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4058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xx栽培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小麦生产的意义;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小麦产量形成特点;掌握春小麦播种技术;掌握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理解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春小麦播种技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难点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麦的栽培学基础

麦类作物属禾本科(Gramineae),—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包括小麦属(TriticumL.)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属(HordeumL.)有裸大麦、皮大麦;燕麦属(AvenaL.)有裸燕麦、皮燕麦;黑麦属(SecalL.)小黑麦。

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

目前栽培的主要有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密穗小麦、圆锥小麦、波兰小麦、东方小麦。

我国栽培小麦以普通小麦为主。

1.小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居第一。

2.小麦对温光反应的不同,使小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可早春播或秋播,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

4.营养价值高,含丰富蛋白质(9—18%)、氨基酸(0.3—0.4%)故加工特性好。

5.小麦是许多轻工业及医药卫生的重要原料,副产品麦草与麸皮也是不可缺少的加工原料和精粗饲料。

6.小麦籽粒水分含量低(11—13%),在11%水分下可以较长时间储藏而不霉烂变质,生产过程可以高度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一、小麦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春小麦70~90天,冬小麦270~280天。

以小麦一生各器官形成的顺序和外部形态特征的阶段性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

黑龙江省小麦不同地区播种期不同,中部和南部较早,北部较晚,各区生育时期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

全省播种期为3月中旬~4月下旬。

根据播种日期推算出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出现时间:

播种到出苗15~25d;出苗期到分蘖期10~15d;分蘖期到拔节期15~25d;拔节期到抽穗期为15~25d,再经过2~5d开花;开花期到成熟期30~38d。

二、小麦的生育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

出苗至拔节,以长根、茎、叶、蘖为主,此阶段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

2、“两长”并进生长阶段:

拔节至抽穗,是根、茎、叶的生长与幼穗分化

同时进行的并进阶段;此期是穗粒数的决定时期。

3、生殖生长阶段:

抽穗至成熟,以开花受精和籽粒形成、灌浆成熟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

是决定粒数的关键时期。

在生产上各阶段是相互联系的,但生长中心不同,栽培管理上主攻方向不同。

三、小麦的阶段发育

阶段发育:

在特定的条件下,小麦内部发生一系列质的变化,在不同质变的基础上,才能使小麦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这种阶段性质变,称阶段发育。

每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其中有一两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小麦在开花前必须顺次通过春化(感温)阶段和光照(感光)阶段。

(一)小麦的春化阶段

小麦种子萌动后,胚或幼苗茎的生长点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才能正常抽穗、结实,这段以低温为主导因素的发育阶段称为春化阶段。

根据小麦通过春化阶段要求的温度的高低和时间长短不同,可将小麦品种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冬性品种。

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0~3℃,经历35d以上。

不满足春化大众化条件,不能正常抽穗。

2、弱(半)冬性品种;春化阶段适宜温度为3~15℃,经历15~35d。

3、春性品种;春化阶段的适宜温度为5~20℃,5~15d。

不经过低温春化过程也能正常抽穗。

由于小麦的播种时期不同,又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

凡是秋季或冬季播种的小麦为冬小麦;凡是在春季播种不经过冬季低温而当年收获的小麦为春小麦。

春小麦和春性小麦,冬小麦和冬性小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播种期而言,而后者是指小麦生长发育温度条件的反应而言;冬性小麦如果春播,则不能抽穗,春性小麦进行秋播或冬播必须掌握好时机,否则,有时出现拔节以至不能安全越冬的现象。

表1、不同小麦类型的光温反应

春化要求

依据春化分类温度条件需要天数

5~15天,未春化春

播能抽穗

15~35天,未春化

春播迟或不抽穗

30天以上,未春化

春播不抽穗依据光照分类

反应迟钝光照要求

光照条件需要天数春南方xx0~12℃

性品种北方春播5~20℃

半(弱)冬性品种0~7℃每天8~12小16天以上,时光照

每天8小时不24天以上反应中等

能,需12小时

8~12小时不30~40天反应敏感能需12小时

以上

冬性品种0~3℃

(二)小麦的光照阶段

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必须经过一定天数的长日照,才能完成内部的质变过程而抽穗结实,这段以长日照为主导因素的发育阶段称为光照阶段。

