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3392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审计名词解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名词解释.docx

《审计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名词解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审计名词解释.docx

审计名词解释

审计名词解释

2制度基础审计是在评审内部控制基础上,确定审计程序性质,时间和范围以查明财务报考是否合法,公允审计模式

3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风险识别,评估为基础,以控制风险水平为导向,确定审计程序时间和范围以查明财务报告是否合法,公允审计模式

1报送审计:

由被审计单位将需要审查资料报送到审计机构

2就地审计:

由审计机构委派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所在地进行审计

经营失败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改变,一时间无法归还债权人债务或无法达到投资人期望

审计失败:

注会由于没有遵守执业准则要求执业,而提出了错误审计意见

审计风险:

注会遵守职业准则要求执业,提出错误审计意见可能性。

鉴证业务:

注会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业务

积极式函证:

要求收信人对合适问题不管是对是错都应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

消极式函证:

要求收信人对合适问题认为不对时给予回函并提出异意,对核实问题若无异意则不用回函

风险评估程序:

指为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而实施程序

控制测试程序在调查了解内部控制基础上对内部控制设计功能和执行效果进行测试

实质性测试程序:

对各类交易账户账户余额和列表所执行细节测试

变量抽样:

是为了补给总体特征而采取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

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样本规模,进而随机选取样本并对样本审查结果运用概率论进行评价审计抽样方法

非统计抽样运用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断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样本并运用并运用判断评价样本结果

属性抽样:

是为了测定总体特征发生频率,而采用抽样方法

变量抽样:

是为了补给总体特征而采取抽样方法

审计目标:

是审计主体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结果和要求,是指导审计工作指南。

审计重要性:

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错报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

审计风险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会遵循执业准则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

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可能性。

检查风险:

注会执行审计程序后仍然未能发现重大错报可能性。

审计业务约定书:

是指民间审计组织在接受被审计单位委托审计项目时提交给被审计单位正式文件。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政报告可靠性、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政策和程序。

不相容职责:

集中于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办理时发生错弊可能性就会增大那些职责。

控制环境:

企业控制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多种因素统称。

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态度、认识和设施。

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适用所有消息环境证据:

对被审计单位产生影响各种环境事实

审计工作底稿:

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以及得出审计结论做出记录

审计

风险应对是指在确定了决策主体经营活动中存在风险,并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承受能力而制定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等相应防范计划。

核算误差指因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正确会计核算而引起误差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书面文件

审计目标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境地或最终结果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公允性、合法性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重大错报风险即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可能性。

经济监督:

经济监督指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全部经济活动或在规定范围之内,在正常轨道上运行。

(P18)

经济评价职能:

经济评价职能指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计划、预算、预测、决策等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目标进行,经济效益高低优劣。

以及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P19)

经济责任审计:

指审计对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审计。

(28)

内部审计机构:

指各部门、各单位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在其内部设立独立于会计部门和各业务部门之外专职机构。

(63)

后续审计:

指审计机关在审计结论和决定发生后规定期内,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情况所进行审计。

(116)

审计行政复议:

审计行政复议亦称为复审,指上级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因不同意原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而提出复审申请所进行审查。

(117)

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具备一下基本内容:

1签约双方名称,2审计目3审计范围4双方责任和义务5出具审计报告时间要求6审计收费7审计报告使用责任8审计业务约定书有效期间9违约责任10其他有关事项。

(105)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指在审计实践中应当遵循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基本要求。

(69)

重要性:

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或决策。

108

函证法:

指是审计人员为查清被审计单位某项记录正确与否,通过发函到有关单位或有关人员进行查对,以取得证明材料一种调查方法。

也是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所记载某一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

(14+128)

分析性复核法:

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对分析中发现差异,特别是异常变动进行调查,必要时要适当追加审计程序。

128

符合性测试:

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初评基础上,为证实该控制是否在实际工作中得以惯切执行,惯切执行实际效果是否符合设立该控制初衷而进行测试活动。

朱善彬165

审计工作底稿:

是指审计人员对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获取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审计结论作出记录。

131

审计抽样:

指审计人员在实施测试时,从被审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样本进行审计,通过样本审计结果来推断被审计总体特征一种审计技术方法。

1

内部控制:

指在特定组织内部为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及本组织经营决策,实现既定目标,维护资产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性,合法性和会计信息真实性、正确性以及保障经济运作效益性而进行驾驭和支配。

148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就是指为了保护具有组织结构经济主体资产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真实性和正确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经营方针惯切实施,在经济主体内部建立或采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方法、程序和行为准则。

148-149

不相容职务分工:

指根据内部牵制原则,不能由一个监管几项职务必须进行合理分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分别予以担任。

156

内部审计报告:

指内部审计机构签发向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具证明被审计事项文件,无法律效力。

205

管理建议书:

指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中,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内部控制制度重大缺陷提出书面建议。

169

无法表示意见:

指注册会计师说明其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不能发表意见,即对会计报表不发表包括肯定、否定和保留审计意见。

215

计算机辅助审计:

计算机辅助是审计亦称利用计算机审计,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审计管理活动中,以计算机为工具,来执行和完成某些审计程序和任务  一种新兴审计技术

会计报表审计是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所进行审计,是最常规审计业务

事中审计是指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执行过程中进行审计

事前审计是指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实际发生以前进行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效率、效果和效益状况进行审查、评价,目是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盈利能力,实现经营目标

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旨在纠正错误、防止舞弊

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在我国一般称为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亦称部门或单位审计,指由本部门或本单位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照所在部门和行政最高负责人指令所实施审计。

民间审计报告:

亦称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要求,在实施了必要审计程序后出具,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书面文件。

期后事项:

指会计报表日与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期间发生以及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到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事项。

经济责任审计:

指企事单位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所进行审计。

肯定式函证法:

亦称正面式函证法或积极式函证法,指审计人员向被审计单位债务人(债权人)发出询证函,要求收函人证实所查证人欠、欠人款项是否正确并复函一种方法。

函证是一项审计术语,是指审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项目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

消极式函证又称否定式函证、反面式函证,是向债务人发出询证函,但所函证款项相符时不必回函,只有在所函证款项不符时才要求债务人向审计人员复函。

管理建议书:

指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中,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重大错报或漏报内部控制制度重大缺陷提出书面建议。

内部控制制度:

指为了保护具有组织结构经济主体资产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真实性和正确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经营方针贯彻实施,在经济主体内部建立或采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方法、程序和行为准则。

不相容职务分工:

指根据内部牵制原则,不能由一人兼管几项职务必须进行合理分工,由两人或两人以上人员分别予以担任。

独立审计准则:

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指导注册会计师执业时遵守行为规范。

经济监督指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全部经济活动或在规定范围之内,在正常轨道上运行。

调节法指为验证某一项目数据正确性,使两个独立和各自分离相关数据,通过调整而趋于一致审计方法。

民间审计组织指根据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注册登记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指在审计实践中应当遵循行为规范,是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规定基本要求。

审计准则亦称审计标准,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必须恪守行为规范,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权威性准绳。

审计依据指查明审计客体行为规范,亦是以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客观尺度。

审计工作程序简称是审计程序,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采取步骤搞活和行动。

或有负债指由某一特定经济业务造成,将来可能会发生某种以外情况,因而要由被审计单位负责潜在损失。

后续审计指审计机关在审计结论和决定发出后规定期内,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情况所进行审计。

朱善彬

环境证据指对审计事项产生影响各种环境事实。

审计抽样指审计人员在实施测试时,从被审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样本进行审计,通过样本审计结果来推断被审计总体特征一种审计技术方法。

样本设计指审计人员在具体计划指导下,围绕样本性质、样本数量、抽样方法、抽样工作质量要求所进行计划工作。

无法表示意见指注册会计师说明其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不能发表意见,即对会计报表不发表包括肯定、否定和保留审计意见。

风险导向审计:

新审计方法注重从企业宏观层面了解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这就是国内外审计职业界所称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业务约定书:

是指会计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订,据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双方责任以及报告格式等事项书面合同,其目是为了明确约定双方责任与义务,促使双方遵守约定事项并加强合作,以保护会计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利益。

审计报告:

是审计工作最重要,最直接成果形式,是审计工作主要产品,是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书面文件。

会计责任:

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临督下,按照适用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被审计管理层责任还包括:

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安全和完整;保证提交审计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

审计责任:

