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0626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docx

传播学传播学教案第8单元

教学单元

时间

年月日第节

章节

名称

传播媒介的性质和作用

授课

方式

多媒体

教学

时数

4

教学

目的

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教学

要求

媒介的两种定义麦克卢汉的理论媒介依存症媒介技术的未来走势

教学

方法

教师讲授、课堂提问、案例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

内容

一、媒介可以有两层含义:

1、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媒介

2、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媒介组织

媒介是一种物质实体,是传播使用的工具;而媒介组织是拥有这些媒介,经营这些媒介的机构,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杂志社、电影制片厂等。

二、媒介的发展过程

早期符号媒介——手抄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

三、媒介的分类

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史=人类天生的传播能力+生产创造新媒介

(一)传播媒介可分为三类:

A·哈特,美国传播学家

1、示现的媒介系统(感官媒介系统):

人类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如人类的口语、表情、动作、眼神等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单向物质媒介系统):

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

传播者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接收者则不需要。

3、机器媒介系统(双向物质媒介系统)。

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

传播双方都必须使用机器等物质媒介来完成传播过程。

(二)传播媒介的意义

媒介手段的日益丰富,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

媒介即讯息。

它的核心内容是,从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和其开创的可能性。

媒介即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它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

——媒介即市场

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出版了一系列著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观点:

“媒介即讯息”、“媒介:

人的延伸”和“热媒介与冷媒介”,构成了他媒介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1967年

“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

“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

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新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起一种新的尺度”。

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的特质,传播媒介本身即使传播内容,内容也是一种媒介,他曾说:

“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盗贼拿它来分散看家狗的注意力。

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因为另一种媒介成为了它的‘内容’”。

1、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媒介的每一次变革——人们任知方式的改变——新的社会行为类型——不同的社会形态的标志。

3、在人类传播史上,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具体的不同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传播媒介的创新。

媒介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力量。

(二)媒介:

人的延伸——《媒介通论:

人的延伸》1964年

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

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再统合”的历史。

从艺术角度理解“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待麦克卢汉,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对他的理论进行任何科学的试验,尤其是“媒介就是讯息”这样的警句。

蒋森(Jansonn)曾经说过:

“艺术不是真实的,艺术是使我们认识真实的一个谎言,至少,(从中获得的)这种真实将有助于我们对事物的理解。

”(Jansonn,1976:

122)举个例子说,毕加索的绘画中有许多扭曲、夸张、变形乃至残破的女人脸和女人身体。

很明显,对于真实的女性身体来说,毕加索的画是一个谎言。

然而不但没有人指责毕加索的做法,而且大家还把他当作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这是因为,我们相信通过他的“谎言”我们发现了一些真实。

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毕加索的画是对人欲物欲极端膨胀的西方社会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和反映。

从常识来看,“媒介就是讯息”是对媒介效果的一种错觉。

常识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看电视还是读报纸,我们关心的都是其内容而非媒介本身。

媒介并不就是讯息,起码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

“媒介就是讯息”是对媒介效果的极度夸张,就是在这种夸张中,我们发现了媒介影响的某种真实性。

(Ouinton,1969:

192)可见,无论是麦克卢汉的“错觉”还是毕加索的“歪曲”,在艺术这个领域都有其合法性。

重要的是,我们有可能从他们的“谎言”中挖出尽可能多的真实。

那么“媒介就是讯息”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麦克卢汉说:

‘媒介就是讯息’指的是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

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1964:

7)

所以我们可以把“媒介就是讯息”理解成描绘媒介影响的一幅图像,也就是说,媒介不是中性的。

我们不能忽略媒介的属性。

媒介一直在对我们发生作用。

从麦克卢汉给我们描绘的那幅图,我们可以理解我们人类已经被新技术带来的延伸改变得扭曲变形。

换句话说,我们的延伸长期以来处于不平衡状态。

让我们从印刷时代开始讨论这种不平衡。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印刷媒介是人们眼睛的延伸(Mcluhan,1967),在印刷时代人们可以通过读书读报了解他人的思想,知晓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这种延伸依赖于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问题是,眼睛被延伸了,而其他感官(如耳朵、嘴等)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状态。

