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3401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docx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

巧借想象,鉴赏诗歌

摘要:

阅读鉴赏诗歌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联想,才能领略到诗歌的无穷魅力。

本文所阐述的就是如何借助想象来进入诗歌的意境。

关键词:

感受古典诗歌的图画美体会古典诗词的情感美领会古典诗歌的含蓄美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史熔铸了璨如星河的优秀诗篇。

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瑰宝的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徜徉其中,不仅能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增加文化积淀,提高文学素养,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并尽情徜徉于这一美丽殿堂,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诗歌的无穷魅力呢?

苏联作家别林斯基说过:

“在文学中,尤其在古典诗词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

晋人陆机的《文赋》就描写了文学创作过程中想象的情形: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瞳眬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连篇,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证。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如果诗人不进入这样的一种忘我而心与物游的想象的至高状态,那么很难想象他能做出什么好诗来。

因此,可以说诗歌的创作,就是在诗人的主观情志的关照下依靠想象和联想来完成的。

在古代特定的语言条件下和古典诗歌的章法下,诗人依靠想象和联想,以高度凝练的文字这个口袋装进真切而丰富的诗歌的精神食粮,这就像把鲜活的茶树的叶子,用精工制成精品的茶叶一样。

现代人阅读他们的作品,袋里的食粮要到出来,干瘦的茶叶要泡开,必须予以复原。

这决定了,阅读诗歌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合理的想象联想的能力,借此,复原诗人创作时的情景状态,深切的体会诗的意境主旨。

司空图引过一句名言:

“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它说明欣赏者只有通过语言中的中介,进行想象、揣摩、体会,才能转化为视觉形象。

这个间接性特点,要求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们在欣赏诗词时,必须发挥想象力才能深入的理解和体味浓缩在简短的文字背后的深厚的情感。

诗词的含蓄性,也决定了在鉴赏诗词的过程中必须展开联想和想象,惟其如此,才能领悟诗词的美。

一、带着想象,感受古典诗歌的图画美。

诗言志,诗是用来抒情的。

而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诗人往往将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寄托于描绘的自然画面和生活图景之中,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样,“情”有了依托,“境”有了灵魂。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

诗歌描绘自然风景或生活图景、塑造生动艺术形象的语言称为“景语”。

塑造艺术形象本非语言所长,它更适宜表达抽象的概念和严密的推理。

绘画、雕刻等造型艺术可以塑造完整、清晰的视觉形象,语言就不行,因为它缺乏直观性,无法细致描摹多维立体的空间形象、无比丰富的细节和无穷无尽的变化,而只能万取一收,以少总多,过点连线地勾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写意的图景。

这是语言的短处,却又正是它的妙处。

《红楼梦》中的香菱就曾赞美王维这两句诗描绘景物形象“逼真”。

对于欣赏者来说,景语不过是引发想象的触媒,因其简陋,因其间接,才驱使欣赏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像香菱那样创造性地想象出一个“逼真”的景象来。

诗中景语具有“显像”功能,但它塑造的形象是一种“想象形象”,包含了欣赏者再创造的成果。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诗歌写了富有早春特色的一些景物,再现了画面内容。

如果我们读诗只是再现画面内容,那还不够,还应该从画面展开想象,才显得画有诗情,诗有画意。

我们可以想象:

春江蜿蜒远去,近处清水一泓;江畔有几丝翠竹,竹外有数枝桃花;花下有芦苇草,芦根已露鲜嫩的笋芽;江上有鸭群戏水,鸭蹼划出道道波痕,嘎嘎地追逐声引得江里的河豚也想浮上水面;夕阳斜照,余霞映水,涟漪泛金波。

好一幅早春晚景图,好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徜徉于想象,能让人跨越时空,如临其境,感受到诗歌的图画美。

如何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呢?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景语经常采用叠加的方式,将典型意象有机地组合成极具表现力的自然风景画或社会风情画。

首先要找出所描写的主要景物;然后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最后加上自已的修饰语,将这些景物描述出来运用想象和联想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例析一]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

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

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

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

当然,他乡并非故乡,这乐景只能让游子徒增伤感而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 

陆机《文赋》当人进入联想与想象的时候,便“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这时,众多的形象纷至沓来,空虚的,具体了了;无形的,有形了了;寡情的,含情了。

人们通过想象活动,把自己的情感熔铸到感知的对象中去,从而加深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加强着审美感受。

想象的好处在于能让我们穿越时空,“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

二、带着想象,体会古典诗词的情感美

儒家有“诗言志”之说,诗人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们绝世的才华,更在于他们借诗所传达出的那种高尚节操和人文精神,这才是诗歌真正的精髓所在,这就是古典诗词的情感美。

诗歌的第一要素是情感,无情即无诗。

诗歌总是把诗人的精神世界袒露出来给人看。

即使是对客观生活的描写,也必定经过了诗人主观情感的淘洗、酿造、升华,充满着情感的力量。

因此,读诗必须要去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和情感旨趣,体会古典诗词的情感美。

如何想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之美呢?

