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5330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7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docx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复习

心理统计公式汇总

第三章集中量数

1、几个集中量数的公式计算一览表

平均数

(M

算术平均数

(M)

n

ZXi

未分组:

x=y

n

分组数据:

M-送fi*Xci

Zfi

加权平均数(单位权重不相

等的情况)

送w•xi

Mw=__i——-送W

几何平均数(解决增长率的问题)

lgMg=无©;Mg=;M^NXi^I,Xn

N\X1

调和平均数

(解决速度的问题)

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Mh;

送丄

Xi

中数(Md

未分组:

无重复值

N+1

N-奇数:

中数即N1位置的数;

2

N=禺数:

中数即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有重复值

若重复值没有位于中间,则求法与无重复值时一致;

若重复值位于中间,则(P62):

图示:

思路:

①连续性数字,不是一个点,是一个区间;

②有几个重复的,则将组距除以几;

分组

Md=Lb+(”)•十

众数(M0

1、直接观察法。

2、公式法。

(皮尔逊经验法&金式插补法)

1皮尔逊经验法:

Mo=3Md—2M;

2金式插补法:

Mo—Lb+fa^i;

fa5

【组中值的计算】

第四章差异量数

第五章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

适用资料

公式

积差相关

(皮尔逊)

1成对的数据(》30对);

2连续变量;③正态双变量;④线性关系;

r=送Xy(N为成对数,x、y为离均差);

NSxSy

原始值代入:

EY

ZXY

r一N

等级相关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两列)

两列具有线性关系的等级或顺序变量;

6亍n2

1、等级差数法:

rR=1D(D为对偶等级之差)

n(n-1)

2、等级序数法:

rR=3•严RxRy(N+1)"

1RN-1■'N(N+1)

3、出现相同等级时:

222

瓦x2+瓦yD2

rRC仁一K一-

2•雄x•瓦y

32

甘中匸2N-Np—p—ttn(nj)

其中,x-12一瓦Cx;zCx—为12

(N为成对数据数目,n为各列变量相同等级数)

肯德尔等级相关(多列)

肯德尔W系数(和谐系数):

1K个评分人评N个对象,分析K个评分人的一致性程度;

2同一个人先后K次评价N个对象,分析其前后一致性;

1、基本公式:

*s;(K为评价者数,N

W—

123

石K(N-N)

为被评对象数)

W2

W——2Rj一-();(R为评价对象获得的K

K2N(N-1)N-10

个评价者给的等级之和,

_2_2

rZRiL2(瓦R)2

s—瓦(R-)—ZR2—'‘);

NN

2、相同等级时:

W-s;其中,s的意义同上,T如

丄K2(N3—N)—K5:

T

12

下:

3

XTn_n;(n为相同等级数)

12

肯德尔U系数(一致性系数):

对偶比较法:

将N个事物两两配对,可配成

N(N-1)/N对,然后对每一对进行比较,择优选择,优者记1,非优者记0;

8(送r;—K瓦rij)

U=j+1;

N(N-1)・K(K-1)

N为被评价对象数目(即等级数),K为评价者数目,

rij为对偶比较表中i>j(或ivj)格中的择优分数。

(几

个评价者认为i比j好,则为几)

质与量的相关

点二列相关正态连续变量&二分名义变量(真正的)

【用于非类测验(得分只有两种结果,答对得分,答错不得分)的测验内部一致性,每道题与总分的相关等问题;】

Xp_Xq

©=7pq;

st

(其中,p、q二分称名变量两个值所占比例,Xp与Xq为

二分称名变量各自对应值的平均数,St为连续变量的标准

差);

二列相关

1两列数据均正态

2一列为连续变量,一列为二分变量(人为划分);

Xp_XqpqXp_Xtp

lb-*;或「b—*;

StySty

其中,y为标准正态曲线中p值对应的咼度,查正态分布表可知。

多列相关

适用于两列正态变量,其中一列为连续变量,另一列被人为地划分为多种类别(名义变量);

「丿[(yr)・Xi]•其中

Ss£心曲―

Pi

Pi为每系列的次数比率,yL与yH分别为每一名义变量下

(上)限的正态曲线高度,可由pi差正态表得知;

品质相关

四分相关

两列都是连续正态变量,且都人为地被划分为两个类别。

相关资料可以整理成四格表;

180’

LC0S(肓)或(妊口

1+j-ad;或n=cos兀)

'beVad2bc

第六章概率分布

1、几个基本概念

(1)概率:

表明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的客观指标。

(2)后验概率(统计概率):

先验概率(古典概率):

(3)概率分布:

对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分布的情况用数学方法(函数)描述。

2、概率的基本性质:

探概率的公理系统:

任何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都是非负的;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必然事件概率为1;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不发生的事件,即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探概率的加法定理

探概率的乘法定理

3、概率的分布类型划分

划分标准

分类

备注

依据随机变量是否具有连续性

离散分布:

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如:

二项分布)

离散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只取孤立的值。

(即计数数据)

连续分布:

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即测量数据的概率分布。

(如:

止态分布)

依据分布函数的来源来分

经验性:

据观察或实验获得的数据而编制的次数分布或相对频率分布。

理论性:

一是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函数(数学模型),二是按数学模型计算出的总体的次数分布(总体分布)。

依据概率分布所描述的数据特征而划分

基本随机变量分布。

常用的有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

统计量(随机变量的函数):

平均数、平均数之差、方差、标准差、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等。

抽样分布:

样本统计量的理论分布。

4、几个重要分布

★正态分布

(1)特征:

1正态分布的形式是对称的,对称轴是经过平均数的垂线。

2正态分布的中央点即平均数最高,然后逐渐向两侧下降;曲线形式先向内弯,再向外弯,拐点位于正负1个标准差处,曲线两端向基线无线靠近,但不相交。

3正态曲线下面积为1。

4正态分布是一族分布。

平均数决定其位置,标准差决定其形态。

标准差越小,曲线越狭高。

5正态分布中各差异量数值间有固定比率。

6正态曲线下,标准差和概率(面积)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2)正态分布表的利用

1已知Z分数求概率p,即已知标准分数求面积。

2已知概率P求Z分数。

3已知概率或Z求概率密度y,即曲线的高。

【直接查表即可。

注意已知的y是位于中间部分,还是

两尾。

(3)次数分布是否为正态的检验方法

(4)正态分布理论在测验中的应用

1化等级评定为测量数据

2标准测验题目的难易度

3在能力分组或等级评定时确定人数

4测验分数的正态化

二项分布(贝努里分布)

(1)几个重要概念理解

二项试验:

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一一任何一次实验恰好只有2个结果;共有n次实验,n是事先给定的

一个正整数;某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在任何一次实验中都是固定的。

二项分布:

试验仅有两种不同性质结果的概率分布。

(两个对立事件的概率分布)。

具体定义如下:

设有n次试验,各次试验是彼此独立的,每次试验某事件出现的概率都是p,某事件

不出

现的概率都是q,即(1-p),则对于某事件出现X次的概率分布为:

b(x,n,p)二C:

pxqn」;

Cn

n!

x!

(n-x)!

表示在n次试验中有X次成功,成功的概率为p。

(2)二项分布的性质

1二项分布是离散型分布,概率直方图是跃阶式。

(p=q与pzq)

2二项分布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当p5,二项分布接近正态。

此时有,卩=np,e=npq

(3)二项分布的应用

当p

用其概率分布计算

当npv5,直接用二项分布函数计算

5、抽样分布一览表【样本分布:

指的是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正态分布

样本平均数的分布

总体分布为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样本平均数分布为正态分布。

2CT2CT

【卩X=卩;变异误°X=;标准误(SE)◎x=―^;】

nJn

总体分布为非正态,但总体方差已知,样本足够大(n>30),样本平均数渐进正态分

布。

【》X=A;aX】

pn

T

分布

含义及基本公式

学生式分布。

左右对称、峰态比较高狭,分布形态随样本容量n-1的变化而变化的一

、X-卩忆X2

族分布。

【t=/;S=J】

分布特点

1、平均值为0;

2、以平均值0左右对称分布,左侧t为负值,右侧为正值。

3、变量取值在

4、当n趋近于无穷大时,t分布为正态分布,方差为1;

当n-1>30,t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方差大于1,随n-1的增大而渐趋于1;

当n-1v30,t分布于止态分布相差较大。

分布表的使用

t0.05(双侧)=t0.025(单侧)

总体分布为正态,总体方差未知时,样本平均数为t分布。

样本

平均

数的

【Sx=注1=手,其中,2栏1】

分布

总体非正态,总体方差未知,右n>30,则近似正态分布。

随机变量平方和的分布;或随机变量转为标准分数,标准分数的平方和的分布也服从

堅分布。

概念

与公

2乞(X-W2

【工2-2或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总体平均数卩时为

a

7.2

分布

了2》(Xi-X))ns2-

acr

1、正偏态分布。

df趋近无穷大时,为正态分布。

分布

2、■/2值都是正值。

特点

3、工2分布的可加性。

即卡方分布的和也是乂2分布。

应用

计数数据的假设检验;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差异是否显著的检验;

含义

与公

“22.22

【FLi/dfiFF"】

F

分布

'2/df2Sn24/°2Sn2」

分布特点

1、正偏态分布;

2、F总为正值;

应用

F检验:

考察任意两个样本的方差是否取自冋一整体;方差齐性检验与方差分析;

第七章参数估计

1几个重要概念

a)、置信度(置信水平即1-a)、

 

2、参数估计步骤总结

(1)分析条件,选择方法,计算样本统计量;

(2)计算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是关键!

