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54954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80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算员培训讲义.docx

预算员培训讲义

主题:

预算员培训工艺管道安装

课时:

24

时间:

2006年2月12日~14日

大纲:

一、管道基础知识(管道组成、管道分级)4课时

二、管道施工工序及工艺(课件)8课时

三、典型部位管道布置及施工4课时

(设备配管原则、公用工程管道、高压管道、伴热、支吊架)

四、国内外管道施工规范简介2课时

五、管道预制工厂化2课时

六、识图及工程量计算4课时

 

第一部分、管道基础知识(管道分级、管道组成)

1.管道常用术语

1)管道:

由管子、管件、阀门等连接成的,输送流体或传递流体压力的通道。

2)工艺管道:

装置内输送原料、中间物料、成品、催化剂、填加剂等工艺介质的管道。

3)公用系统管道:

工艺管道以外的辅助管道,包括水、蒸汽、压缩空气、惰性气体的管道。

4)公称直径:

为简化管道组成件的连接尺寸,便于生产和选用,工程上对管道直径进行了标准分级,以“公称直径‘表示,公称直径的符号为DN,公制单位mm,英制单位为in。

公称直径为表征管子、管件、阀门等口径的名义直径,其实际值与内径并不完全相同。

目前国内外公称直径分级基本相同,见下表。

我国采用公制、美国采用英制。

公制

mm

英制

in

公制

mm

英制

in

公制

mm

英制

in

公制

mm

英制

in

6

1/8

100

4

550

22

1200

48

8

1/4

125

5

600

24

1250

50

10

3/8

150

6

650

26

1300

52

15

1/2

175

7

700

28

1350

54

20

3/4

200

8

750

30

1400

56

25

1

225

9

800

32

1500

60

32

11/4

250

10

850

34

1600

64

40

11/2

300

12

900

36

1700

68

50

2

350

14

950

38

1800

72

65

21/2

400

16

1000

40

1900

76

80

3

450

18

1050

42

2000

80

90

31/2

500

20

1150

46

2200

88

注:

1、黑体表示常用系列。

2、公制与英制简单换算关系:

公制直径÷100×4=英制直径

5)公称压力:

管子、管件、阀门等在规定温度下允许承受的以压力等级表示的工作压力,用“PN”表示。

各国公称压力分级

国名

标准号

单位

公称压力

中国

GB9112-88

MPa

0.25、0.60、1.0、1.6、2.0、2.5、4.0、5.0、10.0、15.0、25.0、42.0

美国

ANSIB16.5

psi

150、300、400、600、900、1500、2500

MPa

2.0、5.0、6.8、10.0、15.0、25.0、42.0

英国

BS10-1962

psi

30、50、100、150、250、450、600、900

日本

JISB2201-1970

kg/cm2

2、5、10、16、20、30、40、63

ISO

ISO7268

kg/cm2

系列1

10、16、20、50、100、150、250、420

系列2

2.5、6、25、40

2.公称压力——温度等级关系

3.工艺管道分级

●石化行业管道的分级根据现行标准SH3501-2002《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分为四级

●一、SHA级:

●1、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管道(苯管道除外)

●2、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的丙烯腈、光气、二硫化碳和氟化氢介质管道

●3、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10.0MPa输送有毒、可燃介质管道

●二、SHB级:

●1、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的苯管道

●2、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管道(丙烯腈、光气、二硫化碳和氟化氢管道除外)

●3、甲类、乙类可燃气体和甲A类液化烃、甲B类、乙A类可燃液体介质管道

●三、SHC级:

●1、毒性程度为中度、轻度危害介质管道

●2、乙B类、丙类可燃液体介质管道

●四、SHD级:

设计温度低于-29℃的低温管道

 

综合分类:

 

石油化工常用有毒介质、常用可燃气体及常用液化烃、可燃液体介质。

表A.1常用有毒介质

级别

名称

极度危害

汞及其化合物、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氯乙烯、铬酸盐、重铬酸盐、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羰基镍、八氟异丁烯、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氰化物、苯、氯甲醚