换句话说,它们依然停留在口语时代。

如果我们认为人体是一个完美的创造物,人体能够很协调地发挥功能,感官能以互补的方式进行交流、对话和传播(起码在口语社会里是这样),那么,由于印刷时代的到来,人的眼睛被延伸,这种协调被扭曲了。

具有印刷时代特征的畸形人,由于眼睛的增大而变得对空间、地域的胃口大了起来。

这也就是对空间的倾向性(biasedtowardsspace)。

在麦克卢汉的笔下,印刷时代的人就像一个怪物一样,至少称得上是一个陌生人。

当我们步入电的时代时,情形变得更复杂,新的交通传播技术急速地改变了人们使用5种感觉的整个方式。

飞机和车辆延伸了我们的腿脚,收音机延伸了我们的听觉,更重要的是电影、特别是电视同时延伸了我们的眼睛和耳朵。

然而这些延伸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感觉器官达到了新的平衡或者说能以协调互补的方式行使它们的职能。

当然,我们这是和口语社会相比较。

换句话说,在电的时代,我们人的形象如果不是畸形的话,就是很丑的。

不过,对人体的机械延伸使人感到自身力量的增强。

然而,就传播而言,大多数能对我们的感官进行延伸的新媒介基本上都是单向的。

这种延伸只适用于一种目的,那就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例如,人们从电视上看到无数的广告,广告不但告诉我们去商场,而且告诉我们应该买什么。

可是很少有人能找到那些试图通过电视广告卖东西给我们的人。

所以我们也不能为电子时代的人们描绘出一幅匀称的图像。

想一想这个时代人的形态,长长的四肢,巨大的眼睛和耳朵,但嘴小到几乎无意义的程度(因为它发不出有意义的声音)。

在电子时代,单向传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这种感官延伸极不平衡的情况下,人们感到更加灰心丧气和异化。

然而,麦克卢汉认为,所谓的不平衡(延伸的不平衡、传播系统的不平衡)由于电视的出现而矫正过来。

由于电能使传输瞬间完成,使得先后顺序不存在了。

换句话说,“非专家(性质的)电技术重新恢复部落(社会)。

”(McLuhan,1964:

12,24)麦克卢汉的这句话不太容易懂,他的进一步解释涉及媒介结构,我们将在下面讨论这一点。

至此,我们根据麦克卢汉的理论,讨论了人的感官的机械延伸。

要想进一步弄清楚来自媒介的影响或者讯息,我们首先需要澄清各种延伸以及延伸之间的关系。

理由很简单,就像麦克卢汉所说的:

“要想发现媒介对我们的环境和我们有何影响,我们就必须要了解媒介是怎样构造的。

”(Stearn,1967:

297)

(三)“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理解;

“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理解时许哟啊动用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麦克卢汉认为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是“热媒介”;而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属于“冷媒介”。

启示:

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

(四)地球村——1980年去世后,他与同事合作的《地球村》出版。

口头传播时代——面对面交流——部落化阶段

印刷时代——交流扩大——脱离部落化阶段

电子时代——交流突破时空限制——地球村

(五)如何评价和理解麦克卢汉的理论?

意义: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经被信息社会的发展证实。

他的“媒介是人的延伸”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作用。

不足:

技术自然主义者,忽视了人在媒介使用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对它的制约作用。

施拉姆认为他使媒介一词风靡一时;但他的理论缺乏逻辑、含义隐晦,态度玄妙。

《从艺术的角度理解麦克卢汉》——《现代传播》

麦克卢汉的教育背景基本上是文学方面的。

1933年,麦克卢汉在加拿大的曼尼托巴(Manitoba)大学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然后他学了很短时间的工程,可很快发现自己并不感兴趣,于是又回过头来学文学。

1934年,他在同一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此后不久,他到剑桥大学留学,继续文学方面的研究。

1942年,他获得了剑桥的博士学位。

作为一位文学学者,麦克卢汉以诗人的想象力来探索语言的极限,而不是接受那些现成的教条。

诗歌艺术为文化定位和感觉意识提供了新的视角。

麦克卢汉欣赏诗歌语言的艺术特征,在他的著作中多处可以看到诗歌的影响。

麦克卢汉认为在技术特别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里,我们如果不想成为文盲的话,或者在“媒介本身直接影响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意识的情况下”不成为被动的受害者的话,我们就必须采取艺术家的态度。