(一)置身诗境

1.要“沉浸其中”,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对外界的各种因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像的世界中。

2.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在想像中让自己进入到诗人用文字勾勒的场景中,去感受、体会,从而与诗人取得共鸣。

有些诗歌写的不是生活中的实物、景色,而是一些神奇的传说和光怪陆离的景象,或者本就是存在于诗人想像中的物象和景象,这种境界是读者从未体验过的。

我们仍然需要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力求与诗人取得共鸣。

因为传说也好,诗人的想像也罢,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来的,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

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尽量构想诗人描绘的奇幻世界,从而获得对人生、自然的新认识。

这就是“置身诗境”。

[例析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一个破字,不仅有攻破的意思,更让我们想象到被叛军烧杀掳掠之后长安城一片残垣断壁、残破不堪,惨不忍睹的景象。

一个“深”字,写出草木茂盛的景象。

进一步会联想到,之所以杂草丛生,是因为人烟稀少才会如此。

人都到哪去了呢?

有的被叛军捉走了,有的逃难去了,有的被杀戮了……战争使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继续置身诗境,我们会进一步想象:

如果没被攻破,国都会是什么样子呢?

那该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摩肩接踵,集市上商品琳琅满目,人声喧哗,一片繁华。

穿越时空,站在公元755年长安街头的我们不禁会发出物是人非的感叹:

山河还在,但和平安宁不在了,亭台楼阁不在了,曾经的繁华不在了,也就是除了山河,什么都没有了。

面对沦陷中的满目疮痍的长安城,,作者的内心的凄然忧愤我们完全能感同身受了。

置身诗境:

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的作者所描绘的画面和情感,并沉浸其中,与诗人产生共鸣,得到审美享受。

(二)缘景明情

“缘景明情”,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我们在想像中勾勒出来的诗人描绘的意境,触景生情,去感受、体会处于这样的意境中自己萌发的情感,从而推想诗人的情感。

[例析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先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叫人怆然泪下!

然后一个“搔”字更激发了我们的想象:

面对破败的长安城,面对沦陷的山河,身陷困境的诗人除了流泪感伤之外,似乎无能为力了,于是他只好挠头,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白发也越挠越短,连发簪也要插不上了。

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此时此刻,我们穿越了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到一位爱国诗人、苦难诗人的心路历程。

真实地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了,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为国而愁、为亲而恨、为民而伤。

(三)情在言外

由于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富有跳跃性的,仅理解诗句的字面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运用联想想象,理解诗句深层的含义,也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例析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的开头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

“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

“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

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

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

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

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

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

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

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

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诗人不需要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

可惜无人能理解他,诗人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才罢官闲居的。

诗人一生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悲愤的心情充斥在诗人的心中,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

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他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

诗人明说“不自哀”,可字外却弥漫着层层哀伤之情,诗人的矛盾情感,离开联想想象是万难理解到位的。

“凡作人贵直,而作诗贵曲”(《小仓山房文集》),古代诗人深得含蓄婉曲之妙,我们在阅读时应当反复咀嚼,带着想象品出这“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人间词话》)。

三、带着想象,领会古典诗歌的含蓄美。

王昌龄在《诗格》中说: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

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

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所说的三境中,“物境”即客观的景象之境,“情景”即主观的感情之境,“意境”则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高度融合,是优秀诗歌作品必须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

我们领略了诗歌的景美、情美之后,该咀嚼诗歌最高层次的意境之美了。

王之夫在《姜斋诗话》中所说的“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古诗词时,就要特别注意这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美。

清人章学诚就说:

“有天地自然之象,有人心营构之象……意之所至,无不可也。

然而心虚用灵,人累于天地之间,不能不受阴阳之消息;心之营构,则情之变易为之也。

情之变易,感于人世之接构,而乘于阴阳倚伏为之也。

思则人心营构之象,亦出天地自然之象也。

”。

可以说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都是在意境的召唤下的想象,而非仅仅为了文辞的华美和寄意的深刻而想象。

这种想象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手法,而毋宁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展现的方式。

“意境”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意境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境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境来表达,境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意境”一词,源自佛经。

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

晋代的陆机在《文赋》中从“情思”与“物境”互相交融的角度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则认为构思规律的奥妙在于“神与物游”,即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物境的契合交融;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意境,这个意境以物的形式表达出来,却又不是黏着于物的,而是在这个物的境界里生发出一种无一言明的情绪状态,而这种状态只能由想象才能在物质世界中飞腾起来,展开一个观念的世界。

