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3130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docx

昆明人的性格特点

昆明人:

温吞与繁琐周重林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昆明人温吞懒惰的个性,他们在日常生活上的繁琐往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那些令人迷恋过的云南意象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玄机?

本文试图做一个简要的探索。

家乡宝情结:

只要是家乡的,什么都好昆明人很喜欢叫自己为家乡宝,表面上看是多么热爱家乡的意思,骨子里却暗含着对外地人的鄙夷之情。

一个昆明人到了外地,不是发现别人的优势,而是觉得什么都不好。

乘电梯嫌楼高,吃饭觉得味不够,找地方觉得远,抱怨最多的是天气,“咋个这个差?

”,热了受不了,冷了也受不了。

所以看到听到的那些昆明人外地见闻结论,都是“还是家昆明好”的定论。

老黑格尔谈过地理对人格的影响,他认为内陆居民善于沉淀和积累,中庸保守,满足于自身优势,因为他们拥有富庶的资源和稳定的生活栖息和繁衍环境,比如中国。

云南坐拥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文化普遍落后,作为首府的昆明只用和云南其他地区随便比较更可以获得优越感。

气候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昆明县志.风俗志》说,吾滇人最不喜欢背井离乡,其中昆明人尤其如此。

士人除了外出做官,只有赴试才肯离开家乡。

否则井田桑麻,以终老田间为乐。

为经商而出远门的,那是百人中不见

一二。

所以昆明比其他地方民风淳朴。

不过昆明人也因此而见闻不广,思想闭塞。

昆明人编过一个故事:

上帝与一个昆明人打赌,输了就交换相互居住的地方。

结果上帝输了!

那昆明人到了上帝住的地方才明白,这家伙明明是故意要输,立即后悔得要死。

多年前,昆明市政府力推“春城天天是春天”给外地人,“卖春计划”当然有人惊奇,连气候都可以卖?

牛到这样的地步,只有那些卖空调的商人知晓,在昆明空调是没有市场的。

有人在网上发帖子,抱怨昆明天气太热,受不了。

点击进去的人都大呼上当受骗,一些人也骂了,才30度就叫人热啊。

来重庆试试?

40多度烤死你!

按国家的说法是夏季的气温标准为22度,而昆明的年平均气温仅为

14.9度。

夏天的昆明平均气温也只有20来度。

与沿海地区相比,一天中的最高气温相差10度左右。

而且每年6到8月都属于降雨比较集中的季节,全年80%的降水都集中在这个时段。

固然,昆明是一个避暑的圣地,这本是天然,昆明人贪图好气候仍是人之常情。

他们自封“家乡宝”,说10个昆明人出去,有9个最后都回来了。

“家乡宝”的背后还蕴含着,他们不喜欢去外地,也不喜欢外地人进来,形成一种非常封闭的文化人格。

不遗余力宣扬只要是昆明的,什么都好。

这本无可厚非,但他们对外地以及外地人充满了排斥,尤其对州县来的人。

昆明人把外乡人称为“老表”、“大洋芋”,意思就是人家土得掉渣,自大意识尤其明显。

有些人抱怨说,好的气候引不来有钱人,却来了一群洋芋进城。

在云南电视台制作的一些方言节目和电视剧里,充满了对外乡人的讽刺,往往把一些不好的觉得配音留给那些他们认为发音很难听的地区。

昆明人说起一些“玩场”(娱乐的地方),好玩就说“老表少,有品味的多”,不好玩便说说这个地方没有玩场,“都是老表,扫地的时候泥巴和石头都有一地呢。

”鄙夷之情可见一斑。

守得一方土地,什么都好,不思进取,甚至还消极抵抗,是昆明人的最大特点。

昆明人的懒:

悠悠呢过日子昆明人的懒,是出了名的。

你要是对一个昆明人说,你太懒了。

他会笑嘻嘻地说,懒有什么不好?

