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7367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36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

全国重点名校高考化学化复习有机化学基础:

生命中的基础化学物质考点模拟题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和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所有蛋白质水解最终都是α-氨基酸

C.棉、麻、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可以通过煤的干馏获得

2.

下列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B.用于纺织的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往皂化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上层析出固体物质

D.不是所有的糖类都能发生水解

3.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可以用石油和煤为原料制得,它们均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的原理不同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且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用饱和Na2CO3溶液能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杂质

D.研究表明禽流感病毒H7N9在沸水中两分钟就能被杀死,是因为病毒所含蛋白质受热变性

4.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③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④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⑤将ag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再次称量质量等于ag

⑥除去CH4中的少量C2H4,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A.③⑤⑥B.④⑤⑥C.①②⑤D.②④⑥

5.

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已能利用3D打印技术,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层堆积,来制造飞机钛合金结构件。

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相应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

B.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我国从四千余年前开始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D.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石灰石

6.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③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④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⑤将ag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再次称量质量等于ag

A.①③B.④⑤C.②⑤D.②④

7.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的水解产物为纯净物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葡萄糖和麦芽糖互为同系物

D.CuSO4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8.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水乙醇作医疗消毒剂B.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聚氯乙烯用作食品保鲜膜D.油脂用于制造肥皂

9.

有关基本营养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鸡蛋白滴加浓硝酸变黄色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木材、稻草、蚕丝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10.

有关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者互为同系物B.二者都是多糖

C.淀粉能水解,纤维素不能水解D.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11.

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油脂B.淀粉C.葡萄糖D.塑料

12.

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油脂B.淀粉C.蔗糖D.葡萄糖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油脂一般都是纯净物

B.油脂是不溶于水、比水轻的酯类物质

C.油脂的硬化反应与碳碳双键官能团有关

D.油脂的皂化反应是酯基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于纺织的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燃煤烟气的脱硫,汽车尾气的消除、二氧化碳的回收均体现了化学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C.食物中的淀粉类物质,通过人体中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酒精

D.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铜溶液,可现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又发生溶解

15.

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H4+Cl2

CH2Cl2+H2

B.CH2=CH2+Br2

CH3CHBr2

C.

D.

1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糖类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

17.

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下列实验的是

①蛋壳能否溶于酸②白酒中是否含有甲醇③鉴别食盐和小苏打④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8.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4与C4H10一定是同系物

B.苯分子中既含有碳碳单键,又含有碳碳双键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淀粉和纤维素是同分异构体

19.

糖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关于糖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均有甜味B.淀粉和纤维素均不是糖类

C.糖类均不可水解D.糖类都含有C、H和O元素

20.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③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④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⑤除去CH4中的少量C2H4,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A.③⑤B.④⑤C.①②D.②④

21.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蛋白质和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和淀粉水解最终产物均是葡萄糖

B

汽油和植物油都属于烃

汽油和植物油都可以燃烧

C

盐酸和氨水能溶解Al(OH)3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D

铝具有还原性

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可以发生铝热反应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油脂、酶均属于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

B.将苯、己烷、乙醇三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混合液均分为两层,且溴水层无色

C.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乙醇、乙酸、碳酸溶液,pH最小的是碳酸

D.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均属于化石燃料

23.

鉴别淀粉溶液、鸡蛋清溶液、葡萄糖溶液时,所用主要试剂和现象如下,下列所用试剂顺序与对应现象均正确的是

试剂:

①新制Cu(OH)2悬浊液②碘水③浓硝酸

现象:

a.变蓝色b.产生砖红色沉淀c.变黄色

A.②—a、①—c、③—b

B.③—a、②—c、①—b

C.②—a、③—c、①—b

D.②—c、③—a、①—b

24.

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食醋浸泡水垢

产生无色气体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

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

紫色褪去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碘酒滴到土豆片上

土豆片变蓝

淀粉遇碘元素变蓝

D

新制的银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有银镜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25.

根据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6H10O5)n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二者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证明反应①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也可得到乙酸

D.向反应②得到的混合物中倒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并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2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蛋白质和高级烃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28.

为了鉴别某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  )

A.滴加浓硝酸B.滴加浓硫酸C.滴加酒精D.点火灼烧

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和乙烯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D.葡萄糖和淀粉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3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油脂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C.植物油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31.

下列各物质中,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葡萄糖B.纤维素C.油脂D.酶

32.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生物质能和氢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古代明矾除铜绿和现代焊接氯化铵除铁锈都利用了溶液显碱性的特性

D.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和汽车限行都

为了减缓温室效应

33.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料酒可以除去食物中的腥味

B.纤维素属于糖类,因此是人体中能量的重要来源

C.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34.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成了NO2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C

苯和溴水混合振荡、静置后溴水层褪色

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

D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晶体

3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属于糖类,有甜味并且可以给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

B.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可以让混合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能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事实是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D.料酒可以除去食物中的腥味

36.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苯分子中含有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C.淀粉、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而煤的干馏和石油的裂解都涉及化学变化

3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遇浓硫酸变为黄色

B.油脂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中都含有酯基

C.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下层析出肥皂

D.纤维素、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转化为葡萄糖

38.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锭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煤油可由煤的干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39.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的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  B.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C.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

4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人们常用的调味剂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

C.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D.“日照香炉生紫烟”是指日光照射香炉受热使碘升华变成紫色蒸气

41.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分解制备氢气,是氢能开发的研究方向

B.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单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

D.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42.

