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6013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docx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

创青春•金奖项目(公益创业类)

华中科技大学——《“幸福虫”公益创业计划》

【项目简介】

践行“以商业运作的方式来做公益”的宗旨,本公司提出了实现社会公益的新模式:

为农户提供免费母虫,养殖设备以及技术培训,在养殖过程中提供实时指导,以协议的方式保证收购养虫户产出的产品,出售给下游企业获取利益以分润农户,从而建立一条完善的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以可观的经济利润吸引外出人群返乡创业,能极大程度上解决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所引发的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

【公益性阐述】

我们创立的运营模式能给农民带来巨大利润,对农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可以将农村外出人群吸引回乡创业,让他们能陪伴老人与孩子,减少留守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完善家庭结构,促进社会稳定。

【创业性阐述】

黄粉虫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市场需求大,投资回报率高,市场走势乐观。

我公司具有先进的黄粉虫养殖与加工技术,接受我们培训的农户生产的鲜虫营养丰富,经我们加工的产品质量上乘,广受市场欢迎,创业成功率高。

【实践性阐述】

已完成市场调研。

已成功举办校园宣传讲座。

已获《央视新闻》、《广州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报导。

模式试点已运营成功。

获得本校管理学院专人指导,作出详实的可行性分析,确认项目切实可行。

扬州大学——《“创艺家”公益创业项目》

【项目简介】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弱势群体,研究表明他们存在着严峻的心理问题。

“创艺家”公益创业项目源起于12年10月,它脱离传统“花钱买公益”的陈旧集资方式,创新地以留守儿童和志愿者制作的橡皮章为物质载体,通过手机APP、淘宝店运营、公益售点、商家购买等多重销售渠道聚拢资金,再通过建设“创艺家”手工教室的方式将关爱回馈给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缓解心理压力,提供健康的情感宣泄渠道,提高艺术修养。

【公益性阐述】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艺术治疗是透过艺术创作而进行的心理治疗,包括绘画、雕刻等,制作橡皮章为其一。

它可以帮助孩子宣泄情感,缓解情绪,为留守儿童建立手工教室可长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艺术教育场所。

【创业性阐述】

橡皮章于06年流行大陆,受到年轻群体的推崇,拥有广阔市场前景。

留守儿童和志愿者制作的橡皮章,兼具公益和商业价值,通过APP、淘宝、公益售点、商家购买、拍卖等渠道,出售给社会人士、企业以及橡皮章热爱者。

【实践性阐述】

2013年至今,义卖让橡皮章在扬州小范围内“火”了起来,并受到扬子晚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关注。

目前,公益售点已定址12处,APP开发完善,产品包装不断升级。

第一个手工教室已定址,并已完成前期策划。

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生命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公益中心》

【项目简介】

本中心经温州民政局审批成立,源于温州医科大学2005年开展的公益献髓项目,是国内首家以大学生为法人的传播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

联合政府、企业、医院、高校,以“医学生—大学生—社会”的志愿服务网络,辐射6所高校、温州市3个区8个市,省内外30余见实习点,参与者近10万。

迄今由中心入库者达2730人,占温州59.2%,实现3例成功捐献,占温州30%,累计关爱白血病患者86400余时。

【公益性阐述】

中心与温州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温州网等政府机构合作,通过“传播干细胞捐献知识—征集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服务白血病患者”的志愿服务体系,为无数濒危的白血病患者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服务。

