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8205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6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docx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11全解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引用标准1

3.设备规范1

4.电缆检修周期1

5.电缆工作的基本要求(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储存)2

6.电缆施工2

7.制作电缆头的基本要求3

8.电缆的敷设4

9.电缆直接埋在地下的规定7

10.电缆安装在保护管内的规定8

11.对电缆隧道的基本要求8

12.对电缆沟的基本要求8

13.电缆安装在桥梁的规定9

14.电缆架空安装的规定9

15.电缆桥架安装的规定9

16.电缆敷设在水下的规定10

17.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工艺10

18.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工艺11

19.35kV交联聚乙烯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工艺12

20.10kV油浸纸绝缘电缆户外终端头制作工艺14

21.10kV油浸纸绝缘电缆户外中间接头制作工艺15

22.1kV及以下橡塑绝缘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17

23.1kV及以下橡塑绝缘电缆中间头制作工艺18

24.1kV及以下橡塑绝缘电缆缠绕式中间接头制作工艺18

25.电力电缆试验19

附录A电力电缆的结构质量检查(补充件)25

附录B常用材料的选择及加工处理(补充件)32

附录C电缆常用带材性能介绍(补充件)35

附录D橡塑电缆内衬层和外护层进水的确定方法(补充件)40

附录E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压接管(参考件)41

附录F1kV电力电缆检修、验收记录(规范性附录)43

附录G6kV电力电缆检修、验收记录(规范性附录)44

附录HW、H、S及质检人员签字一览(规范性附录)45

附录I检修总结46

 

前言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的可靠运行不但与产品制造质量和技术性能有关,同时与检修维护的质量有关。

因此,加强检修管理,提高检修质量,是保证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的关键。

检修人员必须按照制造厂的有关规定和检修工艺的要求对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进行定期、定项、定标的检修维护工作,并要不断提高检修维护水平。

为了提高检修工艺水平,保证检修质量,编写本规程。

本规程由通辽检修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规程由通辽检修公司标准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白宝玉

 

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检修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安装和检修工作的基本要求,电缆的敷设,电缆户内户外终端头,中间接头制作工艺,以及电力电缆试验标准。

本规程附录介绍了电力电缆的结构检查标准,各种电缆附件材料的性能及制作参考用量。

本规程适用于通辽检修公司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安装及检修。

2引用标准

DL-79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DL401-91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DL413-91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热缩型附件应用技术条件。

GBJ-232-82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电缆篇)。

SDJ26-89发电厂及变电站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

GB29521.2.3-89电缆外护层。

GB127061.2.3-91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GB129761.2.3-91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芯绝缘电力电缆。

3设备规范

3.1油浸纸绝缘系列电力电缆设备规范:

铝芯电力电缆:

ZLQ20系列。

铜芯电力电缆:

ZQ20系列。

3.2交联聚乙烯绝缘系列电力电缆设备规范:

铝芯电力电缆:

YJLV系列、YJLV22系列、YJLV29系列。

铜芯电力电缆:

YJV系列、YJV29系列、YJV22系列。

3.3聚氯乙烯绝缘系列电力电缆设备规范:

铝芯电力电缆:

VLV22系列、VLV29系列。

铜芯电力电缆:

VV22系列、VV29系列。

4电缆检修周期

4.1大修:

4.1.1新投运电缆投入运行一年后进行一次大修。

4.1.2主、辅机电力电缆随机组大修进行大修。

4.1.3所有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视运行情况,一般1年-4年。

4.2小修:

随机组小修进行小修。

5电缆工作的基本要求(电缆及附件运输与储存)

5.1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及储存。

长度超过25m以上的电缆,应缠饶在盘上运输。

在运输装卸中,禁止将电缆盘直接推下。

5.2滚动电缆盘前,必须检查电缆盘的牢固性。

滚动时盘上电缆距地面不的得少于100mm,应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向,或电缆的缠饶方向滚动电缆盘,不得使电缆受到损伤和松散。

电缆盘在滚动时,前面不准站人。

在坡面上滚动电缆盘时,要有防止滑脱的措施。

5.3用车辆集中运输时,电缆盘应分别固定,防止互相碰撞或翻倒。

5.4电缆及附件到货后,应进行下列检查:

a产品的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b电缆型号,规格,电压,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附件是否齐全,材质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检查标准见附录。

c检查电缆外观是否受到机械损伤,封端是否严密,必要时应判断电缆是否受潮。

5.5电缆及附件如不立即安装,应按下述要求储存:

a电缆应分类在库房集中存放,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地面应坚实不得积水,防止电缆盘陷入土中,电缆接头要密封可靠。

b储存的电缆应编号建卡。

电缆卡应注明电缆型号、规格、电压、长度、生产厂家和出厂日期。

c电缆附件与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

附件与绝缘材料也应编卡建号。

且应置于干燥的室内,并满足材料的储存温度及其他要求。

d库存电缆及附件、绝缘材料等应至少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有无异常及数量变动情况。

