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5613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docx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文言文复习习题及答案打印版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与朱元思书》习题

一.[基础知识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③.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从流飘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负势竞上蝉则千转不穷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互相轩邈

猛浪若奔任意东西

(三)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听觉感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翻译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五)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蝉则千转不穷。

()

①.欲穷其林。

()

猿则百叫无绝()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③.果如鹤唳云端。

()

(六).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介绍

了优美的景色。

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风烟俱净:

________________②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

找出具体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

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

____________

听觉:

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

7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8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9、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10、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11、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

找出具体语句

12、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语段阅读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怡然自乐:

愉快的样子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连接

B水皆缥碧:

青白色望峰息心:

平和的心态窥谷忘反:

同“反”,返回

C有时见日:

同“现”互相轩邈:

高大横柯上蔽:

树木

D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负势竞上:

凭依皆生寒树:

(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

2、翻译句子:

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4、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的思想,他的《饮酒》(之五)中“,

”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5、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是,抓住了山水的特点,反映出作者

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花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花源人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

6、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船或坐车时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

7、从写景方面看,甲文的写景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参考答案:

 

(一)略

(二)略(三)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四)1.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2.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3.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4.当人们仰望盘旋峰顶的老鹰,就自然而然平息了追求名利的欲望。

5.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6.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五)①尽,完走完②停止消失③至叫

(六)山水小品“千丈见底”“直视无碍”“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二、1.C2.B3.①形容词作动词消失②使动用法使……平息

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

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表达效果: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7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8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10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2望峰

窥谷

七、1D2知了长久不停的叫,猿猴接连不断的啼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田园生活(乡村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奇(清急)水

异(高险)沉迷山水(寄情山水、热爱山水)安宁、闲适

6、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7、由高到低,由远及近视觉,听觉

2、五柳先生传

[基础知识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①造饮辄尽()②箪瓢屡空()

③短褐穿结()④衔觞赋诗()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每有会意:

②造饮辄尽:

③环堵萧然:

④晏如也:

⑤不戚戚于贫贱:

⑥不汲汲于富贵:

3、翻译:

好读书,不求甚解

4、本文是一篇,作者,(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5、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_________②衔觞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8、“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2、《五柳先生传》

1、略2、①对书的旨意有独到的体会②就③冷清的样子④安然自若的样子⑤忧愁的样子⑥心情急切的样子3、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4、传记陶渊明东晋《桃花源记》5、①往、到②酒杯6、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7、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或隐士)8、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9、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中“悠然”“见”用得好,体现出诗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

<<五柳先生传>>习题精选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会意:

⑵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

期:

⑶箪瓢屡空,晏如也宴如:

⑷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

2、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

有关他不阿谀权贵的“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3、翻译下列短语或句子:

⑴曾不吝情去留译文:

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译文:

4、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

答:

6、用“____________”划出文段中写“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

7、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⑵往,到;希望、愿望。

⑶安然自若的样子。

⑷冷冷清清的样子。

2、陶渊明东晋桃花源记不为五斗米折腰

3、⑴态度率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⑵简陋的居室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4、不求甚解

5、不汲汲于富贵。

6、“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7、记叙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回答者:

fufujiang-魔法师四级12-2419:

35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会意:

⑵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造:

期:

⑶箪瓢屡空,晏如也宴如:

⑷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萧然:

2、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

有关他不阿谀权贵的“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3、翻译下列短语或句子:

⑴曾不吝情去留译文:

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译文:

4、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

答:

6、用“____________”划出文段中写“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

7、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⑵往,到;希望、愿望。

⑶安然自若的样子。

⑷冷冷清清的样子。

2、陶渊明东晋桃花源记不为五斗米折腰

3、⑴态度率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⑵简陋的居室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4、不求甚解

5、不汲汲于富贵。

6、“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7、记叙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五柳先生传》练习

一、自主练习

⒈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①性嗜酒而家贫()②造饮辄尽()③曾不吝情去留()④短褐穿结()⑤箪瓢屡空,晏如也()()()()⑥颇示己志()⑦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⑧衔觞赋诗()⑨无怀氏之民欤()

2、选出加黑字拼音有误的一项()

A.欣然xīn吝情lìn萧然xiāo

B.嗜酒shì短褐hè俦chóu

C.辄zhá屡空lǚ衔觞shāng

D.好读书hào宅边zhái以乐其志1è

3.解释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

②不戚戚于贫贱戚戚:

③不汲汲于富贵汲汲:

④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俦:

⑤衔觞赋诗衔觞:

⑥亦不详其姓字。

详:

⑦亲旧知其如此。

旧:

⑧或置酒而招之。

或:

________置:

___________

⑨颇示己志。

颇:

______________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5.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6.填空。

①陶潜,时期的文学家和。

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有《》传世。

②黔娄之妻有言:

“,。

”其言乎?

,。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8.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①性格:

②生活:

③志趣:

二、阅读延伸: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9.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

②衔觞赋诗()

10.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1.“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12.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的精神。

13.“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14.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

《五柳先生》答案

⒈略⒉C3①处,地方②忧愁的样子③心情急切的样子④朋友,伴侣⑤口触酒杯,指饮酒①详细地知道②旧交,旧友。

③备办,置办④很⑤冷清4.B(是用第三人称叙说的)5.B6①东晋诗人渊明五柳先生陶渊明集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兹若人之俦衔觞赋诗以乐其志7.略8.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②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③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9.①往,到②酒杯10.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1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2.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安贫乐道13.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14.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诗词曲五首》习题精选

【基础题】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烂柯(kē)酬乐天(chóu)折戟(jī)

B、干戈(gē)认前朝(cháo)宫阙(què)

C、琼楼(qióng)贬谪(zhāi)零丁(dīng)

D、婵娟(chán)踌蹰(chǔ)绮户(qǐ)

2、选出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山楚水萋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B、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平。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选出下面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4、选出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酬乐天(以诗答谢)长精神(振作)自将磨洗(将要)

B、折戟(古代兵器)铁未销(销蚀)叹零丁(孤苦无依)

C、丹心(比喻忠心)不胜寒(承受、经受)干戈寥落(指代战争)

D、经行处(经过)共婵娟(指月亮)照汗青(指史册)

5、默写或理解性填空。

⑴ _____________,暂凭杯酒长精神。

⑵ 《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⑶ 《过零丁洋》中比喻飘摇不定的南宋朝廷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⑷ 《水调歌头》中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⑸ 《山坡羊潼关怀古》写曲人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6、说出你对下面名句的理解。

 ⑴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给下列几句划分节奏。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极妙,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谢庄的《月赋》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诗句,与本词中的最后一句意思相近,但在意境上不尽相同,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题】

1、下面这幅画中包含着刘禹锡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请读画写出诗句并完成文后问题。

 ⑴ 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它出自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一诗。

⑵ 这首诗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

⑶ 诗题中含有唐朝另一大诗人的字是_____________。

⑷ 诗中概括其被贬谪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

⑸ 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⑹ 诗中运用的两个典故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⑺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

⑻ 诗中写归来感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2、选出对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创新题】

语言的创新与应用。

1、请写出你知道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关于学习方面的名言两句。

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

 ⑴ _____________,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⑵ 古代诗歌中抒写思念故乡、眷恋亲友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三句(其中一句是课外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出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

不少于三例。

    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