悠悠呢。

“悠悠呢”是昆明人的口头禅,就是慢慢地,做任何事都不要急。

你去拜访昆明人,他会告诉你,悠悠呢来,吃饭的时候,他也会说悠悠呢吃,走的时候,他又会说,悠悠呢去。

如果说,这体现了昆明人无微不至的关怀,那么,轮到你等一个昆明人的时候,就会深深了解什么叫“热锅上的蚂蚁”了。

昆明人说,我一分钟就到。

结果你可能等了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都来不了。

当你看到一个昆明人“悠悠呢”向你走来,你做不做得到“笑嘻嘻地”迎上去,告诉他慢走有益健康?

悠悠呢昆明时间使得这座城市生活节奏异常缓慢,在昆明很少见到就快走的人,一些学者解释说,是因为昆明海拔高,缺氧,人的精神不容易亢奋。

加上常年恒温,季节的轮换又太不明显,导致这种慢的惰性无处不在。

早上七八点中,在上班的路上,吃早点是一件很窝心的事情。

早上十点以前,昆明店少有开门经营的。

民国时候的昆明警察,每天早上例行的任务之一就是叫昆明街道上的店铺开门,不让人们睡懒觉。

麦当劳入驻昆明时候,开了24小时营业的先例,最高兴的不是昆明人,而是生活在昆明的外地人。

昆明人的习惯是,中午打着防紫外线的小伞出门,买一堆日常生活用品,晚上到处找玩场喝茶喝酒打牌打麻将,凌晨时分摸上床,一觉睡到上班前的几十分钟,胡乱整理一下,上班去也!

分析这样的生活习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其一是生活就是生活,在昆明人看来没有太远大太紧要的事情,心态放松,用不着勤奋地去赚钱,那不是生活的根本。

休闲才是最重要的,可以玩到尽兴,可以睡到充足。

朋友见面,问最近忙着什么?

都会说闲着,没什么事干。

闲下来的人都在玩,男女老少都相互打听哪里好玩,有什么有意思的玩场。

当然,他们也会抱怨说没有什么玩场,但还是有了那句著名的口头禅“我在玩噻!

”。

这第二个原因就出来了,玩累了好睡觉,加上没有什么闷热的气候作祟,昆明人的睡觉质量一直都高,这样保证了第二天又可以精神抖擞地上班后继续玩。

谁敢说睡觉好玩得高兴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第三个原因嘛就是昆明城市规模不大,上班骑车做车那怕是走路都用不了多长时间,年轻一辈就更享受了,找一份工作换一个地方,都临单位住下,保证在5分钟就到上班的地方。

第四个是经济压力不大。

昆明的消费水平一直都很低,吃喝玩乐不需要花太大的代价。

昆明人懒,是因为上天给昆明得天独厚的条件,它有资本这么慵懒地生活。

蒸锅和烟锅:

繁琐的生活样本以蒸锅和烟锅为代表的两性器皿,是昆明人用原始的繁琐来消耗时间的方式,也是他们表达情感和价值观的方式之

一。

昆明人的性格就像一杯温吞水,不温不火,在繁琐中尽显温吞本色。

许多外地人觉得云南人办事效率极为夸张,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的时间,他们需要几个小时,你要是碰巧约了人,昆明人说的“马上就到”、“还有几分钟”有可是半个小时,甚至了几个小时,这种慢吞吞的性格有着对时间和外地人的蔑视,昆明人其乐在其中,不以为是一个问题。

还是回到日常生活的现场,发现种性格背后的玄机。

不难看出,女人煮饭和男人吸水烟筒是云南最为特色两大生活习惯,都与蒸汽有关。

昆明人的做饭其实包含两道程序,煮饭和蒸饭。

流程是这样的:

先把米放在锅里煮10来分钟,等煮到半生不熟时,便置于筲箕上漏干,再把不熟的米倒入蒸锅用蒸汽蒸熟,这样一来,米是米,米汤是米汤,分得清清楚楚。

“煮饭”的关键点在于把米汤单独剥离出来,让米单独享受蒸汽蒸熟,还有漏不干的米汤,也会顺着蒸锅流到下面的锅里。

吃饭的时候,米汤可以用作汤的使用效果。

要是家里小孩问妈妈多久可以吃饭,妈妈会用“煮着了”或“蒸着了”来回答吃饭的大约时间。

在蒸饭的同时,也是做菜的开始。

对蒸汽烹调的热爱,不久久体现在煮饭上。

昆明最为著名的美食汽锅鸡和过桥米线,无一不是对蒸汽的热爱。

尽管在烹调的意义上,蒸被赋予了太多上上做法的意义,比如这样可以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保存食物的营养均衡,但是生活快节奏的今天,叫人慢慢等待蒸出来的食物,一定会觉得原始和浪费,但是云南人一直热衷于此。

今天随着电饭煲之类的电器出现,许多家庭已经不采用蒸饭的传统方式。

蒸饭的方式却大规模出现在饭馆中,今天到昆明的人还会看到,许多专业的煮饭公司都用很大的木质蒸子把蒸出来的饭送到一些馆子里,原始的蒸饭并没有被现在文化所取代,而是顽固地保持了下来。

试想,一个从儿童时代都熟谙这套繁琐程序的昆明人,性格自幼便是是蒸出来的,不温吞才怪。

在昆明的男人圈里,还有一句话颇有意味,就是“等我咂(或者用吸,抽的意思)锅烟”。

为什么不是根呢?

因为这里大部分男人都是吸水烟筒。

就连身边的女人也会抱怨,自家男人怎么会一天到晚抱着水烟筒。

出门前,女人都要耐心地等着男人把手上的烟丝吸完;而一回到家,坐到沙发上的男人第一件事还是抱起水烟筒,“咕咕咕”地抽个没完。

无论做什么,都会听到男人说“等我吸口烟,就来。

”这样的语气,换到另外一个家庭或另外一种场景,都不会有所改变,最多换成这样,“急什么,烟都没有吸完呢!

要是一群昆明男人在一起办事,他们会轮流抽一圈水烟筒,当作休息之用。

一个人说我要去吸锅烟,就是告诉别人他想休息一下。

如果一群男人中碰到不会抽烟的人,他的休息权会被大大地减弱,成为抽烟者的“使嘴人”(就是叫他们去帮忙买点东西之类的)。

也许一个使嘴人开始并不想抽烟,但因为老被使唤,也毅然加入抽烟大军。

水烟筒在云南被叫做“烟锅”,是一种用竹筒制成的烟具,一般长约一米,用铁条弄穿竹节,竹子三分之一处,开个小孔,斜插上一根手指般大的小竹筒,作为烟嘴,灌进半筒清水,便成了水烟筒。

抽烟时,将一小摄烟丝按在烟嘴上,边对着烟丝点火,边将嘴巴贴着水烟筒上端筒口猛吸,烟经过清水的过滤,去掉大部分尼古丁和杂质,变得更加醇口爽口,不会因吸烟过多而喉咙痛、肝火盛。

这正是水烟筒魅力的所在。

”不吸烟的时候,昆明人在喝茶,一杯接着一杯,瓜壳子一地,水好几壶。

在这里,需要说一下普洱茶。

任何一位接触到普洱茶的人都会被泡茶程序吓坏了。

也许叫外地人很为难的是,拿到一饼茶不知道下手,普洱茶被压得太硬,用手几乎是没办法弄开的,必须启用锥锤等利器才能弄,可是一般的家庭里那里有这些利器?

