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39742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docx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概要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指导老师:

黄 茉 莉

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121班

学号:

5400112166

姓名:

王海林

目 录

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摘要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外汇外资管理制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货币政策的实施不仅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实际产出等实质内部部门,而且通过信贷渠道、汇率渠道、国际收支、资本流动等开放渠道影响进出口等实质外部部门。

研究货币政策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将经济内部部门与外部部门联系起来,对于一国经济实现内外均衡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在对西方经济学各学派关于货币政策的理论观点综述后,在对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货币政策实践的发展及进出口状况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并分析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关键字:

货币政策 进出口贸易 影响

第一章货币政策理论解析

  货币政策理论是关于货币政策的目标如何确定、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和中介指标如何选择、货币政策的作用和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操作规则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方面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凯恩斯学派理论、货币学派理论、理性预期学派理论以及宏观金融博弈理论。

一、凯恩斯学派理论解析

产生于萧条经济中的凯恩斯经济理论,虽然没有明确给出货币政策的概念,但在其政府干预主义经济理论中己经包含了明确的货币政策含义。

1.1.1货币政策的目标

  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之后,失业现象特别严重,并且持久未能得到消除。

因此,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着重在研究何种决定力量使得总产量和总就业量改变”,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或货币措施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从而提高总需求水平,扩大就业量和产量。

因此,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消除非自愿失业。

1.1.2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对就业、产出和收入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先通过利率变量来启动的。

利率是人们放弃周转灵活性的报酬,利率的高低是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两大因素共同决定的。

而货币供给量是完全可以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

对于货币需求,凯恩斯将其按动机分为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货币需求函数表示为:

M1:

为满足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而持有的货币

M2:

为满足投机性动机而持有的货币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图示如下:

货币供应量Ms变动→资产结构调整→利率水平r变动→投资支出变动→国民收入和就业状况变动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可以概括为:

中央银行通过金融市场调节利率,利率的变动影响商品市场,商品市场的变动影响国民收入和就业。

1.1.3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

  凯恩斯学派认为,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提高利率可以抑制投资,减少就业。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

  在经济萧条,特别是经济危机时,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的货币量可能会被相应扩大的流动性偏好吸收,从而难以达到降低利率增加实际投资的目的。

凯恩斯学派认为,在经济严重衰退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最为有效,因为政府通过公共投资。

转移支付以及减税等政策措施,可以直接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财政政策不经过中间环节就可以直接作用于投资。

由此凯恩斯学派认为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

在存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具有较高的有效性通过减少货币供给量,可以迅速抑制通货膨胀,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数量性效果十分显著。

货币当局可以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放慢到它认为合理的程度以抑制通货膨胀。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1.1.4货币政策与进出口分析

  在凯恩斯学派理论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有关货币政策与进出口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论,但在其乘数理论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与进出口相互影响关系的一些观点。

  在非充分就业、价格稳定、不存在资本跨国移动的假设前提下,进口支出是国民收入的函数,自主性支出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进而影响进口支出。

引入进出口贸易因素后的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表示为:

Y表示为国民收入,c为边际消费倾向,1一c为边际储蓄倾向,m为边际进口倾向,Co为自主性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o表示自主性进口

当边际储蓄倾向不变时,对外贸易乘数越大,边际进口倾向越小,出口增加所引起的进口增加的幅度较小;反之,对外贸易乘数较小时,出口增加所引致的进口增加幅度较大.

当出口扩大导致国际收支顺差时,如果外贸乘数较大,则国民收入增幅相应较大,进口增幅相应较小,进而有助于维持国际收支顺差状态;如果外贸乘数较小,则国民收入增幅相应较小,进口增幅相应较大,进而将在较大程度上抵消国际收支顺差.

当出口缩减导致国际逆差时,如果外贸乘数较大,则国民收入下降较快,进口减幅较小,因而不利于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状况;反之,如果外贸乘数较小,则国民收入减幅相应较小,但进口减幅则较大,因而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状况。

由此可以看到,当货币供给量变动影响自主性支出变动从而影响国民收入水平时,会进而影响进口和出口;而进出口变动时会通过对外贸易乘数影响国民收入,进而对国内的宏观变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一国货币当局的决策。

二、货币学派理论解析

  货币学派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该学派最大的特点是特别强调货币和货币政策的极端重要性。

1.2.1货币政策的目标

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主要源泉,货币当局应避免剧烈和反复无常地改变货币政策动向"货币政策的另一重要任务是给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因此,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稳定货币。

只有稳定货币,才能稳定经济,消除货币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干扰。

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方面,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反对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认为货币政策的最佳中介指标应该是货币供应量。

