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7943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docx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

内部审计的定义[方案]

内部审计的定义

概念

1,1999年6月,内部审计师学会董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如下定义: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

内部审计

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

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

2,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

内部审计是和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列的三种审计类型之一。

与注册会计师的区别与联系

(一)联系:

注册会计师审计相比共同点是他们都以财务审计为起点,但关注的重点不同,由财务审计为基础的拓展的业务领域也不同。

(二)区别:

1,独立性不同。

内部审计强调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独立性,不强调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与领导人之间的独立性。

因此内部审计本质上是单向独立的。

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应称法,即:

由部门、单位内部设置的专职机构及人员,独立地对本部门、本单

内部审计业务纲要

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用以健全内部控制,维护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经济监督活动。

内部审计在中国审计组织体系中,起着以国家审计为主导,以内部审计为基础的重要作用,支撑着企业的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的本质在于,作为企业指挥者管

理机能的一部分,对企业管理手段妥善与否、有无弊漏和是否经济有效,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分析和评价。

内部审计的主要缺陷和特点是,由于在本单位领导下进行内部审计活动,其独立性表现稍弱;但具有及时性、连续性、针对性、预防性等特点。

2,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

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3,由于审计目标不同,故两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也不同。

即便是两者最大的相同点财报,注会与内审的关注的重点也不同。

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合规性,也就是对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

而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有效性、经济性、合规性。

4,业务范围不同。

注册

金融机构内部审计

会计师审计主要是财报审计,以财报审计拓展到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财务咨询等活动。

而内部审计是以企业财务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

现在市面上的一些内部审计的书主要讲的不是财务审计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避免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重复和有的内部审计专家的错误观念导致,但是索耶在其著作中明确告诫“在热衷于这些审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时,绝不能走得太远,绝不能忽视基本的财务审计和经济业务审计”。

5,审计标准不同。

内部审计的标准是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注册会计师的标准是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6,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不同。

内部审计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水平,由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其目的,改善机构运作并增加价值,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水平。

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涵盖的内容

内部审计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表现出特定的审计内容:

对医疗卫生行业

医疗收费监控

在系统中预设医疗收费物价考核指标标准,对医疗收费系统进行实时跟踪、监督。

如果医疗收费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相应标准指标的情况,这些数据就会在监控程序中向监督人员发出信号或消息。

医疗设备监控

系统

企业内部审计项目管理规范操作可以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再结合医疗收费监控,可以对大型医疗设备的收费进行控制,防止医疗设备漏费、私收费现象的发生;同时,方便医院领导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及收入情况进行了解。

药品物价监控

系统中药品物价实时监控,是通过相关监控程序对库存系统中日常核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监督来实现的。

如果库存核算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监控界限或参数的情况,这些数据就会在监控程序中向监督人员发出信号或消息。

对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执行监控

系统具自动读取预算系统的功能,根据设定的预算项目和财务数据的对应关系,实现财务数据与预算数据、财务指标与预算数据、预算指标的对比分析和穿透式查询,找出差异的原因,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预警定义,实现多种等级的预警提示。

专项经费监控

通过设定专项经费来源总额和分项金额以及支出总额和分项金额来检查专项经费的来源和支出的执行情况;检查收支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超支现象,检查专项经费支出是否存在串户和不规范核算情况。

对制造行业

存货库龄监控

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的库存业务进行监控,及时反映企业的库存结构、资金占用、积压数量、积压时间,使企业库存管理人员能及时掌握、调整库存周转频率,盘活积压资金,既保障库存物资及时供应生产的需求,又防止过度积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销售业务的监控

通过对销售业务的监控,使销售数据在系统中实时更新,这样可以及时对销售的收入、单位成本、单位利润等销售数据进行分析,使企业管理

人员能及时掌握市场状况,尤其是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的销售价格等情况,以便做进一步的市场战略调整。

财务监控

系统中财务系统的时监控,是通过相关监控程序对财务核算系统中日常核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监督来实现的,如果财务核算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审计界限或参数的情况,监控程序会自动向审计人员发出预警信号或消息。