想象是诗人从现实的生活跃入感性天地的最要的催化剂。

近代国学大师在其学术著作《人间词话》中总结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有我之境”是作者的一种有欲求情的意境,是作者寄在所描写的景物上有欲望的思想感情,是一种移情的意境。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说明了作品是以作者为主动去观察客观事物,而被写的客观对象是被动的,这样写出的作品就会带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带有作者的欲望。

如元曲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作者受心情所迫看不见秋天的丰收,只见到了秋天的凄凉,愈思愈凉。

这景物创造的这种意境正是作者主观的、带有欲望的思想感情,也正是作者在创作时从内心发出的真感情,属“有我之境”。

作者抒发的是真感情,写的也是真景物,景物随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

作者心情欢快,所描写的景物都在欢跃;作者忧郁悲伤,所描写的景物都黯然失色。

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里的“泪眼”指的是作者,“花”是被写的事物。

作者带着悲观绝望的心情问花儿,只希望花儿给作者一个明确的答复。

但自然界中花怎么能说话呢?

这里通过描写作者泪眼所带附的痛苦、悲伤的思想感情及“问花”花不语这景物创造的这种意境正是作者主观的、带有欲望的思想感情,也正是作者在创作时从内心发出的真感情

意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无我之境”。

这种境界是作者的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是作者及读者的一种超然于物外的艺术审美境界。

作品能超然物外也就是达到了“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能在作品作创造这种境界的大多是远离官场权贵的隐居者。

他们带着无欲无求的心境,淡泊的、怡然自得的心情融到大自然的景物中去,达到物我不分,物我两忘,物我浑然一体的境界。

晋朝诗人陶渊明在《饮酒》的第五首中写说:

“彩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这里所表达的心情及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正是一种无欲无求的“无我之境”的人生境界。

诗人把那悠闲自得的心情,淡泊人生的隐居生活融入了没有利害关系的大自然中去。

诗人描写了这样的一幅画面:

采菊东边篱笆底下,无意之中抬头看见了南山。

这种超然的心境自然而然地被表达了出来。

这句诗能千古传颂,正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箫洒自得,闲居自如、无欲无求的艺术境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物我浑为一体,哪里是我,哪里是物,让读者分不开,只感觉那是诗人在干农活时那怡得的心情和淡淡的田野景象构成一幅美好的图画。

“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是作品境界的两种表现形式。

意境的创造,是作者感情的体现,情的体现在于作品的表达。

作者不同的感情,创造的意境也不同。

“有我之境”创造的是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把自己的内心情感贯注到客观景物中,在景物描写上,凝集了自己的悲欢哀乐之情,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原来无情的事物有情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而“无我之境”创造的是一种淡泊人生、平淡随意、怡然自得、静谧优美、和谐平衡的境界。

作者的感情及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这意境中作者的心灵和情趣是隐蔽的,深藏在与之相对的情与物之中。

这种境界具有陶冶读者心灵、净化读者心境的无形魅力。

可谓诗画交融,诵之为诗,着壁成画,赏心而悦目,能充分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是啊,带着想象,能让我们感受古典诗歌扑面而来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正像王国维说得: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片自然的景色,便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只有把每一个意象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集中细细品味,才能让学生越发感到诗人的心境,更能从整体上肯定、强化诗的意境。

而这些都离不开必要的想象与合理的联想。

所以说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想象与联想,不能漫无边际、毫无目的。

必须合乎情理、情景,不能离开艺术形象的基本点,做到既“超出象外”又“得其环中”。

随意发挥,只会适得其反

诗歌是渴望情感、感受和想象,是一种“摆脱散文的现实情况,凭主体的独立想象,去创造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诗性世界。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诗是把情思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它的情境与意象具有立体感;笔者认为这里的情境与意象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一种空间就是诗歌的意境,一首诗歌如果没有了这种情境与意象所产生出来境界,是很难给人以美感的。

而想象沟通诗人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被美的境界所激发的感情与诗人所寄予的情感产生共鸣和交流。

联想和想象就是诗歌的艺术翅膀,诗人是借助它浮想联翩,“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的。

创作诗歌如此,我们阅读诗歌,也必须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品味作品的诗情。

要领会诗的形象,体味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怀,就要充分调动大脑的参与,多思考,积极运用想象和移情。

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诗人的笔下景通过想象和联想还原为眼前景;将自己浸入其中,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反复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

总之,就欣赏途径方法来说,能驰骋想象,展开联想,不断思索,才能一层一层增添感受,一步一步加深认识,诗歌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及独特的艺术特色,能给欣赏者更多的审美愉悦与享受。

想象能让我们“飞越春夏秋冬,飞越千山万水”守住流淌了五千年的古典诗歌所给我们的美。

 

参考资料:

陈中立《再现画面——读诗心法之八》

快乐的高小四的博客《诗歌鉴赏之意境》

陈新《中国诗歌中的想象》

辛岩的博客《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