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5996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docx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江西省吉安市樟山中学2017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模化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70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选择填充题(题型注释)

3、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实验事实的是  (   )

A.

在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溶解度

B.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C.

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D.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中插入铁丝

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所以有机物完全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

D.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5、甲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已知甲和乙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四种物质的微粒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氧化物

C.甲的化学式为C2H5OH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

3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7、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不断运动

B

酒精溶液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C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

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

D

蔗糖水中的蔗糖晶体受热消失

蔗糖分子受热分解了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   )

A.量取8.5mL液体

B.测定溶液的pH

C.收集O2

D.称量固体

9、生产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玩具

B.纯棉毛巾

C.玻璃酒杯

D.不锈钢龙头

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2、O2的体积比约为5:

1

B.N2、O2等气体均匀混合

C.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D.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题型注释)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固体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求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

(写出解题过程)

(3)若反应后滤液中的溶质质量为M,则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可表示为    (列出含M的计算式即可)。

 

评卷人

得分

四、探究题(题型注释)

12、镁带在空气中放置几十天后表面会变黑,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此,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镁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成铜绿[Cu2(OH)2CO3],铜绿是一种碳酸盐。

[猜想]镁带在空气中放置几十天后表面变黑的原因可能是:

①镁与氧气反应   ②镁与氧气、水反应    ③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实验探究]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抽气,然后充入除去二氧化碳后的空气,再在两边用弹簧夹将装置密封,几十天以后观察现象,

两个装置中的镁带表面都未变黑。

[分析]

(1)A装置所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

(2)B装置的实验结果说明上述猜想_______不正确。

(3)你认为猜想____正确,若取镁带上的黑色物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观察到___。

13、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用装置的大写字母填写)。

用装置A与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装置C中_________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

(3)84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氯气呈黄绿色,可溶于水,难溶于橄榄油,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84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制取氯气,请根据上述提供的仪器,选择并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用接口处小写字母填写)。

 

评卷人

得分

五、信息分析题(题型注释)

14、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得了氯气(Cl2),同时生成二氯化锰和水。

(1)写出上述生成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氯水(氯气的水溶液)进行了探究。

①验证氯水的酸性:

取少量氯水,向其中滴加___________(填一种酸碱指示剂),一开始可观察到滴加的指示剂在氯水中变____色。

②氯水具有漂白性,氯水中含有Cl2、HCl、HClO(次氯酸)。

请你参与“氯水使品红试纸褪色”的研究。

【提出问题】氯水中的什么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

猜想1:

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2:

氯水中的Cl2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3:

氯水中的HCl使品红试纸褪色。

     猜想4:

氯水中的HClO使品红试纸褪色。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用水润湿品红试纸,观察

试纸不褪色

猜想1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放入__________的氯气中,观察

试纸不褪色

猜想2不成立

③把品红试纸放入_______________中,观察

试纸不褪色

猜想3不成立

 

【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找到了氯水使品红试纸褪色的原因。

【思考】根据氯水具有漂白性可推测,实验①向氯水中滴加几滴指示剂后,最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A、B、C、D、E五种物质中都含有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单质,B、C都是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D、E都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反应⑤是放热反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____。

(2)写出能实现反应③这一转变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16、膜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

二氧化硅能用于制造CO2分离膜,CO2通过此膜后被氨水吸收(如图1所示),转化为可作化肥的(NH4)2CO3。

(1)请写出图1所示CO2转化为(NH4)2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已知水参加了反应):

_____。

(2)CO2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O3)(如图2)。

①图2中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图2所示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3号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是____。

(2)8号元素和16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相同。

(3)写出12号与9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4)请结合图1、图2,推断碘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18、五一假期间,小宇与同学一起去野炊,他准备了①米粉②牛肉③菜油④馒头⑤食盐⑥矿泉水等物品,请回答:

(1)上述物品主要含糖类物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多选题)。

(2)从科学膳食、营养平衡的角度出发,你认为小宇同学还需带含______类营养素物质。

(3)在野外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可用下列物质之一涂抹以减轻疼痛,该物质是____;(填字母)

A.食醋(pH<7)    B.食盐水(pH=7)   C.肥皂水(pH>7)

