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9179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docx

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六章

第六章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

第一节课程实施的涵义与研究价值

一、课程实施的涵义

1.课程变革:

凡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皆可称为课程变革。

2.课程计划:

是对课程变革的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具体方案的制定。

3.课程实施:

是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

4.课程采用:

是指作出使用某项课程变革计划的决定的过程。

5.课程变革过程:

一个完整的课程变革过程包括课程计划,课程采用,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几个环节、课程采用是课程变革正式启动的第一个阶段,它所关注的焦点是是否决定采用某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是课程变革正式启动的第二个阶段,它关注的焦点是课程实践中实际发生的变革的程度及影响变革的因素、课程变革的最后阶段是对变革总过程的评估,即课程评价,它包括了课程变革的所有方面,其目的在于确定哪些因素与变革的研究和传播有关,怎样测量变革的实施程度,以及如何评估课程变革产生的预期或非预期的实际效果、课程变革是这些环节之间动态的,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而非单向的由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的线性运作过程

6.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

(1)理想的课程:

即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

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是就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

(3)领悟的课程:

即任课教师所理解的课程,这种理解的课程可能与正式课程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从而减弱正式课程的某些预期的影响。

(4)运作的课程:

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观察和研究表明,教师领会的课程与他们实际实施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因为教师常常会根据具体教育情境的变化对理解的课程作出调整。

(5)经验的课程:

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也即课程经验。

二、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

1.为了了解课程变革的实际。

2.为了理解教育变革失败的原因。

3.为了对学习结果以及影响学习结果的可能的决定因素作出解释。

4.为了不至于将课程实施与课程变革过程的其他方面(如课程采用)相混淆。

第二节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课程实施的取向是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

课程实施的取向集中表现在对课程变革计划与课程实施过程之关系的不同认识方面。

一、忠实取向

(1)涵义:

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

(2)基本特征:

忠实取向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角色的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的认识方面、在忠实取向看来:

①课程是指体现在学程,教科书,指导用书,教师的教案或课程革新方案中的有计划的内容、②课程知识主要是由课程专家在课堂之外,用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方法为教师的实施而创造的、③课程变革被视为一种线性过程:

课程专家在课堂外制定出变革计划,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变革计划、④教师角色的性质就是课程专家所制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⑤忠实取向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测量课程实施对预定变革计划的实施程度以及确定影响实施程度的基本因素,所以其基本方法论是量化研究。

(3)本质:

由于忠实取向把课程变革视为从课程变革计划到计划的实施,从课程变革计划的制定者到计划的实施者之间的单向的线性过程,强调课程变革的决策者和计划制定者对课程实施者的有效控制,因此,这种取向在本质上是受"技术理性"("工具理性"所支配的。

二、相互适应取向:

(1)涵义:

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2)基本特征:

相互适应取向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假设体系集中体现在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角色的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的认识方面、在相互适应取向看来:

①课程不仅包括体现在学程,教科书或变革方案中的有计划的具体内容,而且还包括学校和社区中各种情境因素所构成的谱系,这些情境因素会对课程变革方案作出改变、②课程知识是广大的,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方面,实践者(教师)所创造的课程知识与专家所创造的课程知识同等重要、不论课程是在哪里创造出来的,在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不断作出调整、不断调整以求相互适应,是课程知识的一个基本特征、③课程变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不论是否与预期目标一致,都是课程变革过程的有机构成部分、④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课程方案的"消费者",为了使预定课程方案适合具体实践情境的需要,教师理应对之进行改变,这是成功的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⑤相互适应取向的研究重心不是测量课程实施的程度,而是把握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所以它既包括量化研究,也包括质的研究。

(3)本质:

由于相互适应取向把课程变革视为课程变革计划与具体实践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强调课程变革的决策者,计划制定者与课程实施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对变革意义的一致性解释,强调课程变革的过程性和复杂性,因此,它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

三、课程创生取向:

课程创生取向是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新兴取向,这种取向认为:

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1)基本特征:

课程创生取向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角色的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的认识方面、①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并且是教师与学生实际体验到的经验,是情境化的,人格化的、②课程知识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面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一种"人格的建构"、外部设计的课程是教师用于创生课程的一个资源,具体情境的课程知识是经由教师和学生深思熟虑的审议活动而获得的、③课程变革是教师和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思维和行为上的变化,而不是一套设计和实施新课程的组织程序、课程变革包含"真正的重构":

人的思维,感情,价值观都必须变革,而不只是变革课程内容和资料、④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教师连同其学生,成为建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主体、⑤课程创生取向的研究目的在于把握教师与学生从事课程创生过程的真实情况,而不同教育情境中的课程创生情况是迥异的,研究者更倚重"质的研究",对个案性的"深度访谈法"倍加青睐。

(2)本质:

由于课程创生取向把课程变革,课程实施视为具体实践情境中的教师与学生创造和开发自己的课程的过程,视为教师与学生个性成长和完善的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变革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强调个性自由与解放,因此,它在本质上是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

四、三种取向的比较及启示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的关系: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共成一"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计划的课程,对应着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另一端是创生的课程,对应着课程创生取向、中间是修改的课程,对应着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三种取向是包容与超越的关系:

相互适应取向是对忠实取向的超越,课程创生取向是对相互适应取向以及忠实取向的超越、课程实施研究从忠实取向经相互适应取向发展到课程创生取向,反映了人们对课程变革的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

如何评价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1)三种取向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课程实施的本质。

忠实取向强化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课程创生取向把处于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课程创造中的主体性解放出来;相互适应取向把外部专家所开发的课程与对这种课程产生影响的学校情境,社区情境的因素均予以考虑。

所以,三种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2)三种取向各有其局限性。

忠实取向把课程变革视为线性地实施预定的课程计划的过程,使课程变革成为一个机械的,技术化的程序,抹杀了课程变革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价值、相互适应取向带有折衷主义色彩,它在兼具其它两种取向的优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具有它们的局限性、课程创生取向具有浓厚了理想色彩,它要求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境的特殊需要创造自己的课程,要求学生也应成为课程的主体,由于对实践界的要求太高,它的推行范围也就很有限。

(3)从忠实取向到相互适应取向,再到课程创生取向,意味着课程变革中从追求"技术理性"到追求"实践理性",再到追求"解放理性",这体现了课程变革的发展方向。

从课程实施三种取向之关系看我国课程改革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我国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大举措、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为我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应把课程实施研究纳入课程变革之中,使之成为课程变革这个系统的有机构成

(2)课程变革应将具体教育情境和社区情境的因素纳入自身之中,相应地,课程变革政策应具有变通性(3)课程变革必须最大限度地弘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这是课程变革成败的关键。

 

第三节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一)“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1)基本内容:

“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简称“RD&D”模式,它体现的是忠实取向。

该模式把课程变革视为一种技术化,理性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四个分离的,有顺序的步骤:

①研究:

通过研究确立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是课程变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

②开发:

将研究发现的基本原理运用于课程资料的开始过程中,由此获得新课程。

③传播:

将研究开发出的新课程系统传播给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供其使用。

④采用:

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使用新课程并将新课程整合于学校课程之中。

(2)实质:

该模式所课程变革视为"研究—开发—传播—采用"的线性过程,指向于课程变革的技术本身,而不是学校与课堂中教学的性质,把教师视为一个新课程计划的被动消费者,其目标必须与课程开发者的目标相一致。

它实际上是把课程变革过程视为一种工业生产过程:

通过研究开发而获得新的“课程产品”,然后在具体情境中由教育实践者对其“消费”。

(3)缺陷:

该模式存在两个根本缺陷、①它假设教育改革是科学本位和技术驱动的,教师是专家所开发出的课程计划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技术可以准确地从一个情境传递到另一个情境、这种假设在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因此在教育实践情境中很难被理想地付诸实施、②该模式的四个步骤是分离的,原子化的,结果导致这四个方面的功能日益专门化,每一个功能都发展自己的专家群,这些专家与课堂中的教师的距离与日俱增,结果,专家为教育改革中的问题提供了详尽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略,而具体教育情境中的教师则从未碰到过这些问题。