【创业性阐述】

本中心以公益营销、购买公共服务等作为主要资金来源。

现收入资金已达249万,其中以出售能吸附苯的自制竹炭包为特色(空气中苯污染是白血病一大诱因),2014年竹炭包收入达5万。

有望在2020年成立基金会。

【实践性阐述】

10年坚持献髓宣传,足迹遍布全国8个省,参与人数10余万。

邀请中国医师奖得主俞康等担任多方面的顾问监督。

项目被认定为温州医科大学德育实践载体,获得“浙江省校园文化品牌”、“浙江省红十字奉献服务奖”。

吉林大学——《周末圆梦大学》

【项目简介】

“周末圆梦大学”是大学生针对初高中农民工子女所开展的集“实践”、“励志”、“筑梦”、“帮扶”为一体系列公益活动。

设计主题课程,利用周末带领青少年共享高校资源,播种信念理想,通过话剧展演、励志讲座、爱心午餐、科技启迪、职业启蒙等使孩子们体验大学生活的精彩瞬间。

活动面向社会招募学员,全年开展8期,每期招收100名学员进入校园体验4天大学生活。

【公益性阐述】

本项目致力于对农民工子女的关爱,给予农民工子女高质量的大学体验,为其建立高效、创新、可持续的公益帮扶体系;崇尚身心并举的公益模式,为青少年提供一次社会实践与心灵沟通相结合的成长经历。

【创业性阐述】

吉禾以高校资源、活动经验和志愿者群体为基础,面向普通青少年开拓周末收费版和夏令营版活动。

以“分包承办”的模块化运营,实现公益组织的社会化创业,以收益帮助更多青少年。

目前已获得政府及企业支持40余万元。

【实践性阐述】

截止目前,本项目已成功运营15期,覆盖农民工子女1500余人,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建立了完善志愿者资料库,与吉林省妇联、吉林大学团委结为合作单位。

预计本年度启动夏令营版活动,扩大活动规模和收益。

中南大学——《湖南Risa(锐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湖南Risa(锐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废旧电池资源化技术研发,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氧化亚钴与氢氧化镍等电池材料的生产销售。

公司建立了多元化的废旧电池回收体系,创业团队目前拥有国家专利8项,产品相较于市场同类纯度更高、粒度更细、分布更均匀。

创业团队已获得湖南省发改委、环保厅,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奥图泰技术总监Markus、黄伯云院士、张尧学院士等的高度评价。

【公益性阐述】

目前废旧电池的收集方式极易使有害重金属溶出,污染环境,致人手足麻木,血液中毒等疾病。

公司可解决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与人体的危害问题,并能有效提高社会拾荒者等贫困人群的收入与就业率,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

【创业性阐述】

公司以有偿回收、公益回收、企业合作回收、电池以旧换新等多方式实现废旧电池的大规模稳定回收,并已与湖南红太阳电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达成生产外包服务协议。

经测算,公司销售年增长率可维持在50%以上。

【实践性阐述】

公司顾问团成员均为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专家,创业团队连续4年开展环保公益活动与实地调研,安装了超过500个回收箱,共回收废旧电池13万余节,获得了中国青年报(头版)、湖南电视台等50余家媒体百余次的报道。

淮南师范学院——《“三心”E站农民工子女成长家园》

【项目简介】

“三心”E站农民工子女成长家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资源传送,由家园中心站协调安排,在山区建立留守工作站,在高校建立远程爱心站,其中远程爱心站是嫁接在地方留守工作站上的理念、资源、师资、内容的提升和拓展。

家园充分发挥师范院校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学生优势,架设贫困山区和新兴城市之间的公益桥梁,实现高校与山区、孩子与父母、山区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对接。

用真诚和质量,让家长放心,孩子舒心,对未来充满信心。

【公益性阐述】

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充分利用政府关注、社会捐赠爱心、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等活动,花很少的成本来缓解农民工子女的状况,用保本微利的方式进行市场运作,产生的收益用于推进家园进展。

【创业性阐述】

家园采用商业运作的模式来缓解农民工子女教育生活问题,合理利用当地有限的资源,充分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改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的现状。

家园运行不需要太多个人投资,为大学生提供较好的社会实践平台。

【实践性阐述】

家园现已在山区建立试点,运营一年。

异地站点的设立实现了高校与贫困山区之间爱心行动的远程对接,将城市相对山区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进山区,并于合适时间把山区的孩子带出山区,走进城市参观高校,科技园等。