“艺术家的头脑在大家都认可的文化中对现实扭曲的暴露总是最敏感和最机智。

”(Mcluhan,Nov.1955:

109—110)在《理解媒介》这本书里,他又一次强调他对艺术和艺术家的观点:

“严肃的艺术家是仅有的能够在遭遇新技术时不会受到伤害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认识感觉变化方面的专家。

”(1964:

18)1964年,麦克卢汉出版了他的《理解媒介》,在该书的第一章第一段里,麦克卢汉这样写道:

“在我们这样的文化中,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把所有的事物都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物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就是讯息,我们难免会感到吃惊。

”(1964:

7)麦克卢汉的“媒介就是讯息”之所以令世人震惊,是因为社会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忽略了对媒介本身的观察和研究。

在麦克卢汉以前的五六十年间,大众传播研究一直被效果分析所统治。

北美的大众传播研究一向侧重于研究媒介的内容和受众。

他们的大众传播学者之所以对媒介的内容感兴趣,是因为他们认为媒介的内容可以被用来控制受众。

例如,政治传播学者对有关宣传的研究、传播对选民投票影响等等感兴趣,另外一些学者则从经济角度出发,研究劝服和消费行为。

除此以外,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也用在研究大众电子媒介的内容对社会暴力和犯罪的影响。

正是北美乃至全世界的大众传播学界的这种忽略对媒介自身研究的现状使得麦克卢汉觉得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大众传播学的研究走入了误区。

换句话说,他认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大众传播到底是怎么回事。

施拉姆观察到,麦克卢汉对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非常蔑视,他认为传统的实证式的研究方法不能论述电子传播的概念。

(Schramm,1973:

128)正因为此,麦克卢汉在对传播的研究中进行了独特的探索,他试图从艺术的角度来解释媒体本身,而不是用实证的方式来得出结论。

在这种艺术的探索中,麦克卢汉得出了那个后来震惊世人的结论:

“媒介就是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用艺术的方式进行探索,就意味着放弃逻辑推理式的话语,就是说放弃因为、所以那类的推断。

麦克卢汉说:

“我不解释,我探索。

”(Stearm,1967:

xiii)当他说他探索的时候,他指的是他喜欢发现和辨识、用双关语等类似的技巧,而不是利用逻辑分析和实证测试等学院派的传统做法。

麦克卢汉的文学背景,他在学术上的艺术尝试,传统社会科学界对媒介本身研究的忽略,这三者结合在一起,说明了“媒介就是讯息”这一警句的出现以及它为何震动了传播学界。

然而,这也意味着麦克卢汉的理论在他毕生工作的学术圈里要遭到冷遇。

二、认识传播媒介的原则

(一)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认识和分析使用的传播媒介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

1、它们所刺激的感官。

“能够同时尽可能多的方面进行交流看起来也是有利的”,但是“一个人决不可能从通向两种感觉器官的传播获得双倍于只通向一种感官传播的信息量。

2、反馈的机会。

3、速度的控制。

4、讯息代码。

印刷媒介以文字为主,易于抽象化,视听媒介则文字较少,易于具体化。

5、增殖的力量。

信息的增殖力。

6、保存信息的力量。

7、克服弃取的力量。

6、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认识

1、媒介的传播手段

2、媒介的时效性。

3、媒介的持久性。

4、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

(三)传播途径的选择与比较

心理学家认为书籍和电视对儿童的思维有着不同的影响,导致不同的体验;电视录象带、只有声音的描述和印刷材料给人的记忆和和回忆效果并无明显差别。

施拉姆:

人们选择某种信息的或然率的公式:

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

1、传播方式在多大程度上是现成可得的?

广告商、大尺寸的广告

2、这种传播方式的吸引力如何?

即传播方式上动静、色彩、喧闹与沉寂的对比是否突出?

3、它的内容的感染力如何?

这与每个选择者的特质及需要有关。

4、人们在寻求什么?

因人而异

5、他们养成了怎样的传播习惯?

6、他们拥有怎样的传播技能?

三、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一)“电视人”和“容器人”概念

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

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1973年)中,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明确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

指的是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成长,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这一点,与印刷环境中成长的父辈重理性、重逻辑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狭小的环境中,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他们中的大多数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社会责任感较弱。

1996年美国《哈泼斯杂志》发表了一篇对话《她要她的电视!

他要他的书!

