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7207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计60分)

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①有偿使用的塑料袋②赠送同学的礼物

③向地震灾区空投的援助物资④家庭用的自来水

A.①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商品的含义这一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要想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有偿使用的塑料袋和家庭用的自来水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①④适合题意;赠送同学的礼物和向地震灾区空投的援助物资没有用于交换,不是商品,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

商品的含义及属性

2、张先生在郑州某4S店刷卡消费20万元购买了一辆汽车,然后开车去附近某加油站购买了100元的当日零售价是7.78元/升的93号汽油。

这里的20万元和7.78元()

A.履行的都是价值尺度,都是观念上的货币

B.履行的都是流通手段职能,都是现实的货币

C.前者履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后者履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

D.前者表示商品的价格,后者表示商品的价值

【答案】C

考点:

货币的职能

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1000亿元,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

如果发行纸币2000亿元。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此时,一元纸币相当于货币的购买能力。

()

A.0.5元B.2元C.4元D.1元

当上述现象发生时,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A.纸币购买力提高B.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C.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D.出现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现象

【答案】

A

B

【解析】

试题分析: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发行2000亿元,而实际需要1000亿元,可见2000亿元的购买力相当于1000亿元,所以1元相当于0.5元货币购买力,故本题答案选A。

试题分析: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B适合题意;此时纸币购买力降低,A是错误的;纸币发行过少,才出现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现象,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C、D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

纸币的发行量、通货膨胀

5、2015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共有152万人通过审查合格,平均每个岗位77人竞争,最火岗位考录比7192:

1。

面对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严峻形势,很多大学生却依旧一路追捧“中国第一考”。

这启示要实现就业,劳动者应该

①靠政府安排实现就业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④树立职业平等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要解决就业,从劳动者角度看,应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③④适合题意;我国制定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①是错误的;②说法正确但主体是国家,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

正确的消费观

近年来,原油价格持续上涨。

巴西乙醇汽油的使用在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

此外,受油价过高影响,美国市场大中型汽车的销量持续下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高油价推动乙醇燃料的生产与使用表明()

①价格变动可以调节生产,对生产经营有重要影响

②价格决定生产,某种商品价格越高,从事该商品的生产越少

③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

④某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会使这种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受油价过高影响,汽车销量下滑,说明()

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

②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的变动

③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市场应该增加汽车的供给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答案】

D

B

【解析】

试题分析:

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巴西乙醇汽油的使用在不断增加,这说明价格变动可以调节生产,对生产经营有重要影响,①适合题意;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高油价推动乙醇燃料的生产与使用表明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③适合题意;价格影响生产,②是错误的;某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会使这种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

试题分析: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商品,①②适合题意;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③是错误的;汽车销量下滑市场应该减少汽车的供给,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

价格变动的影响

8、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面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

②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③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减少

④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考点:

汇率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

9、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通常情况下价格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其中①②④分别反映的是价格随社会劳动生产率、通货膨胀率、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的曲线,③反映的是需求量随价格变化的曲线。

这些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价格与相关因素关系的是()

A.①④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是坐标轴类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①项符合题意;价格和通货膨胀率成正比,②项不符合题意;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③项符合题意;价格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④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考点:

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10.经济学家发现:

工作不稳定的人比有着稳定工作的人有更高的储蓄愿望.这是因为

A.前者比后者更崇尚物质生活享受B.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

C.过去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D.当前的消费水平影响收入水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的消费不仅受到当前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到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工作不稳定的人比有着稳定工作的人有更高的储蓄愿望是因为未来收入的预期影响消费水平,B适合题意;A、C不是本题的原因;收入影响消费,D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考点:

影响消费的因素

11.姚明代言保健品“汤臣倍健”,刘翔代言的广告有耐克、可口可乐、伊利……商家利用体育明星推销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明星代言的产品受消费者青睐,说明消费者具有从众心理;商家利用体育明星推销产品说明企业要把握消费心理,面向市场,促使经营成功,A适合题意;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B、C、D也是消费心理,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

消费心理

1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A.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

B.公有制经济成分在所有领域必须占50%以上

C.公有资产仅限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占优势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运行的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D适合题意;A、B、C都是错误的。

考点: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3、下面是某公司的资本构成状况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40%

20%

20%

20%

由此可知该公司()

①属于混合所有制②具有明显的公有制性质③属于非公有制经济④国有经济控制力丧失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经济形式。

由于混合所有制经济一般采用股份制的资本资本形式,因而不能笼统地说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谁控股,谁控股企业就带有该企业的性质。

如果国有或集体经济资本控股,则该混合所有制经济就带有国有或集体的性质,如果私人资本控股就带有明显的私有性质。

通过材料中公司资本构成状况可以看出,该公司属于混合所有制,具有明显的公有制性质,①②适合题意;③④是错误的,故本题选A。

考点: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4、近年来我国私营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这表明()

A.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私营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C.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D.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

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B、C、D都是错误的;私营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这表明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A适合题意。