6电缆施工

6.1电缆的安装和检修工作应根据已审定批准的设计或检修方案进行施工。

6.2电缆安装和检修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技术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

6.3电缆施工所用材料,要按规定进行加工处理,同时要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受损和受污染。

6.4电缆施工应备有检验合格的专用工具,并妥善保管。

6.5电缆终端头固定后的接线端子及其引线,各相对地及相间带电导体间的距离应符合表1。

表1

电压(kV)

户内(mm)

户外(mm)

1-3

75

200

6

100

200

10

125

200

20

180

300

35

300

400

注:

电缆头三叉口以上到接线端子各相距离不宜小于30mm.

6.6电缆终端头引线截面的配合:

a.电缆线芯截面:

铜芯不大于35mm2,铝芯不大于50mm2时,与其相同材质的引线线芯截面应与电缆线截面相同。

b.电缆线芯截面:

铜芯不大于35mm2,铝芯不大于50mm2时,与其相同材质的引线线芯截面可以低于电缆线芯截面一个规格。

6.7固定电缆终端头的支架应接地,接地线的规格如无设计要求时,可按表2选用,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

电缆引杆设爬梯时,爬梯必须接地良好。

表2

电缆截面

(mm2)

接地线截面(mm2)

钢绞线

120及以下

16

25

35及以上

150及以上

25

35

6.8电缆安装完毕应及时装设标志牌,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下列地点应装设标志牌:

电缆终端头、电缆中间接头、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

电缆隧道(沟内电缆每隔20米挂一个)。

b.标志牌上应注明:

线路名称、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

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

要求字迹清晰,不易脱落。

c.标志牌的规格宜统一,标志牌应能防腐且挂装牢固。

6.9与架空线路相连接的电力电缆,在线路侧须装设避雷器。

避雷器地线接地电阻,土壤干燥时不应超过10欧,可与电缆终端头共用一个引下地线。

6.10所有电缆金具和标准件应作防腐处理。

6.11电缆土建工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才能敷设电缆。

6.12敷设全长不超过250米的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

6.13每段电缆竣工时应按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的要求绘制1:

500带地形的电缆位置图,电缆与其它管线交叉处应有1:

50的断面图及填写施工、安装、检修、试验等记录。

电缆安装和检修完毕,应完成全部竣工资料。

6.14电缆防火

对易受外部影响着火的电缆密场所或可能着火蔓延而酿成严重事故的电缆回路必须按设计提出的防火阻燃措施施工。

电缆的防火及阻燃措施一般有:

a.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b.在重要电缆沟和隧道中,按要求分段设置阻火墙,设置烟感、温感报警器和灭火高度等;

c.对重要回路的电缆,可单独敷设于专门的沟道中或耐火封闭槽盒内,也可对其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

d.在电力电缆接头两侧2米-3米内及相邻此区段的其他电缆都应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

e.采用阻燃型或耐火型电缆;

f.严禁可燃气体及液体管道与电缆同隧道(沟)敷设。

7制作电缆头的基本要求

7.1电缆头(包括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人员进行。

7.2电缆头的制作应保证良好的电气、绝缘、密封和机械性能。

7.3制作电缆头时,其环境温度宜在00C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以免结露受潮。

7.4制作电缆头时,现场应保持整洁,并应光线充足或有足够照明,周围的空气不应含有粉尘或腐蚀性气体。

户外施工时应避免在潮湿和大风天进行,必要时应采取防尘防潮措施。

7.5电缆剖开后的工作,必须在短时间内连续进行,严禁电缆绝缘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7.6剥除铠装,首先应按照规定的长度扎好绑线,将铠装锯一个2/3深的环形痕,把尖角撬开用钳子夹住铠装撕下,不得损伤铅包或内衬层。

7.7清洗电缆绝缘表面应使用无水酒(或三氯乙烯、丙酮)或厂家所规定的专用清洁剂和专及清洁纸,擦过的清洁纸不得重复使用,擦洗应由绝缘开始向半导电层方向进行,防止半导电微粒污染绝缘表面。

