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7098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docx

上海市闵行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

闵行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质量调研考试

生命科学试卷(高二、高三年级)

1.基因编辑是指对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的一项技术。

此技术可以改变生物多样性中的

A.遗传多样性B.细胞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根据“基因编辑是指对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的一项技术”,可知基因编辑改变的是基因,使生物的基因发生变化,从而使种群中基因库发生变化,但不会因该基因的改变而形成新物种或新的生态系统,所以该技术改变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也称为遗传多样性,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图所示化合物的虚框①~④中,属于某一氨基酸R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

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同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

【详解】图中一个肽键,2个氨基酸,第一位氨基酸的R基是-CH3,第二位氨基酸的R基是-H,即③。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氨基酸上R基的判断方法:

除去每个氨基酸上中心碳原子上连的一个-H、-NH2、-COOH,剩余的一个基团即为R基。

3.使用目镜测微尺在显微镜的高倍镜40X下测得蚕豆叶下表皮一个保卫细胞的长占16格,换用低倍镜10X后,该保卫细胞的长所占格数是

A.4B.8C.16D.3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并且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详解】使用目镜测微尺在显微镜的高倍镜40X下测得蚕豆叶下表皮一个保卫细胞的长占16格,换用低倍镜10X后,放大倍数为原来的1/4,则细胞的长或宽也变为原来的1/4,所以该保卫细胞的长所占格数是16×1/4=4格,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A.细胞大小不同B.有无细胞器C.有无DNA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D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由核膜包裹的细胞核。

【详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此外,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但原核生物也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下图中甲物质为ADP,其转变为乙物质时需要提供

A.磷酸、酶、腺苷和能量B.能量、腺苷和酶

C.磷酸、能量和酶D.磷酸、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甲为ADP,乙的结构比甲多一个磷酸,应为ATP。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图示中由甲形成乙的过程即由ADP形成ATP的过程,该过程需要一分子磷酸、能量,还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下图是人体内物质代谢的部分示意图,字母代表物质,数字代表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转氨基作用

B.②也存在于脂肪代谢中

C.葡萄糖转变为物质X的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D.物质Y是丙酮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质X表示丙酮酸,物质Y为一种二碳化合物,氨基酸脱去氨基的碳链含有两个碳原子,直接参与了三羧酸循环。

【详解】①表示氨基酸脱氨基的过程,A错误;②为三羧酸循环过程,是脂肪、糖类等代谢共有的过程,B正确;物质X为丙酮酸,葡萄糖转变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物质Y是一种二碳化合物,可直接参与三羧酸循环,D错误。

故选B。

7.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中数分钟后,用清水引流,重复多次,则在此过程中如图所示的细胞中(  )

A.区域①扩大,区域②紫色变浅

B.区域①缩小,区域②紫色加深

C.区域①扩大,区域②紫色不变

D.区域①缩小,区域②紫色变浅

【答案】D

【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当30%蔗糖溶液滴加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后,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导致液泡变小、紫色加深。

2、用清水引流,重复多次,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则区域①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长度缩小,区域②液泡的长度的减小,紫色变浅。

【考点定位】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名师点睛】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8.在受涝时,植物根部会进行短时的无氧呼吸。

大部分植物细胞无氧呼吸时产生

A.乙醇和CO2B.乳酸和CO2C.CO2和H2OD.乙醇和H2O

【答案】A

【解析】

【分析】

无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

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

②2丙酮酸+4[H]

2酒精+2CO2或2丙酮酸+4[H]

2乳酸(细胞质基质)

【详解】大部分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乙醇和CO2,当受涝时,根部细胞缺氧,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产生毒害,使植物出现烂根现象,A正确;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时不能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H2O是有氧呼吸的产物,无氧呼吸不产生水,CD错误。

故选A。

9.为研究细菌F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实施了如表1的实验,此实验的结论是

A.淀粉遇碘显蓝色B.细菌F能分泌淀粉酶

C.细菌F能利用碘液D.此淀粉固体培养基无杂菌污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碘液遇淀粉变蓝,若淀粉被分解,则形成的产物不与碘液反应,故出现以菌体为中心的透明圈。

