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0250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docx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docx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篇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1

  20xx年是全面贯彻xx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的一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农业、农村建立家庭农场(家庭牧场),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这是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的必然趋势。

为落实这一国家惠民富民政策,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5年家庭农场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区镇家庭农场建设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区的基本情况

  全区幅员面积1150.6平方公里。

辖12个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

总人口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1万人。

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45.3%,全区森林覆盖率约51%,是全国绿化造林先进县(区)、全国十三个杂竹大县(区)、中国特早茶之乡、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全省25个林业产业培育县和46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区)之一,正全力打造西南最大的竹浆造纸基地。

生态环境良好,有80万亩林地,适宜林地生态养殖面积50万亩。

区委、区政府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加快“乐道子”林下土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泸纳委发[2011]2号),成立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市区“乐道子”林下土鸡专业合作社和“乐道子”林下土鸡协会,通过近几年发展,“乐道子”林下土鸡在产业体系建设、生产基地发展、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全区建成集种鸡、孵化为一体的孵化育雏中心一个(年孵化1200万羽)建成标准化育雏场9个,取得了“无公害”、“有机”和“地理标识”认证。

  二、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区镇家庭农场位于区镇村(以果林种植和养殖结合为主),距镇4公里,家庭成员6人,主要劳动力4人,种植面积58亩,其中种植梨子30亩,约3200株,种植桂花28亩,约2600株;在林下饲养野鸡和“乐道子”鸡,鸡舍面积300平方米,年出栏商品鸡0.5万羽、蛋品5万枚。

由于该农场成立时间短,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在原养殖场的基础上改扩建标准化鸡舍,增设蓄水池、防疫设施、引进新的野鸡品种。

  三、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以区镇家庭农场为实施主体,重点改扩建野鸡(已通过有机认证,正在颁证阶段)生产基地为标准化示范基地,年出栏野鸡达到1.2万只,商品蛋10万牧。

  1、改扩建野鸡舍为规范化、标准化的商品鸡舍,存栏量4000羽。

  2、增设围网和天网,防止野鸡丢失和飞跑。

  3、增加鸡舍内饮水器、食槽等附属设施建设。

  4、育雏舍添加热风炉保温机械一套,用于改善雏鸡生长阶段的环境,减少雏鸡应激反应和死亡。

  5、引进优良野鸡品种,改良原有低劣品种,防止近亲交配。

  6、购进冰柜等冷藏设备,便于保存蛋品和生鲜野鸡。

  7、初加工建设,建设农场真空包装设备,以利于生鲜野鸡和蛋品进行农超对接和销售。

  四、资金使用方案

  本项目区镇家庭农场建设总投资25万,其中省级财政扶持补助资金10万元。

(详见下表)

  1、野鸡圈舍改扩建建设:

改扩建野鸡舍1000平方米×180元/平方米=180000元,其中农场主自筹10.6万元,财政补助7.4万元。

  2、围网建设:

野鸡活动区域增加围网和天网1000米×10元/米=10000元,其中农场主自筹0.65万元,财政补助0.35万元。

  3、饮水器\食槽建设:

新购饮水器\食槽设备3组×5000元/组=15000元,其中农场主自筹1.2万元,财政补助0.3万元。

  4、保温设施建设:

育雏室增加保温热风炉1套×10000元/套=10000元,其中农场主自筹0.7万元,财政补助0.3万元。

  5、引种:

新引进优良野鸡品种500羽×20元/羽=10000元,其中农场主自筹0.5万元,财政补助0.5万元。

  6、冷藏设施建设:

购进冷藏设备500升×40元/升=20000元,其中农场主自筹1万元,财政补助1万元。

  7、初加工建设:

购真空包装机1台×5000元/台=5000元,农场主自筹0.35万元,财政补助0.15万元。

  五、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年限:

201x年7月至2015年4月

  六、项目预期目标及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本项目总投资25万元,区家庭农场建成后,年可新增出栏量野鸡0.7万只和蛋品5万枚,新增产值85万元,实现纯收入33万元,经济效益特别显著。

  

(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出栏量野鸡0.7万只和蛋品5万枚,可满足本市区珍禽食品消费市场,平抑禽类市场近年受禽流感的冲击,打消人们对禽类市场的恐慌,增强人们对禽类产品的消费,培养新型农场,构建我市禽业发展。

  (三)生态效益

  项目采用种养结合模式,对产生的粪尿进行沼气厌氧处理,沼液进行还经果林和花卉。

此利用模式投资少,工程简单,既为农场生产生活提供了能源、肥料,又降低了氮磷排放,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土壤条件。

项目的实施可大幅度减少化肥使用量,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七、组织保障和项目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人民政府成立由分管区长为组长,畜牧、财政、监察、林业、农业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领导组,负责指导、督促农场建设工作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项目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畜牧局主要领导担任,地点设在畜牧局,负责主持和处理项目的日常工作,组织项目具体实施。

  领导组负责项目建设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目标考核。

  各成员单位具体工作是:

  畜牧局负责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建设地点、拟定技术操作规程、开展技术培训、按时报送有关统计数据和信息、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并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工作组到农场指导工作。

  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的落实,对项目建设支出的有关票据按照项目资金的使用要求进行审核报账。

  监察局负责对项目建设中的违纪行为进行及时的查处,对违法行为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林业局负责落实该家庭农场花卉品种的更新、栽培、销售等指导工作。

  农业局负责该家庭农场的梨子等果木的栽培、管理、销售等指导工作。

  

