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7568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2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上海市杨浦区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3+1”质量调研生命科学试题

1.20世纪以前的生物学,从研究特点上看,主要是()

A.实验性生物学    B.描述性生物学

C.现代生物学     D.分子生物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总体上看,在19世纪以前,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积累了大量的事实资料。

进入19世纪以后,科学技术水准不断提高,显微镜制造更加精良,促进生物学全面的发展,并且对积累起来的事实数据做出理论的概括,在细胞学、古生物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等方面都取得新的进展。

 

(2)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等奠定了基础。

 (3)1859,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科学的阐述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的了理论,这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给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的打击,在推动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4)纵观20世纪以前的生物科学发展可以看出,在这一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生物课科学的研究是以描述为主的,因而可以称为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下面是有关某种淀粉酶E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见下表和右下图。

根据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Ⅰ

试管Ⅱ

试管Ⅲ

pH

8

8

7

温度℃

60

40

40

淀粉酶

1mL

1mL

1mL

淀粉

1mL

1mL

1mL

 

①E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作用②E较适合在60℃的环境下作用

③E的适合pH值是8④E的适合pH值是7

⑤E在作用40min后便会失去活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④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试管Ⅰ加酶后淀粉含量不变,说明此时酶活性丧失;试管Ⅲ淀粉消失的最快,因此酶活性最强,与试管Ⅰ相比,试管Ⅰ的60℃时淀粉酶已失活,E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作用;比较试管Ⅱ和试管Ⅲ可以看出,PH为7更适宜。

考点:

本题考查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表格的能力。

3.鲜牛奶中有两种物质,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O576N468S21,它们最可能是()

A.蔗糖和蛋白质B.脂肪和蛋白质

C.乳糖和蛋白质D.乳糖和核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蔗糖是植物细胞的二糖,不可能存在于牛奶中,A错误;脂肪的元素组成虽然是C、H、O,但脂肪与糖类相比H的相对含量多,O的相对含量少,B错误;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O576N468S21的化学物质最可能乳糖和蛋白质,C正确;核酸的元素组成的C、H、O、P,且不含S,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糖类的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下面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ATP所需的能量由高能磷酸键提供

B.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C.ATP可以水解为1个核苷酸和2个磷酸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合成ATP需要的能量主要由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提供,磷酸只提供ATP合成的物质,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合成ATP需要的能量主要由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提供,磷酸只提供ATP合成的物质,不能提供能量,B正确;ATP水解掉2个磷酸后形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正确;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使ATP与ADP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

考点:

本题的知识点是ATP的作用,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对于ATP的化学组成和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5.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发现,叶绿体受光照后,类囊体腔内的pH值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A.该现象与H2O的光解有关

B.大量的CO2进入叶绿体导致pH明显下降

C.ATP水解产生磷酸,导致pH明显下降

D.NADPH水解释放H+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发生了水的光解和ATP的生成,反应式为2H2O+2NADP+→2NADPH+2H++O2,导致PH下降。

考点:

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6.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碘液对水绵和颤藻染色,可见水绵细胞内有染色较深,形状固定的结构

B.做牛蛙脊髓反射实验时,剪去蛙的头背部是为了消除脑对脊髓反射的控制

C.叶绿体色素在纸层析过程中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

D.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将颤藻和水绵细胞用碘液染色后,可发现颤藻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说明颤藻属于原核生物;水绵细胞内可见到染色较深、形状固定的结构,说明水绵属于真核细胞,A正确;做牛蛙脊髓反射实验时,剪去蛙的头背部是为了消除脑对脊髓反射的控制,即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正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扩散的速度不同,其中胡萝卜素在纸层析过程中扩散速度最快,C正确;样方法一般用来调查种群密度,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常用的方法是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数法,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反射的过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关于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发生在心房的收缩期与心室的舒张期

②血压的调节包含神经和激素两种调节方式

③副交感神经兴奋会升高血压

④血管的管腔大小和血液粘滞度都影响血压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①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发生在心室的收缩期与心室的舒张期;故①错。

②在整体情况下,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下进行活动的,另外还有涉及肾上腺、垂体等激素分泌、肾功能状态和体液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血压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故②对。

③副交感神经兴奋,一方面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阻力减小,另一方面引起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从而血压下降;故③错。

