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6156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docx

统编版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世界地理第2节世界重要地区学案中图版

第2节 世界重要地区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东南亚、南亚与西亚

(对应学生用书第197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东南亚

(1)地理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

②范围

(2)自然地理环境

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复杂

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多山岭,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气候湿热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河流众多

由北向南,上游水流湍急,水能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平原

河流短促,水能丰富

矿产丰富

锡矿

锡矿、石油

(3)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①人口特征:

以黄种人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多信奉佛教;华侨众多。

②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农业

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世界主要的稻米产区

工业

加工工业发展迅速

城市

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岛屿的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

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东南亚联系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的必经之路,有“十字路口”“咽喉要道”之称。

由于日本每年从非洲和中东地区进口的大量石油、原料和出口的商品都由此输送,此海峡被日本视为“海上生命线”。

2.南亚

(1)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

南亚主要位于0°~35°N以及60°E~97°E之间,北回归线和80°E从中间穿过。

②海陆位置:

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临①印度洋,②阿拉伯海,③孟加拉湾。

③国家位置:

与我国接壤的南亚国家有4个,分别是A印度,B巴基斯坦,C尼泊尔,D不丹。

④重要性:

南亚附近海域是东亚、东南亚各国与非洲、西亚、欧洲各国联系的重要海上通道。

(2)地形与河流

①三大地形区:

方位

主要地形区

地形特点

北部

喜马拉雅山地

海拔高,在1000m以上,地势落差大

中部

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地形平坦,海拔低,在200m以下,地势低平

南部

德干高原

海拔较高,上部平坦开阔

②三条河流:

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3)气候类型及分布

①三种气候类型:

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山区为高原山地气候。

②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受北移转向的东南信风影响。

③降水分布不均

3.西亚

(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①“两洋”:

E印度洋、F大西洋

②“三洲”:

A亚洲、B欧洲、C非洲。

③“五海”:

①阿拉伯海、②红海、③地中海、④黑海、⑤里海(湖泊)。

④重要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2)石油资源丰富

①“三个最”——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多、生产石油最多、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②“三条线”

③主产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等。

(3)干旱的气候与灌溉农业

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畜牧业比较发达,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

(4)数量稀少的河流

主要河流有底格里斯河等。

(5)“阿拉伯世界”

主要为白色人种,半数以上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三大宗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东南亚的地理特征及可持续发展

1.(2016·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 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

中国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

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 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2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图1       图2

(1)图2中气候资料②与图1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________月份。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开发为背景,综合考查该流域的气候、水文、灾害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

(1)题,对比三幅气候资料图,找出三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②地最低温在0℃以下,应属于温带,也可从河流源头地势高、气温低角度考虑。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湄公河流域降水较多,且纬度低,因此以降水补给为主。

结合图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可知其水位季节变化大,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汛期之前,结合图中降水量可知应该为3~4月。

第(3)题,干旱的原因,一方面从降水少考虑,另一方面从蒸发量大考虑。

旱灾的影响要从当地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回答。

第(4)题,回答本题既要考虑到与流域各国都有关的开发利用角度,又要考虑到开发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与流域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问题。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对流域有合理的规划开发方案,其次要注意开发与环境、植被保护的关系。

[答案] 

(1)昌都 冬冷夏凉 海拔高(地处高原)

(2)降水(雨水) 水位季节变化大 4(或3~4)

(3)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气温高,蒸发旺盛 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三角洲后退 工、农业生产缺水 生活用水困难 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

(4)旅游 航运 资源开发利用 安全 环境保护 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 促进开发水能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 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

考向2 南亚的自然特征及其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下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5)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

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由图可知,瓜达尔港位于阿拉伯海沿岸,距离波斯湾与霍尔木兹海峡较近,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石油产地,是其最主要的区位优势。

(2)题,气候特点应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由所给的喀什与瓜达尔的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喀什最冷月气温低于0℃,冬季寒冷,夏季最高气温大于25℃,夏季炎热,喀什夏季降水较多,瓜达尔最冷月气温在18℃以上,所以瓜达尔终年炎热,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

喀什降水量少的原因主要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周边地区山地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第(3)题,由图可知,中巴铁路要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并经过沙漠地区,所以建设过程中难度较大的自然原因是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高寒与冻土以及穿越沙漠。

第(4)题,印度河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有冰川融水补给,流经巴基斯坦的过程中主要是雨水补给。

第(5)题,干旱地区解决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人口数量、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

[答案] 

(1)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

(2)喀什冬冷夏热,瓜达尔终年炎热 喀什夏季降水偏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 深居内陆 地形闭塞

(3)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 部分路段沿线沙漠广布

(4)雨水 冰川融水

(5)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

南亚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南亚地区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状况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地理位置的影响

