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4260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docx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

  《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大班幼小衔接语言教案20篇!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讲述自己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学习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的句式完整表述。

  2、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感受自己名字的独特。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名字的写法、含义以及取名字时的小故事。

  2、幼儿没人一张纸、一支笔。

  3、幼儿用书12~13页。

  活动重难点:

  大胆地讲述自己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的小故事。

  学习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的句式完整表述。

  活动过程:

  1、寻找自己的名字。

  

(1)将幼儿的名字排成四排做成表格显示在荧屏上,并且用数字做好行和列的标记。

  

(2)请你们猜一猜这些写满字的表格上写得时这么?

引导幼儿观察。

  (3)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那里吗?

引导幼儿数数自己的名字在第几行?

第几个?

  (4)幼儿寻找,互相说说自己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叫什么。

  (5)集体交流,一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幼儿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得到句式来介绍自己的名字和位置。

  2、说说我的小名。

  

(1)你还有其他名字吗?

你有小名吗?

谁会叫你的小名?

引导幼儿互相说说关于自己小名的情况。

  

(2)大家教你小名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

  3、交流:

"我的名字"的故事。

  

(1)有一个伟大的作家叫"钱钟书",你知道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2)结合幼儿用书,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3)为什么爸爸妈妈给钱钟书取名叫"钟书"呢?

  (4)你的名字有什么故事吗?

引导幼儿相互说说自己名字的故事。

  (5)集体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6)教师总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有一定含义,寄寓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

  4、我会签我的名字。

  

(1)小朋友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请大家写写自己的名字。

  

(2)幼儿学写自己的名字。

  (3)出示签名薄,幼儿逐一在签名薄上签名,相互欣赏自己"写"的名字。

  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让家长与孩子谈一谈孩子名字的含义和故事,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大胆交流表达,了解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以及家长对自己的期望。

  活动时。

首先,我们从外形感知"我和别人不一样",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记录从粗略到细微发现了每个人身体的不同,既是对幼儿观察能力更进一步的培养,也有利于幼儿感受个体的多样性。

当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平时未注意到的某些特征时,他们会显得兴奋和好奇,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将成为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

有的孩子在探索中发现我们的名字也是不同的,名字也是区别他人的一个方面,但对于自己的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幼儿了解的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认识名字的机会。

  活动目标:

  1.观察阅读画面,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小房子“拆与不拆的看法。

  2.感受生活中城市建设的变化,以及老建筑的独特风貌,产生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感知小房子四周的变化,表达出自己对于小房子拆与不拆的看法。

  感受小房子随着周围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和老建筑和城市的美好结合,产生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1.《小房子》故事内容2.周庄古建筑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课件画面1(封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绘本故事《小房子》。

  2.出示课件画面2,看一看,这是一幢什么样的小房子呢?

窗户像什么,门前弯弯的台阶又像什么?

看起来是什么表情?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房子的特征来导入活动,让幼儿在发现小房子的特别之处以及微笑的表情中产生阅读的兴趣。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这样一幢漂亮、微笑着的小房子将会遇到什么样的事呢,我们往下看。

  1.教师讲述课件画面3-9,(很久以前……..走过了春夏秋冬)

  师:

小房子住在哪里?

春、夏、秋、冬它的周围分别是什么样的?

  小结:

小房子周围的景色随着季节的脚步渐渐的变化着,但依然很美丽。

  2.教师继续讲述课件画面10,(小房子也很喜欢……城市是什么样的)

  师:

谁愿意告诉小房子城市是怎样的呢?

  小结:

城市有高楼、花园、马路……城市这么繁华,难怪小房子要对城市感到好奇了。

  3.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幼儿自由讨论)

  (观察画面,结合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大胆表述小房子周围四季的变化及感受城市生活的一些特征。

  4.教师继续讲述课件画面11-16,(没过多久………..很方便。

  师:

小房子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

(建起了高楼,修起了地铁,高架….)这时候小房子是什么感觉?

它的心情怎么样(不开心),为什么?

  小结:

小房子挤在高楼里只有中午才能看到太阳,晚上的灯光又太璀璨,亮的小房子看不清天上的星星,吵闹的汽车鸣笛让小房子再没有享受安静的时候了、浑浊的空气也让小房子沾满灰尘这些都让它的心情很不好。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感知农村向城市发展的过程,并利用小房子心情的变化,来引导幼儿关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5.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结尾

  就在这时,(人们也发现小房子越来越破旧了,可是它的里面仍旧是很好的小房子。

终于有一天,城里有个人说:

小房子那么旧了,没人住了,要不拆了算了。

他一说这话,城里的人就争吵起来了,有的说:

“我们房子不够住,拆了小房子造高楼。

”有的说:

“不行不行,不能把小房子拆掉……”)

  师:

你们觉得小房子是拆还是不拆?