7.8切割热收缩管时端面应平整,不得有忑凹或裂口,避免收缩时开裂,应力管严禁切割使用。

7.9加热收缩管时,温度应控制在120℃-140˙C之间,应采用丙烷加热方式。

若采用汽油喷灯,火焰要柔和并为黄色尖顶的蓝火。

7.10加热收缩管进,宜从管中部向两端加热收缩,也可从一端向另一端加热收缩。

7.11火焰应在管件周围移动确保径向收缩均匀,再缓慢延伸,火焰朝向待收缩方向。

7.12收缩完毕的管子应光滑无皱折无气泡,内部结构轮廓清晰.在密封部位应有少量密封胶挤出。

7.13接线端子应用实心棒材制成。

7.14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

a、用电烙铁焊接铜屏蔽地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主绝缘层。

b、剥除电缆护层时不得损伤电缆屏蔽,并检查铜屏蔽带的连续性,剥除铜屏蔽带、外半导电层时不得损伤主绝缘层,屏蔽端部应平整光滑,不应有毛刺或凸凹。

外半导电层不宜剥除时应用专用工具或玻璃片仔细刮除,刮除深度应适当。

c、外护层密封部位必须打麻面,以增强密封效果。

d、电缆绝缘表面,不得留有外半导电层残迹,可用不含金属的砂纸打磨光滑,用清洁剂擦净。

e、电缆终端头铠装地线与铜屏蔽地线应分别引出相互绝缘同时接地,电缆中间接头中铠装与铜屏蔽应分别连接且相互绝缘。

f、电缆终端头内引出地线应用镀锡铜编织线。

铠装地线截面不得小于10mm2,铜屏蔽地线截面不得小于表3中的规定,电缆中间接头连接铠装的过桥线截面不得小于10mm2,连接两端铜屏蔽的铜屏蔽丝网有效截面不得小于表3中的规定。

表3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铜屏蔽地线截面选择

电缆截面

(mm2)

终端头引出地线有效截面

(mm2)

中间接头铜屏蔽丝网有效截面(mm2)

120及以下

16

16

150及以下

25

25

7.15油浸绝缘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

a、电缆终端头铅包和铠装要封焊在一起,并同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金属外壳一并进行良好的接地,其接地线截面不得小于25mm2。

b、剖铅,首先将铅包擦净,用剖铅刀将要剖铅处刻一道环形痕口,刻深为铅包厚度的2/3,然后由环形痕口至电缆未端,刻二条直线间距为10mm,先掉窄条铅包,再撕掉其余部分铅包。

c、胀喇叭口要用胀铅楔顺统包纸缠绕方向将铅包口胀成喇叭型,胀铅角度300-400。

然后将尖角毛刺修光,不得损伤统包绝缘纸,撕掉喇叭口内统包屏蔽纸,喇叭口内不得有金屑。

d、剥切纸绝缘应顺着原绝缘的方向进行,不得使绝缘层松散的损伤。

e、包绕绝缘应顺着原绝缘的包绕方向进行,不得使绝缘层松散和损伤。

7.16电缆终端头及中间接头制作完毕未冷却到环境温度时,严禁扭动电缆和试验,不得对电缆进行强迫冷却。

8电缆的敷设

8.1敷设电缆前的检查与准备

8.1.1敷设电缆前应检查电缆敷设的路径、土建设施(电缆沟、电缆隧道、交叉跨越管道等)及埋调深度、宽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程要求。

8.1.2敷设前检查电缆型号、规格和材质,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8.1.3对电缆外观应详细检查,发现变形、漏油和外伤等情况,应查明原因,并判断能否使用。

8.1.4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配盘,减少电缆中间接头,应根据每盘电缆的长度,确定中间接头的位置,避免把中间接头设置在交叉路口、建筑物的门口与其它管线的交叉处或地势狭窄之处。

8.1.5检查油浸纸绝缘电缆有无潮气,电缆剖铅后,对统包绝缘纸、填料和线芯、外层绝缘纸均应检验有无潮气。

检验发现有潮气,应将受潮段锯掉直到无潮气为止。

校好后应及时严加密封。

检验方法可采取以下两种:

a、将电缆油或变压器油加热到120℃-1300C,先把工具在油中浸泡去潮,然后用工具将应试部位绝缘纸和填料撕下,浸入加热的油中,若有泡沫则有潮气,反之为无潮气。

b、将绝缘填充物等手感检查。

如发现电缆受潮,无可靠去潮措施不得使用。

8.1.6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开盘试验,绝缘电阻值按38.2条执行,直流耐压值按38.3条执行,其耐压时间为2分钟。

8.1.7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其强度应满足所放电缆重力的要求。

8.1.8敷设前应检查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是否正确完备,使用的工具是否合格,人员是否就位,通讯连络是否畅通等。

