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5117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7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闵行区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生命科学试卷

考生注意:

1.全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将学校、姓名及准考证号填

写、涂清楚。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核酸与遗传、变异、催化等有关

D.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细胞膜:

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

核糖核酸、蛋白质

C.核糖体:

蛋白质、核糖核酸

D.纺锤体:

蛋白质

3.右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

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

作步骤。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

第三次观察(f)和第二次观察(d)形成对照

B.实验中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

C.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则可以省略e过程

D.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实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

4.专一性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或生理过程的一种特性,下列物质或细胞参与的过程或反应不具有专一性的是

A.洋葱根细胞膜上的载体

B.限制酶

C.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神经递质

5.将等量甲、乙两种植物的不同器官放在不同颜色光下

照8小时,结果如右表。

决定光合作用是否发生的因素是

A.光的颜色

C.植物种类

B.温度

D.植物器官

6.在培养真细菌的实验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合理的是

A.必须在37℃下才能获得单菌落

B.可在28℃下培养

C.倒平板时应该让温度降到40℃

D.对培养基灭菌时应该是121℃

7.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H]的转移过程。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伴随有ATP的产生

B.过程②发生时的产物还有五碳化合物

C.过程③需要消耗水

D.过程④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

8.“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进行纸层析②制取滤液③在滤纸条上画线④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9.如图所示的曲线反映温度或pH对A、B、C三种酶活性的影响。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A的最适温度应大于酶B的最适温度

B.图中a点和c点,酶A的活性相同,

空间结构也相同

C.图中d点,酶B和酶C的空间结构

都有一定的破坏

D.酶B和酶C都可能存在人体的内环境中

10.如图①~⑤用某种方法在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A.图中细胞分裂时序的排序为①→③→②→⑤→④

B.图①细胞内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C.图②③细胞中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图②③⑤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11.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

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为显性,但子代旋向只由母体核基因型决定,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

对以下杂交后结果的推测(设杂交后全部分开饲养)错误的是

A.♀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F3中右旋:

左旋=3:

1

B.♀dd×♂Dd,F1全是左旋,F2中右旋:

左旋=1:

1

C.♀dd×♂DD,F1全是左旋,F2也全是左旋,F3中右旋:

左旋=3:

1

D.♀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

12.将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

温度下先暗处理1h,测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单

位g)的变化如甲曲线所示;再分别置于同一光照强

度下照射1h后,测得其干重与暗处理前的变化如乙

曲线。

A点和B点实际(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分别为

A.5g/h和9g/h

B.5g/h和5g/h

C.9g/h和9g/h

D.9g/h和5g/h

13.下列能正确表示DNA片段示意图的是

 

14.第三代疫苗——DNA疫苗是指将编码保护性抗原蛋白的基因插入到适宜的质粒中得到的重组DNA分子,将其导入人体内,在人体细胞内表达的产物可直接诱导机体免疫反应,且可持续一段时间。

下列有关DNA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达产物是抗体

B.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是经过改造后的乙肝病毒

D.生产过程不需要DNA连接酶和限制酶

15.下列关于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原只能在肝脏(肝糖原)和肌肉(肌糖原)处合成

B.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因为单位质量的脂肪与糖原相比不仅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而且储存时所占的体积较大

C.饥饿时血液流过肝脏后血浆中的尿素和葡萄糖均会增多

D.淀粉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口腔,脂肪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肝脏

16.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后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下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下图乙。

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另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

精子类型有8种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

常的后代

17.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

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

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

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

蛹作为亲本

B.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

C.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

D.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

18.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VLDL以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C.肝细胞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影响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抑制肝细胞内糖原合成

19.下图是某同学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图中过滤泵用于阻断筛管运输。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同学的研究课题可能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作原料

②实验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空气中的CO2是否完全除去

③过滤泵的作用是阻止有机物的运输

④该实验不需其他植物做对照实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20.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B.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21.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不会出现的是

A.回心血量减少

B.心排血量减少

C.心率加快

D.血压突然上升

22.皮肤生发层正在分裂的细胞中中心体移向两极时,下列几种酶最活跃的是

①RNA聚合酶;②解旋酶;③ATP水解酶;④ATP合成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3.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

若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①;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W层中含15N标记胞嘧啶6300个

B.X层中的基因只用14N标记,Y层中的基因只用15N标记

C.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3倍

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7:

1

24.下图甲示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图乙示水平放置于地面的幼苗根与茎的生长情况;图丙示生长素浓度与根(或芽、茎)生长的关系。

下列实验现象及解释合理的是

 

A.图甲中胚芽鞘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是由于生长素的向下运输造成的

B.图甲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接近图丙中B浓度

C.图乙茎3、茎4处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位于图丙中的C点之前和之后

D.图乙根1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根2处,所以幼苗根将呈现向地生长现象

25.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致敏T细胞与靶细胞的识别,实际上是通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进行的信息交流

B.细胞分泌的信号物质必须经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C.细胞内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ATP、CO2等都可以作为信息分子,它们发挥作用后均失活

