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5696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docx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资料汇编

12500KVA半密闭电石炉工艺控制指标

产量:

2.9t/h70t/d2100t/月

质量:

热样>310,冷样>305

电耗:

3500kwh/t

操作负荷:

11000—13200KVA(允许过载20﹪)

一次电压:

35kv

二次电压:

98v-141v-168v,级差3v,共13档

一次电流:

206A

二次电流:

53458A

电极直径:

92㎝

电极电流密度:

7.08A/㎝²

电极同心圆直径:

248㎝

炉膛深度:

2600mm

炉壳高度:

4400mm

炉壳直径:

Φ7800mm

炉膛内经:

580㎝

炉盖直径:

8900mm

炉盖高度:

2000mm

电极工作长度:

105—115㎝

电极糊柱高度:

3—3.5m

电极压放次数:

6—8次/小时

 

压放量:

35—40㎝

石灰粒度:

5—35㎜

兰碳粒度:

3—15㎜

兰碳水分:

<10﹪

固定碳:

≧85﹪

氧化钙:

≧92﹪

氧化镁:

<1.0﹪

炉料配比:

100:

75—78

铜瓦水温:

>60—80℃

水压:

≧0.3Mpa/㎝²

油压:

≧5—8Mpa/㎝²

电极糊粒度:

50mm—500mm

安全生产规程

1、“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是化工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

2、电石生产过程被列入危险品生产。

本规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部(KGA034—83)制定。

3、生产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4、未经公司许可,与生产无关的人员一律禁止进入生产场地。

5、在生产过程中运转的设备不得触动、加油、清扫和检修。

6、电石生产中有大量的CO生成,它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有素气体,在二楼炉面周围,三楼、四楼加电极糊处等区域为CO飘散区,在这些区域内作业的人员,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口,并必须两人以上作业。

7、进岗前必须熟知该岗位的安全规程。

8、上岗前不得喝酒,生产现场不许喧闹,不准窜岗,不准乱动外岗位的设备,严禁干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岗位责任制

精心的电极管理,细致的电仪调节,合理的温度压力控制,熟练的开炉停送电,正确的异常现象判断和处理,并按时、准确地作好原始记录,作好交接班工作,做到三班一炉。

1、电极管理:

①电极壳,壳体无凹凸不平,焊接质量要求圆整、平直、光滑无毛刺、无气泡、无漏洞、周长误差在±2mm以内,壳内筋片焊接规范,刻度正确。

②电极糊,加放前确定质量合格,粒度合格,存放要保证清洁,加放前测量糊柱高度,加放后保证3.5m,并做好加放时间及加放量的记录,每班加放一次。

③电极长度,保持1.1—1.3m,低于1.0m,必须进行电极焙烧,测定电极长度要准确,并记录。

④电极压放,每班8—10次,在出炉时进行,压放量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20—30mm。

压放时,上下密切配合,并做好记录。

2、电仪调节:

⑴三相电流表保持满负荷运行,并不超过额定值。

⑵保持三项电流、电压、负荷平衡。

⑶及时发现不正常现象,做出正确判断、处理。

3、温度压力控制:

炉面温度控温500℃,烟道温度控温600℃,铜瓦水温60—80℃,水冷电缆进口水温差在10℃以内,变压器油温控制在60℃,油压系统控油压系统液压温度控制在40℃,炉盖各部水温控制在40℃以下。

安全操作规程

一、“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是化工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

二、电石生产过程被列入危险品生产。

本规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部(KGA034—83)制定。

三、生产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四、未经公司许可,与生产无关的人员一律禁止进入生产场地。

五、在生产过程中运转的设备不得触动、加油、清扫和检修。

六、电石生产中有大量的CO生成,它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有素气体,在二楼炉面周围,三楼、四楼加电极糊处等区域为CO飘散区,在这些区域内作业的人员,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口,并必须两人以上作业。