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A.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

B.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

C.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

D.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

43.

下列关于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人体内,油脂的主要反应是在脂肪酶催化下水解为高级指肪酸和甘油

B.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其实是蛋白质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D.糖类都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44.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糖类物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B.酒精中是否含有水,不能用金属钠检验

C.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

D.不能用米汤直接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4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油脂的皂化和苯的硝化都属于取代反应

D.葡萄糖和蔗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46.

下列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47.

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碘水可以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产肥皂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2SO4或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

4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泪”分别是纤维素和油脂

B.乙醇、金属钠和乙酸分别属于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D.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49.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戊烷有5种同分异构体

C.以淀粉为原料可以制备乙酸乙酯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5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的过程

③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④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是否有葡萄糖,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观察现象

⑥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A.②⑥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②⑤⑥

5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铁、铜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B.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且原理相同

C.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

D.日常生活中人们大量使用铝制品,是因为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5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53.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B.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葡萄糖、蔗糖和麦芽塘均为双糖D.由乙醇生成乙醛属于氧化反应

54.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甲基环己烷(

)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

C.葡萄糖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服用豆浆或牛奶可以缓解重金属盐中毒,利用了蛋白质盐析的性质

55.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干馏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

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

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

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5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乙烯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反应原理不相同

C.福尔马林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浸制动物标本

D.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物能与金属Na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57.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

B.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

D.煤的干馏和煤的液化均是物理变化

58.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除做食物外,主要用来生产葡萄糖和酒精

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利用离子交换法可以使海水淡化

C.正丁烷、异丁烷的沸点依次降低

D.糖类、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它们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

59.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

C.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长时间放置的油脂会因水解而变质

D.工业废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阳离子可以通过加入FeS除去

60.

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人要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素,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营养素的是()

A.葡萄糖B.蛋白质C.乙醇D.芝麻油

61.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62.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63.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错误的是

A.《咏石灰》(明·于谦)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其中“清白”是指氢氧化钙

B.《咏煤炭》(明·于谦)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其中“乌金”的主要成分是煤炭

C.《天工开物》中记载:

“以消石、硫磺为主。

草木灰为辅。

……魂散惊而魄齑粉”文中提到的是火药

D.《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

“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64.

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热的纯碱溶液可用于洗涤煤油、柴油等矿物油污

B.水垢中的CaSO4,可先转化为CaCO3 ,再用酸除去

C.胃舒平( 主要成分(AlOH)3]和食醋同时服用可增强药效

D.淀粉和纤维素在体内最终水解为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65.

化学材料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材料制成的物品难降解的是

A.木材造的纸张B.淀粉做的地膜

C.蚕丝织的锦缎D.聚氯乙烯制的电话卡

6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的原理相同

B.油脂和淀粉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

D.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和乙醇与HBr反应均为取代反应反应

6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属于纯净物

B.废弃油脂回收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甘油

C.油脂既能提供能量又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D.Fe2O3可用来制作油漆和涂料

68.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小米“健脾、和胃、安眠”。

现代医学认为:

小米的安神作用与其中含有某种氨基酸有关。

下列有机物能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

A.油脂B.蛋白质C.淀粉D.纤维素

69.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所指代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

A.柳絮飞时花满城B.朝如青丝暮成雪

C.狐裘不暖锦衾薄D.春蚕到死丝方尽

70.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煤的气化、液化与石油的裂化、裂解均为化学变化

C.被称为“黑金”的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属于有机化合物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物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7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醋除水垢、明矾净水、油脂的皂化都是化学变化

B.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

C.用淀粉溶液可以直接检验海水中是否含有碘元素

D.氧化钙、硅胶、还原性铁粉都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7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杀菌与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的原理相同

B.硫酸铁晶体可用于袋装食品中的脱氧剂

C.地沟油可用来生产肥皂、甘油,达到废物利用的目的

D.利用石英可生产高纯硅,高纯硅是制光导纤维的重要材料

7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用于制太阳能电池板

B.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C.氨基酸与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均变性

D.尼龙绳、羊绒衫和棉衬衣等生活用品都是由合成纤维制造的

74.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成葡萄糖,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但可以帮助人消化

B.二氧化硫能杀灭霉菌和细菌,可用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蔬菜更有利于获取维生素C

75.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B.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2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76.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

B.石油是混合物,可通过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纯净物

C.酸雨的pH在5.6~7.0之间

D.新能源汽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