T分布表:

X-1:

/2齐丁X」-Xt/2或X-t(1_:

.)/2y「X_」-X't(i_:

.)/2y「X

3、参数估计一览表

总体平均

总体方差已知

(正态估计法)

①总体正态分布。

②总体非正态,

标准误为crX=上二

n>30(近似正态估计法)。

①总体正态分布。

②总体非正态,

n>30(近似t分布估计法)。

的估

总体方差未知

(t分布估计

标准误采用样本的无偏方差作为总体方差的估计值刖仃s

.一気-1

法)

XJn-1

Vn

法1:

米用总体方差估计区间的平方根。

法2:

n>30(样本标准差的分布为渐进正态),

标准差

标准差的平均数为X=G,标准差分布的标准差为

V2n

则置信区间为:

Snj-Z^^s

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

n的样本,其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的比值的分布为

与方

7-分布,故可直接查7-表来确定

乞和鼻亠/2,置信区间为:

方差

(n-1)s:

」厶2/n-1)sn_L

差的

了2、、了2

仪2(1£/2

亠22

2

置信区间为1VvMf/T;

FCt2Sn2-1°2

Sn2-1

一总体方差之

巧2

定区间内(即区间是否包含1),

可推论二总体方

根据样本方差估计2在1上下一

©2

差相等。

若只关注两个总体方差是否相等则用单侧,若要比较二者谁大谁小则用双侧。

积差

总体

即P=0时。

样本相关系数分布为

t分布,。

T

相关

系数

【思

相关

系数

rg

路:

置信区间为:

r—tg汉S兰卩兰

假设

为0

r+t皿5;

区间估计

P=0,求出置信区间,若不包含0,说明假设错误,再根据P不为0的情况来解题。

总体相关系数不为

0

一2、、

当n>500,crr畑;置信区间为:

r—Z^/2汽0|•兰4兰r+Z创2工口\

利用费舍Z函数分布计算(应用广泛,不论P是否为0,不论样本容量n的大小)。

步骤:

1将样本相关系数转换为Z函数。

11+r1+r

法1:

公式法。

Z-loge或Z—1.1513xlog10()

21-r1-r

法2:

查r-乙转换表,直接由r值查乙值。

1

2计算标准误:

SEZ=J

7^3

3计算乙的置信区间:

乙土Z肿S&;

4将Zr的置信区间转换为相关系数。

(公式法或查表)

等级相关

(斯皮尔曼)

1当9wnw20时,rR的分布近似为df=n—2,S£=的t分布。

Jn-2

置信区间为:

rR土以2汉(df=n-2)Jn-2

/TV

2当n>20时,rR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标准误为R

Jn-2

置信区间改为:

rR土Z癡2汇£=(df=n-2)

Jn-2

比率及比率差异的区间估计

比率的区间估计

当np>5,标准误ap或SEp^Pq;置信区间为

p-Zg・SEpY4pYp+Z/・SEp

【ps:

样本比率p=x/n,是总体比率p的点估计值,可代替总体比率。

故▽p=^-pq】

当np兰5,此二项分布不接近正态,此时置信区间的估计直接查二项分布计算的统

计表。

比率差异的区

间估计

当色5,n2P2兰5时,比率差异的置信区间可用正态分布概率计算。

|>*AA|

1.1'I

①口式P2时,标准误为▽p,』一jP"1+卩凶2;置信区间为

2*n,n2

A

(p1一p2)土Z&2沃◎p,_p2;

②ppp时匕沁泪出斥r丿(山5+匕卩2)(口5十nzq?

);

②口—p2—P时,标准误为◎Dp—DA申—弘1/、;

pp2¥mn2(m+n2)

A

置信区间为(p;一P2)±Z&2汽▽p,_p2;

当pi=p2=P,总体比率之差为o,对于它的置信估计可理解为,样本比率之差

A

(»-p2)在多大范围内可以认为是取自比率差为0的总体。

第八章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即差异显著性的检验,包括总体和样本之间的差异以及样本和样本之间的差异。

1几个重要概念

假设检验小概率原理、I型错误&n型错误、统计检验力(1-B)、双侧8单侧检验、

2、假设检验的步骤

①根据问题要求,提出

H0和H1;

②选择适当的统计检验量;

③确定显著性水平a;

④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

(计算标准误,计算临界的

Z或t值)

