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405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docx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

[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历史必修二每单元框架

【导语】高一历史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有很多,因此要想学好历史知识就要掌握最基本的历史要点。

下面就让大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知识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神农氏时代:

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春秋战国时期:

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得到推广.

(2)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

战国:

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关中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地区;东汉:

王景治理黄河.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

汉代:

在考古出土中发现很多技巧高超、品种繁多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素纱禅衣和起绒锦等.丝织品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

唐代:

唐朝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通风,然后又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

唐代:

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天下.

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市”在历代的发展

①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③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④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⑤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

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影响:

积极方面,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有利于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消极方面,这一政策使__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海禁”政策:

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资本主义萌芽.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及影响

标志: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影响:

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①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②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企业

时间:

19世纪70年代前后.

途径:

①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②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沿海地区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4)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

初步发展的条件:

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③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实业家及企业:

①张謇的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②荣宗敬、荣德生的江苏无锡创办的保兴面粉厂③周学熙河北唐山创办的新洋灰公司④刘懋赏、冯济川在山西成立的保晋矿务公司

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原因:

内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外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松侵略

主要表现:

①实业团体不断涌现②海外投资增加③新建厂矿多④新增资本多⑤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快⑥重工业有一定发展

(2)__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②官僚资本的压迫③繁重的捐税负担④美国的经济侵略⑤内战的破坏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本标志

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3)“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

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理论和上缺乏深刻认识,从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开始出现曲折和失误.

开展:

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错误思想指导,“__”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接着全国大办人民公社.

危害:

“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生产力受极大破坏.

(4)“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破坏

①“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②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持续发展时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2、伟大的性转折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主要内容: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面貌.

(2)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

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点

形成:

①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②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开放区;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④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特点: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1992年12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__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