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6097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docx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

开间——一间房屋的面宽,即两条横向轴线间的距离。

进深——一间房屋的深度,即两条纵向轴线间的距离。

层高——楼房本层地面到相应的上一层地面的竖向尺寸。

建筑物——范围广泛,一般多指房屋。

构筑物——一般指附属的建筑设施,如烟囱、水塔、筒仓等。

预埋件——建筑物或构筑物中事先埋好作某种特殊用途的小构件。

构造柱——楼房中为抗震而设置的柱子。

埋置深度——指室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地物——地面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河流、森林、道路、桥梁……

地貌——地面上自然起伏的情况。

地形——地球表面上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地坪——多指室外自然地面。

竖向设计——根据地形地貌和建设要求,拟定各建设项目的标高、定位及相互关系的设计,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坪、地下管线、渠道等标高和定位。

强度——材料或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标号——材料每平方厘米上能承受的拉力或压力。

标高——建筑总平面图和一幢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需要竖向设计的图纸,都要注标高。

轴线——画图与地面上放线,都要先从轴线入手,它是建筑物的控制线,凡是承重构件,如承重墙、柱子、梁、屋架等都要用轴线定位。

中心线——对称形的物体一般都要画中心线,它与轴线都用细点划线表示。

居住面积系数——指居住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数,比值永远小于1。

使用面积系数——指房间净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数,比值永远小于1。

红线——规划部门批给建设单位的占地面积,一般用红笔圈在图纸上,产生法律效力。

房屋构造基础知识

按照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可以分为:

①生土——木结构建筑:

以土坯、版筑(干打垒)等生土墙和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

②砖木结构建筑:

用砖墙(或柱)、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

③砖混结构建筑:

用砖墙(或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

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

⑤钢结构建筑: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的建筑。

3)按照建筑结构的承重方式可以分为:

①墙承式结构建筑:

用墙承受楼板及屋顶传来的全部荷载的建筑。

②骨架承重式结构建筑:

用柱与梁组成骨架承受全部荷载的建筑。

③内骨架承重式结构建筑:

当建筑物的内部用梁、柱组成骨架承重,四周用外墙承重。

④空间承重式结构建筑:

用空间构架或结构承受荷载的建筑。

基础的类型

基础的类型是随着建筑物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土质情况及基础所用材料的性能而决定的。

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

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形式直接影响基础的类型。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砖墙承重时,它的基础多做成长条形。

所以,条形基础往往是砖墙基础的主要形式。

独立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承重时,其基础常采用方形的或矩形的单独基础,这种基础称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是柱子基础的主要形式。

杯形基础:

如果柱子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时,往往把基础做成杯口形状,然后将柱子插入杯口,缝用细石混凝土灌实,这种基础称杯形基础。

联合基础:

荷载大小与土质情况决定基础的类型。

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条件较差时,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避免各个柱子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可将相邻柱下的独立基础在一个方向上连接起来,做成条形基础,称联合基础。

或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连接起来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

当有些建筑物上部荷载特别大而所在地的地基又比较软弱,这时采用简单的联合基础和井格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情况时,常采用满堂板式的筏形基础。

筏形基础由板、梁所组成。

为了加强筏形基础的刚度,以及换取地下部分的土重,则考虑采用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由顶板、底板和纵横交叉的垂直隔板所组成。

它具有较大的空间刚度,一般不至于因地基局部不均匀的沉降而导致上部结构的开裂。

它较适合于高层建筑或有地下室的建筑中。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基础基本结构类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创造了许多新型基础结构形式,如壳体基础、不埋板式基础等。

不埋板式基础是在天然地表面上,将场地平整,并用机械将地表土碾压密实后,在较好的持力层上浇灌钢筋混凝土薄板的基础,它可大大减少挖土方工作量,且较适宜于较弱地基的情况,特别适宜于五、六层整体刚度较好的住宅建筑中。

基础所用材料的性能决定基础的类型。

当基础材料采用砖石砌筑或用混凝土浇捣时,由于这些材料是刚性材料,基础的宽度与厚度受刚性角的限制,这类基础称刚性基础。

当基础材料的宽度与厚度受刚性角的限制,这尖基础称刚性基础。

当基础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时,钢筋混凝土为柔性材料不受钢性角的限制,这类基础称柔性基础。

