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3179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docx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

老甘老师谈高中学习(节录)

大家早期做计划,会有一些完不成计划,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我希望大家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做计划的制定方法。

比如说,计划不要安排

太紧,要预留一些机动时间。

每天留半个小时的机动时间,这半个小时做什么

用呢,比如说,我今天做数学,但是今天老师布了道很变态的题,我怎么也想

不到,我做数学的时间就多了,这半个小时就用来填补数学的空缺;再比如说,

我今天作业全部做完了,但是我心情又特别好,我还想再做些作业,你可以拿

英语来背背单词嘛;或者说我今天做完作业心情就是不好,看到题就是不爽,

那你可以拿来听听音乐呀,这完全是可以的。

所以说,机动时间很重要,是让

你保证每一天都能够按时地完成作业。

一、要注意兼顾各科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注意得比较少,很多人制定计划更多是我今天全部来做数学,明天全部来做语文,后天全部来做英语,其实我个人觉得这是很错误的,尤其到高三是非常非常错误的,是大忌来的。

为什么呢?

因为实际上高考以其说是

能力,能力当然很重要,但是我跟大家说,感觉更重要。

有时候一个题你完全

不会做,但凭感觉你都能做出来。

这个感觉要怎么出来呢?

因为你如果连续两

天、三天没有碰的话,你真的就没感觉了,做起来会感觉手上特别难受,这就

是没有题感。

所以说我希望大家兼顾各科,比如说,我把每天的晚自修的时间

分成三段,三节课嘛, 40分钟一节课,我第一段可能用来做语文,做40分钟

我换数学,然后换英语,不要一个晚自修全部来做数学,效果反而不好。

因为

实际上一般来说,前一个小时你的效率会比较高,但是超过一个小时之后,你

就会有点疲劳,效率会降低,以其那样,还不如每天各科都能做一些,一个是

为了维持题感,另一个也是为了让你更快地调整。

有时做做文科做做理科,效

果会比较好。

当然这是我的经验,如果大家有可能觉得一个晚上都做数学好,

那你们就那样做,我觉得适合大家的就是最好的。

因为每科只留了40分钟,这就面临着我们的练习册肯定做不完。

因为高三的练习册是这样分,它有三个部分。

一般来说,第一部分是考场传真,也就是它

会把往年的高考真题拿出来给你们做,这个题不会太多,第二部分是考点讲解,

一般这部分内容会比较多,它会一个一个知识点讲,讲完然后有个集思训练,

然后你就做,这部分会比较长,最后部分会有个课堂小测之类的东西,这个题

也不会多。

一般来说,我如果做40分钟的话,第一天一般会完成前2个部分

,第二天再去完成最后一个部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一个是首先时间得到

合理安排,第二个是有个反复的过程。

实际上,如果第二部分我做错了一道

题的话,那我可能就会去翻第二部分的相应知识点,就会看到底是哪个知识

点我没理解透。

其实大家看多了就会发现,有些知识点你看来看去老是会忘

,这个知识点你看多了就记住了。

其实我们看一遍还是会有遗忘的过程的,

很难说看一遍就能全部记下来,所以说如果大家能够及时反复的话,对知识

的理解会比较深,印象比较深,这是我一个小小的经验吧!

然后还有一个要说下的是,我希望大家利用好星期天的时间,高三的话,星期一到星期六天天都是要上课,但是星期天是真空出来给大家调整的,但是有作业,肯定有作业。

一般来说,我会在星期六的晚上完成差不多50%的作业。

然后星期天的话,我一般会上午和下午分开来,分成两个专题,比如上午我要搞语文作文,比如我要搞素材,我就会去看看报纸,或者是去网上搜索些东西,或者把我平时手机报看到的一些信息点再去搜索一下之类的,反正你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去获得你需要的东西。

获得完之后,比如说到上午10点我搞完了,那剩下来的那两个小时干嘛呢,就是把剩下的50%的作业刷掉,有时候可能刷不掉,会遗留一点,但是基本上都能刷掉。

大家到高三的时候,就会练到刷题的习惯,见到题就可以勾,见到A就可以选。

然后,比如下午,下午就别跟上午是同一个学科。

比如下午我搞数学,搞个数学题型的归纳,比如我归纳三角题,因为三角的题是高考必考的嘛,大家知道,在六道大题里三角题是第一个大题,这是个比较简单的题。

那我会怎么做?

