

2.2.3Windows中汉字的输入   

2.2.4Windows桌面的组成     

2.2.5Windows工具栏、任务栏的操作

2.2.6Windows“开始”菜单的定制

2.2.7Windows窗口的操作方法      

2.2.8Windows菜单的基本操作      

2.2.9Windows对话框的操作   

2.2.10Windows中剪贴板的操作     

2.2.11Windows快捷方式的创建、使用及删除      

2.2.12Windows中的命令行方式     

2.2.13获取系统的帮助信息     

2.3管理Windows的文件和文件夹  

2.3.1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     

2.3.2Windows的文件、文件夹(目录)、路径的概念

2.3.3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2.4控制面板与系统环境设置  

2.4.1Windows的控制面板      

2.4.2Windows中日期、时间、语言和区域设置   

2.4.3Windows中添加和删除程序   

2.4.4添加新的硬件设备  

2.4.5桌面与显示属性设置      

2.4.6用户账户管理   

2.5Windows的系统维护和常用基本工具

2.5.1系统维护工具  

2.5.2记事本      

2.5.3计算器      

2.5.4画图程序  

二、教学要求

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文件及文件夹基本操作、Windows常用附件的使用方法;能定制个性化工作环境;理解自动更新、系统还原功能。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Windows应用技术、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回收站、系统维护常用到的系统工具及其使用。

难点:

文件系统

 

第三章 Word文字处理

一、教学内容

3.1简述

3.1.1 Word的工作窗口    

3.1.2 视图方式  

3.1.3 Word的帮助    

3.2文档的基本操作   

3.2.1文档的建立与保存    

3.2.2文档的编辑与修改    

3.3文档的排版   

3.3.1基础排版    

3.3.2文档的修饰

3.4样式与模板   

3.4.1样式

3.4.2模板    

3.5表格

3.5.1创建表格    

3.5.2表格的编辑与修改    

3.5.3合并与拆分单元格    

3.5.4表格的拆分与合并

3.5.5调整行高与列宽 

3.5.6绘制斜线表头     

3.5.7添加边框和底纹  

3.5.8文字与表格的互换     

3.5.9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3.6在文档中插入对象

3.6.1插入图片    

3.6.2插入文本框 

3.6.3插入艺术字 

3.6.4插入结构图  

3.6.5自选图形     

3.7打印文档 

3.7.1打印预览    

3.7.2打印基本参数设置    

3.7.3打印输出    

 

二、教学要求

掌握Word启动与退出方法,Word窗口界面各个部分的特点和功能;了解Word运行环境。

掌握文档的打开和关闭,文档显示模式,页面设置,文档编辑,文档预览、保存和打印,文档安全,使用帮助,字体设置,段落设置,边框和底纹,页眉和页脚,项目符号和编号,版式编排。

掌握文本框,图文框,画图,图形组合及版式控制。

掌握表格的建立和编辑,表格修饰,表格排版,表格与文档的转换。

掌握样式的作用,建立和使用样式。

掌握模板的作用,创建和保存模板,使用模板,获取模板。

了解Word高级操作。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文档的建立、编辑、排版与打印。

难点:

信函制作。

 