【详解】淀粉遇碘显蓝色,两个培养基中均有淀粉,但其中一个接种了细菌F,另一个未接种微生物,两天以后用碘液检测,发现接种细菌F的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出现了无色透明圈,说明该菌体能分泌淀粉酶将培养基中淀粉分解,而淀粉分解的产物不能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所以该实验可以说明细菌F能产生淀粉酶,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下图为细胞周期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合成于Y期

B.选择2期细胞诊断染色体遗传病

C.3期细胞完成染色单体分离

D.4期末消失的细胞结构有核仁、核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是指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为止。

分为间期和分裂期,其中间期又分为G1、S和G2期,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以用上图的Y→S→X→1→2→3→4来表示,其中Y期表示G1期,S期表示DNA复制的时期,X期表示G2期,1是前期、2是中期、3是后期、4是末期。

【详解】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合成于Y期,即G1期,A正确;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根据分析可知,2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故可选择2期细胞诊断染色体遗传病,B正确;3期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可完成染色单体分离,C正确;4期为有丝分裂末期,该时期细胞中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故4期末消失的细胞结构有染色体、纺锤体,D错误。

故选D。

11.基因型为AaBb的马铃薯要得到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可采用的生殖方式是

A.分裂生殖B.出芽生殖C.营养繁殖D.有性生殖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型为AaBb的马铃薯通过自交的方法子代即可出现aabb。

【详解】分裂生殖的子代细胞基因型与亲本相同,所以用分裂生殖的方式不能得到aabb的个体,A错误;出芽生殖和营养繁殖均为无性生殖,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不能得到aabb的个体,BC错误;AaBb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产生ab的雌配子和ab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可形成aabb的个体,D正确。

故选D。

12.肝脏细胞将甘油三酯运送到血液的脂蛋白形式是

A.高密度脂蛋白(HDL)B.低密度脂蛋白(LDL)

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D.乳糜微粒(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脂蛋白是指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脂质-蛋白质复合物。

血浆脂蛋白分为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乳糜微粒(CM)。

2、乳糜微粒CM:

CM来源于食物脂肪,功能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这类脂蛋白中甘油三酯含量仍然很丰富,功能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

这是血浆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一种脂蛋白,功能是携带胆固醇运送至全身组织;高密度脂蛋白HDL:

功能是吸收外周组织中多余胆固醇至肝脏。

【详解】高密度脂蛋白(HDL)是吸收外周组织中多余胆固醇至肝脏,A错误;低密度脂蛋白(LDL)能携带胆固醇运送至全身组织,B错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功能是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至血液中,C正确;乳糜微粒(CM)的功能是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内血脂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3.某地区甲虫的抗药性如图所示,据图判断

A.农药引起了原始甲虫的变异B.原始甲虫发生了定向变异

C.抗药强的甲虫发生了进化D.农药对甲虫的抗药性状进行了选择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达尔文进化理论,生物在过度繁殖过程中发生了各种变异,其中有的变异适应环境,有的变异则不适应环境,它们在生存过程中,生活环境对这些变异类型进行了定向选择,保留了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淘汰不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

即使没有环境的诱导,变异也会发生,环境的诱导会增加变异的概率。

变异与选择无关,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

先有了各种类型的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最适于环境的变异。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生物的变异在先,选择在后,所以原始甲虫的群体中本身就存在变异个体,农药只是起选择作用,且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题目中只是体现农药对不同变异的个体进行了选择,使抗药性弱的个体以及没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中抗药性的个体以及强抗药性的个体被保留下来,没有体现抗药强的甲虫发生了进化,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以下技术与应用匹配不正确的是