④影响动脉血压有5个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故④对。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稳态的生理意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鸡的正常体温是41℃左右,将鸡肝片在适宜条件下研碎,制得酶液。

在反应器中,加入3%的过氧化氢2mL,酶液1mL,保温并测定其产生的气体量。

如图为25℃、40℃、50℃时的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①、②、③依次代表的温度是()

A.25℃、40℃、50℃B.40℃、50℃、25℃

C.40℃、25℃、50℃D.50℃、25℃、4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鸡的正常体温是41℃左右,①曲线单位时间内产生气体最多,因此①的温度为40℃,50℃温度为高温,酶已经失去活性,因此分解速度最慢,故③曲线为50℃。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酶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动物体内甲种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乙种氨基酸,可以肯定的是()

A.甲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B.甲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C.乙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D.乙种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甲种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乙种氨基酸,这说明乙种氨基酸是可以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考点:

本题的知识点是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划分依据,对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0.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都出现的变化是()

①分解后释放能量

②可在体内储存

③其中一种化合物完全可由另两种物质转变而来

④能成为某些细胞的成分

⑤氧化分解后形成水、CO2、尿素

A.①②B.③④  C.①④  D.①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有机物都可以分解后产生能量,①正确;三种物质都可以是细胞的结构,蛋白质可以作为结构蛋白,脂类中的磷脂可以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以及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可以构成糖被,因此④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因此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A正确;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导致NA+通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静息电位,B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单向传递,C错误;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兴奋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12.某噬菌体的DNA为单链DNA,四种碱基的比率是28%A、32%G、16%C、24%T.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形成杂合型双链DNA分子(RF).则在RF中,四种碱基A、G、C、T的比率依次是(  )

A.24%、16%、32%、28%B.26%、24%、24%、26%

C.28%、32%、16%、24%D.24%、26%、26%、2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已知噬菌体单链DNA中四种碱基的比率是0.28A、0.32G、0.24T、0.16C,以该链为模板形成的另一条单链DNA中四种碱基的比率为0.28T、0.32C、0.24A、0.16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则在RF中四种碱基A、G、C、T的比率依次是(0.28+0.24)÷2、(0.32+0.16)÷2、(0.16+0.32)÷2、(0.24+0.28)÷2,即0.26、0.24、0.24、0.26。

考点:

本题以噬菌体侵染细菌为背景,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O2B.H2O、Na+

C.C6H12O6、尿素D.血红蛋白、氧化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CO2、O2,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H2O、Na+,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6H12O6、尿素,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血红蛋白、氧化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存在于细胞外,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花生种子含脂肪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B.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紫色反应,该过程不需要加热

C.提取和分离绿叶中叶绿体色素时,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黄绿色

D.测定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花生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且子叶厚,易切片,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A正确;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可以发生紫色反应,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B正确;提取和分离绿叶中叶绿体色素时,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叶绿素a),C错误;用绿色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呼吸作用时,需要在暗处进行,以避免光合作用的干扰,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检测脂肪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细胞呼吸,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则、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5.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人的肌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乙图中,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

D.丁图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甲图可知,ATP的生成量与氧气浓度无关,人的肌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因此该图不能表示人的肌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A错误;分析乙图可知,该物质运输的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且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a点的呼吸作用最弱,产生的ATP数量少,C错误;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在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减弱,D正确。

考点: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呼吸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主动运输方式,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准确分析题图曲线,弄清曲线的走势和变化原因是解题的关键,对与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解题的基础。

16.男性体细胞中的1对性染色体为异型(XY),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1对同型性染色体(XX或YY)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一对性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仍为XY,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一对性染色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但仍在一个细胞中,为XY,B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没有分裂,XX或YY共用一个着丝点,即仍为一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XX或YY染色体,并向细胞两极移动,但细胞没有分成两个,所以细胞中一定存在1对同型性染色体,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右图表示细胞中4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代表一类有机物。

下列化合物组合序列中,最符合图意的一组是()