砖基础的构造

砖基础的构造由基础墙、防潮层、勒脚、大放脚、垫层等组成。

基础墙与墙身的分界线,在构造上一般以防潮层为界。

防潮湿层以下称基础墙,防潮层以上为墙身。

在工程预算中,为计算方便起见,一般以室内地坪或勒脚以上作为墙身。

防潮层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地下水和室外地面水对墙及室内的侵入。

常见的防潮层做法有如下三种:

1、防水水泥砂浆防潮层。

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室内地坪以下,(地面面层底部),高出室外地面处。

以1:

2或1:

防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加防水剂),抹20毫米厚的防水层。

2、在室内地坪同下,用防水泥砂浆砌筑3~5皮砖。

3、豆石钢筋混凝土防潮带。

在防潮处以豆石混凝土加钢筋以增强其强度。

一般用在三根ф6的钢筋沿基础墙铺设。

勒脚是在基础墙室外部分到室外地面处的一段基础墙加固构造措施。

常见的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是加厚墙体,外表抹灰或不作抹灰;二是基础墙壁外表面不加厚,作抹灰加固。

勒脚的设置,上部应高出基础墙防潮层与室内地坪相平或略高,下部应与外墙散水相接。

基础大放脚、垫层,为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匀地传递到地基上,并使地基反力减小,增加基础的稳定性,可将基础墙与地基的接触面增大,设置大放脚与垫层。

在刚性基础中,要注意受刚性角的限制。

大放脚分为两皮一收或一皮一收与两皮一收相间(基底必须保证两皮一收),每收一次两边各收四分之一砖长(6厘米),前者叫等高式砌法,后者叫间隔式砌法。

垫层可以用3:

7灰土,或碎砖三合土,或混凝土制作。

地基土

地基土着眼于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特别是强度与变形特性)来进行分类。

可以分为:

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杂填土五类。

地基以施工作业特征来划分,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就用天然土层(不须作人工加固)作为地基的,称天然地基。

可作天然地基的土壤有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

杂填土因压缩变形过大,而沉降又不均匀,不能作天然地基。

当天然土层的地耐力满足不了承载要求时,上述五种土壤均需做人工加固。

经过人工加固的地基,叫人工地基。

一般地讲,需加固的地基其物理性质是疏松、高孔隙比;其化学性质是强度低、压缩性高。

我们加固的方针是提高密实度、提高强度、降低压缩性、降低渗透性。

常见的人工地基:

1.换土地基。

当地基土壤不符合工程需要时,挖去浅层软土,换上砂、砾石等强度较高的材料,从而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部分沉降量。

此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土基,一般只应用于荷载不大的建筑物基础。

2.土的压密。

分为浅层压密与深层压密。

常见的浅层压密方法,有机械碾压法、振动夯实法、重锤法和强夯法。

其原理及作用是通过机械碾压及夯压实土地的表层,强夯法则利用强大的夯击原理,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而密实。

其适用于砂土及含水量不高的粘性土。

强夯法就注意其震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常见的深层压密方法有挤实土桩、挤实砂桩、振冲桩。

其原理及作用是通过挤密或振动使深层土密实,并在振动挤压过程中,回填砂砾石等,形成砂桩或碎石桩,与土层一起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其适用于需处理地基深度3米以上,范围大,适用于处理砂土、粉砂或部分粘土含量不高的粘性土。

3.排水固结。

常见的有预压法和砂井预压法,其原理及作用是通过改善地基的排水条件和施加预压荷载,加速地基的固结和强度增长,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并使基础沉降提前完成。

其适用于厚度大的饱和软弱土层。

4.化学加固。

常见的有电硅化法、硅化法、旋喷法、深层拌和石灰加固法和深层拌各水泥加固法。

其原理及作用是,通过注入化学浆液,将土粒胶结,或通过化学作用或机械拌和等,改善土的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其适用于处理软土,特别是对已建成的工程事故修复处理或地基的加固。

5.桩基。

当地基上部软弱、土层较深而下部埋藏有坚实地层时,可以采用打桩的办法将柱子送到地基中去,常见的有预制桩、灌注桩和爆扩桩。

其原理及作用是,利用把桩打入坚实地层,由桩尖传递荷载(称为端承桩),或由桩壁摩擦力承受荷(称为磨擦桩),桩基常用于竖向荷载大而集中或受大面积地面荷载影响的结构,以及在沉降方面有较高要求的建筑物和精密设备的基础;桩基能有效地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和上拔力,可用于作用有很大倾覆力矩的高耸建筑物。