为什么?

  (此环节是通过故事中的对话来引出问题——到底拆还是不拆小房子,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培养幼儿积极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6.那到底故事里的小房子有没有被拆掉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画面17,师:

看,小房子最后怎么样了呀?

  小结:

原来故事中的小房子最后没有被拆掉,人们在小房子的周围重新开辟了一块草地,让它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风景。

老房子在繁华的城市里也可以变得很美好。

  (揭示小房子最后的结局,验证幼儿的猜想,并体会不拆掉小房子也能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三、迁移经验

  观察课件画面18

  师: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美好的老建筑,让我们来看一看。

(中呈现周庄古镇里老建筑)

  师:

这些房子你们见过吗?

它们是怎样的?

  小结:

这些古老的建筑都来自我们昆山的古镇周庄,它们和故事里的小房子一样已经很老了,但是也都没有被拆掉,经过重新修建后成为我们昆山的一个吸引外地游客来参观,游玩的景区,它们也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身边还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呢?

以后我们一起去找找看!

  (此环节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老房子,让幼儿体会到老房子与现代建筑可以“和谐共处”,激发幼儿愿意保护老建筑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能很好的参与画面的讲述和问题的讨论,对小房子拆与不拆这个问题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见解,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一定的发展。

活动的不足之处是都是通过课件来观察画面并回答问题,活动过程显得比较单一,如让幼儿自己来翻阅读书,兴趣可能会更高。

由于画面不是特别清晰,小房子的情绪变化幼儿很难发现,使得活动的一个重点没有突显出来,内容的衔接上有些僵硬,如能将小房子表情变化的图片单独展示出来,让幼儿观察,效果会更好。

  附故事:

小房子

  很久以前,在城外很远的乡村,有一幢小房子。

这是一幢美丽又坚固的房子,房子的主人说:

他永远都不会卖掉小房子,他要让他的子子孙孙都住在里面。

  小房子很开心地坐在山冈上,每天看着它四周的乡村田园。

早晨,它看着太阳慢慢地升起。

黄昏,它又看着太阳慢慢下山。

每天,都有一点不一样,可是,我们的小房子,它总是老样子。

时间从小房子身边悄悄溜走。

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草地慢慢变绿了,树上长出了嫩绿的芽儿;夏天来了,大树小树都披上了绿叶衣裳,孩子们快乐的在池塘里游着泳;秋天来了,树叶被染成黄色、红色、橙色,人们开始采摘苹果收割庄稼,非常热闹;冬天来了,大雪瞧瞧的覆盖了整个村庄。

小房子看着身边的乡村田园跟随季节的脚步慢慢地变模样,它走过了春、夏、秋、冬。

  小房子也喜欢晚上,晚上它可以看星星、看月亮,没有星星月亮的时候,它就看远远的那边城市的灯光。

小房子从来都没有去过城市,它很好奇,它不知道城市是什么样的。

  没过多久,在小房子的身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有一天小房子惊讶地发现许多的工程车开来了,从工程车上卸下了各种大石头和小石头,没过多久,一条公路就造好了。

  有了公路,这个地方就方便多了,来了很多人,大家造了很多的小房子居住,小房子的朋友越来越多,它觉得好热闹。

  又过了不久,大家发现房子不够住了,怎么办呢?

人们在小房子的周围造起了高高的公寓楼,越来越多的人们住进了公寓楼,有的人上班自己开车,有的人上班坐公交车。

慢慢的,地面的交通越来越拥挤了,于是人们又造起了高架,修起了地铁,可是周围也越来越吵闹了。

  交通越来越方便了,住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人们又拆掉了高高的公寓楼,造起了摩天大厦,躲在大厦中间的小房子只有中午才能看到太阳了。

  现在这里有了漂亮的灯光、宽阔的马路、高楼林立。

出门就能坐公交、乘地铁,很方便。

  可是小房子怎么不开心了?

  人们突然发现小房子越来越破旧了,可是它的里面仍旧是很好的小房子。

  终于有一天,城里有个人说:

小房子那么旧了,没人住了,要不拆了算了。

他一说这话,城里的人就争吵起来了,有的说:

“我们房子不够住,拆了小房子造高楼。

”有的说:

“不行不行,不能把小房子拆掉……”

  活动目标

  1.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

  2.能看着图画、象形字认读相对应的汉字,产生对认识汉字的兴趣,对汉字符号有一定的敏感性。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

  2.幼儿活动材料。

  3.汉字卡片。

(可以都带有提手边旁的)

  活动过程

  一、认识汉字。

  1.出示个别幼儿的名字:

小朋友,请看这是谁的名字?