高度危害

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丙烯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氟化氢、五氯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氯丙烯、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氰酸脂、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

中度危害

二甲苯、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六氟丙烯、苯酚、氮氧化物、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

轻度危害

溶剂汽油、丙酮、氢氧化钠、四氟乙烯、氨

表A.2常用可燃气体

类别

名称

乙炔、环氧乙烷、氢气、合成气、硫化氢、乙烯、氰化氢、丙烯、丁烯、丁二烯、顺丁烯、反丁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丙二烯、环丙烷、甲胺、环丁烷、甲醛、甲醚、氯甲烷、氯乙烯、异丁烷

一氧化碳、氨、溴甲烷

表A.3常用液化烃、可燃液体

类别

名称

A

液化甲烷、液化天然气、液化顺式-2丁烯、液化乙烯、液化乙烷、液化反式-2丁烯、液化环丙烷、液化丙烯、液化丙烷、液化环丁烷、液化新戊烷、液化丁烯、液化丁烷、液化氯乙烯、液化环氧乙烷、液化丁二烯、液化异丁烷、液化石油气、液化氯甲烷、二甲胺

B

异戊二烯、异戊烷、汽油、戊烷、二硫化碳、异己烷、己烷、石油醚、异庚烷、环己烷、辛烷、异辛烷、苯、庚烷、石脑油、原油、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丁醇、乙醚、乙醛、环氧丙烷、甲酸甲酯、乙胺、二乙胺、丙酮、丁醛、二氯甲烷、三乙胺、醋酸乙烯、甲乙酮、丙烯腈、醋酸乙酯、醋酸异丙酯、二氯乙烯、甲醇、异丙醇、乙醇、醋酸丙酯、丙醇、醋酸异丁酯、甲酸丁酯、吡啶、二氯乙烷、醋酸丁酯、醋酸异戊酯、甲酸戊酯、丙烯酸甲酯

A

丙苯、环氧氯丙烷、苯乙烯、喷气燃料、煤油、丁醇、氯苯、乙二胺、戊醇、环己酮、冰醋酸、异戊醇

B

-35号轻柴油、环戊烷、硅酸乙酯、氯乙醇、氯丙醇、二甲基甲酰胺、轻柴油*

A

重柴油、苯胺、锭子油、酚、甲酚、糠醛、20号重油、苯甲醛、环己醇、甲基丙烯酸、甲酸、乙二醇丁醚、甲醛、糠醇、辛醇、乙醇胺、丙二醇、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

B

腊油、100号重油、渣油、变压器油、润滑油、二乙二醇醚、三乙二醇醚、邻苯二甲酸二丁脂、甘油、联苯-联苯醚混合物

 

(四)美国国家压力管道标准的管道分级

《ASME压力管道规范》(ANSI/ASMEB31)包括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个美国国家标准,诸如:

B31.1——动力管道

B31.3——化工厂和石油炼制厂管道

B31.4——液体石油输送管道系统

B31.5——冷冻管道

B31.8——气体传送和分配管道系统

其中与石油化工密切相关的是B31.3,此标准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成为石油化工压力管道设计普遍遵循的规范。

ANSI/ASMEB31.3根据输送介质的安全性、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和设计条件(压力、温度)等因素将流体分为M类、D类和介于这两类之间的一般流体类。

M类流体为剧毒流体,在输送过程中如有极少量的泄露,被人吸收或与人体接触后,会造成严重的和即使马上进行治疗也难以治愈的伤害。

D类和设计压力不超过1.05MPa,设计温度在-19~186℃之间的不易燃、无毒、对人体无害的流体。

一般流体类管道系指化工厂和炼油厂除M类、D类以外的所有工艺和公用工程管道,但不包括加热炉、热交换器、容器和机组的内部管道。

B31.3对一般流体类管道的材料、设计、加工、装配、安装、检验和试验,规定了最低限度的要求,对D类和M类分别予以不同考虑。

3.管材的分类、性能和用途

工程上常用的管材很多,按照制造管材的材质分类可分为金属管材和非金属管材两大类。

1)金属管道

在石油化工装置中,金属管材占全部管道的90%左右。

按金属管所含元素不同,又可分为黑色金属管材和有色金属管材。

A、黑色金属管材:

在工程上用量最多的是无缝钢管、焊接钢管、铸铁管等。

A)无缝钢管

无缝钢管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无缝钢管,另一类是专用性无缝钢管。

a)普通无缝钢管

●普通碳素钢管是工艺管道常用的钢管,常用的有优质碳素钢10号、20钢等。

一般用于输送水、煤气、蒸汽、氧气、压缩空气、乙炔气及其他对钢材腐蚀性不大的各种介质。

●合金无缝钢管,根据各种合金元素含量的多少,分为低合金钢管、中合金钢管和高合金钢管。

石油化工装置中常用的合金钢管,一般是指含铬、钼金属元素的钢管,俗称铬钼钢,常用的钢号有12GrMo、15GrMo、Gr2Mo、Gr5Mo等,适用温度范围为-40℃~570℃,多用于输送各种温度较高的油品、油气及腐蚀性不强的化工介质。

●不锈耐酸无缝钢管,根据铬、镍、钛等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同制造出许多品种,常用的有1Gr13、1Gr18Ni9Ti、Gr18Ni12Mo2Ti等,适用温度范围为-196℃~700℃,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管道的防腐部位及输送强腐蚀介质、低温或高温介质以及纯度要求很高的其他介质。

b)专用性无缝钢管:

锅炉用无缝钢管、地质钻探用无缝钢管、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及不锈耐酸钢缝钢管。

B)焊接钢管

亦称有缝钢管,按制造方法又可分为螺旋缝焊接钢管和直缝焊接钢管。

焊接钢管常用于输送水、煤气、空气和油等介质,按管材表面的处理方法分为镀锌、不镀锌的两种。

焊接钢管的连接形式有丝接、法兰连接和焊接。

镀锌钢管的连接方式一般为丝接,因为焊接会破坏镀锌层。

C)铸铁管

铸铁管也称生铁管。

根据所含元素的不同,分为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管。

铸铁管的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承插口连接,一种是法兰连接,口径一般用公称直径表示。

承插铸铁管常用于输送给排水和煤气管道;法兰铸铁管多用于工业上输送各种酸、碱等腐蚀性较强的介质。

铸铁管的特点是经久耐用,抗腐蚀性强、成本低,但材料性质较脆。

B.有色金属管

A)铝及铝合金管:

输送浓硝酸、醋酸、脂肪酸等液体及硫化氢、二氧化碳气体;但不耐碱及氯离子化合物如盐水、盐酸的腐蚀;

B)铜及铜合金管:

用于低温管道,输送油品、制氧管路和做保温伴管,使用最高温度250℃;

C)钛及钛合金:

材质特点有耐蚀性、耐热性;用于输送强酸、强碱介质及其它材质不能输送的介质,但本身价格昂贵,机加工难度大。

D)铅及铅合金:

材质特点耐蚀性能强,用于输送15%~65%的硫酸、二氧化硫、60%氢氟酸、浓度小于80%的醋酸,但不能输送硝酸、次氯酸、高锰酸钾及盐酸。

2)非金属管道

A)塑料管:

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

其特点具有质量轻,耐腐蚀,易加工,施工方便等特点。

B)混凝土管:

主要用于输送水即排水管道。

C)橡胶管:

具有较好物理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根据用途分为输水胶管。

D)玻璃钢管:

质量轻,隔音,隔热,耐腐蚀性能好,输送氢氟酸,氟硅酸,热磷酸,强碱以外的各种浓度无机酸和有机溶剂等介质。

E)陶瓷管和陶土管:

能耐蚀,输送除氢氟酸,热磷酸,强碱以外的各种浓度无机酸和有机溶剂等介质。

3)衬里管

根据使用介质和工况的不同,在光管里面或外面粘敷不同的材料和涂塑。

衬里管的制作多采用粘敷、喷涂、镶嵌、真空注塑的方法,还有一种是通过冷拔形成外管为钢管内管为塑料管的钢塑复合管的方法。

一般常用的有橡胶衬里管和涂塑钢管,此外还有搪瓷、玻璃、陶瓷、刚玉衬里管等。

4.钢管的壁厚系列

钢管壁厚分级有几种方法,在不同的标准中所表示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通常主要有如下三种表示方法。