比如我会把最近很重要的大考卷以及平时我觉得很有价值的测试卷抽出六、七套,甚至更多,十套都可以,我就来看三角题,就看这一个题,所有的卷子你就只看这一道题,看多了你就会发现,考来考去就那么几个点,可能你总结起来不超过五个手指都能数出来的东西,它的方向非常非常有限,尤其像这种固定题型的东西,方向非常非常有限,它其实很容易总结,相信大家有一点归纳能力的话,一下子就能总结出来。

如果还有时间的话,我会去用我总结的东西出来去再做一道新的题目,因为我觉得,对归纳最好的验证就是你归纳的东西是真的做题时非常非常有用。

一般来说,我归纳出来做题就会很爽,因为那题知识点你全部都归纳了,一下子就做出来了,这个归纳就是有效的;如果你归纳完,你碰到一个新题你还是不会做,那说明你的归纳其实可能没归纳到重点,你可能归纳到很偏很特殊的情况去了。

二、学会提问

  这一点我相信对于华附的学生来说,应该是非常非常熟悉,大家下课都是围着老师转的。

像创新班的话,一下课是半个班在上面,半个班在下面,就是这样子。

1.高三千万别遗留问题

对于高三来说,高三比较特别哦,高三大家最好不要遗留问题,高三遗留问题是很惨的,因为问题会铺天盖地地来,你今天的问题不及时解决的话,你明天就忘了,你之后就永远不记得了,然后高考就考了,结果你就悲催了,就这样一个状况。

所以说,高三千万千万不要遗留问题,问题遗留了会越来越多,我建议大家用一个小本子把你们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如果说能够尽快解决就尽快解决,不行的话,2-3天之内去问老师都是OK的。

2.问问题一定要有效

我希望大家问的问题一定是要有效一点的。

举个例子呀,我们班有一个同学特别喜欢问些很奇怪的问题,他有一天就去问我们生物老师,他说:

“生物老师,如果一个HIV1病毒,它侵入人体结果被杀死了,它到底是非特异性免疫杀死的还是特异性免疫杀死的?

”然后我们老师说:

“都有可能。

”“那哪个可能性大点?

”然后我们老师就晕了。

所以我希望大家问问题要有效一点,最好是能够直击到我们的考点,这样子最好。

因为你的问题问得太无聊的话,老师也烦,你浪费老师时间,也浪费你自己的时间。

3.同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实际上我经常会跟同学去交流,因为不同的思想去碰撞的话,往往会产生一些奇妙的火花。

尤其在高三的后期对于我来说,最有益的东西就是跟同学交流。

为什么呢,因为不同的人,他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你去理解一下,你去揣摩一下其他人是怎么思考的,真的对完善你的思维是很有用的。

有些问题可能他的思维更加优化,你就能不断优化你的思维,这是真的。

像我的话,我一般90%的问题都会跟我的同桌交流当中就能解决掉,如果我同桌或我附近几个人解决不了的,可以问下班上那些很强的人,有些人有一科超级强嘛,你可以去问他,实际上,问那些强人其实很有用,因为他不单只给你讲这个问题,他还可能给你联系到之前做过的题,那你一看,真的,这两题确实是有共同的地方。

所以交流是非常好的,我希望大家,尤其高三的问题可以在同学之间消化的话就尽量消化掉。

三、有序

什么叫有序呢?

可能大家一下子看不懂。

有序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要有序,可能我们的一些思考方式要有序,使我们所学的知识,它不是一团乱麻,我们要用的时候,是很容易调动出来的,所以我们就要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体系,形成一个非常有序的知识构架,这样子,我们在调动知识的时候,才能更准确地调动出来。

这样子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让你的答案更加准确,更加具有命中性。

那么怎么样才能有序呢?

做归纳和养成好习惯。

那么我要跟大家讲些很细的东西:

1.做归纳

(1)归纳的分类

归纳有很多种分类,下面介绍几种归纳形式:

如果按照时间来分,有长期归纳和短期归纳

a.长期归纳

什么叫长期归纳呢?

