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历史人物 独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3140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宁历史人物 独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晋宁历史人物 独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晋宁历史人物 独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晋宁历史人物 独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晋宁历史人物 独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晋宁历史人物 独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晋宁历史人物 独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晋宁历史人物 独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晋宁历史人物 独家.docx

《晋宁历史人物 独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宁历史人物 独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晋宁历史人物 独家.docx

晋宁历史人物独家

历史人物

郑和(1371~1435)本姓马,名和,小字三宝,回族,明代昆阳州宝山乡(今晋宁县昆阳镇)人。

其祖父和父亲均为“哈只”,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明洪武十四年(1381),太祖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统帅,领兵30万进军云南,击败了梁王巴匝刺·瓦尔密。

战争期间,年仅11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虏,先至南京,后又到了北京。

因马和手脚勤快,办事认真,14岁时被阉后选入时为燕王的朱棣当童奴。

建文元年(1399),朱棣举兵与建文帝争夺皇位,28岁的马和跟随朱棣多次征战,累建战功。

朱棣夺得帝位后,改元“永乐”,论功行赏,赐马和姓郑,并被提拔为四品“内官监”太监,成为受皇帝信赖而较多地参预朝廷大事的大员。

从此,马和就被称为郑和。

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巩固刚建立的明王朝政权,曾实行过严厉的海禁政策。

朱棣即位后,即从皇位已日益巩固的实际出发,逐渐放宽以至取消了原先的海禁政策,派遣外交使团,同海外各国的交往,建立友好关系。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郑和被派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

永乐二年(1404)初,朱棣决定派遣规模宏大的使团到西洋各国,以郑和为正使,王景弘为副使,主持远航出使各国的各项准备。

郑和接到命令后,立刻布置了造船等事宜。

南京、淮安、苏州等地的大型船厂日夜开工,建造远洋航海的大船。

顺天、广州、潮州、漳州等地的造船厂也积极开工,制造各类船只。

所造宝船,中等的长37丈余,宽15丈余,大的长444丈,宽18丈,有9根桅杆,12张船帆。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种船。

宝船构造较科学,船底平,航行平稳,不怕搁浅,船帆无论是顺风或逆风都能充分利用风力,加之多桅多帆,吃水较浅,阻力小,故航行速度很快。

人住的船舱多数建在甲板下,重要官员乘坐的宝船舱室雕梁画柱,布置富丽堂皇。

根据远洋航海的需要,除宝船外,还建造有专门的马船、粮船、座船、战船、淡水船等专用船只,以保证几万人的船队海上长期航行所需的各种食品及军需物资。

郑和船队经过认真挑选,严格训练、不仅阵容整齐、盛大,而且组织严密、科学,既有严格的分工,又有密切的协作。

有正使、副使、少监、内监、阴阳官等组成的船队指挥中枢;有通事担任翻译;有买办、书算手办理各种日常行政事务;有都指挥、指挥等负责军事,指挥下属的千户、百户、旗校、勇士等各级官兵,进行警戒,保护船队安全;平均约150人远航人员就配备有医护人员1人。

此外,户部、工部及京师有关部门拨给郑和船队大量的珍贵物品和名产,其中有金银器皿、丝、绸、绢、缎、各种精美瓷器、陶器、铜器、茶叶、布匹、玉雕、大豆,以及精良的武器。

这些物资,大部分是准备赏赐给曾向明朝“进贡”的国王,或赠给与明朝友好往来的国王或酋长,一部分用来与各国商人或百姓进行贸易,交换当地的土特产品和珍奇货物。

而在那些专用船只上,则满载着充足的粮食,淡水、燃料、蔬菜、果品、药材;马船船舱里还饲养一些马匹,以便供官员及骑兵到陆地上乘骑。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后,郑和于永乐三年(1405)六月十五日,率领27600多人乘上62艘宝船和40多艘其他船只,从江苏苏州刘家港(今太仓县浏河)正式启航,开始了他“七下西洋”的首次航程。