财务规范性控制

现金坐支监控:

可以根据定义的现金坐支检查公式进行监控。

异常凭证监控:

审计人员可以根据会计制度和内部财务制度的规定自行定义异常凭证中的科目对应关系,凭证发生时系统可以及时提示并记录这些异常对应关系凭证,并提示这些异常凭证所涉及的内控制度缺陷。

财务分析监控

可以允许设置以及组合财务分析工具提供的方法,定义分析的标准,以及违反标准的结论,形成具体的分析方案,并且每一条分析,可以预先设置其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经济指标监控

可以通过系统定义好的经济指标,设置指标数值范围、指标数值趋势、指标同比数、指标预算数的控制.

大额收支监控

通过对现金、银行存款账户大额收支监控限额的设定,对收支的金额过大或数量过多时,监控程序会自动向审计人员发出预警信号。

审计作业监控

帮助审计工作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和企业授权开展审计监督作业,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和查处违法违规问题。

重大疑点监控

通过设置疑点分类监控的方法,将在审计作业过程中发现的审计疑点根据重要性原则进行监控提示,帮助审计主管明确审计详查的方向。

重大违规金额监控

通过设置违规金额分类标准的方法,监控在审计作业过程中查清的违规金额,帮助审计主管根据重要性原则进行监控提示,提示审计主管审计项目在违规金额方面的重大程度。

例如:

违规金额超过10万元以上时系统向审计人员发出监控预警信息。

违规问题监控

通过对违规问题设置重要性标准的方法,监控在审计作业过程中违规问题的属性和重要性,帮助审计主管判别问题严重性程度,提示审计主管审计项目在违规问题方面的严重程度。

例如:

违规问题属于贪污或小金库等严重违法违规时,系统向审计人员发出监控预警信息。

审计作业进度监控

通过对审计作业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进行比较的方法,并设置计划进度,完成差异监控指标,对审计作业进度进行监控,当出现较大差异时,及时进行监控提示,帮助审计主管及时了解在审计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严重程度。

例如:

实际进度明显落后于计划进度30%时,系统向审计人员发出监控预警信息。

内部审计方法

顺查法。

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和会计核算程序,依次审核和分析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

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提供资产负债表、科目明细账、科目余额表和记账凭证等查询页面,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联网实时监控系统实时查证工具中科目余额表查到科目明细账,再通过科目明细账查到凭证,最后检查根据以上数据所生成的资产负债表。

逆查法。

按照经济活动进行的相反顺序,先审查会计报表,从中发现错弊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依次审查和分析报表、帐簿和凭证。

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提供资产负债表、科目明细账、科目余额表和记账凭证等查询页面,如同顺查法一样,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这些页面实现逆查法。

抽查法。

通过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凭证检查功能中的凭证抽样功能,可以抽查多个科目的凭证。

目前提供三种抽样方法,包括等距抽样、随机抽样、PPS抽样,从被审单位被审计对象中抽取其中一部分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借以推断审计对象总体有无错误和弊端。

审阅法。

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可以对取得的有关会计资料进行审查,以判断其合规性,检查记账凭证。

分析法。

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利用实时查证工具中的趋势分析功能,通过该功能的趋势分析表可以对会计资料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各种数据的内在联系,以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审计重点。

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结合法。

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确定审计样本是在内控制度与重要性水平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对某一样本产生怀疑时,审计人员可能会扩大样本的数量或对某一样本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审计。

在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的凭证抽样中,通过设置样本条件,可自定

义样本的数量并根据该科目的凭证张数自动计算出抽样凭证的间隔。

效益评价审计法。

博科资讯审计管理软件通过审计客体所从事的经济活动行为,利用数学计量或数理统计原理,在内部控制制度相对完善的状态下,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量化的评价标准或体系,科学、合理、细致的计算出经济评价的各项指标,反映经济的节约与效率效益和对社会的贡献程

