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8412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docx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2012.9.4

一、选择题(共60分)

1.某生物在呼吸过程中产生一种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它的过程

A、一定是有氧呼吸B、一定是无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2.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

A.a上升、b下降B.a、b都上升C.a、b都下降D.a下降、b上升

3.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

①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②32P标记的ATP是新合成的 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④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4.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

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

5.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在日光下,叶片中的叶绿素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6.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变化有(  )

①H2O―→[H]+O2②ATP―→ADP+Pi+能量

③C3―→(CH2O)+C5④CO2+C5―→C3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7.现有三支试管A、B、C,先向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下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试管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A试管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实验结果是A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B试管和C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8.把混有反应物的液体,加到捣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下观察到某些反应现象。

在种情况下,学生甲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加入酶液中,也可观察到该反应

现象;学生乙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酶液,加入反应物中,则观察不到该反应现象。

下面是对此问题的解释,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是()

A.酶催化的反应即使完全没有反应物,也可缓慢进行

B.酶由于被蒸馏水溶解出来,因而能进行反应

C.由于该酶液中混有与反应物相同的物质

D.由于该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应的多种酶

9.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呼吸底物均为葡萄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4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CO2产生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10.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速率,能正确反映温度、pH和底物浓度与酶催化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A.甲、乙、丙B.甲、甲、乙C.甲、丙、乙D.甲、甲、丙

11.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12.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13.如图表示叶片面积指数与光合产物实际量、呼吸量等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植物单位面积中叶面积的数量,此数量越大,表示叶片交叉程度越大)。

则图中曲线1、2、3及D点所代表的生物意义依次为(  )

A.光合作用实际量、呼吸作用量、干物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等于零

B.光合作用实际量、干物质量、呼吸作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等于零

C.干物质量、光合作用实际量、呼吸作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大于零

D.呼吸作用量、光合作用实际量、干物质量;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小于零

14.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B.酶因热而失活

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15.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中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的是

①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

②32P标记的ATP是新合成的

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④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6.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样条件下α淀粉酶在35℃时的催化效率不如唾液淀粉酶高。

该同学想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究实验,下列哪一项探究课题最合理(  )

A.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C.淀粉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α淀粉酶的浓度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17.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

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

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

18.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

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①B.实验②

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19.如图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在催化(足够量的)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时,温度对麦芽糖产量的影响(图中累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淀粉酶催化效率为Ta>Tb>Tc

B.淀粉酶催化效率为Ta<Tb<Tc

C.Ta、Tc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两者都已失去活性

D.Ta、Tc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两者本质不同,前者可恢复活性,后者则不能

20.酶具有极强的催化能力,其原因是()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B.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C.提供了反应开始时所需的活化能D.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21.叶绿体的DNA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的合成。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20080813

A.叶绿体DNA能够转录B.叶绿体DNA是遗传物质

C.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D.叶绿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

22.右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离子的浓度差是靠主动转运的方式维持的。

由图分析可知进入细胞内的物质有()

A.K+和Mg2+B.K+和Na+

C.Na+和Cl-D.Mg2+和Cl-

 

23.右图是某一有机物催化物质后置于0~80℃环境中,有机物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

据该图判断,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0℃环境中处理,其关系图是()

24.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储存能源物质依次是(  )

A.糖类 蛋白质 脂肪B.ATP 糖类 脂肪

C.糖类 ATP 脂肪D.糖类 ATP 蛋白质

25.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酶都有消化作用

C.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26.把鼠的肝组织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

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再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

(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细胞质基质 ④ADP

A.①和③B.②和④C.①和④D.②和③

27.下列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过程,线粒体中可发生C6H12O6→C3→CO2过程

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28.下列关于ATP

ADP+Pi+能量的反应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B.反应式中能量可逆,物质不可逆

C.反应式中的物质和能量均可逆

D.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

29.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温室中移到5℃的环境中,这两种生物的需氧量变化是()。

A.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增加

C.青蛙的需氧量减少,小白鼠的需氧量增加

D.青蛙的需氧量增加,小白鼠的需氧量减少

30.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二、非选择题

31.在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中,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1)从ATP的分子结构式可知,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三秒钟内的能量供给。

在校运动会上,某同学参加100m短跑过程中,其肌细胞中ATP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由A到B的变化过程中,说明ATP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进行一项实验,目的是观察ATP可使离体的、刚刚丧失收缩功能的新鲜骨骼肌产生收缩这一现象,说明ATP是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①必须待离体肌肉自身的________消耗之后,才能进行实验。

②在程序上,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先滴加________(“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观察________与否以后,再滴加________(填“葡萄糖溶液”或“ATP溶液”)。

③如果将上述顺序颠倒一下,实验结果是否可靠?

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列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______。

(3)图B中,a点到b点的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酶与反应物混合后,装入甲、乙两试管并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min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的反应分别为:

甲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C表示了________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D.植物淀粉酶

33.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分解

速率是本实验的,可观测的指标是。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

(4)在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有同学建议进行定量实验,以不同pH下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

该建议中,所需要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答题卡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1.

(1)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

33.

(1),,。

(2)。

(3)。

(4)。

丰城中学第四次生物周练答案

1-10:

DBBCBCDCDD11-20:

DCBDBACBDD21-30:

DABCCCDACB

31.

(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①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②ATP的生成和分解是同时进行的 (3)①ATP ②葡萄糖溶液 肌肉收缩 ATP溶液 ③结果不可靠。

如果外源ATP尚未耗尽,会出现滴加葡萄糖溶液肌肉也会收缩的现象,造成葡萄糖也能被肌肉直接利用的假象

32.

(1)受反应液中的酶浓度限制

(2)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3)温度升高,使酶活性下降

(4)催化速度加快 ,无催化反应

(5)C

33.答案

(1)pH因变量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2)缺少加蒸馏水的对照(3)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蛋白质变性,而冷藏时蛋白质没有变性(4)低(或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