昆明人就会告诉他们,用锅蒸一蒸,自然就散开了,这个法子固然不错,可是麻烦还在,普洱茶小沱可以也许一天可以喝完,可其他大号型的一旦蒸开,喝不完就失去了价值。

喝茶方式一样繁琐,第一道茶是不能喝的,好泡好几次才能下口,对喝茶工具需求也很多,传统把茶叶扔到杯子里的方式不行,普洱茶一直泡着的味道会吓死人,得泡一点喝一点,于是不经意点,为了一斤茶,得要配备许多工具,本来极为休闲的喝茶,在昆明,演化成一桩累死人的活计,要是还有人参与讨论普洱茶的各种滋味,那就是另外一番感慨了。

僭越:

云南的就是昆明的云南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在许多地域,并无完整的云南概念。

比如云南人在外地,你问他是哪里的人,他首先说的是自己所在的州县,甚至是村名。

今天生活在云南的大部分汉人,其实都是历经数代移民、充军流放而来。

在一些学者的考证当中,云南这个概念首先是这些后来者中传播出来。

昆明在历史上从来不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从元代开始,昆明才取代被元朝消灭的大理国,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云南”本来只是大理祥云的一个驿站名,后来被搬来做了省会名字,认识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由此才会发现,其实作为首府的昆明,非常擅长把云南其他的地方的特产占位己有。

有一点是很容易被外地人忽略的,就是昆明人其实把云南当作了自己的,他们对外省人会自嘲自己说的话是“马普”(昆明马街,以说不标准普通话而得名),但对云南州县来的却会说,我们还是讲“云南话吧”。

这很容易理解,在许多人眼里,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尽管京片子听起来是那么别扭。

但你却不能想象,你对一个人讲京片子的人说,我来说中国话,他会有什么表情。

许多外地人把云南假定在西双版纳、大理、丽江、瑞丽等片区,但云南人眼里的所谓云南,更集中在昆明范畴。

也因为,这里集中体现了,昆明对云南的僭越史。

现在大名鼎鼎的“云南普洱茶”,其实所产之处不过是二三个地方,现在硬是被弄成了几十个地方都产,连老茶客都觉得莫名其妙。

你看看其他茶类,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六安瓜片,祁门红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都匀毛尖,都是以极小的产区来命名,可是到了云南,死活都不给地方上占到便宜,非要折腾到云南这一笼统的大概念上来,这和昆明即云南的自大脱不不了干系。

而后来的所谓原产地争论,倒想是一场闹剧,难不成非要外地人区别“云南普洱茶”和“云南原产地普洱茶”吗?

云南过桥米线,本来只是云南红河州首府蒙自的特产,本应该是“蒙自过桥米线”才是。

可是一到了昆明,就变了名称。

云南著名的几家的连锁米线店,甚至把时间推移到比蒙自还早的历史,只是鉴于过桥米线的起源大众太耳熟能详,否则花样百出的新版本一定会层出不穷。

许多外地人根本弄不清楚这些差别,以为自己吃到就是所谓的特产,其实真正特产还距离这里几百公里。

云南气锅鸡也同样是云南建水的特产,如今还有多少人会了解这段身世?

类似还有三七,本来只是文山的特产,被扣以了云南

三七。

现在大牌的云南白药,就更加离奇。

云南白药以前叫百宝丹(又名曲焕章万应百宝丹),本是江湖医生曲焕章的独家秘方,因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很好的功效而名扬天下,后来还是一样逃脱不了被谋划成“云南白药”的命运。

现在,《云南印象》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品牌和骄傲,渗透到了房地产、饮料以及各种商业领域,“云南原生态”也被鼓吹成了一个重要的现象,但是只要你去寻找源头,不难发现,所以的这一切都会指向“田丰传习馆”。

后人无论是杨丽萍也好,李怀秀也罢,尽管在不同场合承认曾经受教于田丰,但还是敌不过云南的诱惑,加入新一轮的命名高潮,继续把各类特色纳入到云南的范畴,而称谓和起源胡乱,也总将随着一些记忆的消失而不被人提起。

云南即昆明的思维,还体现在建设在昆明的云南民族村上,许多外人来到昆明,都想去各地看看少数民族特色,昆明人会说,有什么意思,云南有的昆明都有。

这样一来,去了“世界园艺博览园“的人也用不着去西双版纳了,因为那里有的这里也有。

一个更为流传广泛的版本是说,有人说云南人自大,井底之蛙,明明没有海,还喜欢把许多湖泊叫成海,比如“洱海”、“阳宗海”之类的,昆明人反驳说,我们还把五百里滇池叫做“池“呢,外地人一下楞住。