比如说,语文就有长期归纳,我们的字音、成语、实词翻译、我们的作文素材总结,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长期归纳,长期归纳我劝大家高三一开学就开始做,这个希望大家听住,高三一开始就做我们语文的长期归纳,因为如果你在一模之后才去做的话,我相信你会非常非常痛苦。

尤其一开始,华附的老师总能找到你从来没见过的字音,你无论背了多少成语,华附老师都能找到你从来没见的成语,华附老师就是这么厉害。

但是实际上我到后期,高考前临门一脚的时候,我会发现一道题所有的成语,所有的字音我都见过,这个时候我就意识到,我们的归纳是在一点一滴中完成的。

从现在开始,从高三的备考开始,大家每天做一点,一有时间就做一点。

我们从哪里开始做呢,比如说,华附是有早测的,以后大家每天都是要做题的,大家放心,题很多,你们的素材多了去。

语文早测卷非常大,像我们都做到60几号了,就是从1,2,3,一直做到60几号。

语文早测,还有一个非常变态的叫50题,就是拿50道选择题,在你2节课之内完成,就是你做到后面,你看到那个选项都不想想了,就想随便勾一个拉倒,50题里面一般会有10道语音这样的题;还有一个就是大考的卷子,这个相对少,一张卷子只有1-2道语音题,而且大考也不是经常有;另外如果你们老师会帮大家买的话,有个叫《百题大过关》的一本书,一本红色的封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一般来说,这4个部分的内容就足够大家总结出所有高考有可能出现的字音。

因为高考语文对字音题的定位还是比较低的,第一个题嘛,要搞得全省同学都做不出来也不太好,一般来说,它更多考的是一些常见的错音词,或者说是一些多音词。

一些太偏的大家就可以PASS掉,但是华附会考,如果大家要准备月考的话,太偏的大家还是要背一背。

b.短期归纳

应该说除了长期归纳,其他的主要都是短期归纳。

那么短期归纳最佳时期就是在一模跟二模之间这块时间会比较理想。

为什么呢?

因为就像我之前说的,你只有经过了一轮复习之后,你才见到了足够多的题目,你才能有足够完善的知识体系,你才能明白你怎么样归纳才是最好的。

我一直说能够不归纳的就不要归纳,要归纳的都是不得不为之的。

所以我归纳的都很简单,我们班有同学一科归纳很厚的一本,好像一科还有2本,然后每一科都那么多,我就问他,高考前你会看吗?

他说看个鬼呀,然后我去翻他的书,他超仔细的,认真得要死,他把老师上课开的一句玩笑话都记下来了,然后我就很无语了。

我的本子所有科加起来就是小小的一本,在高考前我起码看了十遍。

这就是我跟大家说的,做归纳是做给自己看的,简洁实效最关键。

我希望大家在高考之前,把自己的归纳本起码看十遍,你如果能看20遍就更好了,最好能背下来,很多东西我觉得重要的,我都是背着上考场的。

如果按对象来分,有题型归纳、模型归纳、方法归纳

这三种归纳形式,大家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就不多解释,只想说下的是大家做总结时要采用哪种归纳形式,还是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去选择。

其实很多人都有个误区,大家觉得做归纳越多越好,越细越好。

其实就像我前面举的那个例子,归纳本做得那么厚一本,我觉得真的是不好,归纳应该做得简洁一点,然后高考前多看几遍,注意简洁实效。

(2)做归纳要有些针对性

 为什么说做归纳要有针对性很重要呢?

因为不同学科做归纳的方法是不太一样的。

比如说,物理的话,你可能更多的就不是方法的归纳,更多的是模型的归纳,比如说,大家非常熟悉的绳连小球模型、杆连小球模型、车过拱桥模型等这些模型特别特别多,物理更多就是针对模型归纳了。

再比如说,生物可能就是针对题型的归纳,比如之前介绍的遗传图解;再比如说,数学可能更多的就是方法的归纳。

所以不同的学科,它采用归纳的方式会有些不太一样,大家可能要自己去感觉,怎么样归纳会更好。

四、养成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非常非常重要,虽然说从幼儿园开始吧,大家都听到我们的幼儿园阿姨跟大家说:

大家一定要乖呀,一定要养成好习惯呀,对吧?

好习惯真的非常重要,因为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

习惯又分为两种:

学习习惯和做题习惯。

1.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我提两点:

a.有定力

我想说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定力。

什么叫有定力呢?