[1]度。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与目标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二)制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目标:

l.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职业化。

2.促使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按照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提高内部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促进组织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3.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发挥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控制、改善风险管理、完善组织治理结构、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作用。

4.建立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相衔接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体系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中国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

(一)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

(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规范。

(三)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三、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约束力

(一)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执业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遵照执行。

(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实施内部审计的具体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应当参照执行。

四、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一)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的全过程。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

无论组织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也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和组织形式如何,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时,都应遵循内部审计准则。

五、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一)内部审计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

协会下设准则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准则的起草、修改和论证工作。

(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l.选定项目。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提出内部审计准则备选项目,经专家咨询论证,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审批立项。

2.拟定初稿。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根据确定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起草初稿。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征询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修订后提交征求意见稿。

3.征求意见。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

4.修改定稿。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准则委员会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改征求意见稿,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征询专家及有关方面意见后定稿。

六、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发布、修订与解释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负责发布、修订与解释。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责任,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与人员,及其从事的全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一般准则

第四条一般准则是指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及其职权、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资格条件和职业的要求。

第五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应考虑组织性质、规模、内部治理结构以及相关法令的规定,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内部审计人员。

第六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在其内部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并积极了解、参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专门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这种专业胜任能力。

第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

第九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任何实际经营管理活动。

第十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能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第三章作业准则

第十一条作业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和审计实施阶段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应考虑组织的风险及管理的需要,制定审计计划,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安排,并报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十四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前,应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并做好必要的审计准备工作。

第十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应深入调查了解被审单位的情况,对其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

第十六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运用座谈、检查、抽样和分析性程序等审计方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

第十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积极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进行审计,不应改变审计计划确定的目标和范围。

第十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将收集和评价的审计证据及形成的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

第四章报告准则

第十九条报告准则是内部审计人员反映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以及内部审计负责人批准和报送审计报告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第二十条内部审计人员应于审计实施结束后,出具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报告的编制必须以审计结果为依据,做到客观、准确、清晰、完整且富有建设性。

第二十一条内部审计报告应说明审计目的、范围、结论和建议,并可以包括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对审计结论和建议的意见。

第二十二条内部审计报告应声明系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办理,若有未遵循该准则的情形,审计报告应对其做出解释和说明。

第二十三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内部审计报告的审核制度。

内部审计负责人应审查审计证据是否充分、相关、可靠,审计报告表述是否清晰,审计结论是否合理,审计建议是否可行。

第二十四条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审计报告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应向被审单位下达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书。

第二十五条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是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相对保证。

第二十六条内部审计人员应进行后续审计,以确保审计报告所提出的审计结论和建议得到有效实施。

第五章内部管理准则

第二十七条内部管理准则是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利用审计资源,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实现审计工作目标的规范。

第二十八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确定年度审计工作目标,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编制人力资源计划和财务预算。

第二十九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审计条例》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结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审计工作手册,以指导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并作为监督、检查的依据。

第三十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建立内部激励制度,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评价其工作业绩。

第三十一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保持与国家审计机关的联系,依法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和指导;应保持与民间审计组织的协调,并评价其工作效率。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准则由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负责解释,审计署颁布。

第三十三条本准则自****年*月*日起施行。

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时,必须严格遵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其他规定。

第二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时,必须做到正直、独立、客观和勤勉。

第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时,必须保持廉洁,不能收受任何有损自己职业判断的有价值的物品。

第四条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只能开展那些在其专业胜任能力范围之内预期能合理完成的工作。

第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应诚实地为组织服务,不做任何有违忠诚性原则的事情。

第六条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遵循保密性原则,慎重地使用他们在履行职责时所获取的资料。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不得有意从事损害国家利益、本组织利益和内部审计职业荣誉的活动。

第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报告中应真实地披露他们所了解的全部重要事项。

第九条内部审计人员应不断接受后续教育,努力提高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服务质量。