1)以管子表号(Sch.)表示壁厚系列

这是1938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B16.10《焊接和无缝钢管》所规定的。

管子(Sch.)是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下的材料许用应力的比值乘以1000,并经圆整后的数值。

Sch=1000×P/[δ]t

式中P——设计压力,MPa;

[δ]t——设计温度下的材料许用应力,MPa;

中国石化总公司标准SH3405-96规定了采用管子表号的无缝钢管的壁厚系列Sch5s(s表示奥氏体不锈钢的管子表号),Sch10,Sch10s,Sch20,Sch20s,Sch30,Sch30s,Sch40,Sch40s,Sch60,Sch80,Sch100,Sch120,Sch140,Sch160,XXS,如表3-1-7所示。

2)以管子重量表示管壁厚的壁厚系列

美国MMS协会和ANSI协会规定的以管子重量表示壁厚的方法中,将管子壁厚分为三种系列:

a)标准重量管以STD表示;

b)加厚管以XS表示;

c)特厚管以XXS表示。

以重量表示管子壁厚的方法与管子表号表示壁厚的方法有如下的对应关系:

公称直径DN≤250mm的管子,Sch40相当于STD管;

公称直径DN≤200mm的管子,Sch80相当于XS管。

3)以钢管壁厚尺寸表示的壁厚系列

中国、ISO和日本的部分钢管标准采用钢管壁厚尺寸表示钢管壁厚系列。

例如在我国国家标准GB/T3092-9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中分普通管和加厚管两个系列,在这两个系列中分别给出实际钢管壁厚;日本JIS标准的SGP和STPY焊接钢管系列没有再细分,只规定了实际壁厚。

对这类钢管规格的表示方法为钢管外径×壁厚,如¢114×5。

5、钢材分类

见附表1

 

第二部分、管道施工工序及工艺

管道施工一般分为施工准备阶段、预制阶段、安装阶段、试验阶段。

1.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1)熟悉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和各种文字资料,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及业主的要求。

2)在清楚工艺流程和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审核每一张图纸。

审核内容主要包括:

介质流程与安装图是否相符一致,安装图中是否存在设计漏项,安装图中设计标高、尺寸有无问题,材料数量有无遗漏等,如有疑问,应提前与设计人员联系,以期及早解决,避免或减少备料对施工计划和进度的影响。

3)根据业主提供的管道施工图,用公司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管道施工的二次设计,绘制管道施工单线图。

4)将审核过的管道单线图中的各种数据(预制管段的信息、管阀配件的规格、材质、型号、数量,支吊架的编号、型号数量、安装位置等)录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以利于以后的管道施工计算机化管理。

1.2材料准备

1)根据管道施工计划编制材料的使用计划、核对图纸需用数量和实际到货数量情况,核实材料的质量证件、材质、规格、型号、件数、批号等与设计资料及相关标准是否相符,把好材料的到货验收关,做好管道预制材料准备工作。

2)材料按计划备料,对不锈钢管管材利用公司开发的计算机优化排料软件系统进行排料,合理用料。

3)材料入库分区堆放,规格、型号、材质标识清晰,碳钢管材及各种型钢出库前必须涂漆防腐完。

4)阀门试压与管理

阀门试压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

按SH3501-2002的规定所有阀门进行强度试验,并用压缩空气进行严密性试验。

未经试压的阀门不得发放。

试压合格的阀门在阀门上盖法兰处打上编号钢印,钢印编号由阀门试压站按装置统一分类确定,并及时做好试压记录,记录上写明每一个阀门的编号,做到阀门的安装使用具有可追踪性。

阀门试压在试验器(自制)上进行,试验时,在其两端用盲板封严,其中一块盲板开孔接管,进油(或水)加压,则可试验,如下图所示:

1.3施工人员准备

根据施工作业内容及施工计划,合理配备作业人员,对有关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于特殊作业工种(如电焊工)必须取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材质和位置)的合格证。

1.4施工机具准备

根据工程内容及施工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施工机具,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划分的施工区域,合理布置。

电焊机、三气气瓶的摆放均采用压型钢板制做防雨棚露天布置。

配电箱按机具布置的情况统一布置。

1.5建立现场管道预制厂

1)根据业主提供的搭设场地规划和建立厂内预制厂。

施工前期主要作为钢结构预制组装场地,后期作为大部分管道及全部管道支架预制的管道预制厂。

2)预制厂内配备自动切割机、剪扳机、管式车床等机加工设备,按下料、组对、焊接、检验等工序形成流水生产线,预制加工过程按工厂生产模式进行管理,预制件按产品形式出厂。

 

2.管道预制

1)施工程序

 

2)施工控制要点

--预制前,合金钢、碳钢素材首先在除锈、防腐预制场完成喷砂除锈与底漆施工。

--管段预制:

所有合金钢管线、不锈钢管线及≤2″的碳钢管线全部在预制厂预制。

优先预制直管--弯头--直管、法兰--直管--弯头、直管--三通(异径管)--直管。

考虑到预制厂与现场之间的道路条件及现场作业条件,管廊管线预制时直管宜两根相连,预制段长度不宜超过14米。

地下管线预制段在除锈、防腐预制厂完成防腐工作。

--阀组预制:

≤4″的阀组组成件预制后在预制场直接装配成型,≥6″的阀组组成件预制后在现场组装后安装。

--管支架预制:

依据YPEC提供的设计文件及标准图册,按不同支架型号成批预制。

--对于水气风等公用管线,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对于其他工艺管线,≤2″的管道采用全氩焊接,≥3″的管道采用氩电联焊,管道组对点焊采用与正式焊接相同的施工工艺。

--管道及支架的标识及标识移植工作贯穿预制全过程。

--预制完毕后,对管内清扫、管口封闭,预制件经验收合格之后出厂、运至成品堆放区存放并保管。

--严格执行焊口的“日报日检”制度。

焊口完成信息、无损探伤及焊后热处理信息、预制件完成信息等及时输入计算机。

 

3.管道安装

1)施工程序

 

2)施工控制要点

--管道安装前首先对预制管段进行验收,确保预制管段预制正确和管内清洁。

--管道安装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高空后地面、先管廊后设备、先大管后小管、先碳钢、合金钢后不锈钢管,管道支吊架与管道同步安装的原则组织施工。

--地下管线施工时做好对管沟的验收,预制管段在运输、吊放、敷设时采取保护措施,以免管道防腐层损坏。

--根据现场安装条件,管廊管线采用吊车直接吊装到位和卷扬机拖拽相结合的方法,分层完成管线的敷设。

--与所有工艺设备连接的第一道法兰安装时应加临时盲板隔离,以防杂物进入设备和现场试压用。

--与泵等动设备相连的管线,从设备一侧开始安装,预先安装支吊架,固定焊口原离设备,管口连接时不得使用强力,在自由状态下,检查法兰的平行度和同轴度,其偏差应符合要求,保证设备管口承受的应力最小,

--塔器等高度较高的设备的附属管线(以及绝热层)预制完毕后,在地面将预制管段先行安装到设备上,然后与设备整体吊装,以减少高空作业。

--严格执行焊口的“日报日检”制度。

焊口完成信息、无损探伤及焊后热处理信息、管道安装完成情况信息等及时输入计算机。

4.管道焊接

4.1工艺评定管理

工艺管线焊接前,均必须有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PQR)和焊接工艺指导书(WPS),焊接责任工程师根据本工程焊接的材质情况和我公司积累的成熟工艺评定情况,结合本工程特点,编写出适合于现场施工的WPS,连同PQR一同递交建设单位进行审查;对于我公司尚没有的工艺评定,将于合同签定后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选用适用的规范进行实验,合格后递交现场代表确认。