这次远航,相继访问了占城(今越南南部)、旧港(今印尼苏门答腊巨港)、满刺加(今马六甲)、锡兰(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等地。

在满刺加和古里作了较长时间的停留,与当地国王及官员增进了友好交往,进行了商品贸易。

途中,聚歼了以陈祖义为首的一股海盗,在西洋各国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永乐五年(1407)九月,经过两年多的航行,郑和率领船队返回南京,同时有17个国家的使者随船到达,对明朝进行了回访。

永乐五年,郑和奉朱棣之命,第二次率船队出使西洋,先后访问了占城,爪哇等20余个国家或地区,永乐七年(1409)夏返回南京。

永乐七年冬,郑和奉命率船队第三次出使西洋。

航程一直较为顺利,但经过锡兰时,因国王亚烈苦奈儿有意挑衅,妄图加害郑和一行,他派出五万军队,切断郑和船队归路。

郑和料定其王都科达(今科伦坡)一定空虚,亲率四千左右明朝官兵,一举将王都攻占,亚烈苦奈儿等被擒,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永乐九年(1411)六月,郑和率船队返回南京。

永乐皇帝宽赦了亚烈苦奈儿,并把所有俘虏都释放回锡兰。

后来,锡兰与明朝重新建立了友好关系。

郑和从永乐三年到九年,6年间3次出使西洋,往返航程数万里,圆满完成了永乐皇帝交给的使命,当朱棣赏赐出使有功人员时,郑和提出了回乡探望失散了近30年的亲人的要求,永乐帝批准了他的请求。

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郑和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昆阳,住了1月,祭扫了祖坟,并刻石以记其事(刻石至今犹存)。

经过近两年的准备后,永乐十一年(1413)冬,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

途经苏门答刺时,郑和遵照永乐帝的命令,帮助该国平息了内乱,使当地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其后,船队穿越阿拉伯海,到达波斯湾口的忽鲁谟斯国(今伊朗)。

国王在王宫里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彼此互赠了礼品。

忽鲁谟斯人得知中国船队到来,奔走相告,并用琥珀、珊瑚、猫眼石,龙眼珍珠等宝石和药材,交换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

十三年(1415)七月,回到南京。

郑和四次下西洋后,明朝在东南亚和西亚的影响加大,一些国家不断遣使来中国访问,东洋地区的吕宋(在今菲律宾)、日本等国也先后遣使来中国。

为了回访和进一步扩大与西洋各国的交往,郑和奉命于永乐十四年(1416)第五次率船队出使西洋。

这次远航,先到了阿拉伯半岛的阿丹国(今亚丁),然后到了非洲东岸的术骨都束(今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和麻林(今东非肯尼亚)。

郑和返航时,随他来中国访问的有17个国家的使臣,他们带来了驼鸟、狮子、长颈鹿等珍稀动物为礼物。

永乐十七年七月,回到南京。

永乐十九年(1421)初,第六次出使西洋,把上次来中国访问的西洋17国的使臣护送回国,同时对各国进行回访和贸易。

这次远航到了东非,航程较远,于二十年(1422)八月,返回南京。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永乐皇帝去世,其子朱高炽即洪熙皇位后,把“下西洋”作为“先朝弊政”之一加以罢除。

郑和因之而受到指责。

不到一年,朱高炽病逝,其子朱瞻基即位,改元“宣德”,郑和仍常受到斥责,被派去南京修大报恩寺等寺庙。

其后的几年间,海外各国来朝贡和访问的使者日益减少,宣宗皇帝想重新恢复永乐时的盛况,宣德五年(1430)命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

这时,郑和已经年届花甲,但他仍壮心不已,欣然接受了这次远航的任务。

船队到达满刺加时,郑和在国王的请求下,又一次帮助调解了满刺加与暹罗国(今泰国)之间的纠纷,使两国重新友好相处,郑和船队到达古里时,恰好古里国派人乘专船去天方国朝觐,副使太监洪保就选派出连翻译在内的七人使团带着麝香、瓷器、绸缎等中国物品,同古里国人一同前往,他们抵达天方(今麦加)后,待了将近1年,参加了朝觐活动,然后转回到满剌加,与分头到各国进行访问的船只和人员会齐,于宣德八年(1433)七月回到南京。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历时将近30年,先后对亚洲和非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多次友好访问,航程总计16万海里(296万千米)。