根据小麦品种对光照长短的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

1、反应迟钝型。

在每天8~12h的日照条件下,经16d以上能正常抽穗。

一般春性品种属此类型。

2、反应中等型。

在每天8h的日照条件下不能抽穗,在12h日照条件下,经124d以上能正常抽穗。

弱冬性品种属此类型。

3、反应敏感型。

在每天12h以上的日照条件下,经30~40d才通过光照阶段而抽穗。

一般冬性品种属此类型。

(三)阶段发育与器官建成的关系

小麦春化发育的通过,既可在萌动种子时期,又可在幼苗期进行,但是在大田正常播种的生长条件下,小麦春化阶段在生长锥伸长至二棱期结束。

小麦的光照阶段一般认为到雌雄蕊分化期结束。

春化阶段决定叶片数、茎节、分蘖和次生根数多少;光照阶段决定小穗数多少。

延长春化阶段可增加分蘖数,延长光照阶段有利增加小穗数和小花数,形成大穗。

(四)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1、引种

南方春性品种→北方,春播,早熟、低产。

从温光生态环境相近的地区引种易成功。

2、品种选用

冬小麦一般较耐寒,冬性强,可在高寒、冷凉地区种植;春小麦抗寒性弱,春性强,只能在春季播种。

3、播种技术

(1)冬性品种早播,可用小播量;

(2)春性品种早春播,适当加大播量。

4、肥水管理

(1)春化阶段以分蘖为主,应多施N肥,以促进主茎叶和分蘖的生长。

(2)光照阶段以穗分化为主,应注意N、P肥配施,可促进小穗、小花的分化,争大穗、促高产。

四、小麦的产量形成

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

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粒重。

小麦产量=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粒重

生产上,穗数达一定程度后的增加,会引起穗粒数与粒重的降低;穗粒数的过多,也会导致粒重的降低。

生产上根据产量构成因素及生产实践来设计不同量构成因子的组合,以达到不同产量水平。

实现“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实行生产的全程量化控制。

五、小麦的品质

小麦是我国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

其品质的好坏愈来愈成为重要的问

题。

优质小麦不但蛋白质和面筋含量高,而且质量好。

1、营养品质主要是指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平衡程度。

2、加工品质主要指制粉过程中的各种工艺特性及面粉加工食品的工艺特性。

与出粉率有关的麦粒特性:

粒形、腹沟、胚乳比率、种皮颜色及厚度、粒质、容重等。

与面粉加工品质有关的麦粒特性:

蛋白质含量(%)、赖氨酸(%)、湿面筋含量(%);沉淀值(ml)

影响小麦品质的因素:

(1)品种遗传因素。

(2)自然生态条件:

自然生态条件直接影响小麦籽粒形成与灌浆。

一般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生育后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而无干热风,有利于提高品质。

(3)氮素等其他因素。

第二节小麦播种技术

一、种子准备

1、选用良种:

合理调配品种,实行规模化种植。

实行品种布局区域化、种植面积规模化、生产技术标准化,提高小麦质量安全水平。

2、种子精选:

精选质量应还到:

分级标准二级以上,即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90%以上,种子含水量不超过13.5%。

选种方法:

风选、筛选、溶液选

3、播前种子处理:

(1)晒种:

(2)种子包衣:

3%敌委丹种子量的0.15-0.2%+硼砂种子量的0.3%+水种子量的2%湿拌种。

拌种后闷种5—7天播种。

二、选地、轮作与整地

精细整地、xx足底肥

1、选地:

小麦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多数土壤都能种小麦。

最适宜的土壤是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营养充分、通气良好的土壤

2、轮作:

小麦较耐连作,但不宜超过两年,多年连作会使杂草泛滥、病虫加重而减产。

适宜的前茬为大豆、玉米、马铃薯等。

北部轮作体系以“小麦—小麦—大豆”为主,南部和西部主要是以“大豆—小麦—玉米—杂粮”为主。

3耕整地:

(1)耕翻:

伏、秋深耕18~22cm,耕透、耙透、土壤细碎、地面平整、上虚下实,墒情良好。

(2)耙茬整地:

前茬有深耕基础的地块,可实行秋耙茬,用圆盘耙带耢子对角线耙耢复式作业,耙茬深度12~15cm。

(3)春整地:

翻后整地一般在秋季进行。

对于秋整地质量差或秋耕未耙地

的,在早春化冻3~4cm时及时耙地耢平,春季尽量减少翻动土层,减少跑墒。

三、基肥施用

每667m2小麦子粒500kg,需要纯氮15~17.5kg,五氧化二磷7.5~10kg,氧化钾15~20kg。

结合整地施足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加部分化肥。

基肥施用总需氮肥的30—50%,磷和钾肥的全部作底肥。

翻埋到土壤中,混拌均匀。

四、适期播种

当日均温在0—2℃,表土解冻5—7cm时,可抓住冷尾暖头、抢墒播种。

春小麦适播期一般在3月15日—3月25日。

五、合理密植

1、合理密植原则:

