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8316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芜湖市师大附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中考查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共32分)

一、基础选择(1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木讷(nè)搭讪(shàn)瞻前顾后气势凶凶

B.凛冽(lǐn)怂恿(yǒng)张皇失措峥嵘岁月

C.娇嗔(chēn)推搡(sāng)磨磨蹭蹭撼天动地

D.窸窣(zū)皱褶(zhě)五彩缤纷怒不可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项,“气势凶凶”的“凶凶”改为“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

“气势汹汹”,意思是因为某件事情严重违反个人意愿,或者压抑的感情得到爆发,指人对事或者人的不满情绪发泄的状态。

C项,“推搡”的“搡”应读sǎng。

“搡”本义:

为独采好桑叶而推开他人。

引申义:

用力推开。

D项,“窸窣”的“窣”应读sū。

“窸窣”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皖南川藏旅游路线深受游客喜爱,它能让游者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美景。

B.《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大火,原著作者紫金陈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C.课间操《你笑起来真好看》备受欢迎,让众多莘莘学子的校园生活更加多彩。

D.抗美援朝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史册,英名万古流芳,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项,“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不能用来指自然美景,使用对象错误。

B项,“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靠近。

是个贬义词,用于指大火的原著作者褒贬错误。

C项,“莘莘学子”,意思是指众多的学生。

“众多莘莘学子”语意重复。

D项,“彪炳史册”,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用来形容“抗美援朝烈士们的功绩”流传千秋万代使用恰当。

故选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对抗新冠疫情中,中国人民以敢于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中国终将战胜疫情。

B.戚发轫院士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名人堂”奖,他是第一颗我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

C.多数中国人对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有一种先天性的评判冲动,今年浙江卷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公开后,就引起网络热议。

D.说到提高成绩,学生和家长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成分残缺。

“铸就了……”,缺少宾语。

改为“铸就了……精神”。

B项,语序不当。

第一颗应修饰“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他

第一颗我国人造地球卫星……”改为“他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项,“对……忽视”与“……被忽视”结构杂糅。

“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改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忽视”

故选C。

4.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假:

借助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

借给

B.吾师道也师:

学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

老师

C.则耻师焉,惑矣惑:

糊涂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

疑惑

D.金就砺则利利:

锋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

走得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B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师”意思为“从师”,句意为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故选B。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惑而不从师而寒于水

B.青,取之于蓝不拘于时

C.古之学者必有师吾从而师之

D.

以为轮无以至千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两个“而”都表示转折关系,意义和用法相同。

B项,“取之于蓝”的“于”表示“从……中”;“不拘于时”的“于”表示“被”,意义和用法不同。

C项,“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之”为结构助词“的”;“吾从而师之”的“之”为人称代词“他”,意义和用法不同。

D项,“

以为轮”的“以为”,把……作为;“无以至千里”的“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意义和用法不同。

故选A。

6.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词类活用的能力。

例句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

“日”,每天,名词活用为状语。

A项,“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B项,“小”“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C项,“上”,名词活用为状语,向上。

D项,“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圣人。

故选C。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非利足也,而致千里D.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通假字的能力。

A项,“受”通“授”,传授。

B项,“有”通“又”,表示进一层;“暴”通“曝”,晒,晒干。

D项,“不”通“否”,用在句中表否定。

故选C。

8.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前者。

B.“规”本意指有法度的正圆之器,是用来画圆的工具,如圆规等。

后来引申为法则、规矩。

“其曲中规”中的“规”用的是本意。

C.经传是古代典籍与传的统称,“经”是经典、典籍,“传”指传记,是关于古代圣贤、王侯将相等生平事迹和思想的记录。

D.在古代,称呼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常在其名前加一个表明他职业的字眼,如《师说》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传’指传记,是关于古代圣贤、王侯将相等生平事迹和思想的记录”错误。

“传”指解释经文的文字。

故选C。

二、课内积累(16分)

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答案】

(1)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啊。

(2)两个人年龄相当,所学的东西也应该差不多,如果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求教,会使人感到羞耻,如果向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求教,就会被人认为是阿谀奉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而”,表并列,和;“非”,如果没有;“寄托”,把(身体)寄寓在,引申为藏身;“用心躁也”,这是因为它心思浮躁啊。