长期的航海实践和多次实地观察和测量,他们绘制了中国早期、也是世界最早的《郑和航海图》。

随郑和船队几次出使西洋的翻译马欢,写出了《瀛涯胜览》,费信写出了《星槎胜览》,巩珍写出了《西洋番国志》。

这些著作对于研究15世纪前期亚、非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情况,是十分宝贵的资料。

宣德九年(1434)郑和在最后一次出洋的返航途中逝世于古里,葬在海外。

随员带回他的头发和靴子,葬于南京牛首山。

庄蹻(?

~约公元前263年)楚国人,“楚庄王之苗裔”,楚国的将军(一说为楚国农民起义军领袖)。

约公元前298年,庄蹻率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从楚国国都郢出发,选择“济湘沅以南征”的路线,由湘西进入贵阳以东的且兰,到达贵阳西部的夜郎,再沿今滇黔路进入滇池地区。

当到达滇池地区时,当地滇国的“靡莫之属”已在滇池周围开垦大片肥沃的土地,同姓相扶。

庄蹻“以兵威”降服了当地的“靡莫之属”各部落,正当他要归报楚国时,公元前280年,秦将司马错攻克了黔中,阻断了归路。

庄蹻加入了当地民族社会,“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定都晋宁(晋城镇一带),成为有史记载的“滇王”。

庄蹻作为内地第一个开发西南边疆的历史人物,把楚国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到了滇池地区,加速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流、借鉴和融合,为秦、汉时期在云南设置郡县创造了条件,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故史称“今西南诸夷,庄蹻之后。

”“自夜郎、滇池以西,皆庄蹻之裔”。

李秀(291~?

)女,一名杨娘,字淑贤,四川广汉人。

父李毅,晋武帝太康三年(282)为南夷校尉,持节统兵镇守南中。

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兼任宁州刺史。

第二年地方大姓煽动少数民族部落反晋,于陵承及毛铣、李猛的遑耶(亲家)怒,煽动谋反,受到压制的其他大姓和夷帅一齐响应。

反抗者到处破坏郡县,攻围州城,攻城略地,遍地烽烟。

适值内地也暴发了流民反晋,李特、李雄父子率流民攻占了蜀郡。

晋王朝无力顾及宁州,李毅孤立无援,平叛未果而病卒。

李毅死后,州文武官员认为其女李秀(时年15岁)明达有父才,推举她代父领州事。

李秀受任后,不敢有懈怠,悉心军事,日穿甲胄,身先士卒率领军民依城固守待援。

城中粮尽,掘鼠煮草充饥,顽强困守孤城。

待叛军气势稍怠,她便率军开城出击,打击敌人。

历时7年,李秀终将叛军打败。

因她守城平叛有功,后被封为镇靖夫人。

唐时又加封为明惠夫人。

州人感其德,念其功,将她当年作战处的村寨定名为天女城(今晋城天城门),并在晋城塘子口建娘娘庙塑甲胄像以祭祀之。

她是晋宁县正史有传的首位女将。

唐琦(1493~1559)字子荐,号池南,晋城镇上东街人。

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被派任安徽定远县令,在任期间,重民意,体民艰,正婚丧,减差粮,勤政爱民,廉洁自持,做了许多有益于百姓的事。

定远人民思念他的恩德为他建立了生祠,按时祭祀。

他后来升任陕西巡按、监察御史,其间曾为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题书了“黄帝陵”及“桥山龙驭”。