4.2焊工管理

1)参加装置施焊的焊工,应经考试合格,考试合格后由施工员填写合格焊工一览表交质检及有关部门进行确认。

2)现场施工过程中,由质检员对焊工的焊接情况进行连续跟踪,对不能满足现场焊接施工质量要求的焊工有权停止其工作,待重新考试合格方可继续上岗。

4.3焊材管理

焊材管理的要点是:

保证焊材质量;确保焊材在使用过程中不用错。

现场设置专用焊材库,并设专职保管员负责焊材的入库登记、烘干、发放和回收管理,具体要求:

1)焊材库房

a)库房内设置去湿机及温度计,保证库房温度在5-35℃,湿度不超过60%。

b)所有入库焊接材料均应有材料责任工程师确认的质量合格证明书,入库的焊材要分类摆放,并做明显标识。

2)焊材烘干

a)焊工班长应于施焊前一天填写焊材领用申请卡交焊条保管员进行焊条烘烤。

b)焊条的烘烤应根据焊条的种类分别进行,烘干后的焊条及时放入恒温箱中,并挂牌以便于区别。

c)保管员应认真做好焊条烘干记录。

3)焊材发放

焊材发放应根据焊材领用卡进行,焊工应持焊条筒领用焊条,每次领用量不超过3公斤,领取后的焊条必须在4小时内用完,超过4小时未用完的焊条应重新烘干后方可使用,保管员应及时做好焊条发放记录。

4.4焊接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风速:

手工焊小于8m/s,氩弧焊小于2m/s;

2)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小于90%;

3)当环境条件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必须采用挡风等有效防护措施。

4.5碳钢管道的焊接

1)碳钢管道焊接工序

 

2)焊接要点及注意事项

a)焊接方法:

管径小于或等于2″的焊口采用氩弧焊焊接,其他采用氩弧打底,手工焊填充盖面的方法;

b)定位焊:

定位焊采用氩弧焊,形式采用过桥形式,其焊接工艺与正式焊接工艺相同,焊点数量根据管径大小为2点~5点,焊点厚度为管壁厚的70%且不大于6mm;

c)焊接工艺:

根据评定合格的WPS进行施焊;每个焊口必须一次连续焊完。

角焊缝至少要焊两层以上。

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及电弧擦伤;

d)焊条筒内只能存放同一牌号的焊条,并在使用前查看焊条尾部标记,确认无误后方允许施焊;

e)层间接头应错开,层间清渣要彻底。

4.6不锈钢的焊接

1)不锈钢的焊接工序:

 

2)不锈钢焊接的主要问题是焊接接头的耐蚀性(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热裂纹敏感性,主要措施有:

a)选用匹配的焊接材料;

b)采用较小的线能量,多层多道焊,增加焊缝冷却速度;

c)选择合理的装配顺序,降低残余应力;

d)彻底清除焊丝及坡口处的油污及其他附着物;

e)焊接方法DN≤2″采用全氩弧焊;DN>2″的采用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平及盖面的工艺。

焊丝使用前应去除表面的油指等杂物,焊条按规定要求进行烘干;

f)焊口组对时应保证内壁齐,最大错边量不得超过0.5mm;

g)定位焊采用过桥式、氩弧焊,正式施焊时将定位焊缝磨掉,定位焊缝长度为10mm~20mm,高度为2mm~4mm;

h)打底时从两定位焊缝中间起焊,采用小摆动操作,确保两侧熔合良好,背面成型高度保证在1mm~2mm之间;

i)填充及盖面焊道采用多层多道焊,稍摆动操作,层间清理要彻底,各层道之间接头应相互错开。

施焊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层间温度不超过150℃,焊接完毕后及时清理焊道表面,并在焊口附近写上焊口号和焊工钢印代号;

j)打底焊及第一遍填充焊时应在管内部充氩气进行保护;

k)采用手工电弧焊填充及盖面时,应在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内涂白垩粉或其他防粘污剂,以防焊接飞溅;

l)现场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说明书的要求施焊;

m)对接焊缝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无损检测,角焊缝无法进行射线检验的进行着色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