A.核移植技术——培养鲤鲫核质杂交鱼

B.干细胞技术——提供用于移植的细胞或器官

C.细胞融合技术——培育单倍体植物

D.酶的固定化技术——固定α淀粉酶连续水解废水中的淀粉

【答案】C

【解析】

【分析】

单倍体是指未经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

细胞融合是将两个细胞在诱融剂的作用下诱导融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以后的细胞遗传物质是两个融合细胞中遗传物质之和。

【详解】如把鲤鱼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到去核鲫鱼成熟卵中培养成鲤鲫核质杂交鱼,是应用了核移植技术,A不符合题意;胚胎干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较高,能分裂分化形成多种组织,因此可以用干细胞培育出人体需要的细胞或器官用来移植治病,B不符合题意;培育单倍体植物经常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而细胞融合是将两个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形成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为两个细胞中遗传物质之和,C符合题意;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将α淀粉酶固定可连续水解废水中的淀粉,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感受器,④为神经中枢

B.③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内正外负

C.⑥内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D.增加⑤处细胞外Na+浓度,⑤处兴奋时膜内外电位差的峰值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根据图中神经节的位置可判断,①是感受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神经中枢、⑤是传出神经、②是效应器,⑥是突触。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①为感受器,④为神经中枢,A正确;③为传入神经,静息时是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兴奋时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B正确;⑥为突触,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故⑥内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正确;增加⑤处细胞外Na+浓度,⑤处兴奋时钠离子内流的量增加,膜内外电位差的峰值将上升,D错误。

故选D。

16.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某植物芽生长的影响,可正确解释植物呈宝塔状株形的顶芽和侧芽的生长素浓度组合是

A.顶芽m,侧芽nB.顶芽n,侧芽gC.顶芽i,侧芽gD.顶芽i,侧芽m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呈宝塔状株形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了侧芽的生长,使顶芽的生长速度大于侧芽生长速度的结果。

【详解】植物呈宝塔状株形是一种顶端优势的现象,顶芽产生生长素运输到侧芽,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优先生长,图中m、n点对应的浓度均是促进生长的浓度,而i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g点对应的浓度为抑制生长,综上分析,顶芽的浓度应是小于i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而侧芽的浓度需大于i点对应的浓度,结合选项中组合可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取2个相同小桶,在每桶内放入2种颜色的相同小球各10个

②摇匀后从两桶内各随机抓取1个小球,记录后分别放回原桶,如此重复50次

③统计每种小球组合和每种组合对应性状的合计数、占总数的百分率

④统计小组的结果比全班的结果更接近孟德尔试验的分离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

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

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

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3:

1。

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①取2个相同小桶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由于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或雄配子,故在每桶内放入2种颜色的相同小球各10个,代表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①正确;②摇匀后从两桶内各随机抓取1个小球,记录后分别放回原桶,如此重复50次,该过程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②正确;③统计每种小球组合和每种组合对应性状的合计数、占总数的百分率,该过程相当于统计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以及表现型和比例,③正确;④孟德尔的数据分离比是对大量数据分析的结果,故统计全班的结果比统计小组的结果更接近孟德尔试验的分离比,④错误。

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8.若图所示果蝇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XB配子,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

A.aXB、AY、AYB.AXB、aY、aYC.AXB、aY、AYD.AY、aXB、aXB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可形成两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

【详解】由图可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XBY,根据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形成的配子之一基因型为aXB,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基因所在染色体和XB染色体组合到了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而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和Y染色体组合到了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可形成两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故与基因型为aXB的配子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XB、AY、AY,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9.下图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饮1升清水后的尿生成速率,分析0.5(h)-1.5(h)时段内其血浆渗透压随时间的变化是

A.先升后降B.先降后升C.持续上升D.持续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尿量增加。

2、本题中要注意纵轴体现的是尿液生成速率的变化,而不是生成量的变化。

【详解】某健康成年人饮1升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由于大量饮水而降低,此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刺激,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机体排尿量增加,随着机体排尿量的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逐渐升高,所以0.5(h)-1.5(h)时段内其血浆渗透压随时间的变化是先降后升,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水盐平衡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题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0.下图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部分作用机理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胰岛素起信号分子的作用,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糖

