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53476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炭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宣讲材料之二】怎样认识新挑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多方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动荡不安,发达经济体除美国呈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外,欧元区、日本仍深陷泥潭,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导致全球需求不旺,对能源需求和供应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煤炭、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难以预见的风险不断积累,能源行业发展情景不乐观。

(二)国内形势更复杂

从全国看,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正在发生变化,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

新一届政府不是下“猛药”稳增长,而是以市场倒逼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一些行业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需求增速放缓、供需总体宽松将成为能源行业的长久格局。

政策调控更加严格,去年下半年国家出台的涉煤政策接近20项,煤矿所在地政府资源调控规定10多项,主要涉及能力核定、煤炭质量、资源转化、节能减排、税费改革等重点,政策调控的力度和程度空前,将对能源集团煤炭生产尤其是省外煤矿造成严重冲击,企业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三)行业形势更严峻

从煤炭行业看,煤炭需求增速放缓、超前产能和高位库存消化以及环境制约的强化,煤炭行业将迎来“危机低谷煎熬期”的“低谷”,行业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

一是煤炭需求增速放缓。

随着太阳能、页岩气、可燃冰等开采技术的日渐成熟,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主要耗煤产业增速持续放缓,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发电量、粗钢、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2%、2.1%、2.5%、3.5%,增速同比分别回落2.8、5.7、5.9、7.5个百分点。

随着环境制约越来越强,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为68.8%,2012年为66.6%,2013年为65.7%,2014年为64.2%,这比国务院提出的到2017年煤炭消费占比降至65%以下的目标提前了三年。

专家预测,这一比重今年将降至63.3%,而到2020年,将控制在62%以内。

受此影响,煤炭行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消费增速越来越低,预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煤炭消费增速将由前10年年均增长10%左右回落到3%左右。

二是产能严重过剩。

受煤炭“黄金十年”刺激,煤炭产业投资逐年猛增,煤炭产能爆发式增长,专家预计目前我国煤炭产能过剩已达5亿吨左右,近两年还将有大量产能释放,有可能在2016年达到峰值,过剩10亿吨左右。

同时,全社会煤炭库存已连续30多个月保持在3亿吨以上,煤炭市场消化煤矿超前建设产能,消化煤炭库存,实现煤炭供需平衡将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三是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惨烈。

行业缺乏自律,企业自相残杀,以降价争市场,议价能力不断削弱,亏损越来越严重,目前煤炭行业亏损面已近80%,有9个省出现全行业亏损,有70%的煤炭企业减发了工资,30%的企业出现欠发工资现象。

随着形势的进一步恶化,煤炭行业将陷入最困难的时期。

(四)企业压力更巨大

从企业内部来看。

一是指标压力。

受“量价齐跌”、创效能力总体不强等影响,今年能源集团盈利能力将可能出现大幅下滑的局面。

按核定生产能力,集团现有骨干盈利矿井难以实现增产增效。

初步测算,相关矿井限产将影响减利超过15亿元。

今年煤炭价格仍将处于下行区间,预计煤价下降影响减盈17亿元。

企业税费负担不减反增。

我国全面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按相关省份已经明确的税率测算,至少影响减利2亿元。

二是维持生存的压力。

区位优势逐步丧失。

随着国家对铁路建设的大规模投入,西部煤炭主产区铁路建设提速,尤其是随着晋中南到日照港运煤铁路、新疆出疆运煤铁路、蒙东到秦皇岛港等运煤铁路新干线陆续建成,山东的区位优势逐步丧失,煤炭销售必将受到严重冲击。

企业亏损面、亏损额持续扩大。

2014年能源集团已有3个权属矿业集团整体出现经营性亏损,矿井亏损面达60.9%,7个非煤项目亏损超过5000万元。

资产负债率继续攀高,“四金”高额占用,资金异常紧张。

受行业不景气影响,银行已开始限制和调减煤炭企业信贷规模,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局面日益加剧,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

内部挖潜空间逐渐收窄。

经过多年持续挖潜,成本控制空间已十分有限,降本增效难度增大。

总体来看,今年能源集团保生存的压力十分巨大,特别是个别矿业集团、矿井经营异常困难,处于破产边缘、生死关口,若无能源集团支撑,早已处于资金链断裂绝境,生死存亡命悬一线。

三是转型发展的压力。

2014年能源集团发展失衡趋势进一步扩大。

从产业支撑看,尽管部分非煤项目逆势增盈,但“一煤独大”、“靠煤吃饭”的局面仍未改变。

从区域发展看,依托省内增产增收的格局没有改变;

从创效主体看,主要依托个别矿业集团、依托个别骨干矿井。

当前,能源集团包括各权属企业依托煤炭支撑整体发展,正处在转型发展的调整期,煤炭后备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衰老矿井转产转移的任务越来越重,外部资源开发越来越难,国家和相关省区相继出台实施煤炭资源配置清理、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规范煤矿建设秩序等政策,政策急剧收紧,一些区域优势矿井面临巨大的资源减失和项目停建风险。

非煤产业自身发展壮大和支撑企业发展的能力脆弱,多数优势煤炭和非煤项目仍处于资金投入期和盈利培育期。

四是安全的压力。

能源集团现有的130多对生产、在建及托管矿井,分布在陕西、内蒙古、新疆、贵州、云南等十多个省(自治区),百年矿区2个,开采超30年的矿井11对,千米深井14对,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9对,受冲击地压威胁矿井18对,受水害威胁矿井35对,受高温热害威胁矿井13对,有自然发火倾向矿井76对,受软岩威胁矿井32对,各类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