是注册会计师对委托人应尽义务,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保证审计报告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

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舞弊:

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故意行为。

关注这样两类故意错报:

①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导致错报②侵占资产导致错报

审计证据:

是实现审计目标基础,它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会计记录中含有信息和其他信息.按其外形特征可分为:

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

按审计取证工作顺序归纳,包括顺差法及逆差法;按审计取证审查数量归纳,包括详查法和抽查法;按审计取证技术手段归纳,主要包括审阅法、核对法、复算法、比较法、分析法、查询法、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等。

审阅法:

是指通过对有关资料审查,以鉴别资料本身及其反映经济活动是否

真实、合法、合理、有效一种方法。

核对法:

是指检查有关被查资料之间是否相互符合一种审计技术。

朱善彬

调节法:

是指由于有关审计项目之间记账日期不一致,或账面金额不相符,故通过对有关数据进行调节。

调节法调节内容:

对未达账项调节和对盘点财产物资调节

可容忍误差:

是注册会计师认为抽样结果可以达到审计目,因而所愿意接受审计对象总体最大误差。

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可能性。

职业怀疑态度:

cpa以质疑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审计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对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信息可靠性产生怀疑审计证据保持警觉。

非标准审计报告:

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审计报告。

永久性档案:

是指记录内容性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审计档案作用,如被审计单位组织机构,设立批准证书,土地使用证等。

当期档案:

是指记录内容经常变化,主要提供当期或下期使用审计档案,如总体审记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存货监盘:

指CPA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盘点并对已盘点存货进行适当检查。

项目负责人:

是指会计事务所负责某项审计业务及其执行,并代表会计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上签字主任会计师或经授权副主任会计师。

风险评估程序:

指CP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实施程序。

鉴证业务:

指CPA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出责任方以外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业务。

合法性:

是指财务报表编制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相关会计法规规定。

公允性:

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在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规定前提下,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流量。

治理层和管理层:

是指被审计单位战略方向以及对管理层经营履行管理责任负有监督责任组织或个人治理层责任包括对财务报表编制过程负责。

管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执行者负有管理责任人员,管理层负责编制财务报表,并受治理层监督。

前任会计师:

是指对最近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和接受委托单尚未完成工作,已经或可能与委托人解除业务约定会计师事务所。

后任会计师;指正在考虑接受委托或已经接受委托,接替前任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

特别风险;指CPA为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需要特别考虑重大错报风险。

CPA:

指取得会计师证书并在事务所职业人员,也只所在会计事务所。

推断错误:

指CPA对不能明确,具体识别其他错报最佳估计值。

鉴证业务要素:

指鉴证业务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

证据和鉴证报告。

认定:

指管理层对财务报告组成要素确认,计量报告作出明确或隐含表达。

分析程序:

指CPA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或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内在联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主申CPA:

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包含有其他cpa审计一个或多个组成部分财务信息时,负责对该财务表出据审计报告CPA。

验资:

CPA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注册资本实收情况,或注册资本及时收资本变更情况进行审查并出具审计报告。

可审计性:

指拟承接审计业务具备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必备基础和特征,CPA通过执行审计准则规定程序可以获取适当审计证据,因而可以接受该项审计委托。

期后事项:

是指会计报表日与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期间发生,以及审计外勤工作结束日到会计报表公布日发生对会计报表产生影响事项。

实质性方案:

CPA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

综合性方案:

CPA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将控制测试谕示执行程序结合使用。

强调事项段识别特征审计标准责任方预期使用者标准鉴证对象信息控制环境对控制监督观察重新计算重新执行询问控制活动合理保证目标有限保证目标

1、审计按主体如何分类?

各类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审计按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

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实施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按照所在部门和行政最高负责人指令所实施审计,部门和单位审计必须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

民间审计是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社会审计组织组织受托人委托所实施审计。

2、审计报告是如何进行分类?

答:

(1)按审计报告撰写主体分为:

国家审计报告、民间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

(2)按审计报告内容分为:

财政财务审计报告、财经法纪审计报告、经济效益审计报告。

(3)按审计报告详略程度分为:

简式审计报告、详式审计报告。

3、审计证据充分性与哪些方面有关?

答:

(1)审计项目重要程序。

(2)审计风险。

(3)审计证据类型。

(4)获取审计证据途径及审计人员经验。

4、审计依据与审计准则有何关系?