》,这是纽约大学传播艺术教授颇斯特曼(N.Pastman)和费城艺术学院人文学女教授帕格里亚(C.Paglia)关于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的对话,前者出生在电视普及之前,后者出生在电视普及之后。

这篇对话生动地表现了对两种不同媒体钟情的人之间的思想交锋,但依然和谐相处。

下面仅摘几段:

颇:

“我不看电视!

”成为那些赞同读书的人的通用掩饰,而且已经成了某种咒语。

……从本质上来说,阅读教授我们推理。

电视以其随机的不连续的图象与线性传统作对,打破了逻辑和思维的习惯。

帕:

大多数理论和其他文化批评家不是去批评电视,而是对于电视的庞大力量干脆嗤之以鼻----一种知识分子式的拒绝。

电视是一种文化,凭什么或凭谁的标准可以判定,最新的麦当娜作为一种符号,其意义比一种符号要渺小呢?

颇: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读书给了我一种分析的、延迟的反应,这对于追求科学或是工程学很有好处。

但是从中我确实损失了对大脑感觉部分、感觉中枢的开发。

帕:

他们无法理解我们这些生在二战之后的人如何能够在读书的同时,还能看电视。

但是我们能。

我写书的时候,我戴着耳机,摇滚乐或是普契尼或勃拉姆斯在耳边狂响。

关闭了声音的肥皂剧在电视屏幕上闪烁。

同时我可以还在电话上与别人聊天。

新生代具有多层面、多轨道应对世界的能力。

颇:

语言的全部意义在于提供知识上和情感上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

但是我的很多学生已经不再懂得,例如矛盾的道理。

我的年轻的学生看到电视上播音员说有5000智利人死于地震,然后他说:

“我们在联合航空公司的广告之后马上回来。

”我希望我的学生说:

“嘿,等一下,他怎么能让我们如此迅速地转变情绪?

帕:

我的回答是:

佛微笑了。

他看到了转世的车轮并没有接受了世界的灾难。

它就应该是这样。

我们无法延伸我们对5000死难的人们的同情。

通过将这些刺激的图像编辑在一起,电视创造了真实的生活写照。

我们不得不像农民那样审视死亡----常有的事,没什么大不了。

自然可以让地球裂开千万次,而后,依旧阳光灿烂,小鸟儿歌唱。

这就像是从坠机事件忽然转到痔疮广告。

在电视里,和自然中一样,每件事情同样重要。

(内尔.颇斯特曼、卡米尔.帕格里亚《她要她的电视!

他要他的书!

》,收入熊澄宇选编《新媒介与创新思维》,第249-250、254、263-264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1980)一书中提出:

“容器人”。

特点:

1、内心像容器一样孤独、封闭;

2、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拒绝内心的过分接近;

3、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拒绝强制和权威,但容易受大致传媒的影响。

4、行为忽起忽落,变换不定——大众流行时尚

(二)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症,有英语里对应的词有CyberAddiction、ComputerAddiction或InternetAddiction.;也有人认为用“网络的病态使用”(PathologicalInternetUse(PIU))更为合适。

心理学家也称之为一种病。

这种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过分依赖网络中的人际关系,而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

网络成瘾症主要症状有:

上网后精神极度亢奋并乐此不疲,长时间使用网络以获得心理满足,上网后行为不能自制,或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并时常出现焦虑、忧郁、人际关系淡漠、情绪波动、烦躁不安等现象。

对家人和朋友隐瞒自己是“网虫”;上网时间每次都超过原来计划,甚至整夜地游荡在虚幻的环境中,而到白天工作时则昏昏欲睡,对现实生活无兴趣;不上网时手指会不停地运动,严重时全身打颤、痉挛、摔毁器物;甚至只是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吃饭和睡觉;有人因陷得太深而不能自拔,最终走上自杀的道路。

2000年1月14日《广州日报》的这篇报道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香港的一项有关青少年使用ICQ的调查显示,近三成受访中学生经常在ICQ说谎,另有百分之五有过分沉溺ICQ的“上瘾”表现。

据闻资讯科技及广播局局长邝其志也迷上ICQ,不惜用假名结识网友。

这项名为“青少年使用ICQ的调查”是由突破机构于去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间进行,在全港二十间中学访问了一千四百多名中学生。

