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9157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11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5页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docx

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

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

前言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写作教学改革,曾经走过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先驱者们描绘的理想境界令我们神往;改革家们创造的经验让我们赞叹。

但是,在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下,在“应试教育”的皮鞭的驱赶中,写作教学改革举步维艰,踯躅而行。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写作教学的局面沉闷到令人窒息;写作教学的容和方法严重违背学习规律和写作规律,逐步演变为纯章法、纯技巧的授受与操练。

题材相似,语言雷同,限制太多,评价苛刻,这样一些痼疾的普遍存在,使学生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真实性和独创性受到压抑和摧残。

写作教学脱离于社会,滞后于时代,真的应该脱胎换骨地改一改了。

  在新世纪之初,随着国家课程教材改革的启动,语文教材的改革为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新编初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写作”自成体系,体现了“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精神,其容和编排虽说还不能尽如人意,但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更新观念,锐意创新,注重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考、表现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帮助学生涵养健康向上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改革的平台有了,写作教学到底应该怎么办?

这既要解决观念问题,也要解决操作问题。

为了帮助大家领会新教材的编辑思想,扎实细致地搞好写作教学改革,我们特意组织编写了这本《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以供老师们参考。

这些案例,有的是教学方案,有的是教学实录。

它们凝聚着数十位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和教研人员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相信会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和实际的帮助。

    “作文贵在独创”,写作教学也贵在独创。

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而不能借用,任何生搬硬套都不会有好的效果,也不是本书编者所愿意看到的。

书中案例,虽说是精选,却不能说是最好。

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由于本书是按初中语文写作教材的体系编写的,所以有关作文评改的案例尚未编入,而作文评价机制的创新又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

这个遗憾只能等待下次修订时补救了。

  写作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解放写作生产力——既解放学生,也解放教师。

让我们为此而努力!

2002年2月1日

第1页共263页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

  作文贵在独创

    教学案例………………………………………………………靖

(1)

  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教学案例一……………………………………………………健琪(5)

    教学案例二……………………………………………………徐军(9)

  说真话诉真情

    教学案例一……………………………………………………兆汶(13)

    教学案例二……………………………………………………富荣(16)

  要多读多写

    教学案例一…………………………………………发林辉(21)

    教学案例二……………………………………………………守刚(26)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案例一……………………………………………………王清明(29)

    教学案例二……………………………………………………衍凤(34)

  自由写作实践(学会观察)

    教学案例一……………………………………………………玉(37)

    教学案例二…………………………………………周国显王粉花(40)

    教学案例三……………………………………………………马正友(43)

  严格选材,确定主旨

    教学案例一……………………………………………………(46)

    教学案例二…………………………………………于小娥阮翠莲(51)

  理清思路,合理结构

    教学案例……………………………………………承娟田道源(56)

  文从字顺,有条不紊

    教学案例……………………………………………夏丽红原凤英(61)

  学会记“实”

    教学案例一…………………………………………夏丽红静(67)

    教学案例二……………………………………………………董文波(70)

第2页共263页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

  善于写“虚”

    教学案例………………………………………………………文艺(75)

  自由写作实践(运用多种手法记人、写景或状物)

    教学案例一……………………………………………………管红丽(79)

    教学案例二…………………………………………晓英马秀丽(83)

  合理交代记叙的要素

    教学案例一……………………………………………………付义霞(87)

    教学案例二……………………………………………………高在宏(91)

  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

    教学案例一……………………………………………………学良(96)

    教学案例二……………………………………………………淑萍(100)

  掌握常用的记叙方法

    教学案例一……………………………………………………傅忠烈(105)

    教学案例二……………………………………………………贾玲(109)

    教学案例三……………………………………………………公奇(113)

  学习写消息

    教学案例一……………………………………………………恩顺(118)

    教学案例二…………………………………………昌志周小民(121)

  学习写通讯

    教学案例………………………………………………………傅忠烈(124)