在货币需求函数稳定的前提下,只要稳定住货币供应量,就能实现稳定货币和稳定经济的货币政策目标。

1.2.2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对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学派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和价格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

同时,将凯恩斯的资产范围扩大,认为资产不仅包括货币资产和证券资产,而且还包括实物资产如耐用消费品等。

 货币学派的政策传导机制图示如下:

货币供应量Ms变动→资产结构调整→价格P变动→投资支出变动→国民收入和就业状况变动

1.2.3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在货币学派看来,由于货币需求函数稳定,货币供应量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变量,而左右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自然就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

由于货币渗透在整个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当货币出现问题时,整个经济就可能陷入混乱。

货币政策就是要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

如果货币当局避免了剧烈的反复无常的货币增减的方向性变动,则经济的运行会更加稳定且更富有成效。

货币学派还认为,货币政策的主导地位不仅取决于它自身对经济的重要作用,而且还在于其他经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依赖上。

在没有货币供给量增加的情况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的政府支出对私人支出会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

所以如果没有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本身是无效的。

1.2.4货币政策与进出口分析

  货币学派根据其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的失衡反映着货币市场的失衡。

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取决于其货币供求关系,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供求失衡的结果。

当国内公众的货币需求增加和货币当局紧缩信贷而使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超额货币需求将由外国货币的流入予以满足进而导致国际收支顺差;反之,当国内公众的货币需求下降和货币当局放松信贷而使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时,超额货币供给将通过外国货币的流出予以释放,进而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所以,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流失)是由国内货币供给过多造成的;而国际收支顺差(国际储备增加)则是由货币需求过多造成的。

当国内货币需求增长幅度小于(大于)货币国内部分时,国际收支就会出现逆差(顺差)状态。

由于国际收支状况完全取决于货币需求与国内信用增长率的对比,因而国际收支是一种与货币供求密切相关的货币现象。

三、理性预期学派理论和宏观金融博弈理论解析

1.3.1理性预期学派理论解析

理性预期假说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穆斯1961年在其《理性预期与价格波动理论》中明确提出来的,后来经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斯坦福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明尼苏达大学的尼尔·华莱士以及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巴罗等学者将理性预期假说融于弗里德曼的理论模型,从而形成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强调了预期对经济行为的重要影响,强调了经济行为者的预期行为对宏观调控效果的显著制约作用,而且认为从整体和长期来看,人们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即预期值与未来的实际值是一致的。

  因此,在理性预期的前提下,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货币政策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长期内,都是无效的,主张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并保持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公众预期一致,消除公众的预防性对策,稳定公众预期,使经济更平稳地运行。

1.3.2宏观金融博弈理论解析

  20世纪70一80年代,博弈论在经济理论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70年代后期,理性预期学派的一些学者率先将博弈论方法用于货币政策行为及效应问题的规范研究。

  在Kylnad和Presoctt(1977)的货币政策模型中,博弈的参与人包括政府和私人部门,私人部门选择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政府在给定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选择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因此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进行的是一个动态博弈。

此外,Kyland和Prescott以RobertJ.Baorr和Gordon都用菲利普斯曲线研究了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问题,对“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规范提出了质疑,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规范不存在政策制定者对未来货币政策和价格的承诺机制,“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规范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而对真实的产出和就业并无实质性的影响。

随后,Robert.JBarro等学者进一步利用该方法讨论了相机抉择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效应以及政策制定者的信誉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

许多学者还积极探讨各种制约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虽然上述各项研究都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对如何准确地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尚未提出一般性的、可供操作的方法。

四、80年代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

 80年代后兴起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进一步完善了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进一步提出和完善学派的经济思想。

在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在货币学派的影响下,主张在货币长期非中性的情况下,应该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放在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上。

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认为利率是一个宏观变量,单纯调控利率无法反映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应当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结合起来,即将利率和信贷配给量的增长率结合起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提出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理论来弥补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在解释货币政策变动对于经济影响的程度、时间和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主张,政府应积极干预信贷市场以消除信贷市场的失灵,实现贷款的最优配置。

五、本章小节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和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取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等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服从于总的经济政策要求。

西方经济学中,无论是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还是理性预期学派以及80年代后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都在不同的前提假设下分析了货币政策的目标、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有效性。

货币政策通过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从而对最终目标指标产生作用。

最终目标可以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对进出口的影响可以是直接通过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从而作用于国际收支平衡的最终目标,也可以是通过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影响其他最终目标,如经济增长,对宏观变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进出口。

