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7945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docx

浅基础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成果

成果:

设计计算书、设计图纸

姓名:

学号:

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

土木工程

年级:

2009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12年01月

课设简介

1.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高等教育中一直强调和重视的教学实践环节,《基础工程》

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基础工程》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浅基础和深基础(桩基础)的设计任务。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基础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2.1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对基础工程设计内容和过程有较全面的了

解和掌握,熟悉基础工程的设计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

2.2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规定的全部内容。

设计计算书要求计算正确、文理通顺,施工图布置合理、表达清晰,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课设简介I

目录II

第一章绪论

1.1工程概况

1・1・1地形

1.1.2工程地质条件

1.1.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1.1.4水文地质条件

1.1.5轴线及上部结构作用何在

1.1.6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第二章基础设计

2.1基础梁埋深及高度的确定

2.2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2.3确定条形基础底面尺寸

2.4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2.5基础结构验算

2.6基础梁配筋验算

2.6.1正截面受弯钢筋计算

2..6.2箍筋计算

第三章翼板配筋计算

3.1截面尺寸验算

3.2翼板横向钢筋计算及分布钢筋确定

第一章绪论

1.1工程概况

1.1.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1.1.2.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福州市乌龙江下游山前沟谷处,地貌上属山前冲海积谷地,原始地势高差较大,现经人工填土后,高差约5m拟建场地原为山谷坡地,分布

若干鱼塘,现已人工吹砂堆填。

场地东、南侧为学校及居民区,西侧为山坡。

地层分布有人工吹砂层、第4系全新统冲积层、上更新统冲洪海积层,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类。

1.1.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1.1.4.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部填土中孔隙潜水及基岩风化带中的孔隙-裂隙承压水两种类型,水量贫乏,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70m,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具有腐蚀性。

1.1.5上部结构资料

拟建建筑物为全现浇多层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柱

网布置如图1所示。

其中横向尺寸为36m纵向尺寸为24m

表1有关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

直剪试验

地层代号

土层名称

厚度

承载力特

征值参考

fak

含水量

重度

孔隙比

塑性

指数

液性

指数

粘聚力

内摩

擦角

压缩

模量

w

Y

e

Ip

1L

C

Es

kPa

%

3

kN/m

kPa

O

MPa

1

杂填土

1.0

6.4

13.7

0.997

2

25

2

粘土~粉质

粘土

2.0

120

69.3

14.9

1.0

24.6

0.95

19

7.3

4.51

3

淤泥质土

3.0

80

41.4

17.3

1.15

19.8

0.62

26

8.5

1.50

4

粘土

3.0

140

67.3

15.1

0.86

20.2

1.12

9

11.4

4.80

5

粉土

4.0

160

24.5

19.0

0.72

4.2

1.10

12

23

5.50

6

残积砾质粘

性十

4.5

200

32.5

16.1

0.66

7.2

0.72

12

25.5

3.30

1

6:

3

'■E

'■C

'A

图1柱网平面图

1.1.6上部结构作用荷载

本人所算为4号轴线处基础,柱底竖向荷载标准组合值为1440kN。

第一章基础设计

2.1基础梁埋深及高度的确定

取基础埋深d=1.5m,高于底下水位0.2m。

11

取基础高度h=1.2m,符合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的规定。

48

2.2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承载力特征值参考值[fak"20kN,先假设基础宽度b=3m,基础底面以上土

的加权平均容重m=(13.71.014.90.5)/1.5=14.1kN/m,查表得d=1.0。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fak•b(b-3)dm(d-0.5)=12001.014.1(1.5-0.5)=134.1kPa

2.3.确定条形基础底面尺寸

bFk514402.56m,取基础宽b=2.7m

(fa-d)l(134.1-201.5)27

FkGk51440201.5272.7

p=———==128.kPa兰fa=1BF41

A27汉2.7

取条形基础端部外伸长度I。

=1.5m,符合外伸长度宜为边跨跨度的0.25倍的

规定(l0=0.256.0=1.5m),即条形基础长1=64+21.5=27m。

2.4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软弱下卧层为第3层fak=8*Pa2sa^18.k)N/n查表0,^1.0

3

m二[13.71.014.90.7+(18.9-10)1.3]/3.0=11.99kN/m

fa二fakb(b-3)dm(d-0.5)=8001.011.99(3.0-0.5)=109.75kPa基底压力p=128.76kPa基底自重压力pc0=13.71.014.90.5=21.15kPa:

=Es1=3.0z/b=1.5/2.70.56查表得地基压力扩散角"23

Es2

下卧层顶面自重压力pcz=13.71.014.90.7(18.9-10)=35.7kPa

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pz竺啦2.7(128.76-21.15)=69.33kPa

b+2ztan日2.7+2F.5>

下卧层顶面总压力p=pczp^35.769.33=105.03kPa乞fa=109.75kPa

即下卧层满足承载力要求。

2.5基础结构验算

混凝土弹性模量Ec=2.55107kN/m2

基础梁截面刚度Ecl=2.551070.193=4921500kNm2

采用倒梁法并运用结构力学求解器求解各项数据

每米长度基底反力P—二1.35―51450二360.0kN/m

I27

1.355144015%

边跨每米长度增加基底反力p'194.4kN/m

6+1.5

均布分布反力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T

36品0

Tt2丁丁(2t丁3)丁

554.40■554.40360.00

求出各支座反力为R=2313.7NR2=3081.kNR3=1844.&N

Rt=3081.8NR5=2313.7N

由于支座反力与原柱端荷载相差较大,支座处存在不平衡力.g,分别为

.:

p1=1.351450-2329.77二-369.71kN

p2=1.351450-3103.26二-1137.86kN

.:

p3=1.351450-1857.68=99.13kN

=p4-:

p2--1137.86kN

=p5=p--369.71kN

将各支座不平衡力Ap折算成调整荷载

对于边跨支座:

q1pIo为边跨长度;h为第一跨长度。

(i°+3h)

对于中间支座“十U为第i-1长度小为第i跨长度。

 

Lp

故q1105.6*N/m;q-284.4&N/m;

1.5+6/36/3+6/3

p3

q3=——=24.7£kN/m;=q4=92=—284.4&N/mq5=q=-105.63kN/m

6/36/3

调整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iffil

24.7824.78

简图

6(6)7

 

 

求得各支座反力为

R1383.4kN:

R2=1080.幺9!

R3^12.02N

调整后的支座反力

R=1080.5NR5=383.4<1N

R'=2313.71383.41k1N930.3

R2'=3081.861080.59k2ND01.27

R3'=1844.8712.021k8J56.89

R/=R2'=2001.27kN

R5'=R/=1930.3kN

最终截面弯矩图

 

倒梁法最终截面剪力图:

 

 

基础梁最终内力如下表所示:

 

截面^

类型

2

3

4

5

弯矩

504.87

1315.98

1315.98

727.77

732.83

1315.98

1315.98

504.87

(KN•m)

剪力

-1257.14

1289.08

-712.19

928.45

928.45

712.19

-1289.08

1257.14

(KN)

2.6基础梁配筋计算

1材料选择混凝土C20ft=1.lMPa;fc=9.6MPa;

钢筋采用二级钢HRB335fy=fynOO%^

2基础梁宽度800mm;hb=120080^1.5

3验算截面最小尺寸

考虑到钢筋可能为双排布置,故h。

=1200一90=1110mm

Vmax=1289.08KN-0.25:

cfcbh0=0.259.68001110=2131.2KN,满足要求

4配筋计算表格

2.6.1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

肋梁顶部正截面受弯配筋计算:

as=60mmh0=120^60=1140mm考虑到肋梁上部应配置通长钢筋,故上部设计时去跨中最大弯矩,即My=M讪=1228.42kNm

fcbh。

2

1228・42610=3846mnf

300(1120-150.48/2)

配筋1220=3768mm2(在—5液差允许范围内,可以)

肋形梁下部配筋:

由于该条形基础未设置垫层,故下不保护层厚度应大于70,

取比POmm,由于下部只需1/3通长钢筋,故取弯矩中间值My=727.77kNm在弯矩大于此部分再进行加配钢筋。

My727.77106

fy(h)-x/2)一300(1110-88.8/2)

配622As=2281mm2

求取最大弯矩处所需的钢筋面积:

ftbg2

1315.98106

9.880011102

=0.139

=1-、1-2s=0.150

 

需再配4273-2277=1996mm2,故在第2、4支座处加配622A^2281mm2并在离支座1/3处截断

2.6.2箍筋计算

1截面尺寸符合要求(第1步已经验算);

2根据纵筋布置及根数确定为6肢箍,暂选用10@80

Av=6(102)mm=471.24mm2

4

3

yv—svho(混凝土新规范公式)s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V;Vu二Vcs=0.7ftbh。

f

a、10@180(加密区)

47124

乂=0.71.180011102101110=1294.02kNVmax=1289.08kN

180

加密区间为:

1,4支座向左、2,5支座向右各1.5米区间

b、10@300(非加密区)

47124

Vu=0.71.180011102101110=958.38kN

400

加密区Vu=1294.02kN1289.08kN卡

”丄宀L卜承载力满足要求。

非加密区V=958.38kNA928.45kN

第三章翼板配筋计算

3.1截面尺寸验算

_300Nmm2)*

翼板按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设计高度;翼板端部按固定端计算弯矩,根据弯矩配置横向钢筋(横向钢筋采用二级钢筋翼板的高度如计算简图所示,

取1.0m宽度翼板作为计算单元,

剪力设计值

V卫1.0OtG5^9440.9&126.67N

2.72.727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VU=乂=0・7ftbho二0・71.1950310=238."kN

V=126.67N,满足要求。

3.2横向钢筋计算

弯矩设计值M巴)0.952=60.17kNm;同

22.7

2=0.964

:

2

fysho3000.964310""亦

实配12@160As=707mm2672mm2,分布筋8@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