请你念一念。

  2.原来我们小朋友的名字都是用汉字写出来的。

你们知道是怎么写的吗?

(是一笔一划地写出来的,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写给幼儿看一看)

  3.我们现在看过了汉字的样子,还知道汉字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

(出示挂图一)现在请你找一找哪些字是汉字?

你为什么觉得他是汉字?

(方块的、一笔一划)

  4.教师介绍汉字的由来:

你们知道汉字是哪个国家发明的吗?

(聪明的中国人)所以我们中国人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认识汉字、写汉字。

  二、认识象形字。

  1.最早以前的汉字不是这样的,看,这就是很早以前的汉字(出示一个象形字)你们能猜出它是什么字吗?

(幼儿自由想象猜字)你觉得这个字看上去像什么?

为什么?

  2.出示旁边的图画:

你们猜得对不对?

它是什么字?

(幼儿猜后就出示旁边的图画部分及相应的汉字)。

  小结:

你们刚才看到的这个字叫“象形字”,是我们中国最早发明的文字,它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创造演变过来的。

  3.出示另外的象形字: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象形字,你们想来玩一个游戏吗?

老师这里有一张操作卡,有的是象形字,有的是汉字,字宝宝都只有一个很孤单,请你们帮这些字宝宝找一个好朋友,让他们变成一对,好吗?

记住不要送错了,图片宝宝在第一间房子里,象形字宝宝在第二间房子里,汉字宝宝住在第三个房间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及时进行指导。

  4.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讲评。

(讲评时注意放的位置和匹配是否正确)

  三、有趣的汉字。

  1.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些汉字,你还认识什么汉字?

(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吹、喝、吃三个字)请你们看看这几个字,它们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理解口旁的字和嘴的动作有关)小结:

这些真是有趣的汉字,我们看到这样的旁边有个口的字,就知道这些字和我们的嘴巴有关系了。

  3.我们国家的汉字里,有很多的字都非常有趣的,请你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什么字和水有关系,好吗?

  活动反思:

  我重新把活动的过程梳理了一下,从流程来看,这次活动有四个环节:

一、找汉字;二、看图猜字;三、游戏:

“图画、象形字、汉字找朋友”,四、有趣的汉字。

由于先前的经验,孩子已经认识了不少汉字,而且在“中国娃娃”主题的区域活动中,已经玩过文字转盘的游戏了。

为了加深难度,我又找了2个象形字雨和羊,幼儿也能说出来。

认识汉字对于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建大的,但在操作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花了过长的时间,导致最后一部分来不及上。

其实在设计的时候可以把它换成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来完成,节约了时间,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之间还可以互相帮助不会的下朋友。

  操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可以添加到接下来的区域游戏中,再次进行配对,加深认识和理解。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依据日记进程,大胆猜测,连贯表示。

  2、在图片排列的过程中,享受故事的乐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小筐、拼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朋友们好!

我是闫老师,现在给客人老师打个招呼!

  2、师:

今天闫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东西,看是什么?

  幼:

日记。

  师:

日记里都写什么?

  幼:

用图画记录的每天事情,

  师:

有的日记记录的是高兴地事,有的记录的是悲伤的事。

  师:

(出示小老鼠)这个日记本是他们俩的,看看他们的这本日记本用图画记录的是什么事?

  师:

他们带的什么?

  幼:

相机、地图、绳子、笔。

  师:

这两只小老鼠的日记本里出现了相机、地图,带这么多东西去干什么?

这次要去丛林里去探险。

这是一本《小老鼠的探险日记》

  二、中间部分:

  

(一)、观察图片1——4幅图,并猜测内容。

  1、两只小老鼠想去寻找野生动物了(出示动物剪影)。

两只小老鼠天还没亮就出发啦,一座巨大的山崖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小老鼠的探险日记从这一天开始了。

  2、小老鼠的记录就从这里开始了。

  第1天:

他们像专业运动员一样登上山坡。

  第2天:

他们在山坡上走了很长的路。

  第3天:

他们遇上了大嘴的老鹰,还给她拍了张照片。

  第4天:

在山坡上依然爬行,眺望远方,看看有没有发现野生动物。

  3、小朋友们,小老鼠的记录记到这里有几天?