D.卵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子代后不一定能表现出来

26.人食用被诺如病毒(NV)污染的食物会导致呕吐与腹泻,而NV极易变异,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胃酸能杀死部分NV属于特异性免疫

B.NV极易变异,人类很难研究相应的疫苗

C.人体有多种抗NV的抗体,可能是因为NV表面存在多种抗原蛋白

D.特异性的致敏T细胞能促使被NV入侵的靶细胞裂解

27.吸收外周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运送至肝脏,并被加工成胆汁酸排出体外的脂蛋白是

A.乳糜微粒

B.极低密度脂蛋白

C.低密度脂蛋白

D.高密度脂蛋白

28.科学家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成功制造了直径大小约为3mm的“胃”,这一研究成果对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该成果说明

A.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可发生定向分化

C.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得以表达

D.胚胎干细胞内所有基因表达都很活跃

29.右图为Ti质粒简图。

已知目的基因在两侧分别有1个

BamHⅠ和1个HindⅢ识别序列,而中间有1个EcoRⅠ的

识别序列。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构建重组质粒应选择BamHⅠ和HindⅢ,绝对不能

选择EcoRⅠ

B.在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连接时会产生4个水分子

C.把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混合时会产生4种不同连接方式的质粒

D.一般地,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的概率仅为10-7左右

30.尿液检查是诊断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其中尿糖试纸检测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这种试纸与尿液相遇时,会因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多少由少到多依次呈现出浅蓝、浅绿、棕色或深棕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③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化合物氧化成有色化合物

B.据图可知,尿液中葡萄糖浓度越高,过程②生成在原子氧越多

C.将上述两种酶固定在试纸上,就可检测尿糖

D.过程④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

二、综合题(共90分)

(一)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

(10分)

高温淀粉酶被大规模用于工业生产。

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

 

31.与大肠杆菌相比,嗜热菌。

A.对青霉素敏感,但对四环素不敏感B.与真核生物的亲缘关系更远

C.细胞的DNA中,碱基G和C含量较高,较稳定

D.没有菌毛和质粒

32.进行过程①的目的是;过程②所使用的方法是法。

图1中弧线箭头上“?

”的操作是。

33.Ⅰ号培养基应以作为唯一碳源。

34.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一般对配制的培养液采用法灭菌。

35.部分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分解培养基中的碳源,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选出透明圈(大/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

36.若现在发现了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欲对其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分类依据的是。

(多选)

A.核膜的有无

B.核糖体的有无

C.细胞壁的有无

D.膜上磷脂的有无

(二)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10分)

图2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

 

37.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成分和功能,需要将它们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38.①~⑦中,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填序号)。

结构⑥内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结构⑦中,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

 

39.若图2左侧为某种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甲表示的物质是。

图3为细胞周期示意图。

40.有实验表明,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G1和G2期的细胞质中mRNA含量较高,可以推测此时功能活跃的细胞器是等;而分裂期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41.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时期(填字母)(不考虑C途径)。

经D过程产生了的多样性。

42.如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细胞,则可发生C过程,其作用的时期是_______(填字母)。

(三)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0分)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其中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选择,……等。

某中学一个研究小组为探究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

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

●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5代,同时在每一代中要除去残翅果蝇;

●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

●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

43.除了自然选择外,还有因素也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至少写出两种)

44.如果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

45.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46.右表为果蝇另一R基因在果蝇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那么Ra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

R基因控制的遗传属于。

A.不完全显性B.复等位基因

C.镶嵌显性D.多基因遗传

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入侵后可迅速侵占撂荒地、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

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注:

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

47.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

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与当地草本植物对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

先欲证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48.实验组的设计思路是,结果发现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基本一致。

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

(填数字序号),进而提高了(填数字序号),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这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①总真菌数;②土壤微生物数;③当地植物覆盖度;④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量。

(四)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0分)

番茄喜温不耐热,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3℃。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实验。

49.探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如图4所示。

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图4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图1

50.将该植物放在密闭恒温玻璃箱中,日光自然照射连续48小时,测得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5。

图中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个,30h时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O2移动方向是。

该植物前24小时平均光合作用强度

(大于/小于/等于)后24h平均光合作用强度。

51.在研究夜间低温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白天保持25℃,从每日16:

00时至次日6:

00时,对番茄幼苗进行15℃(对照组)和6℃的降温处理,在实验的第0、3、6、9天的9:

00进行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度和胞间CO2浓度等指标的测定,结果如图6所示。

图中结果表明:

由于的缘故,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终使净光合速率降低。

 

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是一种极为关键的酶。

研究人员在低夜温处理的第0天、第9天的9:

00时取样,提取并检测Rubisco的量。

结果发现番茄叶片Rubisco含量下降。

52.提取Rubisco的过程需在0~4℃下进行,是为了避免。

53.为研究Rubisco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提取番茄叶片细胞总的RNA,经