B.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合成蛋白质、脂肪和糖原

C.若药物抑制细胞内ATP的合成,会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

D.若体内出现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会发生Ⅱ型糖尿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和糖原的合成,另外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运输速率。

【详解】由图可知,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糖,A正确;由图可知,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促进细胞合成蛋白质、脂肪和糖原,使血糖降低,B正确;葡萄糖进入细胞为主动运输的方式,若药物抑制细胞内ATP的合成,会抑制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C错误;若体内出现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会导致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从而出现血糖升高,即会发生Ⅱ型糖尿病,D正确。

故选C。

21.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结构。

(1)根据表格中的功能描述,用图中的结构编号填表。

______

(2)如图,经过①②③过程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是_________。

A.ATP合成酶B.载体蛋白C.抗体D.雄激素

(3)用3H-亮氨酸(一次性提供一定量)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4)糖酵解过程需要己糖激酶。

己糖激酶基因表达过程对应图中的_____(填字母编号)。

(5)柠檬酸合成酶是参与三羧酸循环的一种酶,由核基因控制合成。

推测其合成后将被转运到结构______(填图中结构编号)发挥作用。

(6)结合图所示过程,解释细胞核可以控制线粒体的原因_______。

【答案】

(1).⑥②

(2).C(3).C(4).b、c(5).④(6).线粒体的某些蛋白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

【解析】

【分析】

分析细胞结构图可知,①为核糖体、②为内质网、③为高尔基体、④为线粒体、⑤为叶绿体、⑥为细胞核。

细胞核转录形成的RNA在核糖体上翻译形成蛋白质,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

(1)细胞生长、发育、分裂增殖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⑥为细胞核;与蛋白质的加工、运输以及脂质代谢有关的结构是图中②内质网。

(2)经过图中①②③过程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是分泌蛋白,ATP合成酶是胞内蛋白,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雄激素属于脂质,故ATP合成酶、载体蛋白和雄激素均不属于分泌蛋白,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蛋白质,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用3H—亮氨酸标记的分泌蛋白,在细胞中的合成运输途径为: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细胞膜。

因此,3H—亮氨酸进入细胞后,首先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上大量积累,随着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转运,内质网中标记氨基酸快速下降,同时高尔基体中标记氨基酸快速增多。

随后通过高尔基体加工,使含标记氨基酸的分泌蛋白转运至分泌小泡,此时高尔基体内的标记氨基酸含量下降,而分泌小泡中的标记氨基酸含量却逐渐增加,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己糖激酶本质为蛋白质,是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的,图中a为DNA复制、b为转录、c为翻译、d为RNA复制、e为逆转录,所以己糖激酶基因表达过程对应图中的b、c过程。

(5)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中进行,所以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的参与三羧酸循环的柠檬酸合成酶将被运送到④线粒体中发挥作用。

(6)由图可知,线粒体的某些蛋白质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所以细胞核可以控制线粒体的代谢活动。

【点睛】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以及细胞核对线粒体的控制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22.下图为人体在病毒(毒素)刺激下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C),若体温偏离这个值,人体会通过一定的调节过程使体温恢复到调定点体温。

(1)如图,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使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C,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出兴奋,并分泌激素甲_____。

此调节过程与直接刺激_____(冷感受器/温感受器)引发的全部调节过程接近,相关的体温调节方式为_____(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流感患者体温持续维持38°C,此时机体产热量_____(小于/等于/大于)散热量。

(3)退烧时体温下降,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____。

(多选)

A.汗腺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C.立毛肌收缩

D.皮肤血管舒张

(4)出现高热状态时,人体同时会发生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结合图分析,此时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是_____。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2).冷感受器(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等于(5).AD(6).皮肤血管收缩导致外周阻力增大,引起血压升高

【解析】

【分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

(1)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素通过体液运送到甲状腺。

此调节过程与直接刺激冷觉感受器引发的全部调节过程接近,体温调节的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