五是稳定的压力。

能源集团历史久、摊子大,20多万职工、过百万的职工家属,保生存、保吃饭、保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加之部分企业改革改制不规范、不彻底,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很多问题随着经济形势急剧恶化而“水落石出”,稳定压力越来越大。

六是转变观念的压力。

近几年来,经过持续不断地强化形势任务教育,大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得到应有的转变。

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干部职工对市场的严峻性和困难的长期性仍然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意识、忧患意识。

有的怀有侥幸心理,仍然对企业持续发展、工资不断增长存在过分的预期;

有的盲目攀比,热衷于比职务、比待遇、比工作环境,艰苦奋斗意识淡薄,工作讲条件多,讲奉献少;

有的缺乏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不是在积极应对危机中发挥作用、展现价值,而是意志消沉、得过且过;

有的面对困难畏难发愁,束手无策,等、靠、要、熬,缺乏自立自强的志气和愈挫愈奋的斗志,等等。

俗话说,看不到危机是最大的危机。

观念滞后,自我麻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是企业应对危机和挑战的最大压力。

二、积极应对新挑战

回顾历史的进步、企业的发展,挑战总是无时不在,困难总是无处不有,能不能战胜困难和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

当前,关键是以“四个做到”积极应对。

(一)做到坚定信心不动摇。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

煤炭市场下行,是一场经济危机,更是一场信心危机。

危机不足畏、挑战不足惧,可怕的是面对危机而失去信心、面对挑战而步步退缩。

能源集团各权属企业在几十年的开发建设中,曾遇到过各种困难,特别是在最为困难的“九五”时期,原新汶、枣庄、淄博、肥城、临沂、龙口六家矿务局矿井亏损面达90%以上,有的矿井拖欠职工工资长达1年,淄博矿务局和临沂矿务局当时更是被列入全国36家特困企业之中,很多职工和家属连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靠捡菜叶、捡粮食充饥。

巨大的生存危机面前,广大干部职工坚信“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奋起自救,不但度过了难关,还为未来的辉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实践充分证明,困难并不可怕,怕的是缺乏志在必胜的信心,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缺乏克难制胜的策略,缺乏强化管理的办法。

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同行业都在面临;

我们遇到的困难,其他企业同样存在,甚至比我们还困难。

我们经历过“九五”的极端低迷时期,当时情况下我们都能从容应对、平稳度过,以我们目前的经济实力、资源储备、发展后劲,与过去相比更有优势、更有条件、也更有能力积极应对,克难致胜,有所作为。

(二)做到解放思想不争论。

解困先解观念困,脱贫先脱思路贫。

困难挑战面前,最大的障碍是思想障碍,最大的问题是观念问题,我们必须丢掉幻想、解放思想、扭转观念。

一是扭转“等、靠、要、熬”思想,深刻认识到等、靠、要、熬,只能是等丢了机遇、靠懒了思想、要短了志气、熬没了意志,增强“自己的日子自己过、自己的梦自己圆”的意识,不靠天、不靠地,靠自立自强冲出困境、改变命运。

二是扭转盲目乐观、坐等市场好转思想,深刻认识市场的严峻性、复杂性、残酷性,切实增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以强烈的危机感创造性地干好工作。

三是扭转悲观失望、畏难发愁的思想,深刻认识“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的朴素真理,切实增强尽职尽责、奋发作为的责任意识,靠苦干实干加巧干战胜挑战、赢得成功。

四是扭转麻木不仁、破罐破摔的思想,切实增强市场如战场,时机不等人的紧迫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卓有成效地干好每一项工作。

各级领导干部要走在思想解放的前列,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能源集团部署深刻进行“五个反思”,找准思想上的症结,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三)做到咬定发展不放松。

发展始终是解决一切问题、化解一切矛盾、应对一切挑战的必然选择,企业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最终要在加快发展中统筹解决。

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一心一意抓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绝不能动摇,转型跨越的目标绝不能改变,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发展,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和魄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技术创新,通过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破解资源过剩中一系列发展难题。

越是困难形势下,越要坚持以人为本,越要关心职工,越要关爱困难群体,努力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职工的心理收入,最大限度凝聚攻坚克难的合力。

广大干部职工要人人关心发展、拥护发展、支持发展,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众志成城创大业的良好氛围,依靠发展走出困境,依靠发展改写历史,依靠发展缔造未来,使能源集团加快实现由“大集团”向“强集团”的转变。

(四)做到深化改革不停步。

“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国家最大的“红利”,也是企业最大的“红利”。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始终紧跟时代步伐,持续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九五”、“十五”困难时期,各单位能冲出困境,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改革,通过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奋起解困的积极性;

通过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起了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动态机制;

通过关闭破产、主辅分离和移交企业办社会“三大改革”,使企业得以轻装上阵。

随着国家全面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们存在的许多深层次制约瓶颈,亟需用改革的手段来破解。

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以上率下,作为谋事之向、干事之基、成事之要,困难面前不停步,矛盾面前敢负责,风险面前敢担当,形成人人关心改革、拥护改革、支持改革,靠改革激活力、添动力、助解困、促发展的改革氛围和环境。

挑战不足惧,苦战能过关。

尽管前进的道路上充满着挑战,但只要能源集团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逆境崛起的斗志、务实有效的举措去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开创能源集团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