(1)以放穗为主,争取适当少量的分蘖;

(2)瘦地宜密,肥地宜稀;

(3)早熟品种xx,晚熟品种宜稀;

(4)低产变高产xx,高产再高产宜稀。

根据品种、地力、播期和播种方式确定。

一般667m240万—45万基本苗。

六、播种量

黑龙江省机械化栽培,目前生产上机械播种采用的种植方式主要为7.5cm、15cm单条播和30cm双条播(22.5+7.5cm)。

平岗地、平川地或洼地多采用15cm条播,杂草多的生荒地尤其缺少化学除草的条件下,则采用7.5cm条播。

地力较好,杂草少,劳力和机械力充足的地区可以采用30cm双条播。

播种量的计算,依据“四定”原则:

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籽。

一般每667m用种量20kg—22.5kg。

播种量(kg/hm2)=[公顷计划保苗数×千粒重(g)×10-6]÷[发芽率%×清洁率%×(1-田间损失率%)]

田间损失率一般按15%计算,保苗不好的地块按20%计算。

七、提高播种质量

1、机播作业质量要求:

播行直(50米内偏差不超过5cm);下籽匀、播深一致(播深以镇压后不超过3—4cm为宜)、覆土均匀。

2、播种质量检查:

(1)播量检查:

计划米间粒数=

计划播种量(kg/hm2)×行距(cm)÷千粒重(g)×净度(%)。

(2)播深检查:

检查3~5点,每点3~5行,求出平均播深。

(3)播行直线度检查:

用测绳沿播种机行走轮印中心线拉直,测量左右偏差程度。

(4)行距检查:

结合播深检查,用xx测量。

第三节小麦田间管理

一、xx补种,疏苗补栽

二叶前浸种催芽补种或三叶期补栽。

2

三、压青苗

作用:

一是提墒保墒;二是蹲苗壮秆。

压青苗原则:

“三压三不压”,幼苗长势过旺,干土层较厚,土壤过松要及时压苗,最好压两次;苗较弱,地硬、土壤含水量大(较粘重)不能压。

压青苗时期:

2.5~3叶期进行,最好在3叶期压苗最好,最晚要在拔节期前压。

方法:

平播小麦用“V”型镇压器或石头磙子,整地质量好的平播地可以顺播向镇压;整地质量差时,或垄沟垄台比较明显耙茬地要横向压。

四、合理追肥

早追三叶肥。

在麦苗二叶一心(三叶期)时追施,以N素化肥为主,以促进分蘖与穗分化同步进行。

分蘖肥占总追肥的70—75%,追施尿素一般在110~150kg。

弱苗先施,旺苗后施。

施肥后,配合灌水。

方法是用播种机将肥料播在行间3~5cm土层下,

补施拔节肥、孕穗肥。

拔节期、孕穗期依据苗情差异,可撒施化肥,肥量占不超过总追肥的30%。

旺苗可不施。

开花至成熟期根外叶面喷肥。

用N、P、K化肥配合施用。

1.5%—2%尿素溶液1000—1500Kg/hm2;0.2%—0.4%磷酸二氢钾溶液1000—1500Kg/hm2。

五、合理灌水

1、灌溉原则:

“三看”(看天、看地、看苗)、“两适”(适时、适量)。

2、灌溉方法:

畦灌、沟灌、喷灌、滴灌。

3、早灌三叶水、巧灌拔节水、灌足孕穗水、灌好抽穗扬花水、灌浆水和麦黄水。

六、化学除草

xx杂草可用

2、4—D丁酯于小麦分蘖盛期时喷施。

七、喷生长调节剂,防倒伏

可用矮壮素、壮丰安等,于小麦分蘖期末期至拔节初期,每隔5—7天,连喷1—2次。

八、防治病虫害

及时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蚜虫和黏虫等。

九、及时收获

机械分段收获:

先割晒再拾禾脱粒,蜡熟末期进行分段收割,害茬高度15~20cm,小麦铺厚15cm左右,小麦铺放成鱼鳞状,与收割的方向成45度到60度夹角。

联合收获:

用谷物联合收割机在小麦田中一次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等工序的方法。

损失率不得超过3%,破碎率和压扁率不超过1%,清洁率不低于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