第二章我国货币政策发展及其与进出口关系分析

1979年以前,由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大一统经济体制对社会资源采取计划配置方式,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一词在我国实际上是在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以后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的一个概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货币政策及其与进出口关系分析

  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社会化程度较低的经济体制。

这种经济体制具有两方面的特征:

1、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公有制基础上形成单一的经济形式。

整个社会只有社会主义经济,包括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

2、生产要素组合运行要靠国家计划,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组合以及媒介生产要素组合的货币资金,都要根据国家计划分配,生产要素不能够自由转移。

经济运行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否定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在上述两大特征下,金融成为计划和财政的附属工具,金融的市场机制完全被排斥,金融的市场机制的作用被排除。

金融只是实行计划功能而发挥一定的会计出纳作用,实现财政、信贷、物资、外汇收支以及现金收支的计划平衡。

金融很难起到现代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在这种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垄断金融,把贷款作为信贷资金分配的唯一方式,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央银行、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职能于一身,是信贷中心、结算中心、发行货币和现金出纳中心。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和国有银行对信贷的计划和分配实为一体。

此时,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单一的。

在通货膨胀时,以稳定货币为目标;在一般经济条件下以经济发展为目标。

然而,无论是稳定货币还是经济发展,都是以完成国民经济计划为最终目标。

为完成国民经济计划,货币当局把银行信贷和现金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按计划进行直接分配。

通过对银行信贷和现金的计划分配实现贷款总规模和贷款结构计划,从而完成国民经济计划所需资金。

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见图2:

而此时期,全部外贸企业都是在对外贸易部的直接领导下,实行单一指令性计划管理和统负盈亏,形成了由对外贸易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的高度集中的外贸体制。

这种高度集中的单一全民所有制的外贸体制的特点是:

1、实行对外贸易国家统制,包括外贸企业管理制度,进出口许可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加强国家对对外贸易监督、管理和调控;

2、实行对外贸易指令性计划,包括收购计划,调拨计划、出口计划、进口计划、内销计划、以进养出、计划和外汇收支计划等。

这些计划都是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而且必须严格按计划贯彻执行;

3、实行对外贸易统一经营。

进出口经营业务全部授权各类国有外贸专业总公司经营。

4、对外贸易实行国家统负盈亏。

外贸企业的财务收支由国家实行统收统支,企业盈利全部上缴国库,企业亏损一律由国家补贴。

5、对外贸易实行国家统一价格。

对外贸易商品价格采取国内外市场价格割断的办法,按照内外有别、分别作价的原则。

出口商品收购价,一律按国内规定价格;进口商品内销,原则上也按国内规定价格;出口商品外销以及进口商品从国外购进则一律按国际市场价格。

  通过以上对我国计划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以及外贸体制的分析,可以看到,在计划体制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与进出口都是按国家计划进行,货币政策和进出口都缺乏独立性和市场性。

我国的中央银行一一中国人民银行只是信贷计划管理制度运转的操纵者,只与财政部门发生存贷款关系,不与企业和住户部门发生信用往来。

中国人民银行只是信贷计划指标的最初分配者,却不是信贷计划指标的最终决定者。

而进出口的主体一一外贸企业也没有独立权,其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国家对外贸易部。

后来虽作了一些调整,下放了些权力,如国务院有关生产主管部门设立出口供应公司负责对外交货或向外贸部门供货;内地省、自治区外贸专业公司经外贸专业总公司批准也可以经营远洋贸易;除西藏外,内地其他省、自治区都可以直接对港澳发运、交货、结汇等,但是这些局部性的调整没有触及高度集中、独家经营的外贸体制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与进出口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不大,货币政策并不对进出口产生作用和影响。

二、经济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及其与进出口关系分析

1978年,我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渐进式改革。

现代化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开放化!

社会化程度很高的经济体制。

在这一改革时期,新旧体制处于交替过程之中,新体制尚未真正建立,旧体制亦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因此,经济体制出现双轨并存、交叉运行的特点。

与之对应,我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的影响也必然带有这种转轨时期的特点。

2.2.11978一1983年的货币政策以及进出口状况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到1983年我国中央银行体制建立这段时期,我国经济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初期阶段。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原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社会资源改为先计划后市场,计划决定市场,计划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银行要抓经济”,“银行要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同年银行开始对固定资产投资。

1980年银行恢复对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并对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开始进行改革。

统存统贷改为差额控制,“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

  这一阶段,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发展经济,稳定币值”,政策工具还是综合信贷计划。

表1反映了1979一1983年我国货币各层次的供给量(单位:

十亿元)

从表中可以看到,货币各层次的供给量都逐年增加,M0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0.3%,Ml平均年增长率为18.2%,M2:

平均年增长率为21.6%,而GDP年均增长率达.95%。

通过计算M2/GDP(结果见表2),可以看到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大部分被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货币化进程所吸收。

  1984年9月国务院确定了全面改革外贸体制的三项原则:

一是政企分开,下放权力;二是外贸经营实行代理制;三是工贸结合,技贸结合,进出口结合。

  虽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这一转轨时期,由于市场还不完全具备调节经济的功能,企业改革进展缓慢,政府和中央银行职能转变不到位,金融体系不健全,价格的豁性及其利率弹性较小等因素,制约了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方式的转变,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影响了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

因此,转轨时期的中国货币政策各方面都带有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双重特点。

2.2.21984一1991年的货币政策以及进出口状况

  1983年,国务院决定把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性业务分离出来,成立专业银行。

1984年1月1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成立了中国工商银行,承担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

从此,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成为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

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正式建立。

1984一1991年期间的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1984-1988年,在这期间,货币政策在过松与过紧的货币供给之间剧烈波动。

二是1989一1991年,针对1988年的高通货膨胀而采取的三年治理整顿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开始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完成承包指标以内的外汇收入,大部分上缴国家,小部分留给地方和企业,留成比例引地区、行业、商品不同而有所差别。

超出承包指标的外汇收入,大部分留给地方和企业,小部分上缴国家。

承包经营责任制调动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一时期,我国的进口、出口稳中有升,从1983年的进口、出口额分别为213.9亿美元、222.3亿美元到1991年的进口、出口额分别为637.9亿美元、719.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63%。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从1984年到1989年,我国的进口均大于出口,贸易出现逆差。

这主要是因为面对这几年的信贷、货币高投放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压力,国家动用外汇储备进口消费品,从而造成连续几年的贸易逆差。

从这也可以看到,我国的货币政策开始对我国的进口、出口产生影响。

2.2.31992-1996年的货币政策及进出口状况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国的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经济的高增长增加了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促使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1992年M0、Ml、M2:

分别达到423.2亿元、1131.7亿元和2299.9亿元,增长率均超过30%,分别为33.2%、34.0%、31.0%。

到1993年,随着投资需求膨胀,乱拆借、乱集资现象突出,大量资金投向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专业银行的备付金比率也己降低到不足4%的水平,个别银行的备付金比率己降低到2%。

为此,1993年又开始了紧缩政策。

这次紧缩吸取了前面的教训,采取了“软着陆”,调控力度小,突出了结构性调整,同时能在紧缩过程中适度放松,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增长,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

1996年国民经济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M0、Ml、M2:

的增幅由1993年的38.6%、43.9%、51.7%回落到1996年的11.6%、18.9%和25.3%。

GDP增长率由1993年的13.5%回落到1996年的9.6%这一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进口、出口也快速发展,特别是1994年将双重汇率并轨,取消外贸企业承担的上缴外汇和额度管理制度,实行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制。

同时,外贸出口取消外汇留成,实行统一的结汇制,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的可兑换。

1995年12月31日,取消了176个税目的商品进口控制措施,包括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管理的商品。

1996年4月1日起,进口关税总水平降低至23%;最大限度地放开进出口商品经营;取消进出口贸易的指令性计划,实行指导性计划等等。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中国的贸易自由度大大提高。

1994年进口额和出口额均突破1000亿美元。

1992年一1996年进口额、出口额年平均增长分别达到17.2%和16.5%。

2.2.41997-2000年的货币政策及进出口状况

  1997年从泰国开始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也对我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

中央银行及时采取了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决策。

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积极措施,在防范金融风险!

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扩大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出台的主要措施有:

取消贷款限额控制,给商业银行以充分的贷款自主权;1998年3月降低存款准备金5个百点,1999年又下调2个百分点,扩大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范围,增强金融机构资金数量;下调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下调再贴现利率;恢复中央银行债券回购公开市场业务,增加商业银行融资渠道:

调整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指导性计划和政策性银行年度贷款规模计划;配合财政政策,增加对基础设施减少的贷款;制定了一系列调整信贷政策的指导性文件等。

1998年起,针对我国经济出现明显买方市场特征!

社会总需求不足、通货膨胀率持续走低以及经济运行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况,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目标,中央银行在1998年3月、7月、12月和1999年6月四次降息,四次累计存款利率下调2.1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下调.297个百分点,幅度非常之大。

利率总水平的下调适应了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的需要,同时理顺了中央银行利率结构,有利于调动商业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此外,1998年5月恢复公开市场业务市场操作,1998、1999两年通过公开市场扩大基础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