8.2敷设电缆的一般规定

8.2.1在用机械敷设电缆时,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敷设方法、缆盘架设位置、电缆牵引方向,校核牵引力和侧压力,配备敷设人员和机具。

截面超过240平方毫米,或长度超过400米的电缆,且现场条件较复杂时,宜采用机械敷设。

8.2.2用机械敷设电缆时的牵引强度不宜大于表4的数值。

表4电缆最大允许牵引强度

牵引方式

牵引头

钢丝套处

受力部位

铜芯

铝芯

铅套

铝套

允许牵引强度牛/平方毫米

68.6

39.2

9.8

39.2

8.2.3敷设电缆时,如果电缆存放地点在敷设前24小时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采取加温措施,经过加温的电缆,应尽快敷设完毕,当电缆本体温度低于0℃时不宜再敷设.

8.2.4电缆加温可采取下列方法:

a提高电缆周围温度,对电缆进行预热(如现场搭设棚屋,或借用施工场地的房屋,将电缆放在市室内,提高室内温度)可将电缆本体温度预热到20℃-30℃。

B用电缆线芯通电流的方法加热,加热的电流不应大于电缆的额定电流。

电缆加热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40℃。

8.2.5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年引出,应避免电缆在地面上摩擦或拖拉。

电缆上不得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如铠装压秒扁、电缆绞拧、护层断裂、电缆漏油等),一经发现,立即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8.2.6敷设电缆方法如下:

a人工肩扛敷设,施放人员应将电缆放在同一侧肩上,相互距离可根据情况确定;

b机械敷设电缆,应将电缆放在滑轮上,敷设速度不大于10米/分钟,应设拉力表,保证牵引强度小于表4的规定。

8.2.7电缆敷设时对转弯、交叉、电缆保护管出入口等易受损伤的部位,应设有经验的人把守看护。

8.2.8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和隧道的防水层。

8.2.9三相系统中使用的单芯电缆,应组成紧贴的正三角排列,并且每隔一米用非磁绑带扎秒牢。

8.2.10电缆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倍数要符合表5的规定。

表5电缆允许弯曲半径

电压等级

电缆种类

电缆护层结构

多芯

单芯

10kV及以下

油侵纸绝缘电力电缆

铅包铠装

15倍

铅包无铠装

15倍

20倍

铅包有、无铠装

25倍

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有铠装聚率乙烯护套

有铠装聚乙烯护套

10倍

15倍

无铠装聚率乙烯护套

无铠装聚乙烯护套

8倍

10倍

35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无铠装聚乙烯护套

无铠装聚率乙烯护套

15倍

20倍

8.2.11敷设电缆时,在电缆端头与中间接头附近应留有一定长度的电缆,其长度户内终端处大于2米、户外终端处大于3米。

8.2.12油侵纸绝缘电缆敷设时应尽量减少高差,允许高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否则应采取措施或用橡塑电缆或特殊结构的电缆。

表6电缆允许高差

电缆种类

电压等级

电缆护层结构

铅护层(米)

护层(米)

粘性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

3kV及以下

有铠装

25

25

无铠装

20

25

6kV-10kV

有、无铠装

15

20

不超过30米(暂定)

无高差要求

8.2.13电缆在敷设后,如不能立即制作终端头或中间接头,电缆锯断口处,应及时可靠地进行密封防潮处理。

对敷设后剩余的暂不敷设的电缆也应进行可靠的密封。

8.2.14电缆沿构支架、电杆、建筑物等物体敷设时应符合升下列要求:

a电缆水平敷设时每隔1米距离,垂直敷设时每隔2米距离应加以固定,并应做好防火、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b电缆间要排列整齐,水平敷设时应保持50毫米的净距,且不得小于电缆外径,中间接头处要加以衬托。

垂直敷设时应保持250毫米的净距。

c各电缆支架应加金属连接,并进行良好接地,支架应做防腐处理。

d敷设在室内的电缆,应避开暖气管道,电缆周围的空气温度不应高于室内空气温度5℃,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

8.2.15多种电缆在电缆隧道、电缆沟内敷设时,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应分两侧排列,或将控制电缆敷设在下部支架;不同电压等级电缆低电压级的电缆应敷设在下部支架。

8.2.16电缆并列明敷时,其中间接头位置应错开2米以上,并用托板(如石棉板等)托置,及用耐电弧的隔板与其他电缆隔开,其隔板和托板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8.2.17电缆在敷设后做头前应进行中间试验以鉴别电缆绝缘在敷设中是否受到损伤。