此外,还可用于减少机器基础的振幅,减弱机器振动对结构的影响,及作为地震区的结构抗震措施。

地下室

全部或一部分建筑在地下的房间称地下室。

许多建筑物都设置地下室。

地下室不仅可以起到基础的作用,耐用可以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同时在战时还是防化学、生物、原子武器的掩体。

地下室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二类。

一是半地下室,即地下室虽然设在一层以下,但还可以利用地下室外墙设窗,应用天然通风和部分天然采光。

二是全地下室,即地下室全部埋于地下,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几层。

此种情况应采用机械通风和电气照明。

(三)墙体

墙是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墙和楼板称为建筑物的主体工程。

墙壁的造价,约占工程总造价的30~40%;墙的重量,约占建筑物总重量的40~60%。

墙体作用

民用建筑中的墙一般起承重、围护和分隔的三个作用。

1.承重作用。

墙主要承受屋顶、楼板等构件传来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故起承重作用。

2.围护作用。

墙体隔住了自然界的风、雨、雪的侵袭,防止太阳的辐射、噪声的干扰以及室内热量的损失等,故起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围护作用。

3.分隔作用。

墙体把房屋内部划分为若干房间和使用空间,故起分隔作用。

并不是所有的墙体都同时具有上述三个作用。

墙体的类型

墙体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一般按墙体所处的位置、方向及按墙体的受力特点和墙体所用的材料来划分类型。

下面分别介绍:

1.按墙所处的位置可分为外墙和内墙。

外墙指建筑物四周与室外直接接触的墙;内墙是位于建筑物内部的墙。

2.按墙的方向可分为纵墙和横墙。

纵墙指与建筑物长轴方向一致的墙(包括外纵墙和内纵墙);横墙指与建筑物短轴方向一致的墙(包括外横墙和内横墙)。

习惯上外纵墙称檐墙,外横墙又称山墙。

3.按墙的受力情况可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承重墙是指不但承受自身重量,同是还承受屋顶及楼板传来的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是指仅承自身重量、不承受屋顶及楼板传来的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也称自承重墙。

建筑物中的隔墙也属于非承重墙。

4.按构成墙的材料分:

砖墙、石墙、砌块墙、板材墙等。

墙体的设计要求

1.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2.满足热工要求。

3.满足隔声的要求。

4.满足防火要求

5.满足减轻自重、降低造价的要求。

6.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

墙体的结构方案

1.横墙承重方案,是将楼板及屋面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搁置在横墙上。

2.纵墙承重方案,是将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均搁置在纵墙上,横墙只起分隔空间和连接纵墙的作用。

3.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是建筑物中的纵墙和横墙是承重墙。

4.墙与柱混合承重方案,当建筑物内部采用柱、梁组成的内框架时,建筑物的外墙和内框架同时承受垂直荷载。

也称内框架承重方案。

墙体的构造

墙体设计首先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确定墙体的布置,并使其具有承重、围护和分隔的作用。

同时,应满足各项构造要求,包括墙体厚度与砌合形式和其它细部构造等。

1.墙体厚度和砌合形式

1)墙体厚度

墙体厚度除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及保温、隔热、隔声、防火等各项设计要求外,与所用墙体材料的规格尺寸有关。

以普通粘土砖为例说明砖的规格与墙体厚度的关系。

我国现行变通粘土砖的规格尺寸为240×115×53(单位㎜)。

它使一个砖长(240㎜)恰好等于两个砖宽加一个灰缝(115×2+10)、或等于四个砖厚加三个灰缝(53×4+×3),根据砖的规格尺寸形成长:

宽:

厚=4:

2:

1的关系,在1m长的砖砌体中有4个砖长;在1m宽的砖砌体中有8个砖宽;在1m厚的砖砌体中有16个砖厚。

这样在1m3的砖砌体中,用砖为4×8×16=512块,用砂奖0.26m3。

现行墙体厚度用砖长作为确定依据,常用的墙体厚度有以下几种:

l半砖墙:

标志厚度为120㎜,构造厚度为115㎜;

l3/4砖墙:

标志厚度为180㎜。

构造厚度为178㎜;

l一砖墙:

标志厚度为240㎜,构造厚度为240㎜;

l一砖半墙;标志厚度为360(370)㎜,构造厚度为365㎜;

l二砖墙:

标志厚度为490㎜,构造厚度为490㎜;

2)砖墙的组砌方式

砖墙的组砌方式是指砖在砌体中的排列方式。

为了砖墙坚固,砖的排列方式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错缝距离一般不小于60㎜。

错缝和搭接能够保证墙体不出现连续的垂直通缝,以提高墙的强度和稳定性。

实心砖墙

l全顺式。

全顺式指每皮均为顺砖叠砌,砖的条面外露,上下皮错缝120㎜,适用于砌筑半砖墙。

l一顺一丁式。

丁砖和顺砖隔层砌筑,使上下皮的灰缝错开60㎜。

这种砌法砌筑的墙整体性好,目前广泛用来砌筑一砖厚以上的各种墙。

l多顺一丁式。

即多层顺砖和一层丁砖相间砌成。

目前多采用三顺一丁式或五顺一丁式,这种砌式在各顺砖层间存在着连续的垂直灰缝,所以它的砌体强度比一顺一丁式低。

但是这种砌式外露的砖比一顺一丁式少,所需技工数量少,碎砖利用率高,帮仍被采用。

一般用于砌筑自承重墙和荷载较小的承重墙。

l两平一侧式。

3/4砖厚的墙是由两皮顺砖和一皮侧砖为一层交替砌成。

这种砌式由于砖要侧砌(俗称斗砖),所以砌筑费工,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l每皮丁顺相间式。

又称沙包式、梅花丁式。

这种砌式是在一皮之内丁砖和顺砖相间,上下皮错缝砌筑而成。

它的优点是墙面美观,但砌筑时费工,常用于不抹灰的清水墙。

空斗墙。

空斗墙是用普通砖侧砌或平砌和侧砌结合砌成,墙体内部形成较大的空心。

这种墙用料省、自重轻、基础的用料和费用也相应减少,但对砖的质量和对工人的砌砖水平要求高。

空斗墙内部形成的空气间层有利于隔热、和温暖和炎热地区常有采用。

在空斗墙中,侧砌的砖称斗砖,平砌的砖称眠砖,空斗墙的砌法有两种。

l有眠空斗墙。

用普通砖每隔一至三皮斗砖砌一皮眠砖。

凡隔一皮斗砖砌一皮眠砖时称一斗一眠式。

每隔二皮斗砖砌一皮眠砖时称二斗一眠式。

同理也有三斗一眠的砌式。

l无眠空斗墙。

无眠空斗墙全由斗砖砌成,没有眠砖在一皮内可由一块丁斗砖和一块顺头斗砖相间砌成,也可由两块丁斗砖和一块顺斗砖相间砌成。

空斗墙的厚度一般为240㎜。

无眠空斗墙可用于二层以下房屋,有眠空斗墙可用三层以下房屋。

空斗墙的基础、勒脚、门窗洞口两侧、墙的砖角等处要砌成实心墙,在钢筋混凝土楼板、梁和屋架支座处六皮砖范围内也要砌成实心墙,用以承受荷载。

2.勒脚:

是外墙外侧一室外地面接近的部位。

有三个作用:

一是保护墙脚,防止各种机械性碰撞;二是防止地面水对墙脚的侵蚀;三是美观,对建筑物的立面处理产生一定效果。

3.墙身水平防潮层

作用是阻断毛细水,使墙身保持干燥,为了隔断毛细孔,阻止毛细水进入墙内,通常在勒脚部位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简称防潮层。

4.散水与排水沟

房屋四周的地面水渗入地下时,会增加基础周围土地的湿度,这不仅使基础含水率增加,还可能降低地基承载力。

因此,要在房屋四周勒脚与室外地面相接处,设排水沟或散水,把勒脚附近的地面水排走。

排水沟:

又称明沟,常用于南方多雨地区。

排水沟通常用混凝土浇筑成宽180㎜,深150㎜的槽。

槽底应有不小于1%坡度,以确保排水畅通。

也可用砖、石材砌筑排水沟,此时槽内用水泥砂浆抹面(块石砌筑的排水沟也可用水泥砂浆勾缝)。

散水:

又称排水坡、护坡。

为了防止地面水沿勒脚渗入地下,侵蚀基础,常在外墙四周地面做成向外斜倾的坡面,将雨水排至远处,即为散水。

5.门窗过梁

门窗过梁专指门窗洞口上的横梁。

过梁的作用是承受洞口以上的砌体自重及梁、板传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门窗间墙。

6.窗台

窗台是窗洞口下部的排水构造。

设于窗外的称外窗台。

设于窗内的称内窗台。

7.烟道与排风道

为了排除炉灶的煤烟,通常在墙内设置烟道。

为了增加室内的通风换气,还需在墙内设置通风道。

8.垃圾道

多层房屋内,为了排除各户所清除的垃圾,需设立垃圾道。

9.变形缝

为了避免由于建筑物过长、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地震引起的墙体破坏,将建筑物分为几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变形,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缝称变形缝。

包括:

伸缩缝、沉降缝、搞震缝。

10.圈梁和构造柱

圈梁是沿房屋外墙、内纵承重墙和部分横墙内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作用是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及整体性,防止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振动荷载等引起的墙体开裂。

构造柱必须与墙体及圈梁紧密连接。

构造柱则从竖向加强层与层之间墙体的连接。

11.隔墙

隔墙是把建筑物内部分割成若干房间或空间的墙,隔墙是不承重的。

(四)楼板层、地面和楼梯

楼板层分类:

1.按其在建筑物的位置分:

(1)底层楼板层:

将底层房间和地板下面分开;

(2)地下室上楼板层:

将底层房间和地下室分开。

(3)层间楼板层:

将房屋按其高度分成上下各层;(4)阁楼楼板层或天棚层;将最高一层房间与屋顶空间或阁楼分开。

2.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

(1)钢筋混凝土楼板层;

(2)木阁栅楼板层;(3)钢梁楼板层。

3.按施工方法分:

(1)全现浇楼板层;

(2)全预制楼板层;(3)部分预制楼板层;

4.按耐火性能分:

(1)可燃烧板层:

暴露的木阁栅楼板属于可燃楼板层;

(2)难燃楼板层:

在可燃体外加以保护层。

楼板层的组成:

楼板层由三部分组成:

楼板、楼层地面和天棚。

楼层地面也称楼面。

对楼板层的要求:

l坚固方面的要求

l隔声方面的要求

l热工方面的要求

l防火方面的要求

l经济方面的要求

楼板的分类与构造

楼板依所材料不同主要有钢筋混凝土和砖拱楼板。

钢筋混凝土按施工方法不同又分

(1)现浇整体式楼板:

是指施工现场支撑模板、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经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而的楼板。

(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板和梁,是在工厂或现场预制,然后用人工或机械安装到房屋上去。

砖拱楼板:

是普通粘土砖或拱壳砖砌成的,它比钢筋混凝土楼板节约钢筋和水泥,但自重大。

顶棚的构造

也称天棚、天花板。

是屋顶承重结构的下面及各层楼板的下面。

顶棚的构造方法依据房间使用要求不同分为直接抹灰顶棚和吊顶棚两类。

(1)直接抹灰顶棚:

就是在楼板底面直接抹灰后喷浆或不抹灰直接喷浆的形成的顶棚。

(2)吊项棚:

某些房间或走廊,有较高的隔声要求或视觉要求,要求顶棚底面平齐,或者沿楼板底面敷设管道、电线,这些管线又不宜外露时,可以作吊顶棚。

地面

包括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楼层地面也称楼面。

地面的组成

(1)面层

(2)结合层(3)找平层(4)防水层(5)防潮层(6)保温、隔热层(7)隔声层(8)垫层

地面的分类

(1)按面层材料及施工方法分:

整体面层和块料面层地面

(2)按地面的热工性能分

(3)按地面的特殊功能分:

耐腐蚀地面、不发火地面、防火地面等。

地面的构造

常用地面构造

(1)水泥砂浆地面;

(2)现浇水磨石地面;(3)菱苦土地面;(4)缸砖地面;

(5)陶瓷砖地面;(6)半硬质塑料地面;(7)木地板;(8)水泥石棉浆面层地面;