清华大学《清源计划》

【项目简介】

中国农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饮用水危机,近3.2亿农村人口无法喝到清洁的自来水。

基于此现状,清源团队在农村地区推广生物慢滤池技术。

该技术成本低廉,制造维护简单,净化效果好,非常适合农村地区推广。

清源团队主要通过技术培训进行推广,让村民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2011年起至今,清源团队已经在宁夏、山西等地成功推广了1300多个生物慢滤池,直接受益5000余人,间接影响过万人。

【公益性阐述】

清源团队在饮用水存在问题的农村地区指导培训村民安装生物慢滤池,帮助当地居民改善饮用水状况;同时通过培训提高居民的健康和环保意识;此外,清源团队鼓励在校大学生身体力行回馈社会,将公益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创业性阐述】

清源团队将生物慢滤池推荐给农村地区政府或相关组织,并帮助当地政府寻找项目推广资金,负责生物慢滤池技术培训。

清源主要通过收取培训和管理费用来实现自身可持续运行,所获利润全部投放于项目推广和技术改进中。

【实践性阐述】

清源已经在宁夏麻黄山、山西龙家营实地推广生物慢滤池1300多个,直接受益5000余人,间接影响过万人。

直接参与清源计划的大学生已达到60余人。

目前,清源已初步建立以清华大学为核心的高校公益圈。

河海大学——《衍爱高校公益平台》

【项目简介】

衍爱高校公益平台是在河海大学爱心超市基础上成立的一项集公益资源集聚、创业教育实践、公益参与互动于一体的公益创业平台。

该平台通过高校学生自主运营,以实体销售与电子商务并行的经营模式为特色,以整合社会公益资源、提供公益实践服务平台为目标,致力于实现物质与人文、校园公益与社会公益、爱心奉献与感恩传承的完美结合。

同时,为高校公益资源集聚、公益效能提升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本。

【公益性阐述】

通过给予高校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帮扶,强化高校学生公益参与意识,传播公益理念,提升公益素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整合多方资源,有效提高公益服务能力,自助助人,实现公益参与方多赢。

【创业性阐述】

运用实体和网络双平台运营模式,有效整合公益资源,通过爱心超市、创业田、生活管家等板块的专业化经营,既增强了项目的盈利能力,保障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又为高校学子提供了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平台。

【实践性阐述】

衍爱高校公益平台的前身爱心超市成立于2008年,为江苏省首家由高校学生自主经营的公益超市,经过六年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及体系。

平台内公益内容均根据高校实践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开发,切实可行。

东华理工大学——《火炬计划》

【项目简介】

“火炬计划”项目从2012年开展至今,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两年实践成果丰富,现已完成公司注册。

本项目通过把高校资源、县级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留守儿童问题结合起来,以较小的资源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

“火炬计划”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及新闻媒体的大力报道。

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可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火炬行动必将走出江西、走向全国。

【公益性阐述】

“火炬计划”项目公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本公司为大学生进行免费培训,并且为其提供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教师岗位的实践工作

2、本公司联合政府、高校、县级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对留守儿童进行公益帮扶活动

【创业性阐述】

“火炬计划”项目创业性体现在二个方面

1、本公司以入股的形式进入县级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对其部门进行管理并输送大学生教师队伍

2、通过公益帮扶活动,扩展乡镇文化艺术培训市场

【实践性阐述】

“火炬计划”项目实践性体现在二个方面

1、本公司组织、管理大学生教师入股金溪县锦绣文化有限公司和金溪留守儿童学校

2、本公司从2012年至今,组织200余名大学生,帮扶了1000余名留守儿童

上海交通大学——《海角公益在线支教平台》

【项目简介】

大学生支教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教学缺乏持续性,授课内容无法真正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成绩等。

为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帮助更多儿童获得教育辅导,同时给广大志愿者提供爱心教育平台,我们在2013年10月组建了海角公益组织并建立了海角公益网站。