(2)“相若”,年龄相当;“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句子是“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两句写词人感慨人生的短暂,情不自禁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4)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借助对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侧面表现了琵琶乐的巨大魅力。

【答案】

(1).忽魂悸以魄动

(2).恍惊起而长嗟(3).明明如月(4).何时可掇(5).人生如梦(6).一尊还酹江月(7).东船西舫悄无言(8).唯见江心秋月白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悸”“恍”“掇”“酹”“悄”“唯”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第Ⅱ卷(共68分)

三、课外阅读(38分)

(一)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

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

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

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

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氏族性了。

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

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

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

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

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为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

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超过了夫妇两人所能担负时,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

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

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

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

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

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

我在《美国人性格》一书中曾用“生活堡垒”一词去形容它。

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

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

夫妇成了配轴。

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我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

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

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

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

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依据人类学上的说法,部落作为氏族的一部分,二者都具备事业组织的特点,都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

B.中国乡土社会中,家是事业社群,具有绵续性,而西方的家庭一般具有临时性,无需担负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

C.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规模可能存在很大差别,不过家的构成遵循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的原则。

D.在《美国人性格》中,作者用“生活堡垒”一词形容西洋家庭中夫妻的两性情感,两性情感可以在生活上安慰双方。

1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论证基础是假设中国乡土社会采取差序格局,在此基础上,作者论证家族的功能。

B.第二段先提出家的大小由事业决定的观点,接着假设两种家庭来论证,最后总结观点。

C.三、四段主要采用对比论证,在中、西家庭的比较中,突出中国乡土社会“家”的特点。

D.文章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递进式行文结构,层层深入,思路清晰。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的结构如果仅仅局限于亲子间的小组合而不加以扩大,这不将利于家庭经营复杂性事业。

B.西洋家庭中,夫妇是主轴,子女是配轴。

中国乡土社会中,父子、婆媳是主轴,夫妇是配轴,因此西洋家庭夫妇的感情比中国夫妇的感情更好。

C.中国家庭有家法,夫妻间相敬如宾,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追求事业维系和发展的效率,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家人间的亲情。

D.在论述“中国的家”的特点时,作者一再强调“乡土社会”这一概念,表明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乡土社会的性质密切相关。

【答案】11.A12.D13.B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项,“部落作为氏族的一部分”错,原文“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论证的能力。

D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说法有误,文中没有讨论“怎么做”。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项,“因此西洋家庭夫妇的感情比中国家庭夫妇之间的感情更好”于原文无据,原文并没有二者的比较。

故选B。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

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鉴曰:

“正此佳婿邪!

”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

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尝至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曾与人书云: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奇:

认为……奇特

B.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目:

以目示意

C.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申:

表明

D.善鸣,求市未能得市:

购买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

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取字。

男子20岁加冠时取名,女子15岁及笄时取名。

B.从子:

古代亲属称谓,从子指堂侄。

用“从”称呼,指亲属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如从伯指堂伯父,从兄指堂兄。

C.太尉:

古代官职名。

太尉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天下武官之首,统帅天下兵马大权,为正一品官职。

D.真草:

指真书和草书两种书体名称。

真书指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草书,笔势流畅,不拘章法。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B.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C.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D.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羲之大器晚成。

年少时不善言辞,长大后能言善辩。

时人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称赞他品行洒脱。

B.羲之洒脱率性。

太尉郗鉴派门生到王家挑女婿,其他人都矜持拘谨,只有羲之坦腹东床,旁若无人。

C.羲之有归隐之志。

羲之喜欢服药,颐养性情。

不愿意住在京城,喜欢山清水秀的会稽,并愿意终老于浙江。

D.羲之自信非常。

他认为自己书法造诣很高,和钟繇、张芝相比也毫不逊色,如大雁并行,不相上下。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答案】14.B15.A16.D17.A