南亚地处热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

(2)地形地势的影响

南亚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印度洋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雨水大部分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地区,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而地势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满足需求。

(3)气候特点的影响

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9月份,其他月份降水较少,6~9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形成旱灾。

(4)河流状况的影响

南亚地区的河流较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又不足。

考向3 西亚的地理特征

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风情浓郁,自然资源诱人,冒险家、商家纷至沓来……据此回答3~4题。

【导学号:

29790156】

3.这里的城市多沿河而居,街道上可见的景观有(  )

A.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   B.艳丽轻柔的纱丽服饰

C.圆顶尖塔的大清真寺D.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

4.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

A.油气资源B.水能资源

C.森林资源D.水产资源

3.C 4.A [第3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海陆轮廓和河流特征判断,该地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建筑为清真寺。

俄罗斯主要信仰东正教;纱丽(又称纱丽服)是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妇女的一种传统服装;热情奔放的土风歌舞主要位于太平洋文化圈。

第4题,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送石油最多的地区,所产石油大部分通过海洋运送到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所以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自然资源是油气资源。

]

考点二|非洲和欧洲西部

(对应学生用书第200页)

[识记—基础梳理]

一、非洲

(一)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与轮廓特征

(1)经纬度位置

本区主要位于30°N与30°S之间,以及10°W与40°E之间,赤道从中间穿过。

(2)海陆位置

西侧为a大西洋,东侧为b印度洋,东北以c红海为界与西亚相邻。

(3)轮廓特征:

海岸线平直,半岛、海湾很少。

最大岛屿是d马达加斯加岛,最大半岛是e索马里半岛,最大海湾是f几内亚湾,世界最繁忙的交通要道有h好望角。

2.地形与河湖

(1)地形特点:

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2)主要地形区

A刚果盆地:

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形成。

B东非高原,C南非高原,D埃塞俄比亚高原。

(3)重要河湖

①尼罗河

向北注入地中海,为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②刚果河

向西注入大西洋,为水力最丰富的河流

③尼日尔河

向南注入几内亚湾

④赞比西河

向东注入莫桑比克海峡

⑤维多利亚湖

由凹陷盆地形成,是非洲面积最大的湖泊

⑥坦噶尼喀湖

位于东非裂谷带,由板块断裂下陷形成,是非洲最深的湖泊

3.南北对称的气候

(1)主要气候类型及成因

气候类型

形成原因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高原山地气候

地势高

热带草原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2)分布特征:

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且南北大致对称。

4.“湖光山色”的东非裂谷带

(1)南起赞比西河口,纵贯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

它是地壳水平运动拉伸断裂形成的,为世界大陆上最大的裂谷带。

(2)非洲的大部分湖泊集中在东非裂谷带及其两侧,呈串珠状分布,如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等。

(3)东非裂谷带两岸悬崖壁立,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死火山)就位于其附近。

5.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

(1)总体特征

非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其中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占世界第一位;铜矿、铁矿、铀矿和其他金属矿产也很丰富。

非洲北部和几内亚湾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

(2)重要矿产国

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

南非

世界上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

几内亚

世界上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

赞比亚

非洲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尼日利亚

(二)经济发展特征

1.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2.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

二、欧洲西部

1.地理位置优越

(1)经纬度位置

本区主要位于35°N与北极圈之间,以及10°W与30°E之间,50°N和10°E穿过本区中部。

本区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2)海陆位置

位于欧洲西半部,西临A大西洋,南临B地中海,北临北冰洋。

2.曲折的海岸与简单的地形

表现

地形区

海岸线十分曲折

多半岛和岛屿

C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D伊比利亚半岛,

E亚平宁半岛,

F巴尔干半岛,

G大不列颠岛

多内海、边缘海和海湾

H北海,I波罗的海,J比斯开湾

以平原、山地为主

呈波状起伏

甲波德平原,乙西欧平原

山势陡峻

丙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丁阿尔卑斯山脉

3.河网稠密,水量充沛

河流

概况

①莱茵河

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向北流入北海,内河航运十分发达

②多瑙河

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向东流入黑海,为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4.海洋性特征突出的气候

(1)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东西渐变明显,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年温差逐渐增大,大陆性增强。

(2)主要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

特点

成因

戊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部内

陆地区

较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减少,气温年较差变大

距海洋距离增加,受海洋的影响减小

己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部沿海地区

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庚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

5.畜牧业为主的农业

(1)地位:

英国、法国、德国畜牧业在农业结构中所占比重最高,荷兰、丹麦为著名的乳畜业大国。

(2)形成原因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热量、光照不足,降水丰富,不利于谷物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城市密集,人们以乳肉为主食。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非洲国家的地理特征

(2017·全国卷Ⅱ)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5~7题。

5.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

6.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7.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