落款是“大明嘉靖丙申(1536)十月九日滇南唐书”。

此碑至今尚存。

后“因忤权要归里囊中萧然。

”他回乡后,与当时谪放云南的著名学者杨慎结为文字友,成为“杨门六学士”之一,杨每至晋宁,必往唐家,互相唱和,情谊至深。

其墓前石质“翁仲”至今尚存,被列为县级文保单位。

唐泰(1593~1673)字大来,法名普荷,又名通荷,号担当,今晋宁县晋城上东街人。

曾祖金,字子南,号池屿,明嘉靖戊子(1528)举人,曾任邵武府同知。

祖尧官,字延俊,号少屿,嘉靖辛酉(1561)解元,屡次赴京应试不第,绝意仕进,闭门著书,有《玉龙山人全集》传世。

父懋德,字世修,号十海,明万历癸卯(1603)举人,曾任陕西临洮同知,著有《十海诗集》。

唐泰曾辑其曾祖、祖、父所著,合编为《绍箕堂集》

唐泰自幼就长于写诗,被誉为“滇中第一人”。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考贡生名列第一。

天启五年(1625)获“岁荐”从昆明到北京应廷试,入太学。

后遨游于大江南北,与江南“复社”中诸名士结识,拜当时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为师,并向著名画家陈继儒学习,而又参合元黄公望、倪瓒两家笔法,自成一家,风格枯淡。

其画以泼墨山水为主,兼及人物,代表作有《一筇万里图卷》、(《三驼图》)等。

唐泰书法接董其昌之传,但晚年之作奔放豪迈,气势磅礴,与董其昌养尊处优所形成的秀逸风格又截然不同。

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来晋宁时,曾与担当游海宝山、梁王山等名胜并诗酒唱和。

唐泰虽以“诗、书、画”著称于世,但流传于世而影响最大的是诗。

他的诗,反映了明清之际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的真实情况和人民的喜怒哀乐。

他早年在昆明的诗作苍劲豪放,深入浅出,忧国忧民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

如:

“山薮何处不饿虎,岁时此日有穷民。

”“此地告食馑,中原犹战危,两眼遍疮痍,山城虎豹窥”等等。

后来,烽烟满地,眼见明室将倾,自已又无力回天,只好退居林下。

据赵藩《鹊巢小识》记载:

其后他曾参与滇南土司沙定洲倒云南统治者沐天波的活动。

沙定洲败北后,他只好出家,到滇西鸡足山当了和尚。

他虽身在禅林,却心存社稷,“暂时虽俯首,龌龊岂能久。

驹分且待时,万里未可知。

”至农民起义将领李定国拥永历帝入滇,抗清扶明事业出现一线生机,他曾写诗明志云:

“欲报朝廷甘自弃,女流饶有丈夫气。

若得挥戈建大功,妾愿居孀尔尽瘁。

”后吴三桂入滇,永历帝走缅,他曾以“云游”为名,下山到保山腾冲一带找大西军,由于道路险阻未能如愿。

第二年(1661)春,永历即遇害。

担当为此曾写诗:

“去年行脚欲傍君,道上羽檄悉纷纷。

今年风鹤仍复尔,凄惨目击非耳闻。

”永历帝亡,复明希望彻底破灭。

担当遂定居鸡足山以度晚年。

但他忧民之心,仍然洋溢于其晚年的诗作之中。

担当的诗作,生前刻印的有《修园集》8卷,收录他13~50岁的作品;《橛庵草》7卷,收录他50~70多岁的作品;《拈花颂百韵》收录他80~81岁的作品;《罔措斋联语》由其门生广厦刊行,收录担当楹联386幅。

据他在《橛庵草序》中说:

“除年来患难焚溺之外,又除有类偈颂者不入,有类香奁诗余者不入,有悲歌慷慨,触及时忌者不入,不啻十去九矣”。

最后一类未入,令人惋惜。

尽管如此,两本诗集收诗千余首,足见其诗作之丰富。

唐泰去世后,葬于大理感通寺后山。

李因培(1717~1767)字其材,号鹤峰,晋宁锦川里(今上蒜乡下石美村)人。

父治民,字立人,清康熙四十年(1701)举人,曾任广东清远县令。

李因培幼时,其父口授《四书》、《五经》、《左传》、《国语》及《庄子》等,他努力学习,皆能背诵。

后入塾读书,成绩常名列前茅,被称为“小先生”。

9岁时随母迁居昆明,11岁参加童试,补博士弟子员。

乾隆三年(1738)参加乡试,得中举人。

因家贫无力上京应试。

过了7年后,得友人资助,入京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学士,3年后被提任侍讲学士,其后出任山东学政。

