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6393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docx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讲义药剂学第四节固体制剂

药剂学——第四节 固体制剂

  要点:

  1.基础理论:

粉体学基础

  2.固体制剂简介

  3.散剂、颗粒剂、片剂、包衣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

  

  

  

  

  一、粉体学基础

  粉体:

固体粒子集合体

  “粉”←100μm→“粒”

  1.粉体粒子的性质

  

  粉体粒子大小→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

  

  

  2.粉体的密度

  

  

  ●轻质粉:

松密度小

  ●重质粉:

松密度大

  3.粉体的流动性

  ①表示方法:

休止角θ、流速、压缩度

  ②休止角小,摩擦力小,流动性好,流速大,填充重量差异小

  ③θ≤30°流动性好,θ≤40°满足生产需要

  ④影响因素:

粒子间的黏着力、摩擦力、范德华力、静电力阻碍粒子自由流动

  ⑤改善方法:

增大粒子大小(造粒),改善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球形光滑),适当干燥降低含湿量,加入助流剂(滑石粉、微粉硅胶)

  

  4.粉体的充填性

  √片剂、胶囊剂需进行粉末装填

  √松密度与孔隙率反映粉体的充填状态

  √紧密充填:

密度大,孔隙率小

  √助流剂粒径40μm,适量增加流动性

  

  5.粉体的吸湿性

  临界相对湿度(CRH):

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称为CRH。

  

  水不溶性药物:

吸湿没有临界点,混合具有加和性。

  粉末吸湿:

流动性↓、固结、润湿、液化、稳定性↓

  6.粉体的润湿性

  表示:

接触角——θ越小,润湿性越好

  水在玻璃板上:

0°,水银在玻璃板上:

140°

  

  

  7.粉体的黏附性与凝聚性

  ①制粒

  ②加入助流剂防止黏附

  8.粉体的压缩特性

  压缩:

在压力下体积减小

  成形:

物料紧密结合成一定形状

  例题:

  A:

下列对休止角表述正确的是

  A.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

  B.休止角越大,流动性越好

  C.休止角大于30°,物料流动性好

  D.休止角大于40°,可满足生产过程对流动性的需要

  E.休止角是检验粉体流动性好坏的最简便方法

  

『正确答案』E

  A:

增加粉体流动性的措施不包括

  A.对于黏附性的粉末进行造粒

  B.让粒子表面更光滑

  C.适当干燥

  D.加入助流剂

  E.增加粉体孔隙率

  

『正确答案』E

  

  二、固体制剂概述

  1.共同特点

  ①稳定性好、成本低、便携

  ②单元操作类似

  ③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先溶解,再吸收

  ——药物在体内的溶出速度影响药物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实际疗效

  

  2.固体制剂的体内吸收途径

  口服制剂吸收快慢

  溶液剂>混悬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吸收  溶解         崩解或分散

  3.制备工艺

  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干燥、压片、分装

  含量均匀度 改善流动性、充填性→剂量准确

  制粒方法:

  

  4.Noyes-Whitney方程

  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因素

  

  K=D/Vh

  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

  ①↑药物的溶出面积:

粉碎减小粒径

  ②↑溶解速度常数:

加强搅拌,以减少药物扩散边界层厚度或提高药物的扩散系数

  ③↑药物的溶解度:

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

  k=D/Vh

  三、散剂

  学习要点:

  1.分类

  2.特点

  3.制备

  4.质量检查

  

  药物+辅料→粉碎、过筛、混匀→干燥粉末

  1.散剂粒径要求

  

  

  2.散剂的分类

  ①按使用:

口服(内服)、局部(外用)、煮散等

  ②按组成:

单、复

  ③按剂量:

分剂量(按包服用)、不分剂量(外用)

  3.散剂的特点

  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②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

  ③生产、携带、运输、贮存、使用方便——五方便

  ④便于婴幼儿服用

  ⑤缺点:

分散度大,易吸湿

  

  4.散剂的制备

  

  5.粉碎

  粉碎的目的:

减少粒径、增加比表面积

  ①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以及生物利用度;

  ②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均匀;

  ③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散度;

  ④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

  

  粉碎的方法

  

  粉碎设备

  >>研钵:

小剂量、实验室规模

  >>球磨机:

干、湿;毒剧、贵重、吸湿、刺激性、易氧化或爆炸性药物

  >>流能磨(气流粉碎机):

低熔点及热敏物料、超微粉碎、无菌、费用高

  

  

  