⑤做出决策;

5、假设检验一览表(

4种主要的检验方法:

Z检验、

t检验、F检验、

2检验)

 

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样本是否来自总体)

总体正态

XPb

1、总体方差已知:

【Z(卩)检验】临界值Z=0(卩),其中,SEX=bX=$;

sexJn

Xps

2、总体方差未知:

【t检验】临界值t=X0,其中,SEX=旦=乍

SEXJn-1Jn

总体非正态

1、当n》30(样本容量足够大)

1总体方差已知可用Z检验。

(因为是近似正态,故用Z'表示,公式方法冋上)

2总体方差未知时,可直接用样本标准差s代替总体标准差巴,其他不变)

2、当nv30,不可用Z或t检验,只能选择非参数检验。

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两个总体

两个总体方差都已

(X1-X2)-(叫一卩2)Dx—%一

彳训」T卄卄旳田/古7*12F»1乙'入X

1、独立样本:

临界值Z—-

SEdxSEdx

(两个样本是否来自

都正态

知【Z】

其中,SEdx

加-

2

^2

同一总

DX-七

体)

2、相关样本•临界值同上为Z_(Xl—X2)—(已—巴)

11_1、111♦1宀>

J—

SEdx

SE-

其中,SEdx=、

2

°2°°1°2

1、独立样本。

①两个总体方差一

xX

致或相等。

(齐性)临界值t=Xi—2

(df=a+n2-2)

SEdx

其中,SE^、

]sp(—+—);其中,Sp为联合方差,sp

ini压

2丄2

口$+n2s2

n,+n2-2

一、》,、、,2

(联合方差Sp是总体方差取好的估计值)

②两个总体万差不齐性。

-

柯克兰-柯克斯t检验

t'Xi-乂2

X-x

12(用各自的无偏估计量)

22汽4+Sn2

-1

22

E

n-1n2-1

两个

总体

SEX.吠诡

+SE:

•t2(c)

3・/杏f借Fb十rlf—4、

+seX

;(查t值时,df=l丿

方差

aSE2i

都未

知【t】

【PS:

若实际得到的t'

>ta,则认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在

a水平差异显著】

2、相关样本。

①相关系数未知。

t=X「X2(df=n

-1);(用d表示每一对数据对应的数据之差。

SEd一

X

-拓,20

d)2

其中,二、

2工(d—d)2瓦d-;sd-一

n_.

nn

②相关系数已知。

x“一x2

...一Is.2+s2-2rs1s2

t-(df-n

-1);其中,SEdxp

SEdx

xVn-1

两个总体非正态

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

【Z】

1、独立样本:

Z‘—XlX2或Z‘—XlX2(方差未知时以样本方差代替各自的总体方差)

丫n-jn2qn1n2

2、相关样本:

X1—X2

2

+员一20£

n

Z'

-X-X2或Z'_

^2+(J2-2^^t2忖

VnV

样本

■-j2I-.j

2

2ns

止态总体中样本,其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比值的分布为

上分布,即/

2

与总

a0

/表中查//、鼻(1以2)(df1,)

,当尤I]或北2YJ

,差异显著。

方差的

2

独立样本:

【F检验】F大

差异检

1、

样本

2

s小

之间

2、

相关样本:

【t检验】+

22

S—S2

((df=n-2))

Rs2s2(1-r2)

n-2

1、

p=0(r的分布近似正态)【t检验】t—一r_—

(df=n-2)

\n—2

积差

2、

p工0,将r和P都转化为费舍Zr,

然后再进行【

Zr

Z检验】Z--

-Zp

相关

J.

1

相关系

n-3

数的显

著性检

【总结思路】:

题目若未说明p是否为

0,则先假定

p为0,若计算得出要拒绝H0(P=0),

则必须重新再用p丰0的方法来算一遍。

1、

点二列相关

2、

二列相关

其他

3、

多列相关

类型

4、

四格相关

相关

5、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6、

肯德尔W系数

相关系数差异

(仅论积差相关情况)

1、r1和r2分别由两组彼此独立的被试得到。

将r1、r2分别进行费舍Zr的转换。

【Z检验】

2、两个样本相关系数由同一组被试算得P12、

首先计算3列变量的两两相关系数P12、P23、

Z=-

23、

卩13,=n-

Zp,_Zr2

11+1

*n,—3n2-3

13,检验卩12与卩13的差异。

然后进行【t检验】

-3)

t=

(r12-「13)n-3)(1+r23)(df

J2(1—r12-r13-r23+2*r12*r13*r23)

比率

np》5,【Z检验】Z_P0

的显

1、

著性

2、

Po叫

Vn

npW5,直接查表一项分布置信上下界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