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38622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混凝土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习题.docx

《混凝土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习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习题.docx

混凝土习题

一、选择题(100题)

1钢筋混凝土的最主要缺点是:

A自重大B使用阶段带裂缝工作

C施工周期长D承载力低

提示:

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拉区容易开裂,使用阶段通常带裂缝工作。

答案:

2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A均提高很多B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

C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D均提高不多

提示:

素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适量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共同承当,而抗裂能力均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答案: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相比:

A允许出现的概率高些B出现概率相同

C失效概率小些D失效概率大些

提示: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允许出现的概率高些

答案:

4结构的功能概括为:

A强度,变形,稳定B适用,经济,美观

C安全性,实用性,耐久性D承载力,正常使用

提示:

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实用和耐久性。

答案;

5结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后:

A结构即散失其功能B可靠度不变

C可靠度减小D可靠度增加

提示:

结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后,可靠度减小,但不会立即散失其功能

答案:

6规范规定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为:

A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B随钢筋强度等级提高而降低

C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减小,随钢筋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D随混凝土及钢筋强度等级提高而减小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3.1的规定知:

la=αfy/ftd

答案:

7钢筋与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A防火,防锈B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及保护

C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粘结力),两者线膨胀系数接近D两者的应变相同

提示:

钢筋与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粘结力),两者线膨胀系数接近

答案:

8任何种类的普通钢筋,其抗压强度设计值fy/

Afy/=fyBfy/

Cfy/≤360N/mm*mmDfy/=400N/mm*m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2.3的规定知fy/≤360N/mm*mm答案:

9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建筑,属脆性破坏的构件,其β值为:

A3.7B2.7C4.2D3.2提示:

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建筑,属脆性破坏的构件,其β值为3.7。

答案:

10混凝土保护层是指

A受力钢筋外边缘算起B箍筋外表面算起

C受力钢筋形心算起D受力钢筋合力点算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2.1的规定知:

混凝土保护层是自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答案:

11对适筋梁,受拉钢筋屈服时

A梁达到最大承载力B离最大承载力较远

C接近最大承载力D承载力开始下降

提示:

对适筋梁,受拉钢筋屈服时接近最大承载力,但并未达最大。

答案:

12超筋梁的极限弯矩

A与配筋率及混凝土等级无关B基本上与配筋率无关

C基本上与混凝土等级无关D与配筋率及混凝土等级均有关

提示:

超筋梁的极限弯矩基本上与配筋率无关,因为钢筋并未完全屈服。

答案:

13对φ20钢筋,梁顶及梁底钢筋净距分别要求

A梁顶≥25mm;梁底≥20mmB≥20mm;≥25mm

C≥30mm;≥25mmD≥25mm;≥30mm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2.1的规定知:

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下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

答案:

14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如下表达式正确的是

Aγ0S≤RBS≤C

CγOR≥SDS≥C

提示: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2.2的规定可知。

答案:

15在建筑结构承载力设计时,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取为

A1.3B1.4

C1.2D1.0

提示: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2.5的规定可知: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4。

答案:

16在描述混凝土强度的诸指标中,其基本的强度指标是

A混凝土的轴心抗压标准强度B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

C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设计强度D混凝土的弯曲抗压标准强度

提示:

在描述混凝土强度的诸指标中,其基本的强度指标是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

答案:

17在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使混凝土具有塑性变形性质的有

A砂石骨料B水泥结晶体

C水泥胶体中未硬化的凝胶体。

D水泥胶体中已硬化的凝胶体

提示:

在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使混凝土具有塑性变形性质的是水泥胶体中未硬化的凝胶体。

答案:

C

1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混凝土试块在双向受压状态下所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值比单向受压状态下所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值高的主要原因是

A双向受压时的外压力比单向受压时多B双向受压时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受约束

C双向受压时的纵向压缩变形比单向受压时少

D双向受压时的纵向压缩变形比单向受压时多

提示:

双向受压时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受约束

答案:

19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块,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受压试验所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

A曲线的峰值越高,下降段越陡,延性越好

B曲线的峰值越低,下降段越缓,延性越好

C曲线的峰值越高,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越大

D曲线的峰值越低,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越低

提示:

曲线的峰值越低,下降段越缓,变形性能越好

答案:

20下列情况属于超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有

A雨蓬倾倒B现浇双向板楼面在人行走动中震动较大

C连续梁中间支座产生塑性角D某梁内裂缝宽度超过规范所规定的最大宽度

提示:

A、C、D均属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范畴

答案:

21一般上人屋面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

A0.5KN/m2B0.7KN/m2

C1.5KN/m2D2.0KN/m2

提示: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3.1的规定可知。

答案:

22我国荷载规范规定的基本雪压是以当地一般空旷平坦地面上统计所得多少年一遇得最大积雪自重确定的

A10年B20年

C30年D50年

提示: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6.1.2的规定可知

答案:

23我国荷载规范规定的基本风压是以当地一般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多少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为标准确定的

A10年B20年

C30年D50年

提示: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7.1.2的规定可知

答案:

24下列哪一项对结构的作用不属于可变荷载的范畴

A积灰荷载B雪荷载

C风荷载D爆炸力或撞击力

提示: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1.1的规定可知

答案:

25计算屋面荷载时积灰活载的选择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应同时考虑屋面的均布活载与积灰荷载

B积灰荷载应与雪荷载或不上人的屋面均布活载两者中的较大值同时考虑

C屋面的均布活载不应与积灰荷载同时考虑,取其较小者

D积灰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考虑

提示: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4.3的规定可知

答案:

26计算风荷载时,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地面粗糙程度B地形条件C房屋的高度D房屋的形状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7.2的有关规定可知

答案:

27判别下列作用中哪一种不属于偶然荷载

A吊车荷载B爆炸力C撞击力D地震力

提示: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1.1的有关规定可知

答案:

28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破坏的第三阶段末的表现是

A拉区钢筋先屈服,随后压区混凝土压碎

B拉区钢筋未屈服,压区混凝土已压碎

C拉区钢筋和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均不定

D压区混凝土先压碎,然后拉区钢筋屈服

提示:

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破坏的第三阶段末的表现是拉区钢筋先屈服,随后压区混凝土压碎。

B属超筋梁的破坏特征;C、D均为错误答案。

答案:

29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相同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与拉区纵筋配筋率ρ的关系是

Aρ越大,正截面承载力也越大Bρ越大,正截面承载力也越小

C当ρmin≤ρ≤ρmax时,ρ越大,正截面承载力也越大

Dρ值的变化,对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不大

提示:

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相同时,只有当ρmin≤ρ≤ρmax时,ρ越大,正截面承载力才越大。

答案:

30对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位置准确的是

A跨中截面B支座中心截面C支座边缘截面D弯矩最大的截面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5.2的规定知: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截面应为:

支座边缘截面;弯筋起弯点处;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腹板宽度改变处。

答案:

31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发生剪压破坏时,梁的的大致关系是

A斜压>剪压>斜拉B剪压>斜压>斜拉

C斜压>斜拉>剪压D斜拉>斜压>剪压

提示:

梁发生剪压破坏时,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斜压最大、剪压次之、斜拉最小。

答案:

32对任何种类的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fY/

AfY/=fYBfY/〈fY

CfY/≤360N/mm*mmDfY/=400N/mm*mm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2.3的规定知:

fY/≤360N/mm*mm

答案:

33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fck/γc,γc是由述方法确定的

A工程经验B保证率95%

C满足=3.2的要求D满足β=3.7的要求

答案:

34轴心受拉构件从加载至开裂前

A钢筋与混凝土应力均线性增加B钢筋应力的增长速度比混凝土快

C钢筋应力的增长速度比混凝土慢D两者的应力相等

提示:

轴心受拉构件从加载至开裂前,钢筋与混凝土的应变相同,故钢筋应力的增长速度比混凝土快。

答案:

35轴心受压RC柱在长期荷载下发生徐变,使

A混凝土拉应力减小,钢筋压应力增大B混凝土拉应力增大,钢筋压应力增大

C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压应力减小D混凝土压应力增大,钢筋压应力减小

提示:

轴心受压RC柱在长期荷载下发生徐变,使混凝土压应力减小,钢筋压应力增大

答案:

36仅配筋率不同的两个轴压构件,配筋率大时徐变引起的混凝土应力重分布程度

A大B小C不变D不肯定

提示:

配筋率大时徐变引起的混凝土应力重分布程度越大。

答案:

37仅配筋率不同的甲、乙两个轴压构件即将开裂时,其钢筋应力

A甲=乙B甲<乙C甲>乙D不能确定

提示:

轴压构件开裂前,钢筋应变相等,故其应力也相等。

答案:

38混凝土收缩将使RC轴心受力构件的混凝土产生附加拉应力,其值

A与AS,ES无关BAS越大,其值越大

CAS越大,其值越小DES越小,其值越大

提示:

混凝土收缩将使RC轴心受力构件的混凝土产生附加拉应力,钢筋产生附加压应力。

答案:

39与普通柱相比,适量间接配筋柱的主要破坏特点之一是:

A混凝土压碎B外层混凝土剥落

C间接钢筋屈服D纵筋屈服

提示:

A、B、D均属普通柱的破坏特点。

答案:

40钢管混凝土柱与螺旋箍筋柱的主要不同点是:

A前者可不配钢筋B施工方便

C钢管在纵向参与受压D钢管对混凝土有侧向作用

提示:

钢管混凝土柱与螺旋箍筋柱的主要不同点是:

钢管在纵向参与受压。

答案:

41为提高梁的受弯承载力,提高钢筋级别与提高混凝土等级相比

A更有效B差些C相当D无法比较

提示:

提高钢筋级别是提高梁的受弯承载力最有效的办法。

答案:

42梁的配筋率不变的条件下,h与b相比,对Mu

Ah影响小B两者相当Ch影响大D无法比较

提示:

Mu与h的平方成正比。

答案:

43受弯构件纯弯段内,裂缝出现以前,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力

A近似为零B均匀分布C三角形分布D曲线分布

提示:

裂缝出现以前,混凝土与钢筋的应变相同,其间的握裹力可近似认为为零。

答案:

44条件相同的矩形截面梁加配了压筋后,其实际受弯承载力与不配压筋相比

A在一定条件下提高B不一定提高

C肯定提高D不变

提示:

条件相同的矩形截面梁加配了压筋后,使合力矩增大,故其实际受弯承载力与不配压筋相比肯定提高。

答案:

45梁的剪跨比减小时

A减小B增加C无变化D无影响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5.7中7.5.7-2式的规定可知:

梁的受剪承载力在一定范围内随剪跨比的减小而增大。

答案:

46对薄腹梁,截面限制条件要严格些的原因是防止

A斜拉破坏B剪压破坏C斜压破坏D纵筋锚固破坏

提示:

当梁的截面尺寸过小,剪力较大时,梁往往发生斜压破坏。

答案:

47在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的计算中为什么不反映翼缘的作用

A缺少资料B对有腹筋梁的作用小

C实际上不起作用D无法计算

提示:

翼缘对有腹筋梁的受剪承载力的作用小,可略去。

答案:

48梁的受剪承载力公式是根据何种破坏形态建立的

A斜拉破坏B剪压破坏C斜压破坏D纵筋锚固破坏

提示:

梁的受剪承载力公式是根据剪压破坏形态建立的。

答案:

49配了箍筋的梁中,b,fc,h哪个对提高抗剪强度最有效

AhBfcCbDh,b同样有效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5.4的规定可知:

在b,fc,h三者中提高抗剪强度最有效的是增大h。

答案:

50矩形截面柱的尺寸不宜小于

AB250*300mmC300*300mmD200*200mm

提示:

矩形截面柱的最小尺寸为250*250mm。

答案:

51柱的长细比中,l0为

A柱的总长度B楼层中的一层柱高

C视两端的约束情况而定D各层层高的平均值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3.11的规定可知:

l0视两端的约束情况而定

答案:

52偏压构件的破坏始于混凝土压碎者谓

A受压破坏B大偏心受压破坏

C受拉破坏D界限破坏

提示:

受压破坏的特征是混凝土达其抗压强度而被压碎,远侧的钢筋尚未屈服。

答案:

53对下列构件要考虑偏心矩增大系数η的影响

Al0/i>17.5B小偏压C大偏压D所有偏压柱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3.10的规定可知:

当偏压构件的长细比l0/i≤17.5时,可取η=1.0。

答案:

54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受扭承载力,应该配

A沿周边均匀分布的纵筋B箍筋

C纵筋和箍筋D弯起钢筋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6的分析可知:

纵筋和箍筋均能提高混凝土受扭承载力。

答案:

C

55规范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结构构件应

A分别按荷载短期效应、长期效应组合计算B用内力组合设计值验算

C按荷载短期效应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影响验算D外载用设计值,材料用标准值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3的规定可知:

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结构构件应按荷载短期效应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影响验算。

答案:

56轴拉RC构件裂缝的出现与

A混凝土极限拉应变有关B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强度有关

C保护层的厚度有关D混凝土回缩及钢筋伸长量有关

提示:

轴拉RC构件裂缝的出现仅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混凝土极限拉应变有关。

答案:

57规范验算的裂缝宽度是指

A钢筋表面的裂缝宽度B构件底面的裂缝宽度

C钢筋水平处构件侧表面的裂缝宽度D构件上的最大裂缝宽度

提示:

规范验算的裂缝宽度是钢筋水平处构件侧表面的裂缝宽度

答案:

58构件裂缝的分布主要与

A混凝土抗拉强度有关B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有关

C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强度有关D混凝土回缩及钢筋伸长量有关

提示:

A、B与裂缝的出现有关,与裂缝的分布有关的是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强度。

答案:

59进行抗裂及裂宽验算时

A荷载用设计值,材料强度用标准值B均用设计值

C均用标准值D荷载用标准值,材料强度用设计值

提示:

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时,荷载与材料强度均用标准值。

答案:

60现浇楼盖中双向板的最小厚度为

A60mmB70mmC80mmD120mm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1.1的规定可知:

现浇楼盖中双向板的最小厚度为80mm。

答案:

61按弹性理论,四边支承板在满足下列什么条件时须按双向板设计

Al2/l1≥2Bl2/l1≤2Cl2/l1<2Dl2/l1≥3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1.2的规定可知:

按弹性理论,四边支承板在l2/l1≤2按双向板设计,l2/l1>2按单向板设计。

答案:

62筋混凝土单向板中,分布钢筋的面积和间距应满足如下哪一条件

A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间距不宜大于200mm

B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间距不宜大于250mm

C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0%,间距不宜大于250mm

D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0%,间距不宜大于250mm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1.8的规定可知:

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应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间距不宜大于250mm

答案:

63筋混凝土单向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应满足如下哪一条件

A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B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50mm

C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D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间距h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1.4的规定可知:

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

答案:

64在钢筋混凝土梁中,箍筋的作用是

A提高混凝土的强度B抵抗弯矩

C承受剪力D弥补主筋的不足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2.7的规定可知:

箍筋的作用是承受剪力。

答案:

65对于梁中箍筋的直径,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A当梁的截面高度h>500mm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

B当梁的截面高度h>800mm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

C当梁的截面高度h≤500mm时,箍筋直径不宜大于6mm

D当梁的截面高度h>800mm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2.11的规定可知:

当梁的截面高度h>800mm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截面高度h≤800mm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

答案:

66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应为

A10mmB12mmC16mmD18mm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3.1的规定可知:

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应为12mm。

答案:

6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AC7.5BC10CC15DC20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条文说明4.1.2的规定可知:

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

答案:

68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ARC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为C30BRC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为C20

CRC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为C25DPC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为C30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4.3的规定知:

RC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为C30,PC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为C40。

答案:

69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10BC7.5CC15DC20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1.2的规定知: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答案:

7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在构件承受使用荷载之前,预先对构件的什么部位施加什么应力

A受拉区施加压应力B受压区施加压应力

C受拉区施加拉应力D受压区施加拉应力

提示: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在构件承受使用荷载之前,预先对构件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

答案:

71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在主梁上设附加箍筋或吊筋,因

A构造要求,起架立作用B主梁受剪承载力不足

C间接加载于主梁腹部将引起斜裂缝D次梁受剪承载力不足

提示:

箍筋或吊筋的作用主要是承当位于梁下部或梁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以减少或避免间接加载于主梁腹部引起斜裂缝

答案:

72板内分布筋的作用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分布局部荷载,还可

A承当负弯矩B承受收缩及温度应力

C减小裂缝宽度D增加主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提示:

板内分布筋的作用是固定受力筋、分布局部荷载、承受收缩及温度应力等。

答案:

73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目的是

A提高承载力B提高抗裂度,充分利用高强材料

C对构件进行检验D节省材料

提示:

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目的是提高抗裂度,充分利用高强材料。

答案:

74为什么不宜用中等强度的钢筋作预应力筋

A变形过大B预应力效果差

C不能有效提高强度D配筋多

提示:

预应力筋宜用高强钢筋,用中等强度的钢筋作预应力筋,预应力效果差。

答案:

75张拉控制应力大,钢筋应力松弛损失

A大些B小些C无影响D无法比较

提示:

张拉控制应力越大,钢筋应力松弛越大。

答案:

76条件相同的预应力与非预应力轴拉构件,其极限承载力和抗裂

A均相同B抗裂度预应力高,承载力相同

C承载力预应力高,抗裂度相同D承载力和抗裂度均预应力高

提示:

预应力构件仅能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对承载力无影响

答案:

77在PC受弯构件受拉区配非预应力筋可以

A提高受弯能力B提高抗裂度

C节省费用D减小裂缝宽度

提示:

在PC受弯构件受拉区配非预应力筋可以与预应力筋共同承当拉力以节省费用。

答案:

78PC受弯构件正截面抗裂验算中,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在荷载的

A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不允许出现拉应力

B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下不允许出现拉应力

C按荷载效应标准效应组合下允许出现拉应力

D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

提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