绝缘电阻值按38.2执行,直流耐压值按38.3条执行,其耐压时间为5分钟。

9电缆直接埋在地下的规定

9.1电缆沟的挖掘应按设计图纸和城市规划单位批准的路径进行定线、放线、然后再进行挖掘,不得随意更改。

必要时应请规划局测绘处进行定线和验线。

9.2电缆沟的深度应按设计要求和路面的标高决定,不应按地面暂时的标高决定。

在道路尚未形成前应会同规划有关部门,进行测量决定标高,进行必要的填土取土,以保证电缆的埋设深度。

9.3电缆上表面距地面的距离H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0kV以下电缆为700mm,穿越农田时为1m;35kV电缆为1m。

多条电缆平行直埋时电缆之间距离D不应小于表7中项1的规定。

9.4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衡和交叉时的最小允许距离(电缆外皮间距)应符合表7的规定,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面或下面。

表7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衡和交叉时的最小允许净距

行号

项目

最小允许净距(mm)

备注

平行

交叉

1

本单位

(1)10kV及以下

(2)10kV以上

100

250

500

500

1电缆穿管或用隔板隔开时平行净距可降低100mm

2在交叉点前后1000mm范围内,如电缆穿入管中或用隔板隔开交叉净距可降为250mm

2

不同使用部门的电缆间

500

500

3

热力管道(管沟)及热力设备

2000

500

1虽净距能满足要求,但检修管路可能伤及电缆时,在交叉点前后1000mm范围内,尚应采取保护措施

2当交叉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将电缆穿入管中,则其净距可降为250mm

3对行号第3项应采取隔热措施,使电缆周围土壤的温升不超过10℃

4

油管道(管沟)

1000

500

5

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管沟)

1000

500

6

其他管道

500

500

7

铁路管道

3000

1000

如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适当防蚀措施

8

电气化铁路路轨

交流

300

1000

直流

10000

1000

9

公路

1500

1000

特殊情况,平行净距可酌减

10

城市街道路面

1000

700

11

电杆

600

12

建筑物基础(边线)

600

13

树木

700

14

排水沟

1000

500

9.5电缆敷设于沟中,应松驰成波浪形。

9.6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相交叉时,应敷设于坚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

电缆保护管的两端宜伸出道路两边个2m,伸出排水沟500mm,在城市街道应伸出车道路面。

保护管连接时,连接应严密,两端口应封堵。

9.7直埋电缆的上下须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细砂层,然后盖以保护板,保护板宜采用混凝土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测各50mm,在特殊情况下,征得运行单位同意才允许用红砖代替混凝土保护板或软土代替细砂。

细砂或软土中不应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

9.8地下并列敷设的电缆,中间接头的位置须相互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3m。

中间接头应有防止机械损伤和防止故障时烧损临近电缆的保护措施。

9.9敷设在郊区空旷地带的电缆线路,应埋设有特殊标记的专用混凝土标桩,以区别其他地下设施。

应在下列地点埋设电缆标志桩:

a直线部分每隔50m处;

b电缆线路的转弯处;

c电缆中间接头处;

d电缆与公路、铁路及其他管线交叉处,

9.10在市区应根据不同环境条件设置必要的电缆路径标志。

10电缆安装在保护管内的规定:

10.1在下列地点应安装保护管,保护管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A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

b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或房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的电缆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

c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保护管埋入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200mm(埋入混凝土的不作规定),上端口应封堵以免管内存水冻坏电缆。

10.2保护管内部应无尖端、毛刺、无杂物堵塞且两端口应开成喇叭口状并打磨光滑,穿电缆时为避免护层损伤,可采用无腐蚀性的润滑剂(如黄油、滑石粉等)。

10.3每根三芯电缆应单独穿入一根管中,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铁磁材料保护管内。

10.4保护管的内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且不能小于100mm。

11对电缆隧道的基本要求

11.1电缆出线在12条以上,宜修建电缆隧道。

11.2电缆隧道内应设有足够的照明专用灯具,且应能在两端和出入口进行控制,可单独设配电箱或配电柜。

照明电压宜采用36伏。

11.3电缆隧道内应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长距离隧道一般每隔70米-80米设一个出入口,出入口应设有坚固的爬梯,井盖应加锁。

11.4电缆隧道应有通风设备,以降低隧道内的温度,保证隧道内的温度在夏季不超过室外空气温度10℃。

并可排除隧道内的浊气。

11.5电缆在电缆隧道和电缆沟内,应保持表8的所列最小允许距离

表8电缆支架间、支架与壁间最小净距

名称

电缆隧道(mm)

电缆沟(mm)

高度(H)

1900

1200

两边有电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