昆明人早在一边笑开了,人家私底下叫滇池为”草海“呢。

昆明即别处生活在别处不在是一种心灵上的奢求,而是一种很艰难的生存图景。

每次听到“来创意英国喝茶”,或者说从“格林威治”走过,我都会感觉到我正过着一种“他人的生活”。

在“创意英国”喝普洱茶与在“兰茶坊”喝摩卡咖啡,这有什么不同?

很少有人告诉我这其中的差别与奥妙。

仅仅是听起来,终于可以短暂地拥有大英帝国和它的荣耀?

只有少数蠢才才会去挖掘到祖宗十八代,中国与英国之间有着列数不完的血泪史。

在地产商看来,历史都是由美妙的瞬间组成的。

他们动辄思绪纷飞到欧洲大陆,转瞬又拿帝王将相开刀。

他们知道马赛,知道波伏瓦是文化符号,他们甚至会考证出这人在时候地方拉了泡屎,之后此地便花香满径。

一个可笑的事实是,不管是波希米亚,还是马可波罗,都把这样的瞬间情感上升到传世和绝无仅有的高度。

“罕有”、“高贵”这样的字眼从地产商的代理人——地产广告公司不断放出来,是出自大卫,还是威廉之手?

在现实中,这些人应该是李有钱,王有才,但是,在广告公司,他们是olverlee,MichaelWang。

“你知道王有财吗?

”“你说的这个人我不认识,你得告诉我他的英语名字。

”如果你认识昆明某著名的地产广告公司的人,这些对话真实得令人发笑。

身份的丧失是一种可怕的开始,从这样的丧失感出发,不难看到生活的丧失。

你怎么可以相信,一群丧失身份感的人,会为你炮制出所谓的“优雅”。

许多东西,一旦还原,会令人无比蒙羞。

“格林威治”夹隔在两条尘土飞扬的公路边,“维多利亚图书馆”最多的是《知音》、《家庭》,至于说艾林诗根——谁在这里看到了欧洲?

我不得不再次搬出赛义德,这位格格不入的人,正是在不断丧失身份中寻找到一种途径。

他的《东方学》令人侧目之处,在于他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

在西方看来,东方还没有自己的文化,必须通过西方的文化,东方文化才可以获得再现的可能。

从这本书出版的近30年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封闭到开放,再到融入全球化的进程,每一步都跌落到西方的陷阱。

周边时不是都有人高喊做“中国的XX”,而“XX”正是西方化的产物。

赛义德的本意是提醒东方不要按着西方的逻辑去做事,但是《东方学》在中国的遭遇却说明了,中国正跟随的西方的步伐在前进。

福柯说,语言和学术,这些意识形态中的东西可以逐步转化为世俗的权力,也可以转化为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也可以转变成美国的海军舰队和空军„„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说,这些意识形态其实也可以逐步化为到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住在“创意英国”,每天在“牛津”大道散步,喝下午茶,翻阅“生活新报”,等我们的孩子长大,别人问起他的时候,他会这样表述“我从小就在牛津”长大,那么接下来呢?

昆明的酒吧地图文化巷和文林街一带酒吧艺术气质比较浓厚,是许多文青混迹的地方。

蓝白红从文化巷挪了几步,搬到文林街后,人比以前多了起来,但是喝酒还是以学生和后代大学时代的青年(那些毕业后,仍然把自己当作学生看的人)为主。

我上大学那会,第一次网友见面就是在蓝白红,第二次到现在的“我在生活”(以前叫面对面),当时年轻漂亮的女老板也是网友之一,我第一坐在穿低胸吊带的女子,突然就明白了口干舌燥的深刻含义。