其实就是该干什么的时候干什么,该学习的时候就学习。

晚自习现在很多人玩微薄,他们一边做作业一边把手机放边上,写了一行,然后看看微薄。

创班有个这样的传统,只要一到晚自习,我不说100%,起码95%以上的学生绝对手机都是关机的,这时候找人打电话绝对是打不通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也做到这样,断绝一切的诱惑,该学习的时候就学习。

我们一直说的有效时间不等于时间,就是说你可能坐在那里,你也花了两个小时,你一边做一边看手机,你跟人家两个小时坐在那里,什么都不管就学习,效果是差很远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培养好自己的学习习惯,做到有定力。

b.勤思考

思考这个东西是挺虚的东西,大家说我看书我也思考了,我看到一个卡通人物,我会想它为什么只有四个手指,没有五个手指呢?

思考的东西很泛,但是我想跟大家讲些很细的东西,比如说:

(1)对比理解我觉得大家对对比理解一定会有感触,像我们学到数学的统计方法,比如我们的简单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这些抽样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用这个抽样?

那个抽样为什么不可以?

这个抽样有什么优势?

什么情况要用这个抽样?

什么时候不用那个抽样?

这都是我们可以在比较当中更深地去理解这些概念的,数学里面这些还相对少,生物里面就非常非常多,尤其生物概念很多,所以我希望大家真的能够从对比中更多去理解;

(2)联想理解比如初中时候我们学了电流,我们就想水流,我们学电压就会想水压,这些会比较基础;(3)归纳理解大家化学应该学了选修4吧?

勒夏特列原理推出,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归纳理解。

如果说选修4里面没有这个结论给你们的话,你们能不能够从前面那么多的实验里面归纳出一个东西出来,这是大家要思考的东西。

读书也是这样,我们要一边读一边还要通过这些现象总结出一些本质,这是一个我们归纳理解的能力。

这个东西可能大家要平时磨,慢慢磨,很难一时半会就弄出来。

还有个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比如稳态,我们生物里学了稳态,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的化学平衡其实也是个稳态,大家会觉得生物和化学其实是一样的,自然界就是趋于一种平衡,一种不变的状态,所以说,无论是生物,无论是化学,还是我们物理,其实它们都是一个稳态的系统在走。

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些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东西。

2.做题习惯

现在我说下做题习惯,这个是对大家有些实际作用的,因为大家都是要做题的人,做题习惯我说的第一句话,我希望大家认真听,我们一直说,大家所谓的无谓失分八层以上都是因为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做题习惯。

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很多人都忽视了,很多人都觉得我做错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粗心,其实是错的,因为你没有养成一个很好的做题习惯。

什么叫着好的做题习惯,我跟大家讲三点吧:

(1)搭桥式的思维方式

什么是搭桥式的思维方式,比如说,我举个形象的例子,比如我们要从这里到对面岸,很多人是习惯一步到位,他习惯一步就跳过去,可不可以呢?

可以,你要那么熟练的话,你一边跑一边就要想要跳多远,不然你差了半步,你可能就摔死在河里。

一般来说,我们建议是,中间找一些木桩,我们来搭一座桥,一步一步地跳,因为距离近的话,我们的思维更多的是我能不能踏上这个木桩,而不是我跳不跳得够远。

大家明白什么意思了吗?

也就是说,我们思维的时候就是要一步一步地思维,尽量减少跳步,因为跳步很容易错,即便到高三的后期临门一脚的时候,我觉得我已经足够熟练了,很多东西我还是会愿意一步一步地思维,即使一步思维有90%的机会不会错的话,我为什么要去冒那10%的险呢,对不对?

高考是没有后悔药吃的,大家都知道高考很残酷,尽量不要犯这种低级的错误,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用搭桥式的方式去思维,让思维有序,尽量减少一步到位的省事,但是却容易出错的问题。

(2)做题习惯

这点在华附提得会比较少一点,华附人更重视能力,觉得我这个难题做得出来就抢。

实际上做题习惯很重要,比如说,今年题不难,但是很多人都死掉了。

为什么死掉了,因为他们的步骤很多漏洞,那些老师一看到不爽就扣分了。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事情,数学大题最重要的是什么?