答:

审计依据与审计准则关系:

审计依据包含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审计依据重要组成部分。

5、审计各职能间存在何种联系?

答:

经济监督是存在于各种审计形式之中一种固有职能,也是审计最基本职能,国家审计经济监督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全面监察和督促。

内部审计经济监督是对本部门、本单位会计记录和财务事项进行监督。

民间审计经济监督是代审计委托者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实行监督。

经济评价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单位计划、预算、预测、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评价应该力求准确,实事求是。

经济鉴证是指通过审查鉴定,确定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及有关经济资料是否真实、合法和合理,是否可以依赖,并作出书面证明。

审计经济鉴证职能突出表现在民间审计中。

审计基本职能之间关系:

经济监督是基础,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是经济监督演进和发展。

6、什么是审计业务约定书?

其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民间审计组织与被审计单位共同签署,以确认审计业务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等事项书面文件。

审计业务约定书应具备以下基本内容:

(1)签约双方名称

(2)审计目(3)审计范围(4)双方权利和义务(5)出具审计报告时间要求(6)审计收费(7)审计报告使用责任(8)审计业务约定书有效期间(9)违约责任(10)其他有关事项

7、什么是审计风险?

其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

审计风险是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比恰当审计意见可能性。

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

三者之间关系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8、什么是审计证据?

其有何特点?

答:

审计证据是指被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获取真实凭据,用于证实或否认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所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公允性合情,一贯性一切资料。

其特点是:

①相关性②重要性③客观性④足够性⑤可靠性

9、什么是审计对象?

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

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内容:

一是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二是被审计单位各种作为提供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及其有关经营活动信息载体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

10、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

如何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审核?

答: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全部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资料。

审计工作底稿审核采用三级复核制度,即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以主任会计师。

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为复核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通过三级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得到充分补充和完善,为审计报告提供了强有力保证。

对于审计工作底稿审核应当按照以下要点进行:

①实施审计程序时引用有关资料是否真实可靠。

②获取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有效。

③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符合审计专业标准。

④审计结论是否恰当。

11、什么是民间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民间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在审计实践中应当遵循行为规范,是对审计人员思想意识,品德修养等方面规定基本要求。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分布《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规定了五个方面职业道德具体内容:

一般原则、专业胜任能力与技术规范、对客户责任、同行责任、其他责任。

12、什么是独立审计准则?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由哪三个层次组成?

答:

独立审计准则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订颁布指导注册会计师执业时应遵守行为规范。

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

(1)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2)独立审计基具体准则(3)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执业规范指南

13、什么是管理建议书?

它与审计报告有何区别?

答:

管理建议书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中,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重大错报或漏报内部控制制度重大缺陷提出书面建议。

它与审计报告区别:

(1)对象不同。

管理建议书与审计报告是同一委托项目不同结果,管理建议书是针对审计相关内部控制提出;审计报告是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提出。

(2)责任不同。

管理建议书可以提出,也可以不提出,是一种非法定业务。

审计报告是针对会计报表提出,是必须出具,是法定业务,具有法定责任。

(3)影响程度不同。

管理建议书仅提供给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供内部参考,不对外报送,影响面小,而审计报告要向外报送,影响大。

14、简要说明复审要点。

答:

复审要点为:

(1)复审范围与原审计范围一致,但重点应放在有争议问题上。

(2)复审主要应对原有工作底稿进行检查。

(3)复审时如发现原审计结论和决定恰当,应维持原结论和决定;如原结论和决定不恰当,应予以纠正。

(4)上一级审计机构复审结论和决定为终审结论和决定。

15、简要说明审计与会计联系。

答:

审计与会计联系:

表现在两者起源密切相关;两者彼此渗透、融会;两者目最终一致。

16、简要说明审计基本分类。

答:

(1)审计按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

①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实施审计。

②内部审计是指本部门和本单位内部专职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按照所在部门和行政最高负责人指令所实施审计,部门和单位审计必须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

③民间审计是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社会审计组织组织受托人委托所实施审计。

(2)按审计内容和目分类分为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①财政财务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财政或财务收支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

②财经法纪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财经法纪情况所进行专案审计。

③经济效益审计是指对被审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