  自由写作实践(父亲、母亲或其他人的二、三事)

    教学案例一…………………………………………冷永良徐合良(129)

    教学案例二……………………………………………………高志华(134)

  自由写作实践(周围某事物或环境的变迁)

    教学案例………………………………………………………学良(139)

  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

    教学案例一……………………………………………………明(144)

    教学案例二……………………………………………………钟庆平(148)

  正确使用说明的方法

    教学案例一……………………………………………………钟岚(152)

    教学案例二……………………………………………………毛建新(157)

第3页共263页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

  写总结

    教学案例………………………………………………………朱晓玲(161)

  自传、小传与自荐信

    教学案例一……………………………………………………龙纪文(167)

    教学案例二……………………………………………………段似兰(170)

  自由写作实践(想象)

    教学案例一……………………………………………………田秀忠(174)

    教学案例二……………………………………………………唐文生(178)

    教学案例三……………………………………………………凤萍(181)

    教学案例四……………………………………………………文(187)

  一事一议

    教学案例………………………………………………………罗成胜(192)

  论据的运用

    教学案例一……………………………………………………元生(197)

    教学案例二……………………………………………………吴伟(200)

  论证的展开

    教学案例一……………………………………………………明(205)

    教学案例二……………………………………………………世苍(208)

  自由写作实践(短评)

    教学案例………………………………………………………韦海荣(212)

  写驳论文

    教学案例一……………………………………………………桂英(216)

    教学案例二……………………………………………………田志娥(220)

  写读后感

    教学案例………………………………………………………明杰(224)

  写书信

    教学案例……………………………………………盛建平高福生(228)

  写调查报告

    教学案例一……………………………………………………瑞兰(234)

    教学案例二……………………………………………………华杰(238)

  如何修改作文

    教学案例………………………………………………………奎福(244)

第4页共263页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

     

作文贵在独创

  教学案例

  □省市第六十八中学靖

  ○教学目标

  小学生作文带有较重的模仿色彩,所写的多是“别人”的情与感。

这当然是学习写作的一个必经阶段。

到了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日渐丰富,认识能力日渐提高,应该让学生学会写自己的东西。

因为文章毕竟是个人对生活经历、感受和认识的“外化”,是反映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的。

这次作文训练就是让学生了解“独创”的涵及意义,领悟“独创”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如何使文章具有独特性。

2.认识“独创”与“借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印发本班学生的作文两篇,一篇是一般的仿作,一篇是有创意的优秀文章。

让学生谈谈写这两篇文章时的感受。

从而引出话题:

作文贵在独创。

  二、学生自读知识短文《作文贵在独创》,边读边勾画出有用信息,然后讨论交流。

  交流要点(学生可自由发挥)

l 作文是作者对生活的心感受的倾吐。

2 作文反映作者的独有个性和创新色彩。

3 要善于借鉴优秀作文,但不能一味模仿。

4 作文有真情实感,才能有个性。

5 作文要有创新,就必须打破框框,争取“自由”。

  三、讨论、领悟:

“独创”的涵及方法。

  学生以四人为小组讨论比较《背影》和《父子情》,巍的《我的老师》与海伦·凯勒《我的老师》,《散步》与《我儿子一家》等课文中的一组或几组(教师也可另选例文),让学生领悟这些文章在主题(认识)、选材(容)、情感、写作形式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主要认识其不同点,从而认识“独创”的涵。

第5页共263页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

1.认识的独到性

  学生讨论《背影》和《父子情》主题的独到之处,通过交流,明确:

《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表现父爱子的深挚感情;《父子情》则表现了父亲教育、爱护孩子的独特做法,表达了父子之间深切的感情。

  教师点拨:

作文就是写对生活的认识。

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一

  个又一个的故事,出现着一个又一个新事物,我们只有在平时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悟,就会从哪怕是一般人都不经意的小事中得到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谁没有见过父亲的背影,而朱自清却从父亲那混入人群中再也找不见的背影中读出了父亲的伟大;谁没有受到过老师的教育,而巍却从老师那教鞭的轻敲中感到了师爱的真挚。

同样,有人发现了爬山虎那顽强向上的意志,有人发现了一棵种子那无比的神力,有人嘲笑班门弄斧者的不自量力,也有人赞赏班门弄斧的勇敢。

爱因斯坦曾对他的儿子讲:

什么是相对论?