2.兰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1)基本内容: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认为,课程变革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①启动阶段。

课程变革的发起者要对课程变革计划的目标作出解释以使教育实践者理解与接受、②实施阶段。

课程实施的关键是对既定课程变革计划作出适当调整,以适应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需要、③合作阶段。

课程专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社区代表等要密切合作,相互适应,以使变革计划不断进行下去。

(2)贡献:

该模式认为:

对教育技术的直接采用和应用并不是带来所期望的教育变革的有效途径,课程实施决定着课程变革的过程和结果,成功的课程实施是以相互适应过程为特征的,课程变革动因是课程专家,校长,教师等方面的相互适应、此后,"相互适应"成为研究课程实施问题的关键术语,对理解课程实施的本质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

(1)基本内容:

帕里斯的研究基于以下三个假设:

①课程知识包括情境知识,这些情境知识是教师在从事不断前进的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②课程变革的个体在思维和行动方面成长与变革的过程,而非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组织程序、③教师不论是创造和调整他们自己的课程,还是对别人所创造和强加的课程作出反应,他们的课程实践总是基于对特殊情境的知觉而发生变化。

(2)贡献:

该模式认为,教师作为课程知识和课程变革的创造者而非接受者,是可能的、自此,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课程实施的研究中开始得到关注。

第四节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一、课程变革的特征

①课程变革的需要和适切性,课程实施者对课程变革的需要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也就越大。

②课程变革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对课程变革的目标与意义的理解程度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也就越大。

③课程变革的复杂性,适合实践者所需要的课程变革的复杂性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

④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与实用性,课程变革计划的质量与实用性越高,课程实施的程度也越大。

二、学区的特征

①学区从事课程变革的历史传统

一个学区先前从事课程变革的历史越久远,越积极,对一项新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实施程度也就越大;反之,实施一项新的课程变革计划则困难重重。

②学区对课程计划的采用过程

学区对一项课程变革所作出的人与物的规划质量越高,就越能适应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需要,对该课程变革的实施程度出就越大。

③学区对课程变革的行政支持

④课程变革人员的发展水平与对变革的参与程度

⑤课程变革的时间表与评价体制

根据对课程实施的理解而对课程变革事件的时间安排越合理,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大、对课程变革的评价信息与学校或班级变革课程的需要的联系越密切,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大。

⑥学区教育委员会与社区的特征

学区教育委员会与社区的共同利益越大,越能够相互支持而彼此争执,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

三、学校的特征

①校长的角色,校长对课程变革的积极支持越大,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

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性,信任,支持,交互作用和开放性的交往越理想,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

③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教师的效能感越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高,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

四、外部环境的特征

①政府机构的力量

当学校的课程变革与学校所在地的需要的一致性越大的时候,就越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②社区的支持

课程变革越能与社区文化整合于一体,课程实施的程度越大。

从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看我国当前课程变革中存在的问题

(1)一项课程变革计划能否得到成功实施,取决于该课程变革计划本身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学区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与水平。

(2)课程实施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是:

①四类因素缺一不可;②四类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状态和水平是理想的,即是说四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动态作用能够产生合力。

(3)纵观我国当前的课程变革现状,在这四类因素中都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故应该努力在这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给课程变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以保证课程变革能够顺利实施

第五节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①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a、教师与学生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担负着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促进者的职责,教师是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的权利和创造性地自我表现的权利,学生是主体。

b、教师与学生这两类主体在彼此间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教师与学生持续地交往,形成学习共同体,他们彼此间相互尊重差异,展开自由交往和民主对话,把课堂建构成一个真正的生活世界,洋溢着自由和民主的气氛,每个人的创造性和潜能获得充分发挥,主体和主体之间在持续交往中生成交互主体性。

②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以课堂为主渠道展开。

教育史上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的两个极端观点:

“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

评析“教师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学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课堂中的"静听者",服从者、这种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客体的观点是片面的,它从根本上否认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的交往关系,使教学变成了一种控制活动,这样,不仅作为客体的一方被扭曲了,即使是作为主体的一方也被扭曲了。

评析“学生中心论”