(4)用木炭进行烧烤,烤牛肉串时将木炭架空火更旺,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

(5)野炊结束后,为了防止火灾,小宇同学用冷水将所有火源全部浇灭,他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是一瓶铝盐溶液,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

(2)在溶质的化学式上标出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铝盐与氢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

B.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A

C.t2℃时,分别将a克A、B、C各自溶于100g水中,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A、B

D.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溶液质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

21、若只用下列物质:

①AgNO3溶液、②AlCl3溶液、③Al、④Cu和⑤稀盐酸,要用实验探究Al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所利用的物质组合(不超过三种)正确的是(______)

A.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________

22、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Ca2+、NH4+和X离子,则X可能是(______)

A.CO32-  

B.NO3-  

C.OH-  

D.________

23、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A.风能发电

B.铁矿炼铁

C.海水晒盐

D.________

24、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物质属于氮肥的是(______)

A.K2CO3

B.Ca(H2PO4)2

C.CO(NH2)2

D.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C

6、B

7、D

8、C

9、A

10、B

11、

(1)10;

(2)10.6g;(3)M÷(185.6-105.6)×100%

12、 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浓硫酸 ② ③ 有气泡产生

13、 长颈漏斗 B 2H2O2MnO22H2O+O2↑ 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 ad

14、 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紫色石蕊 红 干燥 放入盐酸中 溶液变无色

15、 CaCl2 Ca(OH)2+CO2═CaCO3↓+H2O 化合反应

16、 CO2+2NH3+H2O=(NH4)2CO3 物理 二氧化碳、无水乙醇

17、 Li+ 最外层电子数 MgF2 五

18、 ①④ 维生素 C 氧气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9、 Cl- 

  AlCl3+3KOH=Al(OH)3↓+3KCl

20、 B C

21、 A ② ④

22、 B Cl-

23、 B 沼气照明

24、 C NH4HCO3

【解析】

1、试题分析:

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盐,A错误。

故选A。

考点:

常见燃烧的现象

2、试题分析: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是利用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错误,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属于物理性质,正确,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性质,错误,D、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在光的作用下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错误,故选B

考点: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判断,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3、A.根据气体溶解度解答;

B.根据向酸性溶液中滴加碱性溶液解答;

C.根据反应过程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解答;

D.根据铁与稀硫酸反应解答。

解:

A.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当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故说法错误;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开始时溶液显酸性,随着碳酸钠溶液的加入,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溶液pH逐渐增大。

当pH增大至=7时,

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直至将氯化钙溶液反应完,此时pH恒等于7。

此后随着碳酸钠溶液的增加,pH逐渐增大。

故正确;

C.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固体物质的质量应有所减少。

故错误;

D.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溶液质量增大。

故错误。

点睛:

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

4、A.物理变化也不发生质量改变;

B.原子也能构成物质;

C.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D.根据灭火原理解答。

解:

A.物理变化也不发生质量改变,故说法错误;

B.金属铜是纯净物,但铜是由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

C.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所以有机物完全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

说法正确;

D.灭火也只要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即可。

故说法错误。

5、根据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解答。

解:

由图可知,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5OH+3O2点燃3H2O+2CO2。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都是氧化物。

故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氧化物,说法错误;

C.甲的化学式为C2H5OH,说法正确;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

3。

由A可知,说法错误。

6、A.根据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解答;

B.根据水的构成解答;

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解答;

D.根据电解水的结论解答。

解:

A.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说法错误;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正确;

D.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正确。

7、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解答。

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说法正确;

B.酒精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说法正确;

C.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

说法正确;

D.蔗糖水中的蔗糖晶体受热消失(蔗糖分子受热分解了)。

说法错误。

应为蔗糖分子受热溶解了。

故本题选D。

8、A.根据量筒使用的正确方法分析;

B.根据测定溶液pH的正确方法分析;

C.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及装置特点分析;

D.根据天平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分析。

解:

A.量取8.5mL液体应用10mL量筒,且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错误;

B.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从而确定溶液的pH;

C.该装置是万能瓶,且装置正放,又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应短进长出,正确;