有一根树枝,别人都说它是直的,而你爸爸看了好长时间,认为它是弯的,所以爸爸就出了名。

认识的独到性就是不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有独到的认识。

这就必须细心观察,潜心思考。

2.材料的独特性

  作文的素材来自生活,而人的生活经历是千差万别的。

作为作文的材料,应该是独特的。

所谓“独特”,就是尽量不与别人重复,更不能人云亦云。

  让学生找出《父子情》中,老舍教育孩子的种种独特做法(投影显示),教师指出这也许正是一般父亲所做不到或不会做的,体会作者选材的独特性。

  独特

尊重子女:

称呼全名,握手,讨论问题

引导成才:

注重身教,接触社会,激发兴趣

听谈话

访朋友

坐茶馆

上澡堂

    望子独立:

独立行走,结婚礼物

爱心持久:

出差时的关爱

  教师点拨:

再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绘童年的自由乐土——百草园,那里有让他喜爱的昆虫、植物和有趣的游戏,又写了与百草园生活形成对比的呆板的书塾生活,这就是鲁迅的独特生活经历的如实再现。

而我们同学平时的作文中选材小异,甚至千篇一律。

一写到“妈妈的爱”,许多同学都会写“我病了,妈妈送我去医院”之类;一写学雷锋,不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就是帮老爷爷搬煤球。

(学生结合自己的作文谈谈选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作文中选材“不约而同”的现象一定要改变。

此外选材还要新颖,具有时代气息。

如有个同学写《对手》,这位对手不是同学、朋友,而是自己的爸爸。

“我”要考外国语学校,爸爸要圆大学梦,于是父子俩展开竞赛,最终父子俩如愿以偿。

这样的题材不仅新颖,而且富有时代气息。

第6页共263页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

3.情感的独立性

  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才能具有独特个性,情感独立就是不要重复他人,附和他人,也不要为取悦他人而造情、矫情、抒假情。

一篇作文,就算把别人的东西堆成了一座小山,也远不如说出或写出自己发现的一句话更有价值!

比较巍《我的老师》和海伦·凯勒《我的老师》所抒发的感情就不同。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活生生的有个性、有思想的人,而不是同一个机床上“加工”出来的规格相同的“零件”;需要的是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而不是墨守成规的因循思想。

所以在每次提笔之前,我们都应该明确:

作文这种“精神产品”的创造是不可重复的,我们写作既不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也不能踩着自己的脚印走,而是要做到次次有心得,篇篇有新意。

4.写作的独运性

  即“笔墨自由”。

所谓“笔墨自由”,是指写作容广泛,不受限制的;文章形式是开放的,不受约束的。

不要被一些人为的机械化的作文模式牵着鼻子走,而是要全神贯注于你所要表达的思想容,用笔去渲泄你发自心的情感,用文字去描绘你难以忘却的瞬间。

  比较《背影》与《父子情》写法的不同:

  《背影》一文构思精巧,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背影,去着意描写,集中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并且将背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首尾呼应,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父子情》依时间顺序,记述一个个生活片断,围绕父亲是个“复杂的父亲”,有详有略的叙述父亲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些独特做法,结尾点题,耐人寻味。

  再如舒婷的《我儿子一家》,从五岁儿子的角度来展开叙述,充满天真童心、童趣。

读来妙趣横生,可谓独辟蹊径。

  可以说每一篇成功之作都有作者独特的表现方法。

总之,在作文中要大胆地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

  四、认识“独创”与“借鉴”的关系

  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文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作文水平,它是学习写作的必经之路,是“独创”的基础。