考点: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5.自从彩电、冰箱、洗衣机在城市普及后,城市消费进入了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储备期,需要有新的一代“领航产品”的出现,才能带来新的消费热点。

这里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通过新的一代“领航产品”的出现,才能带来新的消费热点看出,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A符合题意;B、C、D项都是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6.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因为()

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④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①②③适合题意;④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17、在我国的股份有限公司中,董事会和经理的关系是()

A.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经理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B.董事会聘任经理,经理负责公司重大经营管理决策事宜

C.董事会聘用经理,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D.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经理是执行机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和监督机构(监事会)三部分组成。

董事会聘用经理,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C是正确的,A、B、D都是错误的。

考点:

公司的组织机构

18.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共同点是()

①都可以发行股票②都是企业法人

③都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④都承担有限责任,以股东出资形成的公司法人财产为限,独立承担责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二者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都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股东均负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通常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题肢②③④正确;题肢①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是二者的区别,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

公司的类型

19.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都十分关注就业问题。

漫画《反差》中的现象表明,我国政府要促进劳动者顺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就应该()

A.树立竞争意识,努力提高劳动技能B.转变就业观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C.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改善就业结构D.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

从漫画反差来看,我国政府要促进劳动者顺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就应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改善就业结构,C符合题意;A、B属于劳动者的角度,不符合题意;D观点的主体是国家,但说的是不维权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应选C。

考点:

解决就业的措施

2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方,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兼并和破产现象也越来越多。

企业兼并和破产是()

①是股份制改造的最佳途径②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③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④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企业兼并,就是经营管理好的、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

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

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企业兼并和破产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②③适合题意,①是错误的;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④是错误的;故本题选D。

考点:

企业兼并和破产的意义

21、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该()

①学法、懂法,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②自觉履行劳动义务

③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④制定法律法规,依法处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应该明确享有的权利并履行劳动者义务,这是维权的基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是维权的依据;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①②③适合题意;制定法律法规,依法处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是国家的做法,④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2、王女士在某服装店买了一件衣服,穿上后发现脱线等问题,在与店主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她依法可采用的维权方案有()

①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②请求居民委员会进行调节

③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诉④单方面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劳动者应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①③适合题意;②中的居民委员会进行调节不适合题意;④中的单方面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

维权的合法手段

23.在我们生活的地区,一般都会看到很多商业银行网点。

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

A.存款业务B.贷款业务C.结算业务D.代理买卖外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以及办理结算是商业银行的三类主要业务,其中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利润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A适合题意;B、C、D项均属于商业银行的业务,但不属于基础业务,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

商业银行的业务

24.假定债券市场上一年期债券的利率有2.25%、2.50%和3.0%三档。

一般来讲,与此三档利率水平相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分别是()

A.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B.金融机构政府工商企业

C.政府工商企业金融机构D.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债券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由于企业主要以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大的债券。

与此相对应,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

通过一年期债券的利率可以看出,与此三档利率水平相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分别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A适合题意。

考点:

债券的分类

25.小张投入资金25万元购买了中国联通的股票。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小张变成了该公司的股东

②小张在自己资金紧张时,可以向该公司要求退出自己的股票

③小张在自己资金紧张时,可以在股市出卖或部分出卖自己的股票

④小张可以定期从该公司获得固定的收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金时发行的股份凭证。

股东在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取得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如要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或红利收入,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①③是正确的,②④是错误的,本题是否定性选择题,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

股票含义、特点和收益

26.北京.沈阳等七城市的调查显示,购买股票在居民选择的投资形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居民购买股票是为了()

A.为企业筹集到更多的社会资金B.对其投资的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

C.取得股息和从股票升值中获得收入D.进入我国资本市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金时发行的股份凭证。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或红利收入,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城市居民购买股票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获得一些收入,C适合题意,排除A;普通股民还无法对所投资的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B项错误;D项显然是答非所问。

考点:

股票的收益

27.现阶段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D.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C适合题意;A、B不适合题意;D是按劳分配制度的意义,不适合题意。

考点:

按劳分配的原因

28.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应()

①坚持共同富裕目标,避免收入差距

②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③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注重公平

④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①是错误的;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就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②④适合题意,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

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的措施

29、合理解决分配问题,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关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效率提高有助于增加社会财富④公平有助于激发劳动者积极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①②是关于二者关系的正确理解;③④说法正确但不是二者的关系,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30.下列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形式的有()

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联产计酬中获得的收入

③李某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福利性分配收入④孙某在国有企业中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指的是公有制范围内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②④适合题意;①是劳动要素取得的收入;③是公有制范围内的收入,但不是按劳分配,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

按劳分配

二、主观题(两个题,共40分)

31、(2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截止到2014年8月1日,国际油价大涨。

据统计,原油价格上涨需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伴随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原油需求量大幅度上涨,今后20年将上升到1.9%;二是开采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

材料二:

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

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1)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油价上涨的原因。

(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1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