我觉得这也许多酒吧免费给漂亮女子提供酒水的原因,让男人口干舌燥的女子多了,男人喝酒的量自己就攀升。

往下走,就是布拉格,每年冬天,我都会去那里烤着太阳,听音乐。

记忆里,那是我第一次在酒吧听到放许巍的歌,我觉得老板是个有品味的人。

“说吧”开在建设路的一个地下室里,以前是供小孩溜冰的地方。

那里封闭性很强,任何大牌的手机带进去,都不会有一颗信号,霎那间变成了电子表。

有人不喜欢这点,喜欢的人则觉得终于可以摆脱另一个世界的纠缠。

我每次想玩人间蒸发,首先想到的就是去说吧喝酒。

我开始去说吧的时候,还是个文艺青年,当然见到的大部分也都是文艺青年,随便一数,长头发就有十几个,在那里,我曾遇到一个身着中山装的小青年,很是羡慕过。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场话剧表演,有云南大学的学生,也有些话剧爱好者自创的节目;这里也常会有一些云南本土的乐队演唱,墙上奇奇怪怪的海报更是一张覆盖着另一张。

现在,这一带酒吧的老外很多,去晚了,中国人就成为点缀。

许多广告都宣传说,文化巷这带,以后要变洋人街了。

文化和洋人的置换,不知会带来什么效应。

翠湖边的酒吧以洋酒和红酒为主,标榜着成功男女的到处都是,端着酒杯,举止熟练。

叫我有点新鲜的是,茴香酒馆的自制火柴与德国黑啤都不错。

青鸟的西餐也算爽口,只是不给吸烟。

与文化巷一带的酒吧比较,昆都的酒吧就显得太吵了。

昆明比较火爆的KTV、DISCO、咖啡厅都集中在这一带,无论去哪家音乐都是赛着响。

有一年冬天,我穿着毛衣进了天籁村DISCO,没过2分钟就脱得只剩性感内衣了,我暗叹,冬天,要看性感美女,也只有来DISCO了。

反正我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被一位美女迷惑住了,后来交往过两年有余。

音皇更名叫芭比之后,以前的学生群体也不见了,到处是梳妆滑溜衣衫整洁的“白骨精”,酒也卖得比以前贵了一倍,不过,人多,去的时候要提前预订座位。

最早的DISCO火鸟要在隐秘的位置才找得到。

新贵也是联盟店TOPONE在昆都也有分店,搞过几次“搜城”,其实也是搜美女活动,我参加过两次,每次的冠军都是重庆人,不由为昆明姑娘担忧起来。

昆都深巷里有个地方叫野蜂,都是现场歌曲,任何人只要常,老板总会给你吉他伴奏,经常有人在那里哭,三四十岁的人,一哭就把情感的秘密全泄露了。

地方更大点的就是金马碧鸡这带了。

连同百盛为中心的商业区、包括同仁街都算上,确实可以玩许多地方。

C

D、七米

九、绝对流听等等这些名字给人很有文化的感觉。

最有名的是驼峰客栈,外地驴友都往那里跑,当作自己的家了。

这里和昆都比较起来,差别就是安静的地方还是安静,吵的地方照例吵,适合不同性格的人群聚喝酒。

年纪大点的人,也不会觉得真老到受不了噪音的地方。

从金马出来,可以顺路去搬家到白塔路的骆驼酒吧,要是想迅速交友,继续向前走,单行道有大批交友名单等着了。

昆明西边一直不是酒吧的旺地,近华浦路的红星公社是个奇迹,好几年都人气旺盛,是一些怀旧的资深酒客聚集地。

有水的地方酒吧生意一般都不差,沿着昆明的母亲河盘龙江沿线随便走走,都可以找到不错的酒吧。

工人文化宫附近的临江酒吧,就紧紧靠着岸提,没有灯,大家都是成件的啤酒叫来,黑灯瞎火,游戏玩不成,纯粹地喝。

酒到这里,终于有些喝酒的样子,人不醉,怎么可以呢?

(原文刊于《城市地理》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