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4283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1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中央政府鞭长莫及,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通过建立巡视制度,防范分裂割据能够发挥较好的制衡实效。

职掌巡察的监察机构通常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只对皇帝一人负责,不受其他部门干扰,便于独立行使职权。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本目的是

A.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B.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D.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克利斯提尼创新十个地区部落,代替四个血缘部落。

他把全阿提卡分为三十个区,其中十个区在雅典城及其周围,十个区在沿海,十个区在内地。

每三个不同的区,即一个城郊区、一个沿海区、一个内地区,合为一个地区部落。

这一举措

A.使工商业奴隶主获得参政议政权B.分散氏族贵族力量摧毁民族制残余

C.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D.对威胁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

3、2017年1月27日,美国新上任总统特朗普发布“禁穆令”,限制来自叙利亚、伊拉克、伊朗、苏丹、索马里、也门和利比亚这7个主要穆斯林国家的公民进入美国,要求来自该多个国家的难民在120天内被禁止人境美国。

2月3日,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作出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人境的行政令。

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制度的

A.联邦制原则B.两党制下的对垒角逐

C.分权制衡原则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4、阅读下面三幅图片,表述正确的是

A.图-和图二的经济主张是继承发展关系

B.图一和图三都建立了农民阶级政权

C.图二和图三都主张与西方国家平等交往

D.图二的主张符合近代历史发展潮流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

他们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

他们所建立的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这表明辛亥革命

A.没有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B.对美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D.完全抛弃中国政治传统

6、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A.打击对象基本相同B.领导力量基本相同

C.革命性质基本相同D.革命道路基本相同

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第-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8、欧共体成立后,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这种联合

A.恢复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B.完全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C.导致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D.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9、“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牺牲品)”变为“畎亩(田地)之勤”,这种现象开始出现于

A.西周B.东周C.秦朝D.西汉

10、古诗《朱陈村》中这样描述:

“……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该诗歌反映的经济生活图景是

A.自然经济B.长途贩运C.工场手工业D.资本主义萌芽

11、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这种“工商食官”是指

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

12、明清时期,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赋役征银促进了农业的商品化

13、阅读下面三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最大的不同是

A.早期金融机构林立B.出现地域性商帮

C.广泛使用货币交易D.打破了坊市界限

14、宋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

上谕大臣……又曰:

“广南市舶(市舶司,为掌管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的官署),利(利税、利润)甚厚,提举官(管理市舶事务的官员)宜得人(用人得当)而久任。

庶(期望)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减轻人民的财力负担)也。

”这说明宋代

A.发展朝贡贸易解决财政危机B.严格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C.市舶贸易日益受到政府重视D.贸易主要出于政治目的

15、不少学者认为,单就航海技术而言,中国人早就具备了发现美洲甚至环球航行的条件,但事实上中国人却与地理大发现失之交臂。

造成这种悲剧的文化心理原因是

A.实行海禁、闭关锁国  B.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C.“天朝上国”的观念  D.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16、十六世纪未至十七世纪初,英国王室土地人不敷出,大批馈赠或出售土地,如当时女王就将其名下的土地分送给近臣(价值达81.7万英份),还有大量非贵族商人、手工工场主及一部分富农购置大批土地也跻身于贵族行列,从他们中间游离出相当—部分人(新贵族)从事经商、圈地和海盗活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与自己原来所属的封建阶层分道扬镰。

材料说明

A.王室出售土地受商业革命影响B.王室出售土地受价格革命影响

C.长期战争使王室土地收人锐减D.该现象巩固了封建地主的地位

17、“海权论”的集大成者马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发展海权、控制海洋对国家繁荣强盛具有决定性影响,并得出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性领悟,即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就能控制海上主要战略通道和海上贸易这一主要的国家富源,便可控制世界财富和资源的流向,从而决定—国兴衰并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标志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的事件是

A.1488年非洲好望角的发现B.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C.1651年《航海条例》的颁布D.1763年在英法七年战争中取胜

18、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大量的非洲黑人就这样来到了美洲。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1841年在英国的倡议下,英国、奥地利、法国、普鲁士和俄国在伦敦签订了《取缔非洲奴隶贸易条约》,英国转而成为最积极的废奴倡导者。

英国前后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外贸政策的调整B.黑人奴隶的反抗

C.人道主义的觉醒D.工业革命的开展

19、下图为英国在不同时期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统计表,造成英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7世纪中期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78%

22%

67%

33%

48%

52%

A.农业生产的严重萎缩B.国家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C.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D.大量外来移民涌入城市

20、荷兰东印度公司与美国垄断公司的不同之处是

A.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B.垄断经营C.政府的特许D.只有经济职能

21、杨宁一教授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里写道:

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

第二阶段的工业革命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这说明

A.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B.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C.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D.技术发明英国一枝独秀

22、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

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

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

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豪不能主持。

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调敝、经济箫条的状况。

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D.商品经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23、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