主要提供一对一、一对多在线视频辅导工具,旨在实现在线支教、爱心家教等公益事业。

目前网站已有超过300名志愿教师,授课时长累计达3万个小时,社会反响良好。

【公益性阐述】

现阶段,我们还将扩大公益范围,发展在线家教、爱心家教、乡村教师培训等多项公益服务,依靠海角平台发展在线公益教育,深入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社会问题。

从而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

【创业性阐述】

海角公益组织是以提供在线公益教育为龙头,完善线上软件与硬件为依托,致力于打造在线公益教育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再分配的民办非营利组织。

在项目成熟期,依靠广告佣金、提供网络服务及政府购买等渠道实现自我造血。

【实践性阐述】

目前已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合作,更与教学易班中心、TECC、思源公益等大型公益组织签署合作协议。

网站已有300余名志愿教师,服务5000名学生,授课时长累计达3万个小时,社会反响良好。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GPS智能导盲手杖》

【项目简介】

安步科技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关爱老年人及残障人士并以开发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用品的公益性公司。

随着老龄化人数的不断增长,以及残障人士日趋受到社会关注这一现象,我公司针对这一部分群体,秉承“技术打造产品,爱心营建品牌,安心您的每一步。

”的公司理念,带给老年人及残障人士最省心,最贴心,最安心的产品。

实现公司价值的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

【公益性阐述】

我公司项目解决了老年人及残疾人出行不便的问题,集爱心、技术于一体,满足其需求。

致力于开发弱势群体出行用品。

旨在提高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创造持续的社会价值。

【创业性阐述】

我公司基于关爱老年人、残疾人这一着眼点出发,专门研发出集几种功能于一体的GPS智能导盲手杖。

填补自由市场的空缺。

同时与残联合作,政府支持,有大量新资源维持运营。

解决老年人及残疾人出行不便的问题。

【实践性阐述】

志愿者、残联及政府的支持,为我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力争创造可持续性发展。

充分安排调动可用资源,解决并保证了老年人残疾人安全出行。

产品组装进入后期阶段,可投入使用。

浙江大学——《iCoin微公益计划》

【项目简介】

当前线下微公益发展遇到瓶颈期,为了突破原有公益模式受众面窄、形式单一、交互匮乏的局限,iCoin团队开拓全新思路,打造服务于公益组织的新型公益项目,利用线下微公益平台—iCoin投币机,为优秀公益项目解决筹资问题。

iCoin投币机同时在公司企业的资金及运营支持下,帮助企业实现企业品牌宣传与优秀公益资助的心愿。

而iCoin投币机更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触手可及、便民的小额公益平台。

【公益性阐述】

一、公益范畴广:

服务于公益组织的公益项目,善款将输入有需要的公益组织。

二、公益影响大:

为市民打造最为便捷的公益渠道。

三、公益理念新:

快乐微公益,传播一种轻松的微公益生活态度。

【创业性阐述】

iCoin团队至今已成功筹款50余万,在合理预测的基础上未来的筹资金额将呈现良好增长趋势,2018年全年筹资额达800万元左右,可实现由小额资金撬动社会大量资源,长期筹资情况良好,具有良好的创业性。

【实践性阐述】

团队已获得包括德国博世公司等30余家企业的加盟赞助,已设计出3款造型各异的iCoin公益投币机,共8家公益组织入驻iCoin公益平台。

2014年8月,iCoin公益计划将跳脱校园,正式在社会场所运营。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回归线爱心协会公益创业书》

【项目简介】

北回归线爱心协会全称蒙自市北回归线爱心协会,是在云南省蒙自市合法民政注册的公益组织,协会工作主要包括:

(1)为贫困乡村学生提物资

(2)并为贫困山区学生提供点对点助学(3)为山区学校提供优秀图书管理系统并盈利(4)拟进一步和乡村学校合作建设图书馆(5)承接政府外包服务(6)爱心义卖等。

【公益性阐述】

协会致力于贫困地区的乡村教育提供更优秀和先进的系统化教育资源和理念,并把自身建成公益平台,通过提供先进的公益产品及服务,让教育资源贫乏的乡村小学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环境与资源。