"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本分是绝对地服从儿童的需要,一切围绕儿童转,随时听候儿童的召唤、这种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客体的观点是片面的,它从根本上否认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的交往关系,使教学变成了一种控制活动,这样,不仅作为客体的一方被扭曲了,即使是作为主体的一方也被扭曲了。

评析“学生特殊客体论”

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有这样一种观点: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客体,但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客体,他拥有自觉的能动性、这种观点简称为"学生特殊客体论"、这种观点与教师中心论相比有所进步,但并未脱离教师中心论的窠臼,因为学生尽管具有自觉能动性,尽管是特殊的,但当他被置于客体地位的时候,他的自觉能动性不过表现在怎样做客体方面。

评析“主导主体论”

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还有这样一种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种观点简称为"主导主体论"、这种观点明确地承认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以往观点相比有重大进步、但这种观点一会承认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会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所以,它只是试图调和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认,但并未真正超越它们。

二、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①一般认识过程与教学认识过程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②教学认识过程具有一般认识过程的共性:

即符合人类一般认识"直观-思维-实践"这一基本路线。

③教学认识过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和教师认识的特殊性两方面。

学生认识或说儿童认识与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成人的认识有怎样的关系?

①这是两类不同的认识,每一类认识都有其特殊性、都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值。

在认识方式及其发展方面,成人有成人的价值,儿童有儿童的价值;②儿童认识与成人认识又存在内在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极端做法:

①用成人的认识替代儿童的认识②使儿童认识的发展流于自发状态、放纵儿童的认识发展。

三、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原因:

a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b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学习将会极大地左右他们的态度和性格;c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响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涵义:

指教学过程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与此同时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

②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养与教育的关系。

a、教养和教育彼此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各具特性,各有其固有的逻辑。

b、教养与教育又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制约。

分析“教学认识过程的本质是间接性”

(1)教学认识过程的本质是间接性,即是说儿童的认识是以间接经验为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指向于儿童间接经验的学习。

(2)这种观点并未真正揭示教学认识过程的本质。

(3)人的认识遵循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辩证统一的规律、人在认识,探究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间接经验的支持,离开了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会变得非常狭窄,非常局限、间接经验又是基于直接经验和为了直接经验的,也就是说,间接经验通过转化为直接经验而起作用,其存在的意义也在于拓展人的直接经验并进而提高人们认识,探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4)儿童的认识也遵循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辩证统一的规律,但儿童学习的间接经验是经过系统设计并以课程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儿童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的直接体验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和身心发展的价值、但当间接经验脱离儿童的直接经验或者使儿童的直接经验仅处于辅助地位的时候,这种间接经验非但不会促进发展反而很有可能抑制发展。

第六节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

一、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

课程实施与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但二者在内涵上又颇多重叠。

(1)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区别①课程实施在内涵上所涉及的范围要比教学广、课程实施涉及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化以及对教育系统提供支持的社会系统的相应变化;而教学主要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行为。

②课程实施与教学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二者进行研究的侧重点有别、课程实施的研究主要探讨对课程变革计划的实施程度,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变革计划与实践情境的相互适应机制,教师与学生创生课程的过程等等;而教学研究主要探讨教师的教授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及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

(2)课程与教学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联系性。

①课程实施内在地整合了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和基本途径。

②课程实施研究与教学研究具有内在的互补性、教学研究有助于理解课程实施过程的内在机制;课程实施研究有助于理解教学的本质,从而为教学设计过程提供新的视野。

二、从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看教学设计

1.忠实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的特征

(1)教学设计是一种工程,一种技术。

(2)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

(3)学生被孤立在教学设计之外。

2.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的特征

(1)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

(2)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

(3)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

3.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教学设计的特征

(1)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

(2)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3)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思考题:

1、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

答:

(1)为了了解课程变革的实际。

(2)为了理解教育变革失败的原因。

(3)为了对学习结果以及影响学习结果的可能的决定因素作出解释。

(4)为了不至于将课程实施与课程变革过程的其他方面(如课程采用)相混淆。

2、相互适应取向:

答:

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3.课程变革:

凡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皆可称为课程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