  6.筛分

  ①过筛目的

  分等——制备不同制剂

  混合——保证组成均匀性

  ②药筛分等

  标准药筛:

一~九号筛

  QIAN筛号与工业筛目对照

  一十五八六到百

  九号最细二百目

筛 号

工业筛目数(孔/英寸)

一号筛

10(2000μm)

二号筛

24

三号筛

50

四号筛

65

五号筛

80(180μm)

六号筛

100(150μm)

七号筛

120(125μm)

八号筛

150

九号筛

200(75μm)

  7.混合常见考点

  ①影响因素

  

  ②混合方法

  搅拌、研磨、过筛

  

  ③等量递增法(配研法):

比例相差大

  适于:

毒性、贵重、小剂量

  

  ④倍散

  在小剂量的剧毒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

  稀释倍数由剂量而定

  

  8.分剂量

  

  9.散剂的质量检查

  ①粒度:

  局部用:

能通过七号筛(120目,125μm)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

  ②外观均匀度

  ③干燥失重:

2.0%

  ④水分:

9.0%

  ⑤无菌:

局部用(烧伤、严重创伤)

  

  补充——粉末分等

最粗粉

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粗粉

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

中粉

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细粉

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最细粉

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极细粉

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粉末六等不难记,粗细对应中极细

  粗中全过一二四,混有粉末不超过

  细粉全过五六八,含有粉末不少于

  再回首——散剂粒径要求

  ①一般:

能通过六号筛(100目,150μmm)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

  ②难溶性药物、收敛剂、吸附剂、儿科或外用散:

能通过七号筛(120目,125μm)的细粉含量不少于95%

  ③眼用散:

全部通过九号筛(200目,75μm)

  A:

对散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

  A.易分散、奏效快,尤其适用于刺激性易吸湿药物

  B.便于小儿服用

  C.制备简单、剂量易控制

  D.外用覆盖面大

  E.贮存、运输、携带方便

  

『正确答案』A

  A:

密度不同的药物以下列哪种方式制备散剂最合适

  A.等量递增法

  B.多次过筛

  C.搅拌

  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

  E.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

  

『正确答案』D,避免轻质上浮或飞扬、重质沉底。

  

  A:

下列关于散剂的制备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分比例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B.含低共熔组分影响药理作用时,应避免共熔

  C.含液体组分,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或吸收剂吸收

  D.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堆密度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堆密度小者

  E.剂量小毒性强的药,应制成倍散

  

『正确答案』D

  四、颗粒剂

  学习要点:

  1.特点

  2.分类

  3.制备

  4.质量检查

  药物+辅料→混合→颗粒状,直接吞服或冲饮

  

  1.颗粒剂的特点(与散剂相比)

  ①分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较少

  ②服用方便,色香味俱全

  ③可包衣,防潮、缓释、肠溶

  ④多种颗粒混合时,大小或粒密度差异较大易离析,导致剂量不准确

  2.分类

  

  3.颗粒剂的制备工艺

  

  ①制软材:

手握成团,轻压即散(关键:

黏合剂的量)

  ②制湿颗粒:

挤压过筛网、流化沸腾一步制粒

  ③质量检查:

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

  4.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①粒度:

不能通过一号筛+能通过五号筛≯15%

  ②干燥失重:

2.0%(化药、生物制品)

  ③水分

  ④溶化性:

5min,可有浑浊,不得有异物

  不检查——混悬、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

  五、片剂

  学习要点:

  1.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2.常用辅料与作用

  3.片剂制备常见问题

  4.包衣:

目的、种类、分类、作用

  药物+辅料→混合→压制→圆形、异形片

  

  1.片剂的特点

  

(1)优点

  ①剂量准确,含量均匀,以片数作为剂量单位;

  ②化学稳定性好,体积较小、致密,受外界空气、光线、水分等因素的影响较少,必要时通过包衣加以保护;

  ③携带、运输、服用均较方便;

  ④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量大、成本及售价低;

  ⑤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片剂,满足不同临床医疗的需要。

  

  

  

(2)不足之处

  ①幼儿及昏迷患者不易吞服;

  ②压片时加入的辅料,有时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

  ③如含有挥发性成分,久贮含量有所下降。

  

  2.片剂分类

  

  中药片剂分类

  全浸膏片、半浸膏片、全粉末片、有效成分片(提纯片)

  总结:

有关片剂分类的常见考点

  ①舌下片:

避免肝脏首过、急症

  ②咀嚼片:

甘露醇、山梨醇、蔗糖

  ③分散片:

难溶性药物加水迅速崩解分散后口服、含于口中吮服或吞服

  ④可溶片:

临用前溶解于水,口服、外用、含漱

  ⑤口崩片:

口腔中可快速崩解或溶解

  适用:

小剂量原料药物,吞咽困难或者不配合服药的患者

  

  

  3.片剂的常用辅料(赋形剂)

  >>稀释剂(填充剂)——主药剂量小,助成型

  >>润湿剂、黏合剂——结合

  >>崩解剂——迅速碎裂

  >>润滑剂——润滑

  其他:

着色、矫味

  ·分类

  ·性质、特点、应用

  ·缩写

  稀释剂——填充成型

  

  润湿剂与黏合剂——结合

  >>润湿剂→黏性物料

  水、乙醇

  

  >>黏合剂→无黏性或不足

  黏合剂

  

  

  崩解剂

  

  润滑剂——压片前加入

  ①助流剂:

增加颗粒流动性,改善颗粒填充状态

  ②抗黏剂:

防止物料黏冲

  ③润滑剂:

降低颗粒间/颗粒与冲、模的摩擦

  润滑得擦镁粉油,聚乙二醇多面手

  

  四大辅料

  填充吃饱靠淀粉,糖精乳盐也得补

  润湿水醇浆黏合,聚胶纤维少不了

  崩解破坏干淀粉,火眼金睛用排除

  润滑得擦镁粉油,聚乙二醇多面手

  小总结:

片剂常见辅料缩写

  甲基纤维素(MC)乙基纤维素(EC)

  羟丙纤维素(HPC)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

  羟丙甲纤维素(HPMC)

  羧甲淀粉钠(CMS-Na)羧甲纤维素钠(CMC-Na)

  微晶纤维素(MC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交联羧甲纤维素钠(CCMC-Na)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

  ※——MeOHEtOHCOOHOH

  A:

有关片剂的正确表述是

  A.咀嚼片含有碳酸氢钠和枸橼酸作为崩解剂

  B.泡腾片临用前溶解于水,口服、漱口、消毒或洗涤伤口

  C.薄膜衣片以丙烯酸树脂或蔗糖为主要包衣材料

  D.口含片是专用于舌下的片剂

  E.分散片遇水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后口服,也可咀嚼或含服

  

『正确答案』E

  下列说法对应的片剂是

  A.分散片  

  B.糖衣片  

  C.薄膜衣片

  D.咀嚼片  

  E.舌下片

  1.可避免药物首过效应

  2.药物主要经口腔黏膜吸收进入血液

  3.以高分子为成膜材料进行包衣,目的是防潮、增加药物稳定性或使药物在胃肠道的特定部位释放

  4.规定在20℃左右的水中3分钟内崩解的片剂是

  

『正确答案』E、E、C、A

  A.黏合剂

  B.崩解剂

  C.增塑剂

  D.润滑剂

  E.稀释剂

  1.主药剂量小于50mg,压片困难时需加入

  2.各类片剂压片前均需加入

  

『正确答案』E、D

  A.MS

  B.CMS-Na

  C.EC

  D.CMC-Na

  E.CaSO4

  1.可作为片剂填充剂的

  2.可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是

  3.可作为片剂润滑剂的是

  

『正确答案』E、B、A

  QIAN四大辅料

  填充吃饱靠淀粉

  糖精乳盐也得补

  水醇润湿浆黏合

  聚胶纤维少不了

  崩解破坏干淀粉

  火眼金睛用排除

  润滑得擦镁粉油

  聚乙二醇多面手

  4.片剂的制备

  

(1)制粒压片法

  制粒目的:

改善物料流动性、可压性

  ①湿法制粒压片:

不适用于湿热敏感、易溶性物料

  ②干法制粒压片(压大片法)

  

(2)直接压片法

  ①粉末或结晶直接压片法:

MCC、可压性淀粉、乳糖、微粉硅胶

  ②半干式颗粒压片法(药物+空白颗粒)

  5.湿法制粒技术

  

  制颗粒方法:

挤压、转动、高速搅拌、喷雾

  流化床制粒(一步制粒)-在一台设备中完成混合、制粒、干燥过程

  崩解剂加入方法:

内加法、外加法

  6.压片

  ①片重的计算

  按主药含量计算

  

  某片剂中主药每片含量为100mg,测得颗粒中主药的百分含量为50%,则每片所需颗粒的重量应为:

100/0.5=200mg,即片重应为200mg,若以片重的重量差异限度为±7.5%计算,本品的片重上下限为185-215mg。

  ②按干颗粒总重计算

  在中药的片剂生产中成分复杂,没有准确的含量测定方法时,根据实际投料量与预定片剂个数按以下公式计算:

  

  【例】将复方汤剂200付制成片剂,经提取后制成干颗粒640g,压片前加入1%硬脂酸镁混匀后压片。

若要求制成的片剂每付(日剂量)分三次服,每次3片,请计算片重。

  【解】片重=(640+640×1%)/(200×3×3)=0.36g

  7.片剂制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裂片、松片、黏冲、片重差异超限、崩解迟缓、溶出超限、药物含量不均匀

  

  8.片剂的质量检查

  ①外观性状

  ②片重差异

  ③硬度和脆碎度

  ④崩解时限

  ⑤溶出度(一般片剂)或释放度(缓控释片剂)

  ⑥含量均匀度

  

  崩解时限

  分散、可溶:

3,舌下、泡腾:

5

  普通:

15,薄膜衣:

30,肠溶:

60

  QIAN

  可溶内外用,崩解快舌下

  分手吃泡面,35分钟就搞定

  素颜一刻钟,穿衣半小时

  入肠一小时,溶散成碎粒

  

  9.片剂举例

  复方阿司匹林片

  处方:

  阿司匹林268g 对乙酰氨基酚136g 咖啡因33.4g 淀粉266g 淀粉浆(15%~17%)85g 滑石粉25g 轻质液状石蜡2.5g 酒石酸2.7g 制成1000片。

  

  复方阿司匹林片制备方法:

  将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与1/3量的淀粉混匀,加淀粉浆制软材10~15分钟,过14目或16目尼龙筛制湿颗粒,于70℃干燥,干颗粒过12目尼龙筛整粒,然后将此颗粒与阿司匹林混合均匀,最后加剩余的淀粉(预先在100~105℃干燥)及吸附有液状石蜡的滑石粉,共同混匀后,再过12目尼龙筛,颗粒经含量测定合格后,用12mm冲压片,即得。

  复方阿司匹林片

  【处方分析】

  ①吸附有液状石蜡的滑石粉:

使滑石粉更易于黏附在颗粒的表面上,在压片震动时不易脱落。

  ②控制车间湿度:

避免阿司匹林水解。

  ③淀粉:

稀释剂+崩解剂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佳的片剂生产工艺

  A.结晶压片法

  B.干法制粒法  

  C.粉末直接压片法

  D.湿法制粒压片

  E.空白颗粒法

  1.药物可压性不好,在湿热条件下不稳定

  2.药物呈结晶型,流动性和可压性均较好

  3.性质稳定,受湿遇热不起变化的药物

  

『正确答案』B、A、D

  片剂硬度不够,稍加触动即散碎的现象称为

  A.裂片

  B.松片

  C.黏冲

  D.崩解迟缓

  E.片重差异超限

  

『正确答案』B

  影响片剂崩解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压缩力

  B.可溶性成分与润湿剂

  C.物料的压缩成形性与黏合剂

  D.崩解剂

  E.粉体流动性不好

  

『正确答案』E

  (影响片剂内部的孔隙)(影响片剂亲水性、润湿性及水分的渗入)(影响片剂结合力的瓦解)(使体积膨胀的主要因素)。

  以下有关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制备说法错误的是

  A.加酒石酸有效减少阿司匹林水解

  B.三种主药混合易产生低共熔现象,需分别制粒

  C.阿司匹林的水解受金属离子的催化,必须使用尼龙筛网制粒,并不得使用硬脂酸镁

  D.采用浓度为10%淀粉浆

  E.阿司匹林具有疏水性,加表面活性剂可加快崩解、溶出

  

『正确答案』D

  分析下述各处方组成的作用

  

  1.填充剂  2.崩解剂

  3.黏合剂  4.润滑剂

  

『正确答案』B、E、C、D

  六、片剂的包衣

  1.包衣的种类、各种衣层的基本组成与作用

  2.糖包衣工艺与材料

  3.薄膜包衣工艺与材料

  4.包衣的方法

  

  1.片剂包衣的目的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

增加患者的顺应性

防潮避光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隔离配伍禁忌成分

避免配伍变化

改善外观

采用不同颜色包衣,便于识别,用药的安全性

使表面光洁

增加流动性

改变药物释放的位置及速度

胃溶、肠溶、缓控释

  2.包衣种类

  

  压制包衣

  3.包衣方法

  方法:

  

  4.糖包衣工艺与材料

  工艺:

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

  

衣层

目的

材料

隔离层

防止糖衣被破坏;不透水,防止后续操作有水浸入片芯

玉米朊/虫胶/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粉衣层

消除棱角

浓糖浆+滑石粉

糖衣层

光滑细腻

稀糖浆

有色糖衣层

便于识别、美观

有色糖浆

打光

增加光泽和疏水性

川蜡

  

  5.薄膜包衣工艺与材料

  工艺:

有机溶剂包衣法,聚合物水分散体包衣法

  流程:

片芯包衣锅转动→喷包衣液40℃+热风干燥(反复多次)→室温放置6-8h固化→50℃干燥12-24h除去有机溶剂

  薄膜包衣材料

  

包衣类型

代表材料

胃溶型(普通型)

HPMC、HPC、PVP

丙烯酸树脂Ⅳ号

肠溶型

虫胶、丙烯酸树脂Ⅰ、Ⅱ、Ⅲ

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

羟丙基纤维素酞酸酯(HPMCP)

水不溶型(缓释型)

乙基纤维素(EC)

醋酸纤维素(CA)

聚丙烯酸树脂EuRS、EuRL

  

  A.丙烯酸树脂EuS100  

  B.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C.虫胶  

  D.滑石粉  

  E.川蜡

  1.包衣过程中,作为粉衣层衣料的是

  2.包衣过程中,作为打光层衣料的是

  

『正确答案』D、E

  A.Poloxamer

  B.EudragitL

  C.Carbomer

  D.EC

  E.HPMC

  1.缓释衣料

  2.胃溶衣料

  3.肠溶衣料

  

『正确答案』D、E、B

  以下有关片剂辅料应用对应的是

  A.L-HPC、微粉硅胶

  B.色素、糖浆

  C.虫胶、玉米朊

  D.滑石粉、糖浆

  E.川蜡、虫蜡

  1.隔离层

  2.粉衣层

  3.打光

  

『正确答案』C、D、E

  L-HPC-崩解剂;微粉硅胶-润滑剂;色素、糖浆-有色糖衣层

  下列缩写代表的高分子辅料

  A.HPC  

  B.HPMC  

  C.PVP

  D.EC  

  E.CAP

  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2.羟丙基纤维素

  3.醋酸纤维素酞酸酯(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4.聚乙烯吡咯烷酮

  

『正确答案』B、A、E、C

  

  七、胶囊剂

  学习要点:

  1.分类

  2.特点

  3.制备

  4.质量检查

  将药物(药物+辅料)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

  

  1.胶囊剂的分类

  

  

  2.胶囊剂的特点

  ①掩盖不良臭味、提高稳定性

  ②能迅速分散、溶出、吸收,起效快(>片、丸)

  ③液态药物固体剂型化

  ④延缓释药、定位释药

  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4类

  胶囊剂的主要囊材:

水溶性明胶

  

  3.胶囊剂的制备

  

(1)硬胶囊

  ①工艺流程

  空胶囊的制备→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封口

  ②空胶囊壳——囊体、囊帽

  

  

  ③空胶囊的附加剂

  

  ④空胶囊制备工艺:

  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切割→整理

  ⑤空胶囊的规格

  规格:

000、00、0、1、2、3、4、5号

     大—————→小

  

  

(2)软胶囊剂的制备

  ①制法:

滴制法、压制法

  ②囊材☆

  干明胶:

干增塑剂(甘油、山梨醇):

水=1:

(0.4~0.6):

1

  

  4.胶囊剂的质量检查

  

(1)水分:

≤9.0%

  

(2)崩解时限

  

  A:

下列不适宜制成硬胶囊剂的药物不包括

  A.风化性的药物

  B.具苦味及臭味药物

  C.吸湿性药物

  D.易溶的刺激性药物

  E.药物的水溶液

  

『正确答案』B

  A.二氧化硅

  B.二氧化钛

  C.二氯甲烷

  D.聚乙二醇400

  E.聚乙烯吡咯烷酮

  1.常用于空胶囊壳中的遮光剂是

  2.常用于硬胶囊内容物中的助流剂是

  

『正确答案』B、A

  以下辅料在空胶囊中起什么作用

  A.成囊材料 

  B.增塑剂 

  C.遮光剂

  D.防腐剂  

  E.增稠剂

  1.山梨醇

  2.二氧化钛

  3.琼脂

  4.明胶

  5.对羟基苯甲酸酯

  

『正确答案』B、C、E、A、D

  

  八、滴丸剂

  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