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8775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生命科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

7.如果一个健康人受到惊吓后的收缩压>140mmHg,可以通过神经调节恢复正常,如图所示。

在下列反射弧中,b应该是

A.植物性神经 B.交感神经 C.副交感神经 D.感觉神经

8.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b点与d点差异的主要限制因素是CO2浓度

B.a点与d点差异的主要限制因素是CO2浓度

C.ab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bc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温度等其它条件

9.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利用细菌的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绿色植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肺炎双球菌利用小鼠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10.下列各项分别表示某些概念的从属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11.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为10-10mol.L-1),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最合适的是

A.b侧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E左右

B.b侧生长素浓度处于A~C的范围

C.b侧生长素浓度处于C~D的范围

D.在太空中b侧生长素浓度为C点

12.如图为探究植物向光弯曲实验发现的吲哚乙酸的基本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与图二胚芽鞘尖端分别套不透光和透光小帽,说明感光部分在尖端

B.实验说明吲哚乙酸促进胚芽鞘尖端下一段背光侧生长,抑制向光侧生长

C.实验说明吲哚乙酸对植物各器官的灵敏度不同

D.如果图二尖端下段不遮光,不能排除尖端下段也是感光部位

13.下列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B.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14.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黄色液体是否含有脂肪、提取的DNA是否混有DNA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物是否有CO2、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依次选择的试剂是

①苏丹III②班氏试剂③Ca(OH)2④甲基绿⑤双缩脲试剂

A.②④③⑤B.①⑤②③C.①⑤③⑤D.①②④⑤

15.下表为一植物细胞在两个不同的阶段细胞大小的一些数据。

下列各图中,正确反应从阶段I到阶段II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变化的是

长度

直径

细胞壁厚度

细胞体积

液泡体积

阶段Ⅰ

26μm

24μm

2μm

12600μm3

600μm3

阶段Ⅱ

36μm

330μm

336000μm3

273000μm3

水分

纤维素

蛋白质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

能够反映细胞液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的是

ABCD

17.在突触传递中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的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而离开突触间隙,从而

A.为下一次突触传递做好准备B.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C.另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D.使一个反射过程得以完成

a

b+c

d+e

f

g

+

h

c

18.如图表示叶绿体中部分结构和过程,a~h代表物质,①、②代表有关液体。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f是NADPH

B.c是氧气

C.g转变为h,需要c

D.②为类囊体腔

19.细胞分化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

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未离体的体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

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0.图1表示某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2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分子状态图,该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说明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B.图中可以说明基因C与基因b连锁

C.若图1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1为RNA链

21.2对等位基因A、a,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B控制的性状受基因A的抑制,即基因A不存在时B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

则AaBb与AaBb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

A、15:

1B、13:

3C、12:

4D、9:

7

22.关于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发生在心房的收缩期与心室的舒张期

②血压的调节包含神经和激素两种调节方式

③副交感神经兴奋会升高血压

④血管的管腔大小和血浆渗透压都影响血压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3.下图表示甘油三酯在脂肪细胞中代谢途径,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人体内甘油三酯的运输携带者主要是乳糜微粒和低密度脂蛋白

B.途径⑦所示的甘油、脂肪酸经血液循环主要送至肝细胞重新合成甘油三酯

C.胰岛素可促进代谢途径④和⑤,而肾上腺素可抑制代谢途径②和③

D.血液的甘油三酯主要来源是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吸收和肝细胞中利用甘油、脂肪酸的合成

24.将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以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放在只含有31P的原料中进行减数分裂,则该细胞所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32P和31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分别是

A、100%、100%B、100%、50%

C、50%、100%D、50%、50%

气体相对量

O2吸收量

O2的浓度

CO2释放量

25.如图所示酵母菌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点对应的氧气浓度为X,此时,CO2释放量相对值为0.6,O2吸收量相对值为0.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速率相等

B.AC段表示仅进行无氧呼吸

C.氧气浓度X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是有氧呼吸的1.5倍

D.氧气浓度X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是有氧呼吸的2倍

26.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有红色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有白色基因b(如图)。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该植物作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红色与白色比为1:

1

B、以该植物作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红色与白色比为1:

C、以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红色与白色比为1:

D、以该植物作父本进行测交,后代出现小部分红色,说明发生了交叉互换

27.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D.在乙图的a、b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28.已知基因型为BbVv的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如右图所示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10%。

基因型均为BbVv的雌雄果蝇交配,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为

A.20% B.40%

C.50% D.70%

29.图一、图二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三为图二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

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图一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图二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中

B.该种生物的每个细胞都转录图二所示的该基因

C.图三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子链

D.图三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

30.某种生物只能产生四种等量的配子ORS、Ors、oRS、ors,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为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一)回答下列图示关系的问题。

(7分)

ATP作为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是转化十分迅速。

细胞中的ATP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如图一。

31、图一显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不是可逆反应,因为过程a与过程b的反应类型不同;

过程a与过程b所需的酶不同;

过程a与过程b的能量来源与去路不同,简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中染色质与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它们在特定时期的变化关系,如图二。

32、图二中过程c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尖的①~④,以及花粉母细胞过程e~f中,可出现过程c、d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

B、形成①的过程DNA序列不改变,细胞功能改变

C、形成②的过程DNA序列不改变,细胞功能不改变

D、形成③、④的过程DNA序列改变,细胞功能改变

E、过程e的DNA序列会改变,f的DNA序列不改变

(二)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与免疫的问题。

(10分)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抗原诱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复杂系列反应,下图是抗原呈递细胞吞噬处理并呈递抗原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34、结构A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合并进入细胞器B后,被降解成特定的肽段,细胞器B是__________。

物质a由细胞器C转运合并进入B,细胞器C是_______________;

35、图示中细胞L、M是________________(同一个细胞/同种不同个细胞/两个不同种细胞)。

细胞K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免疫作用的。

细胞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6、根据上述图示过程阐述人体患相关疾病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7、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细胞F与细胞J均是通过增殖分化而来

B、细胞器C中含有蛋白水解酶

C、细胞器C呈递物质b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细胞M的免疫作用称为细胞免疫

(三)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

38、若过程②发生在真核生物的一个细胞中,会产生__________(一种/几种/该生物所有的)RNA。

39、健康人体中不存在的过程是()。

40、人体中过程③需要_______________酶。

41、人体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过程有图一中的(),因为_______________。

42、图二显示了图一的过程()。

过程4需要______________酶。

43、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多选)。

A、衰老细胞中不再发生图二过程B、已分化细胞不再发生图二过程

C、过程4需要ATPD、乙的碱基及其序列与2完全相同

(四)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资料:

基本培养基:

能满足某一菌种野生型菌株营养要求的最低成分的培养基。

补充培养基:

营养缺陷型菌株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一种或几种营养成分才能正常生长的培养基。

完全培养基:

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一些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碱基之类的天然物质,可以满足该微生物的各种营养缺陷型生长的培养基。

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可用于淘汰野生型菌株。

营养缺陷型是一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和碱基等)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的菌株。

某小组同学选用紫外线为诱变剂,诱发大肠杆菌(E.coli)突变,期望获得某种营养缺陷型菌株。

用青霉素法淘汰野生型,并检出缺陷型。

44、取一环E.coli置于5mlLB液体三角瓶中,37℃培养一段时间。

LB培养液:

酵母膏0.5g、蛋白胨1g、NaCl0.5g、水100ml。

LB是_______培养基,如要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则要添加__________。

45、取培养的菌液离心等处理,加入培养皿中加盖,置于15W紫外灯下30cm处照射1min,然后打开皿盖照射1-3min,置于37℃避光培养一段时间。

此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6、取上述培养菌液离心等处理后于无氮培养基中37℃培养一段时间;

加入含氮的基本培养基和青霉素,再37℃培养一段时间;

从培养后的菌液中取0.1ml到含有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的两个培养皿中涂布,37℃培养。

细菌先在无氮培养基中培养的目的是消耗体内的氮素,停止生长,避免______型被以后加入的青霉素杀死。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7、如果菌株在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中的菌落数大致相等,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对此,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48、选择在完全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分别点种在划线对应编号的基本培养基(A)和完全培养基(B)上培养。