过程可获得总的DNA。

可以根据番茄Rubisco合成基因的设计了“一段短的核酸单链”,再利用PCR技术扩增Rubisco合成基因。

最后根据目的基因的产量,得出样品中Rubisco合成基因的mRNA的量。

54.结果发现,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说明低夜温主要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的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

(五)回答下列关于遗传与遗传物质的相关问题。

(10分)

调查发现某家系中有甲遗传病(基因为B、b)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图7所示,已知其中Ⅱ6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55.甲病的遗传方式为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遗传病。

56.I1的基因型为。

Ⅲ11的基因型为。

57.若检测发现Ⅱ4不携带甲致病基因,则Ⅱ5和Ⅱ6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若Ⅲ9和Ⅲ12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若检测发现Ⅱ4携带致病基因,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的。

图8显示的是B和b基因区域中某限制酶的酶切位点。

分别提取家系中Ⅱ3、Ⅱ4和Ⅲ9的DNA,经过酶切、电泳等步骤,再用特异性单链核酸片段做分子杂交,结果见图9。

另已知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q。

 

 

58.Ⅲ10的基因型是。

59.据图8和图9可判断单链核酸与B基因结合的位置位于。

60.如果Ⅲ10与一正常男性随机婚配,他们第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61.Ⅲ10与一正常男性婚配,若第一个孩子是患者,则他们第二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

(六)回答下列与生物体的信息传递的相关问题。

(10分)

图10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图中b示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的电表。

62.图10中,若用适宜强度刺激a

处,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

为,细胞膜外电流方向

与兴奋传导的方向

(相同/相反)。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传递的结构基础是。

63.若将该反射弧放入较低浓度的钠盐培养液中,传入神经元静息时,膜内Na+浓度将

(高于/低于/等于)膜外。

64.若在a处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产生兴奋,b测到的电位变化如图13,则电表b两极放置的位置应如图12中的。

 

65.假如图11中的Y处的信号来自图10中的A,图11中的X处的信号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

作用,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的控制。

66.缩手反射属于反射。

某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若a处意外受损,那么当从手指取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该人此时的反应为。

A.有感觉能缩手

B.无感觉不能缩手

C.有感觉不能缩手

D.无感觉能缩手

(七)

回答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调节问题。

(9分)

图14示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其中甲、乙代

表结构,A~C代表物质。

(在[ ]中限填结构和

物质的代号)

67.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结构[  ]受损,使胰岛

素分泌不足,导致,出现体重减轻的症状。

68.当血糖进入细胞后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进入血液可与发生反应。

69.分析图中信息,物质C与物质[  ]有协同作用。

在体温调节中,物质C通过

________,增加产热量。

70.有两个因素可以证明“下丘脑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图中表示出来的因素为,未表示出来的因素为。

图15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中c激素和d激素的调

节机制。

c激素先同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膜中

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引起靶细胞固有反应。

d激素

则先进入细胞,分别同胞浆受体、核受体结合,启动

DNA转录、翻译合成诱导蛋白,引起靶细胞的固有

反应。

71.胰岛素的调节机制与图中激素(填字

母)调节机制相符合。

72.据图分析,c、d两种激素之间的差异有。

(多选)

A.受体的种类和分布

B.受体的化学本质

C.是否有cAMP的参与

D.是否启动基因表达

E.引发固有反应

F.作用的专一性

(八)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

(10分)

基因工程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运用,其生产过程如图16所示。

73.PstI的识别序列为-G↓ACGTC-。

如果此酶切割DNA,则形成的能“粘连”起来两段DNA片段为。

74.构建重组Ti质粒时,需要限制酶和酶参与。

75.下列关于质粒运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使用质粒运载体是为了避免目的基因被分解

B.质粒运载体只能在与目的基因重组后进入细胞

C.质粒运载体可能是从细菌或者病毒的DNA改造的

D.没有限制酶就无法使用质粒运载体

76.培养基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

现若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重组Ti质粒中含有,作为标记基因。

77.由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抗病香蕉,采用的是技术。

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根时,则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值为。

A.0.5

B.1.0

C.1.5

D.2.0

78.将此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

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17。

据图分析,

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

,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

据图推测,

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

(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

苗的自养能力。

(九)回答下列与生命科学探究的相关问题。

(11分)

研究发现随着动物衰老,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皮肤胶原蛋白中肤羟脯氨酸含量会下降,而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会增加。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的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79.表中对照组的“处理”是。

80.若要将胶原蛋白溶液与肤羟脯氨酸含量溶液区分开,则选择的检测试剂是。

A.龙胆紫

B.班氏试剂

C.双缩脲试剂

D.碘液

81.为使分散后更有利于肤羟脯氨酸的提取,最好在反应系统中加入酶。

82.本实验用小鼠而不用牛作为材料的优点主要是等;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饲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理由是。

83.请在图18中用柱形图描述实验中衰老细胞血液中

LPO的含量。

84.上述实验表明,对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最强的是

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对衰老小鼠

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是;

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通过显著降低而对动

物衰老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