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0573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docx

初二下人美版美术教案

艺术与科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联系生活,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

能力目标:

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性。

能画出简单的设计图稿。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艺术的热爱;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教学重点:

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分析艺术与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

教学难点:

艺术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方法:

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汽车视频(多媒体课件展示)

2、回顾汽车的发展史。

(提问:

看了上述图片,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引出本课的课题《艺术与科学》缓解学生紧张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性。

观看课件

2、新课

一、艺术与科学概念

1、艺术:

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美感,主要依靠激情和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揭示人类的情感。

(美观、愉悦、舒适)

2、科学:

科学强调客观规律,主要依靠理智和实验,以抽象思维为主,探索自然发展的规律。

(实用、合理、便利)

二、分析实例:

欣赏图片进一步感受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1、长信宫灯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说长信宫灯美在什么地方?

(神态、动作、色彩、造型)

2、安济桥

教师实验,使学生更直观感受到拱形桥设计的科学性。

3、蒙娜莉莎

利用光学原理和油性原料进行绘画,逼真生动。

(体现在绘画中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

三、小组讨论总结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不断融合,协调发展。

学生加深理解

学生欣赏图片,同桌讨论后说出安济桥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如:

桥的简练、美观、古朴、对称美等。

科学合理的设计如:

拱形减轻桥的重量、利于排水等)。

3、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认真思考。

把刚才提到的设计不合理的例子重新设计。

(例如:

班级的桌子、椅子等)

2、利用手绘线条的方法进行绘画。

3、将设计的作品在全班交流,并让设计者说出设计意图。

教师加以点评。

4、小结

艺术与科学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自古代人们就能认识到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的结合。

到了我们现在那就更应该注意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所以我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只注意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艺术的学习。

教学反思: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备课时间:

2012.3。

6备课教师:

苏桂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能力目标:

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的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

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教学方法:

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艺术是文化的产物,故,艺术要与文化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而中国画的形式和一般的绘画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梦溪笔谈》中说到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得到客人送的《按乐图》很兴奋,王维说这是画的《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客人不信,请来乐工演奏那段舞曲,这才信服。

因此说,图画只能画出一瞬间的演奏活动即“止(只)能画一声”而不是一段舞曲的演奏过程。

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

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

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空间、环境、音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

但诗是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

历来有诗、书、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都是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的。

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

激发兴趣,敢于质疑,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

由故事引入。

2、新课

一、分析中国画作品《平沙落雁》。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画面:

溪流、荒滩(荒漠)、弹琴的老人、大雁……。

在一望无垠、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奔跑、也没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阵阵卷带着黄沙的寒风掠过……。

屈大夫(我们把画中人看作屈原)在那溪边独自抚奏着古琴,时而委婉忧伤,时而悲怆激昂;陪伴他的只是那涓涓的溪流;荒漠俯首、溪流停吟,仿佛在听他述说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大丈夫的壮志未酬……。

一群大雁掠过头顶,“呀呀”地自南飞去,屈大夫多么希望那高飞的大雁和潺潺的流水能尽带走自己满腹的哀愁啊。

依画之意境作诗:

平地风起愁近秋①,沙飞卷带百花休②。

落幸③屈子《离骚》④奏,雁去流水《九辩》⑤忧。

【解释】①愁近秋:

古代不得志的文人对秋天的到来,总觉惆怅悲痛不已。

②休:

休息,这里指花谢了。

③落幸:

失落[失去],宠幸。

④《离骚》:

我国著名诗人屈原所作的文章。

骚:

即发牢骚。

⑤《九辩》:

屈原流放时做的第一篇为己辩白的文章。

诗的释义:

在戈壁荒漠的平原上,忽然刮起一阵阵寒风……秋天到了,万物将失去春的生机,是多么令人愁怅呀。

秋风吹起黄沙,打在美丽的花朵上,使花儿凋谢,也卷带着许许多多零落的花瓣,飞向天空、漂落远方。

正在流放中的屈原面向旷野、溪水,一边弹奏着古筝,一边吟唱着《离骚》、《九辩》曲;他多么希望那南飞的大雁和涓涓的溪流能尽带走自己的满腹愁绪呀。

二、《江山如此多娇》

磅礴旭日升中华,

九州沐浴金彩霞。

世纪更替逐浪高,

国昌民种富贵花。

《江山如此多娇》付抱石、关山月

三、《万山红遍》

红遍万山染成林,飞流直下显白练。

幽燕大地升紫气,而今华夏小康里。

万山红遍李可染

通过欣赏、观察、讨论,理解画的意境。

讨论画的意境。

3、练习

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是如何表现意境的。

学生按几个小组分析讨论课本第8—9页的山水画作品,并在班上交流。

讨论题:

(1)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

(2)画家的风格及著名作品有哪些?