【创业性阐述】

我们在做好较为成熟的项目同时开始尝试新的项目实践,力图打破“完全依靠公益机构帮扶”的公益模式,实现盈利和规模的扩大,注重受帮助者自力更生,使他们能够有尊严地接受帮助。

【实践性阐述】

协会构建的公益平台分为线上和线下两方面。

2013年起在云南省红河州多所小学实施项目,至现在已有11所小学成功实施;创意集市项目受到央视网在内多家媒体的关注;线下的公益平台也运行良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杯水行动——西北窖藏水地区水质改善公益项目》

【项目简介】

益水公益组织是由大学生创立的公益创业非营利性组织,将科研、公益、创业相结合。

“杯水行动”由益水公益组织发起,围绕组织拥有的国家发明技术专利——基于地质材料的雨水水质处理系统展开,该技术由组织成员发明,该专利所有权和使用权归组织所有。

“杯水行动”在我国西北窖藏水地区贫困农村小学发放矿化水壶,在当地家庭或学校安装净水矿化的前置设备,帮助当地居民解决饮用水细菌超标、偏碱性等问题。

【公益性阐述】

目前我国西北居民广泛使用窖藏水饮用灌溉,但窖藏水污染较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杯水行动”向我国西北窖藏水地区农村小学发放矿化水杯,在当地家庭或学校安装净水矿化的前置设备,帮助当地居民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

【创业性阐述】

起步期组织授予企业技术许可,企业每售出15个捐赠1个公益发放产品。

开拓期组织借助“政府惠民工程”,启动与政府或基金会、居民、企业四方会谈机制。

稳定期打响“益水”品牌,为净水技术实现、保护水资源建造平台。

【实践性阐述】

本次公益创业将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安排,现已完成部分地区水样试验、技术专利认定、公益广告制作、公益宣讲试讲、与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

组织将于2014年暑假前往甘、宁两地进行水样采集送检,整理调研报告。

南京林业大学《“戏剧实现梦想”公益项目》

【项目简介】

“戏剧实现梦想”公益服务项目旨在真正实现对农民工子女群体的关怀及帮扶。

并且不同于其他围绕这一群体开展的一般公益项目,引入了“平台操作+艺术融入”的全新理念,在借助社会、企业等传统资源实现物质帮扶的同时,巧妙地依托江苏省大学生话剧社团联谊会,将戏剧艺术融入公益项目的每一个角落,从而不仅实现了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群体及留守儿童群体的精神“脱贫”,还使项目能够获得足够的运作资金,实现长期运转。

【公益性阐述】

围绕农民工子弟更需要精神关注与关爱的需求,项目以戏剧文化为载体,有效聚合社会资源,将具有较好育人功能的戏剧融入,开展“课本剧排演”、“以书换票”、“服务储蓄”,实现戏剧关爱农民工子女的精神“成长”。

【创业性阐述】

项目巧妙地抓住人民群众对戏剧文化的广泛需求,成功打造戏剧文化服务包。

在这个文化服务包内,项目组提供技术、表演服务换取社会、企业的软硬件支持,以成功地保证公益项目的高效运转。

【实践性阐述】

项目现已进行试点,累计帮助省内10余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学生排演课本剧近40部,构建途径吸引社会捐赠各类书籍近百万元,创办了万和公益剧场、海澜公益剧场两块阵地,并多次获得政府肯定及各级媒体报道。

湖南工业大学——《绽放花蕾留守儿童才艺培训计划》

【项目简介】

绽放花蕾留守儿童才艺培训计划是由一群在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凝聚返乡大学生的力量通过艺术培训来关爱留守儿童精神世界的民间公益项目。