乾隆十八年(1753)三月担任刑部侍郎,六月兼任顺天府尹,亲督捕灭飞蝗。

乾隆二十一年(1756)调任江苏学政,与文学家袁枚(字子才)友善,常诗酒聚会,游山玩水,时袁枚建“随园”于金陵(今南京),曾广征楹联,均未如意,遂择《兰亭集序》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一句为上联,征求下联,李因培便取《鲁昭公十二年》楚王夸左史倚相的话应对,即“其人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袁枚大加赞许,称为“绝对”,立即刻木挂于园中。

晋宁人引以为荣,亦曾刻悬于晋宁象山书院内,二十二年(1757),乾隆皇帝南巡江苏,看到李因培署理学政,成绩昭著,曾赐诗称赞,其后曾调任浙江学政。

乾隆二十八年(1762)六月,调任礼部侍郎,三十一年(1766)出任湖北巡抚,后又先后任湖南巡抚和福建巡抚。

李因培博学多才,尤精文史,为官清廉,颇得民心。

民间留有“才高八斗李因培,字压两江马汝为”的说法。

(马汝为是云南元江人,精于书法)。

他才高受宠,加之性刚气盛,为朝中奸所恨,竟被诬陷,以“属员亏空不实”之罪,被降为四川按察使,后改赐死,死时年51岁。

其子翊、翔、孙浩均进士,女含章诗文皆精。

李因培祖孙四代名噪文坛,其事迹《清史》有传,并被近年出版的《中国历史人物辞典》收录。

李含章(1744~?

)女,字兰贞,晋宁县上蒜乡下石美村人。

系清乾隆年间礼部侍郎、湖北巡抚李因培之长女,嫁浙江归安叶佩荪为继室,生子女各3人,皆能诗文,可谓一门风雅。

李含章出身书香门第,生活在充满文学气息的家庭,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得父言传身教,广闻博见,又与哥哥李翊(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并案读书,在经史文学方面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出嫁后,又和丈夫历数省任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历几多事,故学识愈加渊博,加之精于思考,勤于写作,所作诗文,无论古体近体,五言七言,皆卓然成家。

其平生著作,尽皆收入《蘩香草集》内,惜该书虽经方树梅等人省内外多方搜寻,终不可得。

现在人们所能见到她的诗作,仅为散见于童振藻《清代名媛诗录》、袁枚《随园诗活》、袁文典《滇南诗略》等书中,计124首。

其诗各体皆备,佳作纷呈,其内容有咏物、即兴、咏史怀古、寄情4大类。

其中的咏史怀古部分,所涉及的人物有传说中的尧舜,有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始皇,有文武兼备的曹操,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有女性方面的历史人物娥皇、女英、西施、昭君等人,对所写历史人物或赞叹,或讥讽,或褒扬,或鞭笞,皆能抒所感,陈己见,爱憎分明,发而为诗,形象生动,意境深远,令人玩味。

袁枚在《随园诗活》中称赞李含章为“一代闺秀之冠”,品评其诗曰:

“见解高超,可与300篇(指《诗经》)并矣”。

李含章身为封建社会的女性,在文学上能有如此造诣,取得成绩,“在历代众多的云南省籍人士中,女强人并不多见,流传的作品更是寥若晨星,能自成一家的女诗人,唯李含章一人而已,她在滇云诗坛上真可谓凤毛麟角,独放异彩了”。

她不仅长于诗文,还善书善画,乾隆二十九年立于盘龙山玉皇阁内的匾额“慈航普渡”为20岁时所书,欧体楷书,字大盈尺,笔力遒劲,受到书法家的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