18.东汉张芝挨着砚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常见文言实词意思的能力。

B项,“目”,看重的意思。

句意为阮裕也看重王羲之,品评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古人出生后三个月由父母取名,男子二十行冠礼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取字。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本题是选择题,找准切入点,注意各选项间的不同之处。

“谓鉴曰”中“谓……曰”是对……说的意思,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项、C项。

“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中“坦腹”作状语修饰“食”,中间不宜断开,排除B项。

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

门生回去后,对都鉴说:

“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使名邻,都显得拘递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项,“时人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称赞他品行洒脱”错,时人用“飘若浮云,矫若游龙”称赞的是王羲之的书法。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重点字词:

“书”,动词,写字;“黑”,形容词用作动词,变成黑色;“耽之若是”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若是耽之”,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后”,形容词作动词,这里是在……之后,比……差的意思。

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

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

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尤其擅长写隶书,为古今之冠。

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

陈留(今河南开封附近)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警,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

有一次,太尉都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

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追究王家子弟。

门生回去后,对都鉴说:

“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使名邻,都显得拘递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

”都鉴说:

“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

”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

郡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

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名士荟萃。

王羲之曾和一样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

以申明其志。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亲友去观看。

谁知老太太听说他要来,竞把鹅烹煮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

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棐木矮桌洁净光滑,就在上面写起宁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体。

后来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他的学生懊悔了好几天。

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

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瑶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

”又曾经写信给人说:

“东汉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象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③,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

形胜地,兴亡处。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后期词人。

②貔虎,貔和虎,泛指猛兽。

③曹瞒,指曹操。

1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头说“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头相比,苏词气势雄伟,而戴词叙述朴素,平实自然。

B.“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

而“今如许”将思绪由历史转到现实,表明作者对功名事业的淡漠。

C.“形胜地,兴亡处”写赤壁矶附近的山川形胜,作者缅怀赤壁之战的遗迹,感慨看到这些历史遗迹,胜过读历史书籍。

D.结尾词人问道旁杨柳在为谁生春,为谁摇动金色的柳条。

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慨历史,感时伤世,面对春日美景,也无心观赏。

20.本词上片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19.B20.①联想(虚写)。

“想当时”几句,诗人遥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的风采,遥想赤壁之战万骑临江、鼓声震天的场景。

②比喻。

词人用貔虎比喻吴蜀联军,写出士兵的勇猛。

③拟人。

“怒”字将“鱼龙”拟人化,潜居江中的鱼龙,受到战火的威胁,如人一般怒不可当,写出战争的激烈。

④夸张。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只用一鼓,便围困曹操,用夸张的手法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

⑤对偶。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句式工整,节奏铿锵有力,增强气势,将战争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B项,“表明作者对功名事业的淡漠”错。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

表现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对时世的感慨。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

运用联想手法。

对赤壁大战场面的描绘,苏轼仅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复古词则用浓墨重采,极力渲染气氛,艺术地再现这一惊心动魂的大战。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

“貔虎”本指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千艘列炬鱼龙怒”,在千艘列炬的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因为受到战火的影响都变得怒不可遏。

“怒”字将“鱼龙”拟人化,“鱼龙”指潜蛰江中的水族动物,在千艘列炬的大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再也不会感到孤独,它们因为受到战火的威胁而感到怒不可当了。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用夸张的手法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树下

铁凝

儿子去北京念大学后,一家人全力以赴供应儿子每月开销,老于连烟都戒了,哪儿还能挤出取暖的煤钱。

又过了些时候,老同学项珠珠从省会调至老于的城市,做了副市长。

老于老婆说,这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间有暖气的房。

老于说,怕不好开这个口。

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

女儿的目标是北大、清华,明年她高考。

最关键的一年,老于拿什么支持女儿?

也许真应该去找老同学项市长。

老于家中无电话,第二天他特意早起上班,趁同事未来,给项市长打电话。

电话里项珠珠很热情,稍事寒暄,便问老于是不是有事找她。

老于连说没事没事真没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他。

项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

老于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

这晚老于骑了五十分钟自行车,从城郊赶到项市长家。

他被阿姨让进客厅,然后项市长出现了,和老于面对面落座在沙发上。

谈话一开始老于就觉得浑身燥热,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