(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景物?

(4)你能通过作品“读出”什么样的意境?

(6)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4、小结

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到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理解了意境是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中国画的形式美

备课时间:

2012。

3.12备课教师:

苏桂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绘画中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是构成作品艺术美感的重要的两个方面。

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认识诗、书、画、印独特的形式美感。

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尝试创作一幅中国画

(2)体现了形式美探索的多样性,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变革和升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

(2)难点:

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题画诗:

郑板桥诗一首。

展示图片。

说说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2)比较下面两幅中国画作品,你认为具有哪些美感?

(二)、新课:

以上两幅作品,两位画家分别用不同的形象、酣畅笔墨、丰富色彩和灵活

  的章法等手段,表现出中国画所特有的形式美感。

  欣赏以下作品,说一说你对中国画中形象美的理解?

  

(1)形象之美:

“形”的目的是为了“神”,“神”的基础是“形”。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表现任何形象,形似仅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

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你是如何理解的?

  

(2)笔墨之美:

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

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的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的干、湿、浓、淡、枯、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实相生。

  (3)色彩之美:

中国画用色有独特的特点。

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

  (4)你知道中国画的形制包括哪些内容吗?

  扇面、册页、手卷、框裱、条屏、立轴。

  立轴适合远看,横幅、长卷适于近视。

立轴先看整体,后看局部;长卷先看局部,再引伸到全貌。

  (5)印章:

阳印与阴印;名章与闲章。

  (6)章法之美:

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条幅、横披、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在大小、长短、方圆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象的物象叫做章法。

中国画上的题款与印章,也是画面构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

中国画的装裱也很讲究,使形制的外在结构形式更加完美。

  (7)、作业:

制作一幅扇面作品。

  (8)、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体验中国画的形象、笔墨、色彩章法的美感,使我们能够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感悟到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中国画精髓,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教学反思:

用电脑画山水画

备课时间:

2012。

3.19备课教师:

苏桂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

能力目标:

学习运用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层处理功能和滤镜变形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

情感目标:

巩固对中国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

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电脑图像处理功能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

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将“滤镜”功能进行合理组合使用。

教学方法:

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由播放山水画作品欣赏导入。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2、新课

一、山水画的构图方法

“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构图方法,简称“三远”。

二、欣赏

看一看,这几幅山水画的构图运用了哪种构图方法。

1、《游春图》(隋)展子虔

“自山前而窥山后”,采用的“深远”构图法。

2、《雪景寒林图》(宋)范宽

“自山下而仰山颠”,采用的“高远”构图法。

3、《千里江山图》局部(宋)王希孟

自近山而望远山”,采用的“平远”构图法。

三、分析

分析一下这几幅画,画家在笔墨处理和构图上有什么特点,作品带给我们怎样的意境。

不同的山峦,不同的树木,不同的水,营造出不同的意境。

两幅画画给人寒冷清寂的感觉。

好像听不见城这市的喧嚣,只有风声和雨声。

四、制作步骤

电脑“山水画”作品完成效果

《梦中的水乡》

1、收集图片

2、选择并截取图片

3、拼合图片

4、合并图层

5、菜单栏---图像

--Adjustments

--去色

6、菜单栏--滤镜

--水彩画

五、电脑山水画欣赏

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利用“滤镜”功能可以变化出多种效果。

利用色彩调节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

了解了用电脑画“山水画”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一下用Photoshop软件的图层、滤镜、羽化等功能完成一幅有独特意境的山水画。

介绍山水画的构图方法

3、练习

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山水画,参考这幅作品寻找合适的图片素材,运用电脑创作一幅山水画。

4、小结

中国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

教学反思:

欢乐陶吧

备课时间:

2012。

3.26备课教师:

苏桂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3、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赏析陶艺作品,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教学准备:

课前信息收集,课件等。

教学程序:

一、说陶

1.介绍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陶

1.赏析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赏析黑陶文化特点:

黑、薄、光。

3.了解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赏析现当代陶文化。

三、玩陶

1.课件出示陶作品,提问:

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你感觉怎样。

2.讨论:

1)手捏制作:

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2)泥条盘筑:

A、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B.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3)泥板拼接:

A.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B.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3.再用课件出示陶作品,问:

“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4.欣赏学生作品。

四、用陶

1.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2.请学生课外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教学反思: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备课时间:

2012。

4.2备课教师:

苏桂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晓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造出有倡议、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

  ◆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素描作品的欣赏,了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能运用以学知识对素描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观察、动手操作,体会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作意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张扬自己的个性,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素描工具

  学具准备:

写生物品、素描工具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课前搜集相关素描作品、资料。

  导入新课:

  

(一)、

  3、观者距物体的远近、感觉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4、物体本身的色彩、质地、肌理不同,明暗感觉不同;

  5、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明暗色调不同。

  光与明暗的关系:

三大面,五调子

  

(二)、欣赏优秀素描作品(课件、实物、学生收集),体会明暗色调在表现物体立体感、空间感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分析,说明明暗素描使用的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及塑造出的不同情境。

  明暗素描使用的材料:

笔、纸、墨水、水彩等

  (三)、利用课件、演示、不同技法作品的比较,师生共同分析现代素描的表现、构成的过程和方法,了解多种具有尝新意义的素描表现方法,例如拼帖放、电脑制作等。

  素描表现技法:

  1、基本技法:

竖排线、横排线、对角线、随意线、交叉线、斑点、块面等

  2、薄涂技法:

  3、水墨技法

  4、版画技法

  5、电脑制作

  6、综合技法

  教师做适当的示范,也可让学生动手尝试。

  讨论:

还可以有哪些表现技法?

  (四)、创作步骤:

(教师示范和课件结合)

  1、描出一件物体

  2、反复叠印,留出空间进行想象、创造

  3、完成平面形象的组合、设计

  4、运用明暗变化画出空间立体关系

  5、修改完善

  (五)、创作实践:

  实践主题:

  以学生所带的写生物品和照片、图片等为依据,完成一件具有创意。

有空间感、立体感的素描作品。

也可进行想象创作。

  要求:

  所表现的内容、形式、方法、工具、风格不限,要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情感、意境等。

  形式:

可小组合作完成。

也可独立完成

  教师给予帮助、辅导

  (六)、评价:

  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备课时间:

2012。

4。

10备课教师:

苏桂梅

三、教学目标及内容.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暗色调的基本形成及对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作具有一定创意的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学习,实践,了解明暗与立体表现的关系和素描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时代个性。

四、教学重难点

如何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设计能力。

五、问题提示:

●明暗是如何产生的?

●明暗与立体的最佳表现手段是什么?

●什么是素描?

●素描主要表现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以欣赏范画图片的形式导入教学

教师出示几张表现明暗调子的素描或黑白图片作品,让学生欣赏,以引起学生对于素描的方法表现物体的明暗产生共鸣。

另出示几幅有着明显光影效果的黑白摄影作品。

出示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二、讲授新知识

●明暗产生的原因:

光的照射

(明暗是如何产生的?

●明暗变化的规律

教师通过教具(灯光照射石膏几何形体)的视觉对比,请学生归纳对物体的明暗产生规律的元素:

1、光的远近2、物体本身的色泽(颜色)3、观者的远近

●明暗表达的常用绘画方式:

素描

(明暗与立体的最佳表现手段是什么?

素描的概念:

用单一的颜色对物体进行明暗造型的描绘。

(什么是素描?

●教师示范:

用素描表达物体的明暗

(素描主要表现的是什么?

形体与明暗关系)

●教师介绍素描常用的工具:

铅笔、炭笔、毛笔、钢笔、中性笔等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课本中的素描作品。

●教师介绍素描表现物体的基本步骤:

(教师示范)

1、构图2、打轮廓线3、找明暗关系4、深入调整、强调明暗关系

三、学生作业练习

临摹一张课本中的素描作品

要求:

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与空间感,强调物体的造型。

四、学生作业展评,教师本课小结;

教师调展学生的作业,找出作业中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评,肯定好的作品。

教师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备课时间:

2012。

4.15备课教师:

苏桂梅

教学目标:

显性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视觉传达概念,认识色彩搭配在视觉传达种所起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能运用已有的色彩知识,进行色彩创意,并尝试进行视觉传达的色彩设计。

思想目标:

感受色彩的魅力,培养合作意识,主体意识,探究意识。

隐性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尝试用色彩与创意结合借助剪贴造型表达主观思想,发展个性。

能力目标:

提高审美能力、色彩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实践能力。

思想目标:

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用艺术手段传情达意。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了解视觉传达中色彩对人们情感产生的作用。

(通过分析图片启发学生思考解决)

难点:

1运用恰当的色彩搭配传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

(通过分析范画、鼓励大胆表达解决)

2色彩与图形的结合,色彩与创意的统一。

(范作分析、巡回指导解决)

课堂教学过程:

1.导入:

太阳给了地球生命,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姿。

色彩时刻丰富着装饰着我们的生活。

无色彩的生活是可怕的,难以想象的。

今天,我们来探讨与色彩有关的问题:

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

出示课题。

2、新授

A提问:

“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想到什么?

”出示课件,色块展示。

(启发学生进行色彩联想)

B:

出示有代表性的彩纸色块,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灰。

请一位同学利用实物投影进行现场色彩搭配拼摆表演。

出题:

《火热的激情》,《寒夜》《忧郁和哀伤》,同学们对他的选色进行现场评价。

简短讨论,大胆发言)

学生大胆进行色彩联想:

红:

火、血液、太阳、红花等。

象征革命、热烈、喜庆、温暖、活力、禁止、警告、热情、危险等。

橙:

柑橘、秋叶、晚霞、灯光、柿子、

果汁、面包等。

象征快乐、健康、自信、奔放、华美、成熟、甜美、温情等。

黄:

柠檬、菊花、香蕉、向日葵、玉米、月亮等。

象征光明、希望、权威、收获、高贵、爽朗等。

蓝:

大海、天空、水、宇宙、远山等。

象征安宁、冷漠、平静、理智、沉重、悠远、悲伤、忧郁、无聊等。

绿:

草地、植物、军装、禾苗等。

象征生命、和平、年轻、安全、平静、春天、成长、活力等。

紫:

葡萄、茄子、丁香花、紫罗兰等。

象征优越、高贵、奢华、病态、哀愁、忧郁、自私、妒嫉堕落等。

黑:

夜晚、墨、炭、煤、黑卡纸。

象征恐怖、死亡、严肃、刚健、重量感、罪恶感、坚实、粗莽等。

白:

白云、白糖、面粉、雪、白墙、护士、婚纱、白兔等。

象征:

天真、纯洁、明亮、神圣、真诚、纯真、高尚、光明等。

灰:

树皮、乌云、水泥、油漆等。

象征平凡、失意、谦逊、成熟、稳重、消极等。

C:

提问:

A为什么色彩会让我们产生联想?

师小结:

色彩作为视觉符号向我们发出信息,我们的视觉接受了信息并快速传达到大脑,使我们产生联想。

这个过程叫视觉传达。

B如果世界没有了色彩会怎样?

出示图片提问:

色彩搭配在视觉传达中的地位如何?

总结视觉传达的色彩搭配具备什么特点:

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相结合,也可单独运用。

你是否能用色彩表达情感?

(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启发学生分析作品如何创意构思)

现阶段,关爱环境,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今天,就让我们借助彩色纸和剪刀,用艺术语言来说出我们的心里话。

3、练习:

出示作业要求:

选择关注环境,关爱生命的题材,自定题目,用恰当的色块用剪贴或绘画的形式做色彩搭配练习,表达出你独特的色彩感觉,传达你对环境和人类生命及社会发展的思考。

可小组合作完成。

提示:

《春》《和平》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进行色彩创意帮助及制作技法指导。

(制作中提示学生收集好废旧纸张,完成后将桌面收拾整洁。

4、小结:

表扬创意积极健康,画面主题表达清楚明确并按时完成的作品,鼓励效果不理想的作品,并启发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将问题带到日常生活中去积极探索和思考。

观察身边的色彩搭配知识。

为学生举办色彩设计展览,评出最优秀色彩创意作品进行奖励。

展示自己的作品,简略介绍创意构思及色彩设想。

)同学之间互评作品。

(色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与希望,愿我们大家共同保护和热爱,长大后更好的建设我们美丽多彩的家园。

将作品粘贴到小小展厅中去,长时间展示。

教学反思: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备课时间:

2012。

4.23备课教师:

苏桂梅

教学目标:

在巩固已学过的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的搭配,了解其规律。

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设计自己喜爱的现代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