踢脚板与墙裙

踢脚板是地面和墙面相交处的构造处理。

作用是保护墙的根部。

故高度为100㎜左右。

墙裙:

在厕所、厨房等房间,墙的下部容易污染,需经常洗刷,常将不透水材料加高至900~1800㎜,称为墙裙。

地面变形缝

一般对应于建筑物的变形缝的部位设置。

阳台与雨篷

阳台是供楼房各层接触的平台,能够使人们乘凉、休息、观景、晾晒衣物等。

也称凉台,是突出于外墙面或在墙内的平台。

按阳台与外墙的相对位置,阳台分凸阳台、半凸阳台和凹阳台三类。

雨篷是房屋入口处遮雨、保护外门免受雨淋的构件。

楼梯构造

楼梯的组成:

由楼梯梯段、平台和中间平台、栏杆或栏板三大部分组成。

楼梯的类型

按楼梯所在位置分:

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

按楼梯的使用性质分:

主要楼梯与辅助楼梯、疏散楼梯与消防楼梯;

按楼梯所用材料分:

木楼梯、钢楼梯和钢筋混凝土楼梯;

按楼梯的开花分:

直跑式、双跑式、双分式、双合式、转角式、三跑式、四跑式、螺旋式、曲线式、剪刀式、交叉式等。

楼梯的尺度

楼梯的坡度是指楼梯段的坡度。

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斜面和水平面所夹角表示;另一种表示方法是斜面的垂直投影高度与斜面的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楼梯的宽度包括楼梯段的宽度和平台宽度。

净空高度包括楼梯段的净高和平台过道处的净高。

踏步尺寸:

楼梯踏步踢面与踏面尺寸的比决定楼梯的坡度。

扶手高度:

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m,靠近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m。

楼梯构造

楼梯按构成材料不同,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楼梯、木楼梯和钢筋楼梯。

钢筋混凝土楼梯依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梯段和平台浇筑在一起,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坚固耐久等优点。

(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楼梯的细部构造

(1)踏步面层:

表面应耐磨并且光滑,以便于行走和清扫一般钢筋混凝土楼梯都要抹面。

(2)踏口处理:

光滑并有防滑构造。

(3)栏杆、栏板和扶手:

栏杆既起防护作用,又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电梯及自动扶梯

电梯:

同机房、井道、轿箱三大部分组成。

自动扶梯由电动机械牵动,梯段踏步连同扶手同步运行。

(五)屋顶构造

屋顶的作用及常用坡度

屋顶位于建筑物的最上部,是屋面和承重结构所组成。

屋面是屋顶最上层起覆盖作用的外转围护构件。

承重结构则支承屋面。

并将荷载传递至墙体或柱子上。

屋顶的分类:

一般按排水坡度的不同分为平屋顶(屋顶坡度小于10%)屋顶坡度小于10%和坡屋顶(屋顶坡度大于10%,又称斜屋顶)两大类。

屋面坡度通常采用高度与长度的比来标定,如:

1:

2或1:

3等;较大坡度也有用角度,如300或450等;较平坦坡度,常用百分比,发2%或5%等表示。

装修

第一节门窗

1、门的种类

不同的划分依据,得到不同的划分结果,常见的划分有:

依据门所用材料不同,分为木门、钢门、塑料门及其合金材料门。

依据门扇的用料和作法为拼板门、镶板门、胶合板门、玻璃门、纱门、百页门等。

依据门的开启方式不同分为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卷帘门、升降门、上翻门等。

我们主要介绍按照开启方式的不同而划分出来的门的种类。

l平开门:

水平开启的门,铰链安在侧边,有单扇、双扇、有向内开、向外开之分。

l弹簧门:

形式同平开门,唯侧边用弹簧

l推拉门:

亦称扯门,在上下轨道上左右滑行。

l折叠门:

一般为多扇折叠,可拼合折叠推移到侧边。

l转门:

为三或四扇门连成风车形,在两个固定弧形门套内旋转的门。

l卷帘门:

用很多冲压成型的金属页片连接而成。

开启时,由门洞上部的转动轴将页片卷起。

l升降门:

开启时门扇沿导轨向上升起。

l上翻门:

在门门扇的侧面有平衡装置,门的上方有导轨,开启时门扇沿导轨向上翻起。

平开门的组成

门主要由门框、门扇、亮子窗和五金零件等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