第四章 Excel电子表格  

一、教学内容  

4.1Excel概述      

4.1.1Excel的基本功能

4.1.2Excel2003工作窗口简介   

4.1.3 Excel2003的基本概念   

4.1.4 管理工作簿      

4.2 建立工作表  

4.2.1 单元格与单元格区域选择      

4.2.2 使用模板  

4.2.3 输入数据  

4.2.4 提高数据输入效率的方法      

4.2.5 数据有效性输入      

4.3 编辑工作表  

4.3.1 编辑单元格数据      

4.3.2 剪切  

4.3.3 复制  

4.3.4 清除和删除单元格  

4.3.5 添加批注  

4.3.6 插入单元格      

4.3.7 重复、撤销和恢复  

4.3.8 查找和替换      

4.4 格式化工作表     

4.4.1 设置数字格式  

4.4.2 设置文本和单元格格式  

4.4.3 设置文本的对齐方式      

4.4.4 边框线      

4.4.5 设置单元格的底纹和图案      

4.4.6 自动套用格式  

4.4.7 条件格式  

4.4.8 使用样式  

4.4.9 设置列宽和行高      

4.4.10 工作表保护    

4.4.11 隐藏行    

4.4.12 隐藏列    

4.5 公式和函数  

4.5.1 创建公式  

4.5.2 单元格的引用  

4.5.3 公式中的错误信息  

4.5.4 名称的应用      

4.5.5 使用函数  

4.5.6 输入函数  

4.5.7 使用插入函数向导输入函数并及时获得函数帮助      

4.5.8 编辑函数  

4.6 图表的应用  

4.6.1图表的基本概念  

4.6.2创建销售数据图  

4.6.3图表的编辑  

4.7 Excel2003数据库应用      

4.7.1 数据库的概念  

4.7.2 建立数据清单  

4.7.3 数据的排序      

4.7.4 数据筛选  

4.7.5 分类汇总  

4.7.6 数据透视表      

二、教学要求

掌握Excel的启动与退出方法,Excel窗口界面各个部分的特点和功能;了解Excel运行环境。

   掌握Excel建表基本过程:

建立表结构的方法,工作表数据的输入方法和简单编辑、修饰工作表的方法,工作表保存与输出的方法。

掌握填充柄的操作(填充、复制)方法,对单元格、区域、列和行、工作表的编辑方法,工作表数据的统计求和方法;理解单元格的命名、使用方法,填充序列的导入方法。

   掌握数字格式处理方法,对齐方式的使用、边框和背景的修饰方法;了解工作表数据的数据保护方法,条件格式的设置方法。

掌握创建、编辑图表(改变大小、移动位置、修改数据)的基本方法,图表的打印方法;理解图表对象的背景修饰方法,图表的类型和作用。

   掌握图表在转置中的分析作用,了解图表的各种类型。

   掌握公式复制过程中的三种引用(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条件函数(IF)和函数套用方法;掌握常用函数在工作表中的应用。

   掌握自动筛选数据的设置方法(筛选状态设置、单一以及多重条件筛选),创建多重筛选条件区的方法,表格数据的排序方法(单一条件排序、多重条件排序);理解多重筛选的设置。

理解分类汇总种方法及利用透视表进行透视统计。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工作表的建立、编辑、格式化,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图表的建立,工作表的打印。

难点:

函数、查找与筛选中条件的设置、透视表。

 

第五章 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 

一、教学内容

5.1PowerPoint2003概述   

5.1.1常用术语     

5.1.2启动和退出  

5.1.3PowerPoint2003的窗口组成   

5.1.4视图方式    

5.2演示文稿的建立与编辑

5.2.1演示文稿的创建  

5.2.2演示文稿的编辑与修改     

5.2.3美化演示文稿    

5.3幻灯片演示放映   

5.3.1设置动画效果    

5.3.2幻灯片放映 

5.3.3打印演示文稿     

 

二、教学要求

掌握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方法,PowerPoint窗口界面各个部分的特点和功能;了解PowerPoint运行环境。

掌握使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的方法,幻灯片的编辑,文字和段落的编辑,文本框和占位符的编辑,幻灯片的简单修饰,浏览视图中对幻灯片进行编辑,动画方案的应用,演示文稿的保存及打印。

掌握打开已有演示文稿的方法,“幻灯片版式”任务窗格的使用,使用自选图形及绘制图形,修饰组合图形中的对象,表格页面的添加与表格的编辑,图表的创建方法及数据的导入,组织结构图的创建、编辑和修饰,保存图片和演示文稿的方法。

掌握动画效果设置的方法。

掌握使用设计模版的技巧,使用母版统一演示文稿格式,添加备注信息,制作摘要页,控制幻灯片的隐藏与显示,演示文稿中备注页与讲义的打印。

掌握幻灯片版式的应用,艺术字的添加、编辑及修饰,插入图片,图片的编辑和修饰,添加背景音乐及设置动画效果,将演示文稿保存为其他类型文件。

理解设置放映时间、方式,为幻灯片添加旁白,放映时使用绘图笔,利用超链接控制跳转动作

了解PowerPoint与Office其他软件之间的信息共享方法,演示文稿保存为Web页,利用Outlook发送演示文稿。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演示文稿的建立、编辑、浏览、播放。