5.D 6.A 7.B [第5题,D对: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对原有沉积物上的植被破坏作用较小,因此不适合农业耕种。

若能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则表明尼罗河泛滥区植被缺失。

A、B、C错:

尼罗河泛滥区用水便利、土壤肥沃和地势平坦是尼罗河地区发展耕作业的固有条件,优势不明显。

第6题,A对,B错:

由材料可知,尼罗河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说明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是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C、D错: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说明降水集中,季节分配不均。

第7题,尼罗河泛滥区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

B对:

地中海气候区植物的耕种期在夏季,此时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适合在尼罗河泛滥区种植。

A、C、D错: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植物的耕种都是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不适合尼罗河泛滥区。

]

考向2 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

(2017·全国卷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8~9题。

8.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

A.冰雪路面      B.湿滑路面

C.松软路面D.干燥路面

9.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思维流程】

8.A 9.B [第8题,A对:

11月至次年4月,芬兰受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大,降雪较多,因此路面多冰雪。

B、C、D错:

由于该地纬度高,11月至次年4月气温较低,路面结冰。

第9题,B对:

11月至次年4月太阳大多数时间直射南半球,结合纬度可知,该地会出现极夜现象,因此进行轮胎测试有些日子只能在夜间进行。

A错:

当该地出现极夜现象时,无日出日落现象。

C错:

寒潮主要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蔓延,因此该地经常受北方寒潮侵袭。

D错:

3月21日前后到4月,该地昼长夜短,因此白昼时长大于12小时,极夜期间白昼时长为0,因此最大差值应大于12小时。

]

考点三|拉丁美洲和两极地区

(对应学生用书第202页)

[识记—基础梳理]

1.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地形图

(1)位置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赤道从本区北部穿过,大部分属于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拉丁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

北部包括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在内的北美洲部分,南部是南美洲。

(2)地形

①北部是墨西哥高原。

②西部安第斯山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3)气候

①特征:

湿热为主。

②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广,也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4)自然资源

①矿产:

银(墨西哥高原)、铁(巴西高原)、铜(智利、秘鲁)、石油(墨西哥、委内瑞拉)。

②水力:

巴西高原的河流。

③植物:

热带雨林、红木、乌木。

④动物:

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

⑤水产:

秘鲁渔场。

(5)居民和经济

①居民:

以混血种人为主,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等地区人口稠密。

②经济:

咖啡、甘蔗、香蕉的王国;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

拉丁美洲气候特征以“湿热”为主的原因

(1)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赤道穿过拉丁美洲北部,恰是陆地宽广部分,2/3面积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和洋流——拉丁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又有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湿作用。

(3)地形地势——安第斯山脉西岸多地形雨,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面地势高,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水汽易进入陆地。

(4)气压带和风带——地处赤道低气压带,多雨,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从辽阔的海洋吹向大陆,带来丰沛的水汽。

以上多种因素综合形成了湿热的气候特征。

2.南极地区

(1)位置:

在南极圈以内,临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

(2)范围:

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3)地形:

以高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有“冰雪高原”之称。

(4)气候

①特征:

严寒(酷寒)、干燥、烈风(大风)。

②影响气候的因素:

a.从纬度位置看:

纬度位置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线长,大气对其削弱作用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因此气候严寒,降水以降雪为主,日积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冰雪大陆。

b.从海拔高度看:

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的保温效果差,气温低。

c.从地表状况看:

南极洲被巨厚冰层覆盖,冰雪一方面可以反射掉大部分太阳辐射,同时使地势增高,又进一步使气温降低。

d.从气压状况看:

南极大陆被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地表相对平坦,因此风速较大。

(5)科学考察的宝地

①原始自然环境:

科研价值高,图中D为长城站,E为中山站,F为泰山站,G为昆仑站。

②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煤、铁各种金属矿)、淡水资源、生物资源(企鹅、鲸、磷虾等)等。

3.北极地区

(1)位置:

指北极圈以北广大区域。

(2)范围:

e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a北美洲、b欧洲、c亚洲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如d格陵兰岛)

(3)气候

①1月均温:

介于-20℃~-40℃之间。

②年降水量:

100~250mm。

(4)资源:

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丰富。

植物有苔藓、地衣等,动物有北极熊、驯鹿等。

(5)科学考察的宝地:

图中f处建有我国的黄河科考站。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拉丁美洲的地理特征及其影响

10.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2为图1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

图3为图1中乙地的气候统计图。

图1中丙地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

材料二 我国新疆吐鲁番出产的甜瓜深受市场欢迎。

某企业欲在乙地开辟海外甜瓜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

(1)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

(2)简析乙地种植甜瓜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述丙地栽植辐射松和发展纸浆出口的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