A.脂质、酶、蛋白质、激素B.激素、脂质、蛋白质、酶

C.酶、蛋白质、激素、脂质D.脂质、酶、激素、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目前没有发现脂质类的酶,因此脂质与酶不能有交叉,有的激素属于脂质类物质,因此脂质与激素应该有交叉,A错误;脂质与蛋白质是两类物质属于并列关系不能有交叉,有的激素是蛋白质类的物质,因此激素与蛋白质应该有交叉,B错误;蛋白质与脂质属于两类物质,属于并列关系,一部分酶和一部分激素属于蛋白质,还有一部分激素是脂质,因此激素与蛋白质和脂质都有交叉,酶与蛋白质有交叉,C正确;脂质与酶不能有交叉,酶和激素属于两类物质,不能有交叉,D错误。

考点:

本题的知识点是酶的本质,激素的本质,蛋白质和脂质的作用,准确把握4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构建科学的概念关系图是解题的关键。

18.以下碱基对模型中,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且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

考点:

本题结合某学生制作的碱基对模型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9.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②身体耗氧量变化

③肾上腺素分泌量④汗腺分泌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寒冷时,机体增加产热量,减少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①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①错误;

②机体代谢增强,身体耗氧量增加,②正确; 

③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水平提高,增加产热量,③正确;      

④汗腺的分泌量减少,④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

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B.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形成

C.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甲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乙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丙表示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丁表示基因突变,戊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所以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基因重组及其意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拉布拉多犬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其中黑色(B)对棕色(b)为显性;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颜色的表达,颜色表达(E)对不表达(e)为显性。

无论遗传的毛色是哪一种(黑色或棕色),颜色不表达导致拉布拉多犬的毛色为黄色。

一位育种学家连续将一只棕色的拉布拉多犬与一只黄色的拉布拉多犬交配,子代小狗中有黑色和黄色两种。

根据以上结果判断亲本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A.bbEe×bbeeB.bbEE×BbeeC.bbEe×BBeeD.bbee×Bbee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棕色的狗bbE_与黄色的狗__ee交配,结果生下的小狗有黑色B_E_和黄色__ee的狗,但没有棕色的bbE_,说明亲本的基因型bbEe和BBee。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解题的一般思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2.下列组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其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c和e对照

B.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可设置a和c对照

C.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物质内因时,应设置的实验组为b和c对照

D.图中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c和e,停止生长的是b和f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对胚芽鞘尖端的不同处理进行对照,即d和e对照,故A错误;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应设置的对照是有无单侧光,即a和c对照,故B正确;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时,应设置的对照是有无胚芽鞘尖端,即b和c对照,故C正确;图中c和e胚芽鞘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而b和f没有胚芽鞘尖端,植株不生长也不弯曲,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的共同特点是()

A.元素组成相同B.合成部位相同

C.运输途径相同D.生理功能相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甲状腺激素中有碘元素,胰岛素和性激素没有,A错误;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细胞中合成,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合成,性激素在性腺合成,B错误;激素的运输都是通过体液运输,C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胰岛素能降血糖,性激素能促进性器官成熟,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4.如图是一种遗传病的家系图。

下列叙述可能的遗传方式与正确的是()

①该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②该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③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④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⑤如果III-7与正常男性结婚,该男性家族中无此病基因,则他们的后代均不患该病

A.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该病可能想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Ⅱ-4女患者的儿子Ⅲ-6正常,因此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①③④正确;男性家族中无此病基因,属于纯合子,根据Ⅱ-4女患者,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后代不患该病,⑤正确。

考点:

对于人类遗传病类型及特点的理解并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人类遗传病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5.生物体细胞的主要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在缺氧的情况下,可进行无氧呼吸。

下面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

呼吸类型

产物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产物

无氧呼吸产物

A

马的肌肉细胞

CO2,H2O

酒精,CO2

B

甜菜块根细胞

-

乳酸

C

苹果的果肉细胞

CO2,H2O

酒精,CO2

D

酵母菌

CO2,H2O

酒精,H2O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错误;甜菜块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B错误;苹果的果肉细胞产生酒精和CO2,C正确;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和CO2,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6.若某mRNA中尿嘧啶数200个,占全部碱基的10%。

正常情况下转录该mRNA的DNA片段中的腺嘌呤与鸟嘌呤数之和是()

A.500个B.1000个C.1200个D.2000个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已知某mRNA中尿嘧啶数200个,占全部碱基的10%,则该mRNA中含有碱基总数为200÷10%=2000个。

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所以转录该mRNA的DNA片段中含有减数数目为4000个。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双链中不配对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所以A和G共有2000个。

考点: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