改项目倡导将城市课外艺术培训课程免费提供给乡村留守儿童,通过艺术培训,达到用“用美来帮助成长,用美来洗涤心灵,用美来改变命运”的使命。

才艺培训计划以湘西地区为试点,已经成功运作三年,拥有围绕才艺培训造血的“返乡大学生艺术节”、“爱心义卖”、“助梦募捐”三大体系。

【公益性阐述】

留守儿童才艺培训通过免费为乡村留守儿童提供艺术课程培训,将弥补中国音体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这一现状,给予了乡村儿童学习各种才艺的机会。

同时也提供了实施公益的大学生志愿者们锤炼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创业性阐述】

留守儿童才艺培训计划通过免费的方式快速复制到全国各地的乡镇,随着中国乡镇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收入的增加,才艺培训计划将考虑收费,实现微盈利。

“绽放花蕾”将成为中国第一乡村艺术教育培训品牌。

【实践性阐述】

寒暑假留守儿童缺乏课外辅导,没有经济能力学习艺术培训课程,同时乡村缺少艺术培训机构和音体美教师资源,而大量的返乡大学生有时间、有能力。

有爱心,大手牵小手,形成一代人对一代人帮扶的教育模式。

济南大学——《济南思迈尔自闭症康复中心》

【项目简介】

本中心致力于为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低廉的服务。

服务主要为0~6岁自闭症儿童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康复训练,同时为高校和自闭症康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提供交流平台,并通过上门指导、开发手机APP等方式为自闭症儿童家庭及社区免费提供便捷的专业服务,实现自闭症儿童康复服务的家庭、机构、社区的一体化。

本中心将借助与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合作的方式,增强自身可持续的造血功能,开创自闭症康复机构运营的新模式。

【公益性阐述】

中心不仅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低于市场价的服务,还将中心的盈余用于推进家庭和社区支持服务项目。

中心已开发手机APP软件供家长免费使用,并将免费培训特教专业大学生,发挥其专业优势为自闭症家庭提供援助和指导。

【创业性阐述】

中心通过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机会,为高校教师提供获取一手科研资料的平台,换取高校对中心人力资源及设备的支持,从而确保中心服务的专业性和价格优势;借助高校专家团队为自闭症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实现盈利。

【实践性阐述】

中心已对4个自闭症儿童进行了3个月的康复训练,效果明显;举办2场自闭症从业人员培训讲座,反响较好;开发手机APP软件并在家长、特教专业师生中推广,受到好评;已与某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签署合作协议。

北京邮电大学——《高校正能量联盟》

【项目简介】

本项目立足于对大学生公益团队的服务,通过网络平台以及线下工作团队的建立,帮助高校公益团队抱团取暖,整合社会资源对团队进行定向扶持。

同时为团队提供培训、项目整合、项目宣传、项目筹款、执行监督、项目评估等服务。

平台亦为优秀团队提供社会企业孵化、跨界资源筹措、融资等。

本平台立足于沟通基金会、政府、公益机构、企业、媒体、大学生团体,形成公益联合体,扩大公益的影响力,将正能量传播给更多的人。

【公益性阐述】

无偿为公益团队提供指导支持,帮助公益团队发展壮大,并获取更多社会资源。

使大学生团队有机会面向公众募款,为其提供项目宣传平台及专业的项目评估和指导。

平台收益全部反馈公益团队建设,平台与志愿团队共同发展。

【创业性阐述】

项目通过服务公益团体,获得基金会、企业、政府的注资作为运作资金。

同时从募得款项中抽取部分项目管理费作为工作人员的人力成本。

从孵化出的企业及战略合作企业中获得股权收入维持自身的发展及提升。

【实践性阐述】

项目正在注册为实体机构,以社会机构模式运作,网络平台搭建已联络XX公司。

已为超过70个志愿团队提供了多次公益培训工作,服务志愿者超过4000人。

已完成多次线下沙龙,现正在开展海淀区高校交通文明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