其实是答案,答案最重要,改卷老师他一般第一眼是看你答案对不对,答案对了基本上八层的分就给你了;如果答案错了的话,除非你前面的步骤写得很好,否则他们就已经扣了你4层的分了,真的是这样子。

但是就算你答案对了,你也只是拿到8层的分,剩下2层的分他要根据你严谨的推导,准确地踩到我们所说的得分点,这样你才能拿全这道题的分,所以拿满分是很难的,不要以为你会做就很厉害,你能够拿满再说。

这是我希望华附的学生要特别注意的,因为大家很重能力,往往会忘了这些规范。

有什么规范呢,比如我提一下:

用韦达定理之前要算△>0,这个应该很多人没做到吧?

应该会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解析几何步骤很多,大家一般觉得有个点在椭圆里面,这条线不是明显△>0,但是明显也得说,不说要扣一分,这是改卷的要求;再比如说,立体几何,当然这个是硬伤,比如立体几何你在证明线面垂直的时候,你那条线垂直于平面的2条线,那2条线是不是要相交呀,这个是不是也一定要说的,不说是不是又要扣一分的,这就是2分;再比如说,Sin值要算一个θ角的话,是不是我们一定要说角的范围,比如Sinθ=1/2,θ就一定等于30°吗?

不一定呀,它还可以等于390°,对不对?

所以说有很多很多细节,这些细节就是要大家高三一整年不断做题中慢慢地磨砺出来。

有些东西老师说一遍就不会再说了,有些东西老师会再三提醒你,但是我希望各位如果犯过一次这样的错误就一定一定要记住。

我不是太提倡做错题的收集,老实说对于我来说,错题收集意义不是特别大,我提倡易错知识点的收集。

实际上,一个题我可以错,但是这个题我完全是懂的;一个题我可以对,但是可能我会觉得这次勉强没有中招,可能下次或者再下次我就会中招。

我希望大家做题时能经常发现有些知识点是特别容易出错的,特别容易遗漏的,然后这些东西大家可以拿个本子记下来,比如说有一个错题你错了,你可能就把那里面你觉得特别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摘抄下来就可以了,因为这样最简洁,一句话就搞定,比你去抄一个题要省事。

一个题它是在一个知识点外面包装了很多东西,你就是要解开包装,把最本质的东西抄下来,这样子你才能把这么厚的一本书搞成那么薄的一本东西,大家明白我什么意思没有?

我想大家肯定能理解。

(3)时间的把握方面

大家是在高三才开始接触理综的,理综是一门非常非常变态的学科。

大家在高二的时候可以物化生单科考都考得很好,但是高三理综一合卷起来,一开始,成绩就会下降得很厉害。

为什么呢?

因为理综它对时间的把握非常之严格,可以这么说吧,大家想想,两个半小时有选择题,有大题,其实基本上来说,你每部分做到40分钟差不多两个半小时就花完了,真正高考的时候,基本上我们做完理综都没时间检查的,可能多出5-10分钟,我们都是去看下前面没有把握的东西,全卷检查是不太可能的,甚至于说把选择题检查完都是不太现实的。

我们要做理综,做的第一点就是要做了的就是要对的,这点真的要求非常高,不像我们高二的时候,做完了还有点时间检查嘛,怕什么,看了这个顺眼就勾,反正到时还有时间看嘛,对吧?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理综有个很大的变化是它选择题的分值开始变得很多了,单选题一道4分,双选题一道6分,大家想一想,我们在高二的时候,我还记得考生物,我还印象很深,60道选择题,一道题一分,我当时丢选择题丢得一点也不心疼,看到选择题不顺眼就不做了,错了拉倒,但是高考真的不行,一道题4分,大家想想是个什么概念,要是错一道单选,错一道多选,大家想想少了十分是个什么概念呀。

我希望大家对时间把握的话,要做到一点,就是珍惜每一次套卷的机会。

高三有很多套卷的机会,大家不要怕没有机会呀,机会很多,每次套卷我希望大家都要精准地开始算时间。

我做理综是精准的算时间的,比如我一开始做理综选择题是40分钟,之后的题每一科是35-40分钟。

到后来熟练以后,我可以选择题在30分钟之内完成,后面大题物理会时间多点,物理真的是理综的难点,物理是理综里唯一有较难题的科目,然后我可能物理会多安排点时间,比如说45分钟。