但如果一味地模仿别人,而不是真实地表现自已的个性,不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感受,那么就难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产品。

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丧失自己的创造力。

  ○参考题目

1.我的心愿

  心愿,可以是远大的理想,可以是某一方面的愿望,甚至是小小的要求,也可以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把你的心愿写出来。

2.这节课,我真喜欢

  自上学以来,作为学生的你不知上了多少节课,这些课有的容充实有趣,有的形式新颖活泼……它向你敞开知识的大门,它开启你的心灵之窗,它为你播下理想的种子,它给你插上想象的翅膀……就在上课、下课的铃声中,你一天天健康成长。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课把它写下来,要写出你喜欢这节课的原因。

第7页共263页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

3.材料作文

  根据下面的素材,以“小树又活了”为题(也可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三则材料都要用上。

  材料一:

光明中学初一·二班同学辉每天清晨都到校园里背诵英语。

  材料二:

校园里的几棵小树死了。

  材料三:

星期一的早晨,同学们发现,校园里那几棵死了的小树不见了,在原来的位置上又栽上了几棵嫩绿的树苗。

4.今天是教师节,老师们一如既往的忙碌着,备课、上课、批作业……初一·五班的同学决定给老师们一个惊喜……

  假如你是五班的班长,你会怎样安排,请把你的设想写成一篇文章。

  ○参考例文

渴望长大

  我渴望长大,是渴望去青春驿站,破译心灵密码;我渴望长大,是渴望去梦寐以求的学府,品尝知识的甘甜;我渴望长大,是渴望生活在一种自由的极乐世界;我渴望长大,是渴望………但我深知我会随时间流逝而长大,不存在不付出即有所得的时候。

  也许是我受到那些书的感染,比如:

郁秀的《花季·雨季》、许旭文的《正在高三时》、季芳芳的《十七岁不哭》,这些青春故事正像素素说的:

是一曲真正拥有青春的人,才唱得好的人生赞歌。

而我与其说渴望长大,不如说渴望青春时节的快乐和一种微妙的人际关系.去领略一种青春悸动的朦胧美。

然而我更更更渴望的却是当状元,走进两所外观类同的学校,同样高大的红柱子,同样的飞檐点金,古香古色,同样长短的一块匾,匾上同样四个烫金大字,不同的是一块上写的是“实验中学”,一块上写的是“大学”。

我明白这两个地方绝不是菜市场,说进就进的,只有“天之骄子”才能堂堂正正地迈进去。

路德不是说“强大的勇气、崭新的意志——这就是希望”吗?

我渴望做《花季·雨季》里的明、《十七岁不哭》里的简宁、《正在高三时》里的丹妮、许凌……我渴望做羊群里的骆驼,鸡群里的鹤!

我也渴望像佳勇(市周浦中学)凭一篇新概念作文被大学免试录取。

不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然,渴望就等于妄想。

  我渴望自由和欢乐,虽然我现在是笼中之鸟,但我渴望羽翼丰满后的飞翔。

当然自由不是忘本的自由,自由是有节制的,这种自由不是越轨的自由。

最后让我以朗费罗《人生礼赞》中的独白来结尾:

“我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

第8页共263页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

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教学案例1

  □新疆石河子市教委教研室健琪

  ○教学目标

1.了解“为什么写作文”和“写什么”。

2.培养学生“说真话”、“我写我”的作文意识,学习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教学重点

  选材围(自己、熟悉、动情〕.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口头作文、教师参与。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已经写了好几年作文了,为什么要写作文呢?