第一批内部审计准则公告

第1号内部审计报告及其传递

第2号内部审计工作底稿

第3号内部审计证据

第4号后续审计报告

第5号内部审计计划

第6号内部审计通知书

第7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第8号对舞弊的预防、检查和报告

第9号报告内部控制

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编辑本段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理念的发展及启示一、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三个转折点

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今已经历了古代内部审计、近代内部审计和现代内部审计三个发展阶段。

现代内部审计始于美国。

1941年被认为是现代内部审计的开始。

1940年之前在美国,内部审计只是外部会计公司的一个助手。

1941年,Victor.Z.Brink完成了他在纽约大学的博士学位的论文,该论文阐述了包括内部审计性质和范围在内的内部审计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Brink指出内部审计应该作为公司管理层的服务者,而不是作为外部审计(外部会计公司审计)的助手。

Brink凭借这篇论文成为美国“内部审计”这个学科的“开山祖鼻”。

同年,北美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主任JohnBThurston写了一本名为《内部审计的原理和技术》的内部审计专著。

Brink还于1942年出版了美国第一本全面的、系统的论述“内部审计”方面的书《内部审计原理和实务》。

此书一直不断更新,并于2001年发行第五版。

以上事件标志着内部审计的系统理论已开始形成,是内部审计的第一个转折点。

1978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正式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雏形。

所以1978年是美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内部审计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二个转折点。

《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首页就是全面综合地对“内部审计”的概念进行了严谨的定义,在当时的经济和审计领域这个定义已经是相当完美。

此准则颁布后十年来被世界各国的审计领域普遍认可,并被翻译成9种语言。

1999年6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及其属下的研究基金在反复进行讨论、研究、向各方征求意见后,正式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框架》。

正如财务会计准则框架一样,《内部审计实务框架》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核心,所以1999年6月是美国内部审计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三个“历史性转折点”。

相关文件陆续颁布。

二、内部审计实务框架

当前各国内部审计遵循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由三个层次组成:

(一)第一个层次是强制性的,其核心内容有《内部审计定义》、《道德准则》、《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1.《内部审计定义》

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服务,其目标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

它通过一套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以帮助组织达到目标。

2.《道德准则》

制定道德准则的目的是在内部审计职业内促进道德文化。

道德准则对于内部审计职业来说是必要和适当的,这是由于内部审计是建立在一种信任的基础上的,这种基础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提供了客观保证。

道德准则在内部审计定义上加以扩展。

3.《内部审计实务准则》

《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由《属性准则》、《绩效准则》、《执行准则》组成。

《属性准则》论述从事内部审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特性。

《绩效准则》则论述内部审计活动的本质,并提供衡量内部审计绩效的质量标准。

《属性准则》和《绩效准则》适用于全部内部审计活动。

《执行准则》将《属性准则》和《绩效准则》运用于特定业务(如遵循性审计、舞弊调查、对控制的自我评估项目)。

《属性准则》和《绩效准则》只有一套,而《执行准则》可能有多套,每套对应内部审计活动的一种主要类型。

(二)第二个层次是《实务建议》(即以前的指南),不是强制性的,但是也经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批准并强烈推荐使用。

它能够帮助解释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或将准则运用于特定的内部审计环境。

虽然有一些实务建议可能适用于所有内部审计师,但其他的主要用于特定的行业、特定的审计领域,或者特定的地域。

(三)第三个层次是《发展和实务指南》,包括了各类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开发或者批准的材料,不具有强制性。

其中包括研究报告、书籍、讨论会以及其他还没有资格成为强制性准则的与内部审计实务有关的产品和服务,是审计实务框架中内容最多、最广泛的部分。

《发展和实务指南》用以帮助实施《道德准则》、《实务准则》和《实务建议》,提供了最佳实务提示和技巧。

三、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理念的发展

以上简单介绍了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理念的发展,并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从独立性到客观性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旧定义体现在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责任的声明》(1990修订本)中:

“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功能,它要提供有关检查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通过新旧定义的比较,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新的定义中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更强调了客观性。

在传统观念中,“独立”是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也被认为是保证内部审计效果的一个重要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