难点:

幻灯片的多媒体。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七章Internet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

6.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6.1.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 

6.1.2面向资源子网的计算机网络    

6.1.3国际化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6.1.4以下一代互联网为中心的新一代网络    

6.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2.1局域网 

6.2.2城域网 

6.2.3广域网 

6.2.4互联网 

6.3常见的网络拓扑   

6.3.1总线型 

6.3.2星型    

6.3.3环型    

6.3.4树型    

6.3.5网状型 

6.4常见的网络协议   

6.4.1TCP/IP协议集    

6.4.2HTTP协议  

6.4.3SMTP协议  

6.4.4FTP协议     

6.4.5DNS协议    

6.5国际互联网   

6.5.1Internet的发展历史    

6.5.2Internet的特点    

6.5.3Internet常用的接入方式    

6.5.4Internet常见的服务    

6.6网络故障的简单诊断   

 

7.1浏览网页

7.1.1网页浏览的基本知识 

7.1.2InternetExplorer的使用     

7.1.3搜索引擎    

7.1.4BBS      

7.2电子邮件

7.2.1电子邮件概述    

7.2.2基于web收发电子邮件    

7.2.3配置OutlookExpress 

7.2.4使用Outlook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

7.3FTP 

7.3.1文件传输的概念 

7.3.2FileZilla 

7.3.3在IE浏览器中使用FTP   

 

二、教学要求

了解Internet的发展历史;了解Internet的作用与特点;了解TCP/IP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了解IP地址的基本概念;了解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Internet的常用接入方式;了解Internet提供的常规服务的基本概念。

掌握通过局域网的连接;掌握通过拨号网络(如ADSL)的连接;了解网络故障的简单诊断命令。

了解文本、超文本、Web页的超文本结构和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熟练掌握IE选项参数的基本设置;掌握收藏夹的基本使用;掌握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掌握在IE地址栏中访问FTP站点的操作;了解BBS的基本操作;了解Web格式邮件的使用。

掌握FTP站点的连接和断开;掌握文件的下载和上传;掌握在远程服务器上进行文件操作。

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OutlookExpress选项的基本设置;熟练掌握电子邮件账户的设置;熟练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掌握邮件管理的基本操作;掌握通讯簿的使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Internet的功能,浏览器的使用,邮件的收发,文件传输FTP。

难点:

拨号网络的配置方法

 

第八章 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

      

一、教学内容

8.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

8.2计算机病毒   

8.2.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8.2.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8.2.3恶意软件    

8.2.4预防计算机病毒 

8.2.5防止恶意软件感染计算机 

8.2.6其他注意事项    

8.2.7删除计算机病毒 

8.3网络安全

二、教学要求

了解计算机安全、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掌握计算机病毒的消除。

了解法规及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了解网络用户行为规范;了解我国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基本内容;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三、重点与难点

病毒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第九章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一、教学内容

9.1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

9.1.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9.1.2多媒体设备的种类    

9.1.3常见多媒体设备的使用     

9.2多媒体基本应用工具的使用

9.2.1图像处理    

9.2.2音频播放和视频播放  

9.3多媒体文件类别和格式

9.3.1图片格式    

9.3.2音频格式     

9.3.3视频格式    

9.4数据压缩

9.4.1数据压缩的概念 

9.4.2WinRAR的使用  

二、教学要求

了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以及在网络教育中的作用;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多媒体设备的种类。

掌握Windows图像编辑器进行图像查看;掌握Windows音频工具进行音频播放;掌握Windows视频工具进行视频播放。

了解文件压缩和解压缩的基本知识;掌握压缩工具WinRAR的基本操作;了解常见多媒体文件的类别和文件格式。

三、重点与难点

音频、视频、图像软件的使用。

压缩工具WinRAR的使用。

第四部分 实验安排

本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很强,为保证学习效果,强调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是十分必要的。