调查显示,五成受访中学生使用ICQ作沟通工具、并认为ICQ才是一个可以真正表达自己的地方。

调查发现,四成多受访者希望透过ICQ“打发时间、解闷”,两成表示“想识多些朋友”,他们大多是“东拉西扯”。

近三成受访者更表示,不会因在ICQ上说谎而有罪咎感。

调查还发现约有百分之五的受访中学生出现沉溺ICQ的症状,包括将大部分上网时间用于ICQ、与同一对象倾谈超过一小时,甚至在被阻止使用ICQ时会大发脾气。

此间心理学家警告,有上述倾向的青少年,其自我形象及沟通能力均属偏低,倘若不及早解决,问题将“愈玩愈深”,最终令他们做出越轨,甚至犯法行为。

(《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彭兰《中国新闻传播评论》)

(三)媒介依存症

1、过度沉湎于媒介而不能自拔;

2、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从媒介中寻找根据;

3、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4、性格孤独、自闭。

(四)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日本学者佐藤毅1986年在《人的自律》中探讨了电视与日本人的自私化和“充欲主义”价值流行的关系。

(五)媒介化生存的尴尬

媒介意志通常会外化为特定的生活热点、社会时尚、公众话题、社会观念因素、社会舆论等等,较为显著而深入地影响和作用于接受传播的人们。

就此而言,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大众传媒在体现自身功能以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也行使着某种权力,或者说人类社会在赋予大众传媒以种种功能的同时也赋予了它无形的权力。

具有多重社会功能并持有某种权力的大众传播在选择信息、加工处理和传播信息时自然处于极其主动的地位而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占据着绝对优势。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的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和与日俱增的种种诱惑欲望时已难以保持内心原有的平衡和从容,思维与行为渐趋一种急功近利虚妄浮躁的状态。

这种情境中的人们十分容易满足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丰富而现成的信息,无暇甚至无意对媒介所传的信息给予甄别与证实,往往会不加选择地将其作为确定自己生存状态与生存目标的参照系统,使个人完全陷入媒介化生存状态而显得极合时宜甚至超前(这种超前大多为媒介所营造),实际上几乎丧失了自我,丧失了保有自我的权力与自由。

毫无疑问,这种对大众传媒的极大依赖无形中助长了媒介权力的膨胀和扩张。

虽然人们的依赖不乏媒介传播优势与渗透力的作用,但同时也是现代社会本身所具有的生存观价值观给予人们深刻影响的结果。

在信息高度密集、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而生存压力日益增强的今天,人们自然地将大众传媒作为获取各类信息最为便捷而有效的渠道,自觉不自觉地将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作为调整与修正自己思维和行为以求生存发展的重要依据,并且注重将自己与大众传媒之间的融合程度作为衡量自身是否具有社会化特征的一项指标。

人们的这种客观需求与主观依赖无疑是大众传媒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难以想象,完全依赖媒介生存,而将人们的生命战车完全纳入大众传媒策划与制作的轨道之中,自觉放弃个性和创造力,放弃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与权力,人类将陷入怎样的无奈和悲哀。

同时我们也难以想象,完全排斥大众传媒,完全堵塞住这一信息主通道,完全回归到人类传播最初阶段的社会将距现代化目标有多遥远。

三、新媒介的发展趋势极其冲击

(一)新媒介的特点和性质

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改善传统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强传受双方的互动性。

2、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多媒体”(multi-media)德的歌手在80年代首先使用。

后来成为信息和广播电视行业的一个专有名词,它指的是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联成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

多媒体+网络=信息高速公路

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改变大众传媒的垄断局面

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人类传播范围的扩大,任知方式的改变。

(二)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

媒介是中性的,它并不能直接导致某种善恶和民主,一切取决于掌握和运作它的人和组织,取决于它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

教学

重点

难点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传播者在大众传播中的地位及变化

讨论

练习

作业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有哪些?

如何评价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2.什么是媒介依存症?

举例说明。

3.未来媒介发展的趋势有哪些特点?

4.掌握媒介的两层含义

5.掌握哈特的媒介分类理论

参考

资料

《了解媒介》麦克卢汉

教学

后记

学生了解到了工具媒介对人的重要影响,以及和自己生活的关系,更好地处理自己和媒介的关系。

注:

一个教学单元是指一次课(2-3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