(二)做好培训指导管理

  畜牧、林业、农业等科技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全区家庭农场的培训和引导,同时项目实施单位农场进行监督管理,保证项目的规范实施。

  (三)项目财务管理

  项目资金实行区级报帐制,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套取等。

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家庭农场资金到位。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2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关于大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发[2013]3号)和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提高我县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转型发展,根据我县实际,现就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民主体、合力推进,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按照发展与规范、规模与质量、示范与创新、指导与管理并重的要求,以培育家庭农场为抓手,努力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着力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实现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我县发展家庭农场总体目标为:

全县实现发展100个家庭农场,培育市级以上规范化家庭农场40家以上,创建省级以上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以上。

  具体目标为:

达到“三个一批”,先培育一批,对目前已经具备家庭农场申报条件的,要积极鼓励其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实现法人式生产经营管理;再辅导一批,对已经从事规模种养殖的经营主体、有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意愿和经过培养能够发展成为家庭农场,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安排专人全程跟踪服务,使其在短期内达到家庭农场的生产要求,每个行

  政村要辅导完成一个以上;储备一批,对那些具备种养大户雏形的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农户,要加强跟踪服务,引导其向规模化、集约化和商业化生产经营方向发展。

  三、推进措施

  要积极鼓励引导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个体工商户、农业专业大户和农民家庭等主体投资创办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从事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开发,鼓励家庭农场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成为法人型经营主体,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法律保障。

紧密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格局,针对农、林、牧、渔等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建设标准,积极开展规范化示范型家庭农场的创建。

指导家庭农场开展“五化”标准建设,即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营销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产品品牌化,不断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态,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1、大户、老板创办一批。

鼓励现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大户、企业老板向家庭农场方向发展,因势利导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引导农民向家庭农场流转土地,鼓励专业农户流入其他农户土地,引导专业大户发展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使其成为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这类家庭农场要成为当前发展家庭农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比例占60%以上。

  2、村组干部领办一批。

鼓励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利用对本地农业发展资源情况、生产环境熟悉等优势,积极创办各类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家庭农场,这一类是当前发展家庭农场的补充,能起到示范带动性作用,要占到30%以上。

  3、农技人员帮办一批。

乡镇机关干部、农技工作人员凭借自身的技术、资金等优势,对当前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扶持,帮助其实现家庭农场的目标。

这种科技帮办式家庭农场所占比例虽小,但对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有很大的影响力,要占到10%左右。

  4、扶持一批。

从明年起区农口部门将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提上重要日程,优先申报项目,通过市级以上的项目扶持资金优先扶持在经营管理上效益好的家庭农场。

金融部门将加大对实力强、信誉好的示范性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力度,从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不断拓展信贷业务,扩大有效信贷投入。

今年底将组织一次评选活动,评选出十佳家庭农场,每家予以表彰奖励,对行动滞后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

  四、组织领导1、加强领导。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发展家庭农场列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突出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专人负责,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家庭农场发展工作扎实推进。

  2、营造氛围。

广泛宣传申办家庭农场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积极引导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成立家庭农场;积极树立家庭农场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家庭农场发展的工作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良好氛围。

  3、强化服务。

工商部门要尽可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提供“绿色通道”;农业部门要开展跟踪服务,对已办理证照的家庭农场实行定期或不

  定期回访,积极主动帮助其解决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家庭农场主的培训,提高农场经营水平,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4、加强考核。

将家庭农场发展纳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家庭农场的政策落实,建立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制度,督查办将不定期督查通报相关情况。

  家庭农场项目建设方案3

  为加快我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确保我村黑山羊养殖项目成功实施,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乡东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21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8平方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组,共516户农户2170人,人均纯收入1780元。

村内平均海拔1000-1700米,气候属温凉型高原山区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7℃,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

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小麦等。

  二、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概算

  养黑山羊73只,其中基础母羊70只,种公羊3只,修建圈舍120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8万元。

申请补助资金5万元,自筹3万元。

购买基础母羊70只,每只需补助资金500元,70×500=35000(元);购买种公羊3只,每只补助资金1000元,3×1000=3000(元);修建圈舍120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助资金50元,120×50=6000(元);种草70亩,每亩补助资金100元,60×100=6000(元)。

  

(一)生产目标:

  201x年项目建成后,共投放基础母羊70只。

以后逐年滚动式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共同致富。

  

(二)技术指标:

  1、人工种草。

年产草量达4000公斤/亩以上,每亩饲养山羊2—4只。

  2、商品羊。

8—12月龄的商品羊出栏体重30公斤以上,出栏率90%。

  3、羊群成活率95%以上,繁殖率达95%以上。

  三、方法及步骤

  

(一)修建羊舍。

羊圈建设选址在背风向阳处,采用砖混结构,石棉瓦盖顶,羊圈面积要求按1.5-1.8m2/只羊的比例修建,羊舍修建结束后,进行消毒处理后,方能购羊饲养。

  

(二)种植人工牧草。

按照牧草种植计划按时令和技术要求精耕细作、及时播种,确保播种质量。

  (三)基础母羊购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畜禽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采购和运输。

并对进购的羊只及时驱虫健胃,开展兽防及饲养管理工作。

  (四)生产管理。

及时和乡畜牧兽医站及畜牧局联系,认真学习饲养管理、兽医防疫、草场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

  (五)商品羊销售。

达到出栏标准的羊或淘汰羊,及时进行销售。

销售后要及时补足数量,以保证持续发展。

  四、项目建设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资金到位后,及时组织修建圈舍,规划种草土地并整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待圈舍修建完毕后开始购进基础母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