D.天平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错误。

因此本题选C。

9、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

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

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塑料玩具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

B、纯棉毛巾是用纯棉织成的,纯棉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C、玻璃酒杯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D、不锈钢龙头由铁的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0、A.根据N2、O2的体积比分析;

B.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分析;

C.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原来的化学性质;

D.根据空气属于混合物分析。

解:

A.N2、O2的体积比约为4:

1,故错误;

B.分子在不断运动,N2、O2等气体均匀混合,正确;

C.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原来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D.空气属于混合物,不是由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故错误。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

解: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95.6g-185.6g=10g。

(2)设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               100

x                 10g

 

x=10.6g

(3)反应所得滤液的质量=185.6g-105.6g

故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可表示为:

 

答:

(2)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为10.6g;

(3)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可表示为:

12、[猜想]③根据镁带所处环境分析;

[分析]

(1)

(2)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水蒸气,两个实验对比可以得出镁变黑是否与水有关;

(3)根据实验现象及黑色物质与稀盐酸是否反应分析。

解:

[猜想]③镁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分析]

(1)A装置所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

(2)B装置进行的实验是镁带、氧气和水。

实验结果说明上述猜想②不正确;

(3)A装置是验证镁带变黑是否与氧气有关,B装置是验证镁带变黑是否与氧气和水有关。

结果是镁带都不变黑。

故认为猜想③正确;黑色物质可能是镁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镁。

故若取镁带上的黑色物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13、

(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

(2)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解答;装置A适用于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3)根据反应物是固液混合,生成物可溶于水,难溶于橄榄油,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解答。

解:

(1)①的仪器名称: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MnO22H2O+O2↑;当观察到装置C中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

(3)84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氯气呈黄绿色,可溶于水,难溶于橄榄油,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84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制取氯气,请根据上述提供的仪器,选择并组装发生和收集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ad。

14、

(1)二氧化锰、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二氯化锰和水;

(2)验证物质显酸性通常用紫色石蕊溶液,若显酸性,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根据实验结论分析;

【思考】根据氯水具有漂白性分析。

解:

(1)二氧化锰、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二氯化锰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MnCl2+2H2O+Cl2↑ ;

(2)①验证氯水的酸性:

取少量氯水,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一开始可观察到滴加的指示剂在氯水中变红色;

【实验探究】②把品红试纸放入干燥的氯气中,观察;

③把品红试纸放入盐酸中,观察;

【思考】根据氯水具有漂白性可推测,实验①向氯水中滴加几滴指示剂后,最终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无色。

15、人体含有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B、C含有两种元素,D、E含有三种元素,反应⑤是放热反应,那么B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D是氢氧化钙,E是碳酸钙,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钙,氯化钙含有两种元素。

解:

(1)C的化学式是CaCl2;

(2)能实现反应③这一转变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3)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16、

(1).根据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解答;

(2).①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分析;

②根据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分析。

解:

(1).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

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H2O=(NH4)2CO3;

(2).①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②根据图示可知,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二氧化碳、无水乙醇。

17、

(1)根据离子符号书写方法分析;

(2)根据8号元素和16号元素处于同一族分析;

(3)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名称,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分析;

(4)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分析。

解:

(1)3号元素是锂元素,最外层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变成稳定结构,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Li+ ;

(2)8号元素和16号元素处于同一族。

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12号元素是镁元素,9号元素是氟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F2;

(4)据碘原子结构示意图显示,碘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因此碘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五周期。

18、

(1)根据糖类的食物来源回答;

(2)根据人体六大营养素的种类,以及①米粉 ②牛肉 ③菜油 ④馒头 ⑤食盐 ⑥矿泉水中所含的营养素回答;

(3)根据中和反应原理解答;

(4)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

(5)根据灭火的原理回答。

解:

(1)糖类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茎中,故上述食物中的米粉和馒头中含量较高;

(2)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①米粉中主要含有糖类,②牛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③菜油中主要含有油脂,④馒头中主要含有糖类,⑤食盐属于无机盐,⑥矿泉水中主要含有水和无机盐,还缺乏维生素;

(3)蚊虫能分泌出蚁酸,被蚊虫叮咬后应用碱性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