记录了什么事?

(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

  4、老师完整讲述4天日记。

  

(二)观察5——10幅图,并进行猜测。

  1、现在有四天小老鼠的日记,那10天的日记还有几天?

6天的日记要是让一个人去记有些困难,那15个人,三个为一组,说说六天的日记怎么记?

先找到好朋友坐在一起。

3人一组怎么分?

第5第6一个,第7第8一个,第9第10一个小朋友,闫老师把六天的日记一下子给大家,你们要按照分好的天数认真的去看去记。

等音乐消失,这些图片就全部消失了。

要把六天的事情牢牢记住哟!

  2、放音乐,出示6天,时间够了,每人要记住自己的那两天事情哟!

都记住了吗?

  3、关掉,请3人一组到前边,出示10天的,请幼儿到前边讲述,讲一张打开一张。

  幼:

第5天:

他们到悬崖边,好像走到了尽头.

  第6天:

他们下山了,带着降落伞降落了。

  幼:

第7天:

他们走进山洞去探险,用手电筒照了一下,什么动物也没有。

  第8天:

他们在山洞铺上桌布,吃野餐。

  幼:

第9天:

他们在山下睡觉。

  第10天:

当他们正准备回家呢,突然天上飘起雨来,小老鼠准备回家了。

  4、老师完整讲述5——10天内容。

  第5天:

两只老鼠什么也没找到,继续往前走,他们到悬崖边,好像走到了尽头,小孩子还是不要走到尽头。

  第6天:

他们下山了,带着奶奶送的降落伞安全着陆了。

  第7天:

他们着陆之后走进一个巨大的的山洞,可是山洞里什么也没有。

  第8天:

他们实在太饿了!

决定在大山洞里美美的吃上一顿。

  第9天:

他们在山洞里美美的睡上一觉。

  第10天:

当他们正准备回家呢,突然天上飘起雨来,小老鼠准备回家了。

  小结:

6件事情,每人记住两件就了。

  5、师:

10天探险,他们为什么而去呢?

幼:

去探险野生动物,

  有人觉得有,有些人觉得没有,那按照每天发生的顺序,去拼一拼,说不定有新的发现。

  6、幼儿动手合作去拼图,将幼儿作品展示到黑板上。

  7、师:

按照第一天的顺序完整讲述进行播放。

  第1天:

我们像运动员一样登上山坡,小老鼠正在爬,已经爬上了山坡。

  第2天:

他们在山坡上走了很长的路。

  第3天:

他们遇上了大嘴的老鹰,还给她拍了张照片。

  第4天:

在山坡上依然爬行,眺望远方,看看有没有发现野生动。

  第5天:

两只老鼠什么也没找到,继续往前走,他们到悬崖边,好像走到了尽头,小孩子还是不要走到尽头。

  第6天:

他们下山了,带着奶奶送的降落伞安全着陆了。

  第7天:

他们着陆之后走进一个巨大的的山洞,可是山洞里什么也没有。

  第8天:

他们实在太饿了!

决定在大山洞里美美的吃上一顿。

  第9天:

他们在山洞里美美的睡上一觉。

  第10天:

当他们正准备回家呢,突然天上飘起雨来,小老鼠准备回家了。

这是雨吗?

这是犀牛的尿。

  8、讲述最后一张。

不过小老鼠是有备而来的,他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雨伞回家了,小老鼠觉得这次旅行太美妙了,一直为自己没有找到野生动物而伤心呢!

可是他们不知道!

原来他们就是在犀牛的身上做了一场旅行。

咱们到图书管里找找这本书,看看小老鼠探险日记里还有没有其他更有趣的事情。

  活动目标

  阅读理解故事,感知蚯蚓视角里的世界。

  会选择一篇日记重点阅读,用记录、交流等方式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初步分辨是非好坏,体会幽默诙谐的画面带来的乐趣与感动。

  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课前了解有关蚯蚓的知识;

  《蚯蚓的日记》电子版大图书(,上直接下载);

  《蚯蚓的日记》大图书分页布置在教室四周(上下载,打印涂色);

  幼儿人手一份纸笔(纸片剪成小鸡心形状);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分享对蚯蚓的已有经验

  师:

你知道蚯蚓吗?

把你了解的关于蚯蚓的知识来和大家说一说!

  二、播放电子大图书,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观看电子大图书,记下一篇最有趣的日记。

  师:

有一条小蚯蚓,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把自己看到的、经历的或者想到的一些事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他会记录哪些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蚯蚓的日记》!