实验内容和要求

一、微型计算机组成和键盘操作练习(2学时)

实验内容

1.结合实验机型,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微型计算机的启动。

3.键盘和指法练习。

实验要求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启动和键盘使用方法。

 

二、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方法(4学时)

实验内容

1.Windows基本操作。

2.使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记事本的使用(含中文输入练习)。

4.Windows附件的使用(画图、写字板、计算器等)。

实验要求

了解Windows的桌面结构,掌握鼠标器、窗口、图标、菜单、对话框、剪贴板、快捷方式的操作及使用帮助,掌握使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和文件夹操作的方法,掌握记事本的使用方法和至少1种汉字输入方法。

 

三、Word(中文版)文字处理系统使用方法(6学时)

实验内容

1.Word的启动和退出。

2.文档的建立、编辑、保存、输出预览和文件格式的转换。

3.文档版面设计。

4.图形操作。

5.表格操作。

6.样式的建立和使用。

7.模板的建立和使用。

实验要求

了解Word界面结构;掌握Word的进入和退出方法,文档的建立、编辑、文档版面设计、图形操作、表格的建立和编辑、样式的建立和使用、模板的建立和使用方法。

 

四、Excel(中文版)电子表格系统使用方法(10学时)

实验内容

1.Excel的启动和退出。

2.Excel表的建立、数据输入、编辑和修饰。

3.Excel表中的数据处理。

4.图表的建立、编辑和利用图表的数据分析。

5.表格数据的筛选和排序。

6.表格数据的统计分析。

实验要求

了解Excel的界面结构;掌握Excel的进入和退出,Excel表的建立、数据输入、编辑和修饰,Excel表中的数据处理,图表的建立、编辑和利用图表的数据分析,表格数据的筛选和排序,表格数据的统计分析。

 

五、PowerPoint(中文版)演示文稿系统使用方法(6学时)

实验内容

1.初步了解PowerPoint。

2.演示文稿的建立、编辑、修饰和保存。

3.专业化演示文稿的创建(含编辑纲目结构、制作图表幻灯片、制作组织结构图、幻灯片添加备注、演示文稿定位保存)。

4.为幻灯片增添动画效果。

5.使用设计模版和幻灯片母版统一幻灯片的风格。

6.为幻灯片增加其他效果(含艺术字、剪贴画、相册的创建/编辑和使用、背景音乐及设置动画效果)。

7.演播控制手段与技巧。

实验要求

掌握启动PowerPoint的方法,PowerPoint的工作界面,演示文稿的建立、编辑、修饰和保存,专业化演示文稿的创建,为幻灯片增添动画效果,使用设计模版和幻灯片母版统一幻灯片的风格,为幻灯片增加其他效果,演播控制手段与技巧。

 

六、网络使用基础(6学时)

实验内容

1.观察微机联网的硬件设备和连接、网络属性配置。

2.进入Internet网进行浏览、使用搜索引擎和IE菜单项。

3.申请免费电子邮箱、配置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实验要求

理解微机联网的方式和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掌握Internet网的入网方法、使用浏览器和搜索引擎进行浏览及查找、在BBS上发帖、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七、网络安全与多媒体技术(2学时)

实验内容

1.    病毒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2.    图像编辑器、音频、视频播放软件的使用。

实验要求

掌握病毒软件的安装与使用;掌握Windows图像编辑器进行图像查看;掌握Windows音频工具进行音频播放;掌握Windows视频工具进行视频播放。

 

第五部分建议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选用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

李丽萍,潘战生,杨智业,吕文丰,王添财。

2009年9月出版。

教材的特点和选用的原因:

本书是根据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公共基础课统考大纲进行编写,有助学生对课程的掌握以及参加全国统考。

课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每章都有课后练习与实验指导;配套的光盘附有:

每章节的PPT,习题与习题答案,实验操作文档等,重点难点的视频讲解,适合网络学院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