七、进岗前必须熟知该岗位的安全规程。

八、上岗前不得喝酒,生产现场不许喧闹,不准窜岗,不准乱动外岗位的设备,严禁干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1、安全生产要点:

①生产状况下,严禁登上炉盖。

②炉面温控不超过500℃,烟道温度不超过600℃。

③炉面检查时,应与炉盖保持2m以上距离,且不得在短网下方、正前方、防爆孔正前方停留。

④保持炉盖各部位有良好的密封。

⑤控制室在生产状况下,不得少于2人。

⑥严禁用导电物接触带电设备,严禁同时接触带电的两相电极。

九、经常注意水、油系统的压力变化,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十、禁止电极长度低于1.0m运行生产。

1、下列情况必须紧急停电处理:

①发现电流异常变化,呈现事故征兆时。

②导电系统有严重放电现象和发生短路。

③路面设备大量漏水。

④电炉严重喷火或爆炸。

⑤出炉时,冷却水流出。

⑥炉底或炉壁严重烧穿时。

⑦变压器发生严重故障时。

⑧液压系统发生大量漏油压力故障时。

⑨电炉冷却水或供电系统突然中断。

⑩发生火灾及其它严重事故。

2、炉前操作岗位

①上岗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②出炉前,准备数量充足的出炉小车,检查挂钩是否完好,车轮有无轨,锅底是否垫好并干燥,炉嘴、炉门框冷水是否畅通,有无滴漏,出炉排风机运转是否正常,出炉工具是否齐全,是否有足够的干湿的赌球,炉眼是否烧好。

③开牵引车必须专人负责,防止电缆被压,起动停止要准确及时。

④禁止用氧气违章打炉眼,使用时,要使氧气瓶内余压大于炉内压力,用完必须保持余压5㎏/㎝²。

⑤出炉操作,周围不得有积水,不能用潮湿工具堵眼,赌球不得过湿,以防爆炸。

⑥用烧穿器时,要检查其绝缘,必须良好,各紧固螺栓不得松动。

⑦定时、定量出炉,两个炉眼都必须保持完整可用,出炉前,必须提前15分钟烧眼,保持一定的位置和深度,出完炉后要清理炉眼。

4、电石破碎包装岗位

1吊电石时,行车工要集中精力,上、下配合。

2电石至少冷却10小时方可运装。

3行车起动前,对轨道松动、走轮贴轨、钢丝绳磨损断股、挂钩裂缝、限位装置信号、缺席实施等完好性、可靠性进行细微检查,确认安全可靠。

4行车启动应随时注意行车吊钩下放的环境情况,如发现有人通过工作通道时应及时打铃警告,同时降低速度,必要时主动停车、避让,起动速度要准、平稳,开车严禁用倒车刹车,禁止超负荷起吊,制动装置和限位实施不全时不许开车,两台行车同时工作时应保持5m以上距离。

5电石破碎时,其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破碎机各轴承温度超过80℃,而出现故障。

6电石装桶,严禁桶潮湿、积水,如有应烘干后方可使用。

7搬运和装电石时,不得不想碰撞,更不许用铁锤敲打。

8电石仓库禁止吸烟动火,动火必须取得安全部门的动火许可证。

9电石仓库、破碎厂房禁止积水。

10经常检查破碎机润滑部位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紧固中是否松动,生产中待破碎机起动正常后方可进电石,当过载致使转速低时,停止加料,待正常后才能继续加料。

5、电气设备操作安全规定:

1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和监护制度。

2建立健全配电设备的编号标志,警告牌连锁和遮拦,防止误碰带电设备。

3停电检修工作前,要进行验电试验,并挂好短路接地线。

4操作高压设备必须两人操作,一个作业一个监护。

5经常对所管设备进行巡视,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6认真做好运行和故障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全部工序岗位操作规程

目的:

规定电石生产的全部工序岗位操作规程,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和保证。

范围:

适用于电石生产的全部过程。

岗位操作要求:

一、推料工

1先调整确定磅称量值准确度。

2、料车过磅前必须记录。

3、对磅秤进行维护、清扫。

4、通过IT地衡,用手推车人工计量,按规定配比称量后送到炉面加料口。

二、水泵工

1、水泵启动前准备:

用手试转一下有无卡阻现象,有无泄漏点,紧固件有无松动现象,检查仪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2、开始启动水泵;

启动前将出水阀关闭,当水泵启动后运转平稳,达到全速时,然后逐渐开大出水阀门,最后达到规定压力,确保炉上水管内水压符合要求。

三、仪表工

1、送电前准备;

检查电气线路及其元件的牢固、清洁情况是否正常,各润滑转动部位保持有足够的润滑油。

2、常用电压为126V,一次电流198A,三相电流差+-<5﹪,电极流动波动在+-5A内,每班应放电极4—5次,每次下放量不得超过80mm,放电极应在炉长指导下与仪表工配合进行。

四、加料工

1、加料前准备工作:

检查料面、电极位置、电极焙烧情况。

2、加料后料面下沉时再加下批料,加料后要观察电极四周火焰情况。

发现炉料粘接、红料过多、透气性不良,应及时处理。

五、开炉工

1、开炉准备:

在碳层上放置炭精棒,连接于两个铁通之间,移动三角回路,以利于起弧。

检查设备、工具是否完好。

2、开炉:

①按炉长要求打开炉眼,严防电石流出锅外,出炉完毕后,应及时取样化验,待电石液流完后,要及时封眼,将炉口残存电石清入锅内,保持炉嘴光滑平坦。

②出炉时如有漏水要及时关闭阀门,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③如发现跑眼时要及时封眼,封眼时不要用力过猛,防止炉眼爆炸或电石喷出发生事故。

六、炉前化验工

1、化验前准备:

检查化验用的器皿是否良好,温度表、压力表是否正确。

2、化验:

①每次出炉后在二、三锅内各取样一次,待冷却后破碎至3—7mm后,准确称样检验。

②称样时捡出明显铁块和杂物。

③检验完毕后,及时记录结果,并记录在黑板上,及时反映给炉长,为下炉冶炼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七、行车工(天车工)

1、起吊前准备:

空车试运,检查行车各部是否正常。

2、电石出锅后,由行车工将红锅吊到冷却棚内,电石在锅内冷却三小时后,方可拔出锅外。

八、破碎包装工

1、启动前准备:

检查轴承内润滑情况是否良好,所有紧固件是否全部紧固,传动皮带是否良好,并清除破碎腔内一切物料。

2、破碎包装

电石出锅20小时后放、即要破碎(如果冷却时间过长,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风化,电石冷却时间短,温度太高,则容易发生事故。

冷却后的电石用车吊移至破碎平台上,破碎至要求粒度(一般不大于200mm),较大的电石铸块应用大锤人工破碎至破碎机进口要求的粒度。

桶装电石粒度应不大于200mm,温度不大于80℃,装桶前应清除桶内油类、水等杂物。

3、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①包装标准:

包装桶用1—1.2mm厚的铁板制成,气密性好,焊接牢固,每桶净包装为100㎏(+-1㎏)或200㎏(+-2㎏)。

②包装桶上应有标志,其内容包括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符合GB16005—1997标准规定。

③包装桶上应贴有合格证,并标明GB190第四类遇湿易燃物品规定的标志。

4、贮存和运输

①每批出厂电石应附有质检报告单,报单内容包括:

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等级、净重、批号、出厂日期。

②电石包装在干燥的铁通内,打开或已损坏的电石桶不允许存放在仓库内。

电石包装后,存放在仓库或防雨棚内,仓库内博阿吃干燥通风良好,不受水淹、雨淋,仓库内禁止安装上、下水管或采暖设备,禁止堆积电石粉尘。

③电石在运输与装卸过程中应该轻搬轻卸,避开桶的两端,运输工具必须有防雨防水设备,消防用干粉灭火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