到后期,我会把时间非常紧密地安排,而且我每次套卷完了,我都会去记时间,比如说,我这次选择题做快了5分钟,很好,有进步,可能我做化学做多了10分钟,怎么回事,回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平衡的题做久了。

这些东西一定要及时地反馈,因为很重要,对时间的把握。

我跟大家说,到后边对时间把握到什么程度,就是不用看表了,我做题做着做着,觉得糟糕,这题感觉时间做多了点,然后一看表多了几秒钟;待会,后面做一个大题做着做着,感觉这个做得很快,然后一看表真的快了几分钟。

到后边,大家感觉都非常好了,一个题做多久感觉已经非常到位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相信,在高考前,你们都可以有这种感觉,这不是只是我一个人的感觉,大家都会有这个感觉。

四、悟

这个是我觉得最最核心的东西。

“悟”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别空的东西,我记得我们化学培优班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真正的好学生和较好学生的差别就在你会不会悟,然后一节课,都在讲怎么悟,根本就没有讲题。

超级空,悟是个很空的东西,我觉得反思可能相对来说更实在一点。

这东西确实是比较高层一点的东西,我希望我带着大家去理解一些东西,让大家感觉一下是怎么回事,因为我很难很定性地把这东西告诉大家是什么,我只能告诉大家这个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感觉到就OK。

反思的话,如果要说细的话,是要真正地理解一个概念,真正地理解一种方法,真正地理解命题者的出题意向,这是最高境界,你能够看到卷子就知道命题者想考你什么的话,那你真的是无敌了,遇神杀神了。

应大家的一些要求,我提一下各科备战的策略吧,简单提一下,因为我觉得我之前已经讲得相当多了,我这里每科大概再提一下吧。

1、语文

语文要做的东西,刚说了归纳,长期归纳,我们的字音、成语、实词翻译、作文素材的整理,这是语文肯定要做的,每个人都得做,不做的话,你高考就傻了,大家都会你不会。

还有就是题型归纳,语文的题型归纳就比较多,语文的题型还是相当之稳定的,比如说,特别需要归纳的就是实用类,高考语文是实用类和文学类二选一嘛,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

还有就是选做题大家一定要在一模之前确定下来选什么,不要还在犹豫。

有些同学之前全部都是选做实用类,高考又想换个花样,选个文学类,结果就死掉了,大家千万别干这种啥事呀。

文学类和实用类的思考方式是不太一样的,你用文学类的思想去写实用类会死得很惨,而且你用论述文的思想去写实用类的题都不一定可以。

因为实用类实际上是有它自己的特点,比如它有一个文体特征,这是其他类比较少的。

比如说,像新闻,就一定要有时效性,新颖性,吸引性;像传记,它一定要表达一个作者对传主的感情。

其实实用类是特别特别多这种东西暗含在里面的,所以说,你们答题如果能带着这种文体意识进去答题的话才能答得好,不然你每道题都不能拿到满分。

语文的作文,我想大家用初中那套方法也差不多,也OK,高中作文没有特别变,只是高中作文更强调主题思想。

本来你们在高一高二期间,提升下品味是挺好的事情,但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有一件事大家可以做,就是一定不能跑题,这件事情非常基础,也不要偏题,立意尽量地保守一点,立正一点,你的特长应该体现在你的文字上面。

2、数学

数学的归纳主要是题型的归纳,像我之前说的三角题型的归纳;还有个方法的归纳,像我之前说的数列通项的方法归纳。

数学,我觉得我还有个比较特色一点的是,我做题会有一个验证的小技巧在里面。

比如说,一张卷子做下来,我基本上不用检查,就是因为一道题我都用两种方法验算过了,如果答案是一样的,都不会错。

怎么验算呢?

很简单,比如说三角函数,一个非常常见的一个类型就是恒等变形。

恒等变形你怎么验证呢,你给θ代2个特殊角进去,如果原式值跟你化简的值算的答案是一样的,那你基本上是没错的,这是个验证的思想很重要,数学里面多去验证,你用一个其他方法去验证比你去看回你的步骤有没有错要实。

3、英语

刚才讲英语讲得比较少,英语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高考对英语的定位还不是特别高,英语主要是作文拉分,但是英语作文这东西,老实说又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