分数、成绩并不是写作文的终极目的。

写作文是为记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情,抒发自己的感受体验,是为了熔炼自己多方面的做人素质,养成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习惯。

“自己”是我们作文训练的基点。

作文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手段。

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通过你们心灵的折射,通过你们情感的过滤,写到作文里,就具有了你们的情感温度,就烙上了你们心灵的色彩。

当别人从你的作文中读出一个默契而会心一笑的时候,当别人读你的作文赞许点头的时候,当你的作文给语文成绩添光彩的时候,当你的作文变成铅字见诸报端或者获得某种竞赛大奖的时候,那种快乐,是语言难以表达的。

我相信同学们都希望获得这种感受。

  一位语文老师说:

作文无差生,每个会写汉字的同学,都有着写出好文章的潜能。

这话说得好!

我们作文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开发同学们的这种潜能,使同学们不仅能写出符合大纲要求的作文,还能写出具有创新思维,具有独特个性的好文章。

  师:

同学们喜欢写作文吗?

  学生回答可能有三种情况:

(1)喜欢——青年教育家书生说:

“写作文会使自己的头脑更清醒、更轻松,会使自己和别人,和集体,和社会相处得更和谐。

”勤于练笔会使自己获得长足进步;

(2)无所谓——既然写作文是为了扬个性,冶情操,那就不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而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3)不喜欢——不知道写什么。

  师:

同学们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今天这节训练课,就重点讲一下这个问题。

第9页共263页新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案例精选

  一、写什么?

  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自己——把自己摆进去。

写我的经历、我的思考、我的真情,写出自己的

个性。

  熟悉——清楚了解。

  动情——感动,情绪激动。

  东西——人、事、花草动物,感受体验等。

  例

(1),邻居家的小妹妹,要我教她编小辫。

为了看得更清楚,我拿了红黄蓝三束毛线。

一边示,一边告诉她“这样编,这样编”。

但究竟怎么编,做起来简单,说起来还真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五岁的孩子彻底明白。

邻居的小妹妹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看了一会儿,对我说:

“姐姐,让我来编。

编辫子就是三种颜色的毛线轮流在中间。

”我惊呆了,“轮流在中间”,说得真好。

小孩子勤于动脑,真不简单。

(五岁孩童能从劳动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对中学生学习也是一种有益的启示。

  例

(2),下午放学回家,路经莱市场。

看到一个茶摊前围了一圈人。

挤进去一瞧,原来是语文老师买菜讨价还价,为了五角钱,大动肝火,双方争得面红耳赤。

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顺手牵羊拿了菜摊上一小把香菜,才悻悻而去。

记得语文老师讲《卖蟹》一课时,极力赞美心灵美的卖蟹小姑娘,可自己却为五角钱,在大庭广众之中吵吵闹闹,我真替他难为情。

(为人师表,要自爱、自律、自重。

语文老师的雍容高雅植根于良好的思想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别让学生们失望。

  例(3),秋季运动会要排练大型团体操。

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同学们都换上漂亮的体操服到运动场排练。

老师嫌我胖,难看,不让我参加。

我孤独地坐在大树下,给僵死的毛毛虫垒了座小小的坟。

我的心在流泪,在呼喊:

为什么?

为什么?

我长得胖并不是罪过,为什么做团体操的权利也被剥夺?

(不符合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原则,有损学生的人格。

  归纳:

中学生作文,写作围是十分宽泛的。

目见耳闻,喜怒哀乐;不论正反,不论大小;花草宠物,风雨雪月,家庭琐事,校园新闻,学习心得,人际交往,社会新貌,街头小景,只要选准角度,无一不可入文。

当然,偷东西、吸烟,沉溺于游戏厅是不能写的——除非你抱着忏悔的心请。

总之,要做个有心人。

仔细地看,认真地想,深入地去感受,去体味,去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生:

无意义的东西能写吗?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

消极的,不健康的东西不能写。

对于大人无意义,对于你个人有意义的东西是可以写的。

中学生阅历有限,思想不成熟,阐发一般的生活真理,抒写脚踏实地的人之常情会让人感到自然亲切。

学生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在许多成人看来,都是无意义的。

不要为了“有意义”去刻意编造、撒谎。

给远道探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