注意一边看,一边听,一边记下一篇你觉得最有趣的日记!

  2.通过提问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师:

你觉得哪一篇日记最有趣?

记录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散阅读

  用记录、讨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幼儿归纳并理解

  1.猜测蚯蚓记录日记时的心情。

  师:

蚯蚓的日记有趣又精彩,那你觉得蚯蚓在记录每一篇日记的时候心情都一样吗?

有些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得意、难过、伤心、害怕、沮丧、担心……)

  2.幼儿分散阅读,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日记重点阅读并做好记录。

  师:

日记里到底记录了哪些高兴、得意的事,哪些难过、伤心的事呢?

请大家仔细去看一看、读一读、找一找,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一篇你最喜欢的日记。

  3.讨论记录的方法。

  师:

怎样记录才能让自己或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你记的,记录的是哪一篇日记呢?

(引导幼儿讨论在记录时用最简便的方法:

即记录日记的日期,记下自己的姓名或学号、标记等)

  4.出示记录统计表,汇总阅读后记录的情况。

  师:

我们用表情符号(微笑、难过)分别表示蚯蚓不同的心情,看看你阅读记录的那篇日记是蚯蚓开心的事还是难过的事,就贴到相应的表情符号后面。

  5.分享交流各自的记录,师幼共同分类归纳蚯蚓在不同心情时记录的不同的事。

  师:

谁来介绍一下你记录的喜欢的日记是哪一篇?

说说为什么喜欢?

它是蚯蚓高兴的事还是难过的事?

  四、深化理解,初步分辨是非好坏

  1.寻找蚯蚓日记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和需要我们提醒他改进的地方。

  师:

在蚯蚓的那么多高兴和难过的日记中,你觉得哪些地方他做得很棒,让我们感动并值得我们学习?

哪些地方还有些小问题或小缺点,需要我们提醒他改进?

  2.记录统计表上增添符号“大拇指、问号”,分别表示“值得我们学习、有问题需要改进”,请幼儿分辨是非,将先前汇总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匹配。

  3.出示最后一篇日记,组织幼儿讨论。

  师:

“作为一条蚯蚓,也有不好过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很小,有时大家甚至忘了我们在这里……”小蚯蚓有担心的事吗?

担心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们?

  五、延伸活动

  1.区角活动:

将图画书放到图书区,引导幼儿进一步阅读书的前后环衬中一张张有意义的相片,观察小蚯蚓使用的桌椅、如何握笔等可爱的形象,加深幼儿阅读的兴趣,深入理解体会《蚯蚓的日记》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思考。

  2.游戏活动:

会用手偶在表演区中表演《蚯蚓的日记》故事情节。

  3.家园共育:

继续阅读《蚯蚓的日记》,在家长的指导下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大自然中对人类有益的小动物;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将自己每天或每周有意义的事用图文的方式记录成日记。

  活动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先指导孩子细细品读了其中的三篇日记:

蚯蚓教蜘蛛钻地,蜘蛛教蚯蚓倒立行走,蚯蚓和蚂蚁打招呼,从而引发孩子对阅读绘本的强烈兴趣,也渗透了一定的写日记的方法。

接着让孩子们自己阅读绘本,说一说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从中可以知道如果哦我们学写日记可以仿照蚯蚓写哪些事情。

从中提炼出可以写“家里的事”,“学校的事”,“朋友间的事”,甚至是“做梦梦到的事”等等,可以写伤心的、高兴的、难过的、失望的、丢脸的等等。

在此过程中,由于我选取了很多孩子们的生活照进行引导,因此孩子们思维很活跃,想到了很多很多我甚至之前没有设想到的写作题材。

本周二我进行了初次的日记写作练习。

孩子们写的内容也很丰富多彩,而且也能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内容真实,这让我非常欣喜。

  孩子们喜欢这本绘本,并能通过这本绘本学习到技能,我觉得我这堂课的目的就圆满完成了。

我以后也会更多地选取一些特定绘本进行教学,希望也能像《蚯蚓的日记》一样,在孩子的心中开出美丽的花。

  活动目标:

  1、学念古诗《夜宿山寺》,了解古诗大意。

  2、大胆对图片内容进行描述,敢于在集体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掌握基本的表演礼仪。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学会念古诗《夜宿山寺》,基本掌握大意。

  根据图片内容,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表述古诗内容。

  活动准备:

  古诗相关内容大图、水果贴图。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课堂开始前先进行一个简单的小游戏,“看到了什么?

”,让孩子闭上小眼睛,然后一二三,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