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

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这说明洋务运动

A.全面学习西方卓有成效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24、下图为1912年〜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

此图说明

A.民族资本无法与外国资本竞争B.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C.国际局势影响着民族工业发展D.国民政府倡导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题均为必考题。

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

25、(25分)交通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缩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

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

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

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

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

同时,长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却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隋开运河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面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世族大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力量相当强大。

隋统一后,他们依恃其强大的势力,企图与中央政权抗衡。

这一尖锐矛盾在江南地区一直存在,使隋政权面临严重烕胁,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河势在必行。

同时,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

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XX百科

(1)依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历史原因。

(6分)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准确揭示图一、图二、图三之间的内在关系。

材料二所对应的工业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7分)

材料三19世纪40年代美国领土的急速扩展,为原本居住在东部地区的居民源源不断西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修建太平洋铁路不但与美国的“西进运动”有关,也大大推动了“西进运动”。

西部广阔,肥沃的土地等着更多的人前去开垦、耕种,大大小小的金矿银矿也缺人开采。

而东部反过来又为西部的各种自然资源提供了加工地和市场。

美国东部已经有了非常密集的铁路交通网,但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几乎是一片空白,地理和交通的原因使得西部成了美国相对独立的地区,不仅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也成为国家稳定统一的隐患。

太平洋铁路西段要穿越整个地势险峻布满坚固花岗岩的内华达山脉,工程极为艰巨且修建费用十分昂贵。

当时南北战争正在进行,处处需要用钱,但林肯总统却对太平洋铁路计划十分感兴趣,坚决支持这个计划,国会最终同意并通过太平洋铁路法案,法案规定发行政府债券作为修路资金。

太平洋铁路从1863年开始动工,1869年建成,费时6年,穿越了整个北美大陆,全长3069公里,这条铁路大动脉的建成,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西部的开发,也为美国社会的融成一体提供了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条铁路成就了现代美国。

——XX百科搜索整理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的历史背景。

依据材料一、三,归纳隋朝开通大运河与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有哪些相同的历史意义。

(12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世的改革事业,来源是很远的,蓄势是很久的。

这种变动,不发则已;一发之后,就如悬崖转石(看得他似乎也有顿挫,其实算不得什么),非达到目的不止。

所以现在正是个变动的时代;正是个变动了,方在中途的时代。

要讲什么保存国粹,什么变动得不可太快,都是白说掉的话。

这个无关于是非,且亦无所谓是非,只是大势如此。

——吕思勉《中国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晚清“改革事业与大势”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为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求官员留心劝导,让百姓重视本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教材

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近代企业统计表

时间

类别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甲午中日战争前

商办

53

4707

22.4%

官督商办、官办

19

16208

77.6%

甲午中日战争后

商办

63

12465

70%

官督商办、官办

18

5345

30%

(1)依据材料一.清朝此时奉行什么经济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古代中国产生

过怎样的影响?

(6分)

(2)依据材料二,相比甲午战争前,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企业发展有何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其原因。

(5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清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种变化有何历史意义?

(4分)

 

参考答案

1-5:

DBCDA6-10:

BBDBA11-15:

ADDCD:

16-20:

BBDCC21-24:

BBDC

25、

(1)经济原因:

适应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加强南北经济联系;保障北方粮食、物资供给。

(3分)政治原因:

加强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防御;加强对南方的有效统治;巩固国家统一。

(3分)

(2)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促进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交通运输的发展又进一步密切了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分)

对中国的影响:

①政治上,列强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激化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2分)②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诞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分)

(3)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美国西部领土的扩张;西进运动的开展;美国南北战争。

(4分)

相同意义:

改善了交通;密切了国内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了交通沿线经济发展和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国家、民族认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发展、繁荣奠定基础。

(8分,四点即可)

26、评分标准:

第一等(12—9分)①论题明确;②能充分利用史实进行阐述;③逻辑严密,阐述充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8—5分)①论题较明确;②能利用史实进行阐述;③阐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4—0分)①论题不明确;②未能利用史实进行阐述;③阐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参考答案示例:

论题:

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些改革。

(3分)

阐述:

次鸦片战争,加上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政府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为摆脱内忧外患维护统治,19世纪60~90年代,被迫开展“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自救运动。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严重动摇了清王朝

的反动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腐朽的清政府为了以改革遏制革命,维护其风雨飘摇的反动统治,被迫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

(说明,如回答戊戌变法也可,史实依据不少于两个)(9分)

27、

(1)政策:

重农抑商(重本抑末)。

(2分)影响:

保障农业生产劳动力,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和封建经济的发展;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2分)封建社会晚期,

破坏商业的正当经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造成中国的落后。

(2分)

(2)特点:

商办企业发展较快。

(或者: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

或者:

商办企业不管是厂矿数、资本额,还是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都大大超过官督商办、官办企业)(2分)

原因: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的进一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些条件;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分)

(3)变化:

由重农抑商到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分)意义: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和社会转型。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