如图。

点种的培养基的先后顺序是先基本后完全培养基。

选在A上不生长在B上生长的菌落,在基本培养基上划线,培养。

划线后可能细菌生长或者不生长,对结果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

49、对营养物质缺陷类型进行鉴定的过程,需要用到的培养基()(多选)。

A、基本培养基B、完全培养基C、补充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

(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2分)

叶片光合能力的强弱往往决定了苹果产量高低及品质优劣。

以盛果期苹果为研究对象,确定不同部位的最大叶片A、B、C、D测定光合能力等数据,其中C为果实附近叶片。

所选择部位全天均可得到自然光照。

下图是叶片A~D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平均值的日变化曲线图(气孔导度是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通过气孔的气体量)。

50、光合速率与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光反应、暗反应)相关;

气孔导度与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光反应、暗反应)相关,该阶段直接利用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

51、光合速率日变化与_________________相关性最高;

13点时光照较强,而A、B叶片光合速率明显处于“波谷”,较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题中信息回答),C、D叶片的“波谷”出现较晚,推测C、D叶片与A、B叶片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A、B叶片光合速率较C、D叶片大,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多选)。

A、光照强度B、CO2浓度C、温度D、土壤含水量

53、光合能力提高和________________都可减少胞间CO2浓度。

54、根据上述数据,如果只选择一个部位的叶片测定光合能力,选择________最适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回答下列有关机体调节的问题。

(16分)

55、冬去春来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此时的X主要是_________。

鸟类繁殖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信息回答)。

56、完成过程②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

反馈调节过程的编号有()。

57、物质a名称是______________。

c含量相对稳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信息回答)。

58、给予鸟刺激X,产生反应X的途径是____________(用图中编号回答);

给予刺激Y,不产生反应X,此时,刺激Y称为_________刺激。

期望给予刺激Y也产生反应X,则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

当反复出现期望的反应X时,刺激Y称为__________刺激。

59、针刺脊蛙左后肢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中,该神经中枢在____________中,传导的方向是由_______结构所决定的,该结构在图中________中。

60、剪断脊蛙左后肢神经(⑩),刺激______(A端、B端)可以看到左后肢收缩,该收缩是否能称为反射,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61、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

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____________。

62、图中体液分为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两大类,含量多的是______________。

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

63、过程b由激素_____________促进;

当细胞D中产生过量乳酸时,机体如何处理乳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细胞中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此时,反应所处的条件是()(多选)。

A、无氧B、有氧C、先无氧后有氧D、先有氧后无氧

表一部分体液中主要电解质含量

离子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Na+

142

145

12

K+

4.3

4.4

139

Ca2+

2.5

2.4

<

0.001(游离的)

Mg2+

1.1

1.6(游离的)

总计

149.9

152.9

152.6

Cl—

104

117

4

HCO3—

24

27

HPO42—、H2PO4—

2

2.3

29

14

0.4

54

其他

5.9

6.2

53.6

152.2

65、分析表中数据,说明两大类体液的渗透压是否相同?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细胞内液维持pH相对稳定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外液调节pH相对稳定的缓冲对是_________________,在代谢过程中,当各种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在缓冲对的作用及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器官)将多余的酸、碱排出体外。

(八)回答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问题。

一个常规饲养的某种动物M,种群中个体均为黑毛。

该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M出现无毛性状,无毛M既有雌性也有雄性。

(有毛与无毛基因用A、a表示)

66、为确定无毛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可选择交配的M的亲本组合:

__________________,从结果说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如果已知无毛基因为显性,有毛雌性M与偶然出现的无毛雄性M交配产仔多次,后代中无毛均为雌性,有毛均为雄性,此结果与题干中“无毛M既有雌性也有雄性”的结果是否矛盾,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如果选择6组M交配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交配组合编号

3

5

6

交配组合

无毛

有毛

产仔次数

17

子代小鼠数量(只)

(♀+♂)

(6+6)

(14+13)

110

(56+54)

13

(6+7)

40

(21+19)

9

(3+3)

20

(10+10)

(14+15)

11

(6+5)

由上表判断,无毛基因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